中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调查研究指导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0:58
[日期:2008-10-21] 来源:  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案例背景
2006年2月,我首次参加了华师大张教授主持的“浦东新区学校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计划”课题研究活动,担任了预备(2)班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的指导工作。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我是以学习的心态加入课题组的,对于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参加240培训时学过,但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于是我就向学校有经验的老师讨教,特别是曾老师,看到她有一些“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小课题研究方案”等设计表很实用,就拿来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填写。另外,张华教授主编的《初中教育记事》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大,其中我注意到:研究方案的设计表力求具体化,要有研究内容、形式以及时间地点安排,每一次活动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和整理。所以每次活动前,我要求两位组长填写本次活动的研究内容以及形式,包括课余时间的研究;每次活动后,要求每个学生记录我的小挡案,填写“我的行动、我的发现、我的感想”,这样学生在每次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想要做什么?在做的过程中,能主动的去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与感悟。
二、案例过程
我们小组共有12人(8位女生4位男生),又分A、B两个课题小组。在整个课题组活动中,我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让他们主动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培养他们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现将其中几个活动过程的片段介绍如下:
2月24日,第一次活动,同学们刚进活动室都很紧张,我让大家围坐在一起,作自我介绍,但是有点拘束。于是我就发一些心理书籍给大家看,并互相交换书本,交流看法,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了。
师:今天,我们课题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研究课题,老师每人发一张纸,把你刚进来的心情、你的特长,以及你从书本上领悟到的点滴体会写下来,最后把你想要研究的课题写下来,过一会儿,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大家写得很认真,也很坦诚,认为心理健康很重要,作为学生,应从学习方面做起,提出要从学习方法方面去研究。有位学生讲到,今天贾城没有来参加活动,主要是上课时做作业被老师没收了,那是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都是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由于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就分两组开展调查研究,这样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有针对性,每个同学也会有具体分工。同学们兴致很高,马上就开始分组,并推选组长。但在小组成员分工时出现人数不均衡的现象,同学们之间也没有发生争执,大家通过“石头、剪子、布”来确定取舍。最后确定A组有6位同学着重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调查研究,而B组有6位同学着重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表现出同学们那种天真活泼、友好互助、同学间团结合作的良好风尚。
3月24日,师:经过大家的努力,特别是两位组长的反复修改,我们终于设计好了两份调查问卷。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开展调查,选择怎样的方式呢?我们就分组讨论吧!同学们想了好多种方式,也谈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有同学说,老师不让我们进去怎么办?进教室后同学不睬我们怎么办?我就让同学们模仿发问卷时情景,进行角色扮演。
同学们真是太有想象力了,两个小组由抽签决定谁当老师、当班长、当同学,怎么与班主任老师沟通?怎么进入班级调查?会遇到什么情况?只要有可能发生,同学们先尝试去经历。这一次活动,气氛很活跃,同学们很快乐,大家不光过了一把演员隐,还学习到了许多应对拒绝的方法。知道该用怎样的语气对老师说、对班干部说,例如:“老师我想进你们班级做问卷调查,您同意吗?”;“XX班长你能协助我发一下问卷吗?要按照抽到的学号发噢,麻烦您了!”用这样的语气说就不会被拒绝了。
3月31日,师:参加本周内问卷调查的各位同学,辛苦了!我想你们有太多的感想了,今天就给大家诉说的机会,一起分享与体会。老师要求一位同学站起来讲的时候,由两位组长轮流作记录。下面我选择几位同学的记录。
顾竹青:我是负责初二年级的,他们做得算是认真吧,做起来也很快,一会儿就收齐了。进入班级时,全班都盯着我看,我们请班长、值日班长帮忙收发卷,就是问卷的最后一题,做得不认真,他们不太重视。
朱慧丽:初二(4)班看见我们来了,就盯着我们的试卷看,很好奇的样子。三(5)班十分安静,我们不敢进去,但叫值日班长出来后,试卷发得很成功。但是他们已经做了好多张类似的问卷了,都很不耐烦的样子,还有4张被扔掉了,好生气噢。
顾胥雯:我们B组同学都觉得发试卷很轻松,收试卷却是千辛万苦,要么有人不交,要么没写好,过了五、六天才收齐。收好后,又一算,B组少了许多试卷,近40多张没交,又是两天苦苦争扎,总算收起了一部份,真是千言万语、诉之不尽……
这次活动大家都抢先发言,十分热烈。有时候,个别同学在下面很会说或有同学在讲的时候会插话,但轮到他说时又讲不好了。此时我并不批评她而适时引导她,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她说下去。当B组同学遇到收卷难时,我问A组同学是否也遇到,你们是如何解决的?陆羽鑫同学告诉老师:“我们是一个楼道上的几个班级先后把问卷发下去,等同学做得差不多了叫班长负责收一下,然后再到其他班级去发问卷,到下课时就能收齐了”。总之,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交流与分享,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没有直接参与调查的4位男生也被感动了,他们向大家表态,今后要改掉不良学习习惯,不拖拉作业。
最后,在研究统计阶段,刚开始作问卷统计,都没有经验,两个同学一组商讨统计方法,发现错误很多,我指导学生要耐心、细致,寻找新的统计方法,发现统计错了一定要重新修正,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同学们的感受是:统计数据,开始有些乱,一乱,人就烦了,错误不断出现。我们开始使用的方法是报记,有时报错了,还在报下去,有点不负责任,老师提醒我们一定要纠正过来。后来我们发现了一种好方法,把A、B、C三种选项分开摆,就不会出错了。果然,把错误改正后,再统计,错误减少了。在A、B两个小组的研究报告中都提到,最后一题简答题无法统计,学生写的内容很少,很模糊,真实性不高。建议以后再设计开放性题目时要简单,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要适合同学的兴趣,同学就会多写一点。
三、指导体会
虽然我是第一次组织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活动,但收获很多。我与学生们一起共同面对课题研究,一起感受研究性学习的困惑、烦恼和喜悦。虽然小组成员之间差别很大,女生中有4位班干部能力很强,但4位男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较差,但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例如:曹斌、贾城同学爱好电脑,我就让他们分别负责A、B组的打字文稿,到最后结题时负责电脑小报的制作。他们兴致很高,每一次活动前就早早等在门口,他们的感想是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总之,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活动过程中,我们师生互相促进,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遇到困难不放弃,让学生在挫折中感悟,树立信心,在感悟中提高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