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百度快车上的过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48:0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7:52 董事会
文/冀书鹏
百度裁员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儿,选择服务于百度的员工与选择投资给百度的股东一样,都想分享百度快车的高增长前景,但是正如买百度的股票一样,打工仔也要承担高成长的职业风险。
',1)">
此后事件引发的法律和治理争论还在继续,但是无论结果如何,中国市场再度经历了一次高成长企业的高风险教育。
百度由于盈利来源单一,虽然在纳市上演了IPO神话,但是,百度股价虚高、与其盈利能力不相符也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05年9月,百度就经历了一场“估价门”之痛。当时,高盛和另一家分析机构PiperJaffray的分析师启动了对百度的股票评级,都认为百度的估值偏高。受此消息影响,百度的股价急速下挫,两日内由120美元跌至80美元以下。
实际上,高盛是在看好了百度未来预期的基础上才做出上述评价的。高盛预计,百度在2006年到2009年的营收额年均增长率将达35%,每股收益的年均增长率将达40%。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到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将达2.52亿,超过美国,这将为百度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证。然而,百度目前的营收规模毕竟太小了。百度200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百度的利润额在经历了超常规的同比6倍多的增长之后,每股收益也才区区5美分,而网易同期的每股收益为83美分,二者差距巨大。
自上市以来,百度拓展的领域大多集中在面向个人用户的搜索,比如与诸多手机厂商结盟大力拓展手机无线搜索,又或者所谓的“百度空间”,都是在为未来增加营收渠道或来源做铺垫。百度意识到自己的成功或专长在于人气和流量,而且能给百度带来巨额回报的竞价排名仰仗的就是人气和流量。而此次裁员事件中被裁撤的ES部门,主要面向企业或政府部门用户,面临市场规模小、数据不精确等诸多弊端,并且在百度拓展博客后,该部门的检索结果将更加“水分化”,市场竞争优势将不断缩小。上市后变“财神”的百度已经看不上这块业务,因此要主动收缩战线,进行所谓的战略调整。
百度2006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百度收入和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175%和385%,并达到了分析师的预期。尽管第二季业绩飘红,但似乎远未满足华尔街投资者的胃口。财报公布后,百度股价在当天大跌13.92美元,报收78.05美元,跌幅为15.14%。这表明投资者希望看到百度有一个更爆炸式的增长,因为与Google和雅虎等互联网巨头相比,百度的营收还不能与它们站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2006年6月1日,百度在其主要收入来源竞价排名业务中按照关键词的价值上调了起价,被好多人戏称“抢钱”,并遭到诉讼。百度一方面在加大主营业务的营收能力(涨价),另一方面又把营收能力欠缺的ES部门进行解散(压缩成本和开支),这一涨一落显然是在为优化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做准备。
一边是成长,百度要仰仗高股价来获得增量资本来源并维系管理层地位;一边是生存,百度要通过强化核心业务的现金生成能力赢得时间窗口。生活在成长与生存夹缝中的ES部门必然要成为百度高速列车中途卸载的过客。实际上,为了赢得稍纵即逝的生存机会,互联网企业的所有资产和业务都要有随时牺牲的准备,客户和机构投资者也许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