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06:49
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Research by Mainland Chinese Scholars on the Qing
Qian-Jia Yangzhou School
蒋秋华(Chiang Chiu-hua)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壹 前言
清代的学术成果,以考据学著称於世,而乾隆、嘉庆时期为其最高峰,後人的研究,往往将当时学界区分成以惠栋、戴震为首的吴、皖两派。其实乾嘉时期的扬州地区,亦有一批杰出的学者,承袭两派的学风,再加上本身创新的治学取向和态度,衍成鼎足而立的另一重要支派—扬州学派。
清代扬州府治领二州(高邮、泰州)、六县(江都、甘泉、仪徵、兴化、宝应、东台),有清两百六十八年间,由於当地经济的繁荣,文化事业也跟著发达,造就不少的博学硕儒。尤其乾嘉以来,汪中、王念孙、刘台拱、朱彬、江藩、焦循、阮元、王引之、黄承吉、刘文淇、刘宝楠等大学者,相继而出,各自均有优秀的表现,使得扬州学派增添了无比的光辉。
然而後人对於乾嘉学术的研究,焦点似乎多集中於吴、皖两派,对於扬州学派的关注,显得颇有不如的态势。然而扬州学术毕竟有其不容忽视、抹煞的成就与贡献,所以近来也渐渐吸引学者的注意,纷纷投入研究的行列,让扬州学派的真正成果,得以昌明於世。
本文旨在介绍 1950 年以来,大陆学者有关清代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成果。根据初步的统计,大陆学者有关乾嘉扬州学派的单篇论文,将近 250 篇(包括已出版刊登及尚未刊登的会议论文),书籍约有十八部(包括专著、论文集、工具书、点校古籍)。以下将就研究演变的情况、研究的成果,分别论述。
--------------------------------------------------------------------------------
贰 研究演变的情况
大陆学者对於扬州学派的研究,在 1980 年以前,有兴趣的人相当少,只有不到 20 篇的相关论著,而且重心多半放在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训诂学著作上,谈论他们在这方面的成绩。比较全面的探讨扬州学派的,应以张舜徽为第一人。
张舜徽先生是研究清代扬州学派的先驱,1946 年,他在兰州大学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时,便极力推崇扬州学派,以文言文编写了讲稿,名为《扬州学记》,不过没有写完就停笔了。其中〈叙论〉部分,曾刊入1946年排印的《积石丛稿》。後来就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以语体文改写成《清代扬州学记》,於1962年10月出版。书中介绍了扬州地区一些有名的学者,从康熙年间的王懋竑到近代的刘师培,都详细介绍他们的治学方法与成就。此外,还分章论述王念孙、汪中、焦循、阮元、刘文淇诸家,1各章中也附带介绍一些相关的扬州学者,如朱泽澐、刘台拱、朱彬、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成蓉镜、刘岳云、王引之、任大椿、汪喜孙、江藩、焦廷琥、黄承吉、刘毓崧、刘寿曾等人,几乎包括了所有重要的扬州学派学者。不过,张氏所指的扬州学派,期间较一般人认定的长,他向上、下,都做了延伸。此书後来又收入1991年出版的《清儒学记》中。他的研究,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近代学者研究扬州学术的风气,他的许多论点也为後来研究者所袭用。
张舜徽以乾嘉三派相互比较,得出以下的论断:
余尝考论清代学术,以为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无吴、皖之专精,则清学不能盛;无扬州之通学,则清学不能大。然吴学专宗汉师遗说,屏弃其他不足数,其失也固。徽学实事求是,视夫固泥者有间矣,而但致详名物度数,不及称举大义,其失也褊。扬州诸儒承二派以起,始由专精汇为通学,中正无弊,最为近之。夫为专精之学易,为通学则难,非特博约异趣,亦以识有浅深弘纤不同故也。2
观其评述,可知他是将扬州学派高置於吴、皖两派之上。他又指出扬州学派学者治学的特点,首先在於能「创」,其次在於能「通」,并说:
扬州学派所以能极一时之盛,不是偶然的。他们治学的规模、次第和方法集吴、皖二派之长,但是又有他们独具的特点和风格,远非吴皖所能及。……再把它简约一下,便可用「能见其大,能观其通」八个字来概括他们的学风。3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1:56回复此发言
2 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他用以形容扬州学派学风的八个字,十分贴切。
有关扬州学者的治学态度,张舜徽认为可以下列几方面来谈:(一)对待学术,采取「求同取异」的态度;(二)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三)推广了求知的领域;(四)突破了传注的重围;(五)不从事声气标榜;(六)肯承认自己短处。4至於扬州学派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包括了:「自然科学」、「哲学思想」、「专经研究」、「训诂名物」、「辨伪、校勘、辑佚」、「编书、刻书、藏书」等六个方面,他都分别做了简要的介绍。5
张舜徽所做的分析和解说,大都成为後续研究者所秉持的标准。
张氏之後,章太炎的弟子曹聚仁有〈扬学〉六谈,6 在这几篇短文中,他大量转录《清代扬州学记》的文句,将张氏书中的主要论点,告示世人。曹氏仅就自己对於前人的研究与观书所得,提出一些感想,属於较早注意扬学研究者。
《清代扬州学记》出版的同一年,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的祁龙威教授也发表了〈关於乾嘉学者王念孙〉7一文,介绍本地学者王念孙。当时祁教授即有心在原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发起研究扬州学派,只是受到特殊原因的限制,直至七十年代,都无法顺利开展。到了八十年代,他又重提旧事,积极推动扬州学派的研究。於是从中文、历史两系抽调部分教师,组成古籍整理室,编辑点校刘师培的遗著,希望藉此促进对乾嘉扬州学派的研讨。祁先生自己先於 1985 年 4 月,在《扬州师院学报》上发表〈初论扬州学派对史学研究的贡献〉一文,起了带头作用。接著在 1987 年 11 月,於《扬州学派研究》一书中,祁先生撰写了〈研究扬州学派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古籍整理琐记〉二文。次年,在祁先生的努力下,扬州师院举办了「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1999年 2 月,在与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成员的座谈会上,他宣读了〈对扬州学派的回顾与前瞻〉。8会後他又在《扬州大学学报》上发表〈清乾嘉後期扬州三儒学术发微〉,评析焦循、阮元、凌廷堪的经世思想,并说明清代乾嘉经学乃是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而创建的经世之学。2000 年 4 月,「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上,他宣读了〈再一次对我校扬州学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
由於祁先生的大力推动,扬州师院对扬州学派的研究,不仅本身有十分丰硕的成果表现,对外也起了领导的作用。
对於扬州学派的研究,扬州本地的学者自然不宜落於人後,尤其当地最高学府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大学的前身),更是具有发扬光大的使命感,似应扮演带动风尚的角色。因此,《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後改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於 1981 年 12 月,首先刊登了朱戟〈清代扬州学者阮元〉9,以表彰乡贤,文中介绍了阮元一生的政治经历与学术功绩。此後不断地有关於扬州学派的研究论著,登载於此一刊物上,截至本世纪末,先後刊载了三十馀篇的研究文章,其中绝大部分是扬州师院的教授所撰写的。
在祁教授的引导下,扬州师院有些教师投入了较为专精的研究,例如历史系的郭明道教授,在《扬州师院学报》上,撰有一系列研究阮元的论文,其中有与田汉云教授合撰的:〈清代传播民族文化的巨擘—阮元〉、〈阮元的训诂方法和成就〉,以及独自撰写的:〈清代教育改革家阮元—阮元研究之三〉、〈阮元的校勘思想和方法—阮元研究之四〉、〈论阮元对乾嘉汉学的贡献〉、〈杰出的经学家—阮元研究之八〉、〈阮元的文笔论〉、〈阮元的哲学思想〉。此外,在《扬州学派研究》一书中,他写了〈论刘师培校释群书的方法〉;扬州学派研讨会後,他写了〈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综述〉,报导会议的实况;2000年4月的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上,他又发表了〈王氏父子校释群书的方法与成就〉。
中文系的田汉云教授,在《扬州师院学报》上,撰有一系列研究阮元的论文,如与郭明道教授合撰的:〈清代传播民族文化的巨擘——阮元〉、〈阮元的训诂方法和成就〉,与古明教授合撰的〈论阮元的诗——阮元研究之五〉。在《扬州学派研究》一书中,他除了自撰〈论刘师培的诗〉外,又与李坦合撰〈左庵词笺证〉。对於1987年的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他也撰写了〈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在扬州举行〉的报导性文章。他在《中国近代经学史》的大作中,也撰写了与扬州学派有关的几个章节:〈汪喜孙:学古之道藏器於身〉、〈刘文淇的左传研究〉、〈刘宝楠与论语正义〉、〈刘恭冕的论语何注研究〉、〈刘师培:朴学的继承与超越〉。1999年2月,在与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成员的座谈会上,他发表了〈略说扬州学派与历代扬州文化之关系〉。2000年4月的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上,他又发表了〈关於进一步确认扬州学派的思考〉。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1:56回复此发言
3 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扬州师范学院院长赵航,致力於语言学的研究三十多年,尤长於训诂学,为中国语言文学教授。自 1983 年至 1985
年间,陆续在《扬州师院学报》上发表:〈清代皖学新高峰—扬州学派研究之一〉、〈贯通经训两硕儒—扬州学派研究之二〉、〈各位著述贯群才—扬州学派研究之三〉、〈博极群书文藻秀—扬州学派研究之四〉等文,又於《扬州学派研究》一书中,撰写了〈扬州学派散论〉一文,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再加以补充,於 1991 年 11 月,出版了《扬州学派新论》这部专著。这是一部全面探讨扬州学派的作品,书中考究了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刘宝楠、刘恭冕、黄承吉、任大椿、朱彬、江藩等人的生平与学术,书末附有〈扬州学派主要成员学术系年要览〉。
1987 年 11 月,扬州师范学院为庆祝建校三十五周年和展示地方文化研究的成果,编印了《扬州学派研究》论文集,一共收录扬州师院同仁撰写的十八篇文章。此书的编者受了张舜徽的影响,对扬州学派的认定较宽,因而全书以研究扬州学派殿军刘师培的论文为主,收有七篇与其相关的论文。真正涉及乾嘉扬州学派的文章,仅有五篇:赵航〈扬州学派散论〉、刘如瑛〈略论王念孙对管子的校释〉、许卫平〈浅论扬州学者在方志学方面的成就〉、赵苇航〈刘宝楠宝应图经的历史地理学价值〉、华强与陈文和〈戴震与扬州学派〉。
1988 年 9 月 20 日至 23 日,在扬州师范学院举行「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会议由扬州师院主办,发起单位有江苏省史学会、扬州师院、扬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苏州大学等九个。来自全国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出版单位以及香港、美国、加拿大的专家、学者、教授六十馀人参加了会议。
「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在大陆还是首次,所以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对这次的会议,都十分重视。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陈乐素,中华书局副总编辑赵守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纂左步青,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汤志钧,中国人民大学王俊义、赵刚,华东师范大学黄清根,苏州大学张承宗,暨南大学常绍温,扬州师院祁龙威、王世华,扬州地方史研究者黄继林、庄晓明,香港大学魏白蒂,都出席了这次的大会。
与会学者提交了 20 馀篇学术论文,对扬州学派的界定、扬州学派形成的诸因素、西方文化对扬州学派的影响、扬州学派的文化观、扬州学派的学术渊源、治学特点、学术成就,以及如何研究扬州学派等问题,都有相当深入的探讨。会议期间,扬州师院科研处发给与会者扬州师院学报编辑部和古籍整理研究室共同编印的《扬州学派研究》,这是扬州师院贡献的研究成果;扬州师院图书馆发给与会者参考部编印的《扬州学派著述目录》、《扬州学派研究论文索引》,10
这两份资料提供学者查考研究资料的便利。
此次会议,对於扬州学派的下限,应该止於什麼时候?与会者有不同的的意见。有人认为下限一直到清末,以刘师培为扬州学派的殿军。因为从师承关系、学术渊源来看,刘师培是和扬州学派一脉相承的,若从治学的方法、特点来看,刘师培可算是扬州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有人以为扬州学派既然产生於清代乾嘉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下限便不宜拉得太长,刘师培只可以作为扬州学派的後学。11
「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结束後,主办单位并没有将提交大会的论文,整理出版,使得未参与其会者,无法获知较完整的研究成绩,十分可惜。此後,有关扬州学派的集体研讨,似乎沉寂了下来,只有学者独自的研究、撰述。1999
年 1、2 月间,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的「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成员,赴扬州实地考查,与扬州大学的教授进行了一天的座谈会,双方恳切研讨了扬州学派研究的相关问题。同时达成共同推展研究的合作计画,拟定在海峡两岸各举办一场学术讨论会,邀请两地的学者,一起探讨扬州学术。12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1:56回复此发言
4 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2000 年 4 月 3 日至 6 日,在扬州大学举办了「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学者一共提交了 40 篇的论文,大陆学者便占了 31 篇:1. 汤志钧〈清代经学学派及其异同〉、2. 戴逸〈吴皖扬浙——清代考据学的四大学派〉、3. 王俊义〈关於扬州学派的几个问题〉、4. 田汉云〈关於进一步确认扬州学派的思考〉、5. 黄爱平〈清代汉学流派析论〉、6. 赵苇航〈扬州学派经世致用思想述论〉、7. 刘仲华〈扬州学者的子学研究〉、8. 王章涛〈商儒转换中的扬州学派及其经世致用〉、9. 朱宗宙〈盐商群体的地域结构与扬州文化的多元性〉、10. 陈文和〈扬州书院与扬州学派〉、11. 承载〈扬州学派与苏南学人〉、12. 华强〈略论戴震的自然科学观及其影响〉、13. 张承宗〈从扬州地理概念的变化说扬州与江南的密切关系〉、14. 张其昀〈经义述闻通假借之刍议〉、15. 赵中方〈广雅疏证与汉语词族研究〉、16. 班吉庆〈从与李方伯书看王念孙古音研究的贡献〉、17. 郭明道〈王氏父子校释群书的方法与成就〉、18. 单殿元〈经传释词简论〉、19. 漆永祥〈汉学师承记史源考辨〉、20. 彭林〈试论焦循群经宫室图〉、21. 钱宗武〈尚书补疏疏证〉、22. 程钢〈解释学与修辞学:以焦循易学的假借引申论为例〉、23. 张连生〈焦循参撰扬州图经说质疑〉、24. 刘建臻〈焦循集旧文钞考证〉、25. 黄俶成〈乾嘉社会经济与扬州学人〉、26. 祁龙威〈清乾嘉後期扬州三儒学术发微〉、27. 黄继林〈略述焦循的修志观点〉、28. 许卫平〈清代扬州学者方志学成就简论〉、29. 韦明铧〈扬州学派与戏剧曲艺关系述评〉、30. 王永平〈焦循後汉书训纂序书後〉、31. 祁龙威〈再一次对我校扬州学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3这一次的研讨会,汇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大陆学者,一起研讨,可以说再度激起大陆研究扬州学派的风潮。以上以扬州师范学院为主,约略叙述了大陆研究扬州学派的历程,可以发现比较集中的研究,仍以扬州师院为重心,而且祁龙威教授是主要的推行者,靠著他的热忱,带动了研究的活力,是使扬州学派的研究得以持续不断的关键。
--------------------------------------------------------------------------------
参 研究的成果
大陆学界对於扬州学派的研究,单篇论文有将近二百五十篇,专书十八部,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针对小学(文字、声韵、训诂)而发的,这不仅显示扬州学者在乾嘉学风下,从事的学术活动,避免不了考据的领域。然而扬州学派中人,亦有不少能自创新解,而且能不完全受考据的拘囿,毅然从考据的牢笼跳脱出来,将研究的目光,移向更广阔的领域,成就其与众不同的功绩。以下即依据各家学者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
一、通论
在通论扬州学派部分,孙洵〈扬州学派简论〉文中叙述了王懋竑、王念孙、王引之、任大椿、汪中、焦循、黄承吉、阮元、刘文淇、刘师培等人的学术成就。并指出扬州学派的学风踏实、博而能精、有创造性。赵航〈扬州学派散论〉、张承宗〈扬州学派简论〉、徐复〈扬州学派新论序〉三文,也是对扬州学派成员及成就的简明叙述。王俊义有〈论乾嘉扬州学派〉、〈再论乾嘉扬州学派〉、〈论乾嘉扬州学派的特色〉等文,可见他对扬州学派的关怀。在谈及扬州学派的特色时,他认为扬州学派反映了乾嘉汉学由兴盛走向衰落之际的时代特徵,其学术特点是:(1)继承发展惠栋、戴震的考据之学,将乾嘉汉学进一步推向高峰,并取得总结性成就;(2)突破了传注重围,开拓了研究领域,使学术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渐有近代学术气息;(3)反对汉学的墨守与门户之见,具有发展变化思想和求实批判精神。王俊义还有〈关於扬州学派的几个问题〉一文,针对「扬州学派产生的土壤与学术思想渊源」、「扬州学派存在的时空及其成员界定」、「扬州学派的学术特徵及其地位和影响」等问题,在旧作的基础上,重新考查。陈祖武〈扬州诸儒与乾嘉学派〉分成六个单元:「深化乾嘉学派研究的一个思路」、「汪中的先秦诸子研究」、「焦循的经学思想」、「高邮王氏父子对乾嘉学术的总结」、「江藩与当代学术史的结撰」、「阮元对一代学术的贡献」,论述扬州学派主要学者的学术成就。田汉云〈略说扬州学派与历代扬州文化之关系〉从文学、文字学、经学三方面,来谈论扬州学派与历代扬州文化的联系,认为「清代扬州学派的形成,是以历代扬州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丰厚积累为基础,其文化构成对已往的扬州文化来说既是发展也是总结」。华强、陈文和〈戴震与扬州学派〉指出戴震对扬州学者焦循、阮元、汪中等人,在思想方面所给予的影响,同时也叙述戴震在其他学术方面对扬州诸子的影响。黄爱平〈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与乾嘉扬州学派〉探寻王氏父子的治学宗旨、态度、方法,以及在音韵、文字、训诂、校勘等方面的成就。王章涛〈阮元与扬州学派〉认为阮元是扬州学派的集大成者,并探究阮元的学术特色及主要业绩,也论述了扬州学派的活动与影响。扬州学者的研究是多面向的,其成果的论述,数学方面,有吴裕宾〈清代扬州学者的数学研究〉、阮家鼎〈清代扬州学者的数学成就〉。方志学方面,有许卫平〈浅论扬州学者在方志学方面的成就〉。地理学方面,有赵苇航〈清代扬州历史地理学家之成就〉。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1:56回复此发言
5 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赵苇航〈扬州学派学者遗迹概要〉介绍扬州学派代表人物的一些遗迹,如阮家祠堂、阮元墓、阮元遗物、焦循墓、汪中墓、高邮王氏纪念馆、刘文淇故居、刘宝楠故居。徐祥玲、杨本红〈扬州书院与扬州学派〉,介绍扬州学者与当地书院的关系。
二、汪中(1744-1794)、汪喜孙(1786-1847)
有关汪中的研究,有张晓虎〈汪中简论〉、〈汪中的守道与叛道〉,赵杏根〈论江都诗人汪中〉,张舜徽〈汪中之通博〉,陈祖武〈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汪中的治学精神述要〉,都是对汪中生平事迹与学术的考述;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佛雏〈王静安与汪容甫〉,则将汪中与章学诚及王国维相提并论。
对於汪中儿子汪喜孙的研究,有田汉云〈汪喜孙:学古之道藏器於身〉。
三、王念孙(1744-1832)、王引之(1766-1834)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清代的训诂学和音韵学大家,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乾嘉学派的杰出代表。王氏父子的著述繁富,约近百种,最有名的为《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传释词》、《经义述闻》,也就是所谓的「王氏四种」,这些多半是他们运用小学的知识,考证古书所得的成果。由於成绩斐然,自然成了後世学者钻研的重要典籍,相关的研究,层出迭见。
1983 年,在扬州举行纪念段玉裁王氏父子的学术研讨会:航〈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纪念段王学术讨论会在扬州举行〉、唐文〈纪念段王学术讨论会在扬州举行高邮王氏父子故居纪念馆同时揭幕〉、戴震〈纪念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学术讨论会在扬州举行〉三文,介绍在扬州召开纪念段玉裁与王氏父子的研讨会情形。1988 年 1 月,黄爱平撰〈七十年来段玉裁和高邮二王研究状况述评〉介绍了七十年来有关王氏父子研究的成果,可以略知此前学者研究的梗概。另有专著一部:舒怀《高邮王氏父子学术初探》,本书对王氏父子的学术成就、学术理论和学术方法,很有系统的阐发,提出了一些不同於前人的新见解,可以弥补过去研究中的某些不足之处,书末附有〈高邮王氏父子年谱新编〉。
(一)父子合论
综合论述王氏父子学术的,有徐复〈高邮王氏学研究论丛序言〉,裴学海〈评高邮王氏四种〉,吴泽顺〈从王氏四种看先秦文献语言的音转规律〉,姜跃滨〈高邮王氏假借说研究〉,王小莘〈王氏父子因声求义述评〉,李运富〈王念孙父子的连语观及其训解实践〉,张舜徽〈高邮王氏之小学〉,马振亚〈王氏父子与训诂实践〉,汪耀南〈王念孙王引之训诂思想和方法的探讨〉,李中耀〈论清代王念孙王引之训诂研究之成究〉,古汉夫〈王念孙父子与校勘〉,郭明道〈王氏父子校释群书的方法与成就〉,孙钦善〈王念孙王引之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黄爱平〈乾嘉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学术研究〉,王俊义、黄爱平〈王念孙王引之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孙长雍〈合则双美离则两伤论段王训诂学说之互补关系〉,殷孟伦〈王念孙父子广雅疏证在汉语研究史上的地位〉,黄爱平〈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与乾嘉扬州学派〉,上列文章谈论的大都是王氏父子小学方面的成就。
(二)王念孙
专门研究王念孙的,有祁龙威〈关於乾嘉学者王念孙〉、严修〈论王念孙的学术成就〉、薛正兴〈谈王念孙的推理校勘〉、左民安〈王念孙校讎学初探〉、孙玄常〈王念孙尔雅郝注(疏)刊误〉、刘君惠〈读王念孙方言疏证补〉、成采百〈从王念孙校荀子因声求义方法的具体应用〉、刘如瑛〈略论王念孙对管子的校释〉、胡奇光〈论王念孙的上下文观〉、姜跃滨〈论王念孙同义相因说〉、孙长雍〈王念孙语义学说阐微〉、金小春〈王念孙连语说四种释例及重评〉、吕政之〈王念孙的连语新探〉、王云路〈王念孙乘字说浅论〉、徐兴海〈王念孙杰出的训诂学思想〉、张治樵〈王念孙训诂述评〉、梁保尔〈王念孙训诂方法说略〉、王力〈王念孙的古音学〉、班吉庆〈从与李方伯书看王念孙古音研究的贡献〉,所列文章也不出对王念孙小学成就的考辨。对於《广雅疏证》的研究,有刘成文〈广雅及其注本〉,徐复〈重印广雅疏证弁言〉,周祖谋〈读王念孙广雅疏证简论〉、〈广雅疏证录遗〉,赵振铎〈读广雅疏证〉,宋秀丽〈读广雅疏证拾诂〉,徐兴海〈王念孙训诂学思想初探—读广雅疏证〉,蒋礼鸿〈广雅疏证补义〉,刘凯鸣〈广雅疏证辨补续篇〉,祝鸿熹〈略谈广雅疏证的词义训释〉,方一新〈试论广雅疏证关於联绵词的解说部分的成就〉,戴雪梅〈从广雅和广雅疏证看合成词的语素意义〉,崔福华〈广雅释诂疏证以声音通训诂发覆〉、林开甲〈广雅疏证语义研究札记〉、〈广雅疏证语源研究管窥〉、赵中方〈广雅疏证与汉语词族研究〉、吕景先〈广雅疏证指例述要〉,孙国〈广雅疏证训诂方法浅析〉,薛其晖〈广雅疏证浅探〉。对《读书杂志》的研究,有左民安〈读书杂志校讎类析〉,王云路〈读书杂志方法论浅述〉,曹炜、曹培根〈试论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的贡献〉,均为对《读书杂志》所做的考索及称颂;王云路〈读书杂志失误举例与分析〉则纠举王氏书中的谬误,予以辨析。另外,戴山青编有《广雅疏证索引》一部,是极有助益的工具书。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1:56回复此发言
6 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三)王引之
关於王引之的研究,有王彦坤〈王引之注左传一失〉、何毓玲〈王引之俞樾诗诂异同平议〉。
对於《经传释词》的研究,有徐复〈重印经传释词序〉,徐仁甫〈诗经反诘句传笺正言之—辨经传释词不无为语词之误〉,徐莉莉〈论经传释词的语法思想及其作用〉,胡竹安〈论经传释词的科学性问题〉,李成蹊〈论经传释词释训古书虚词的原则和方法〉,单殿元〈经传释词简论〉,周静贤、吴礼权〈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刘如瑛〈读经传释词志疑〉,郭成韬〈方言经籍纂诂和经传释词〉,吴国泰〈经传释词臆正〉,刘如瑛、李德先〈从经传释词看王引之的治学〉,余心乐〈读经传释词札记〉。另有专著一部:俞敏《经传释词札记》。对於《经义述闻》的研究,有蒋冀骋、邱尚仁〈从经义述闻看王氏父子的治学方法〉,许嘉璐〈新印王引之经义述闻弁言〉,张其昀〈经义述闻通假借之刍议〉。
四、凌廷堪(1755-1809)
关於凌廷堪的研究,有黄爱平〈凌廷堪学术述论〉、胡家祚〈戴震私淑弟子凌廷堪及其它〉、王茂〈凌廷堪的以理代礼说〉。
五、江藩(1761-1805)
关於江藩的研究,有王伯祥〈庋稼偶识—汉学师承记〉、谢定琨〈江藩的汉学师承记〉、三英〈江藩和他的国朝汉学师承记〉、漆永祥〈汉学师承记史源考辨〉、马冰〈国朝汉学师承记和国朝宋学渊源记〉。另有朱维铮、徐洪兴编校、标点的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方国瑜点校的江藩《经解入门》和薛飞校点题为焦循、江藩撰《扬州图经》。
六、阮元(1764-1849)
有关阮元的研究,约有 60 篇论文,二部专著。专著为王章涛《阮元传》、陈东辉《阮元与小学》。
《阮元传》全书共有二十二章,一至十七章详述阮元的生平事迹,十八章以下分叙阮元的学术成就,包括训诂、校勘、出版、方志学、碑学等方面,末附〈阮元年表〉。本书作者原是学习工程技术的,因出於对乡贤的崇仰,乃致力於阮元研究,历经多年,撰有《阮元年谱》草稿,排比阮氏的一生事迹,将近百万言。由於部帙浩繁,出版不易,乃就《年谱》概括成此书,扼要地钩勒出传主的生平,为研究阮元、清代历史,特别是学术史,颇有助益的撰述。
浙江大学中文系陈东辉所撰《阮元与小学》,专论阮元在小学方面的成就,包括阮元自身的小学研究成果,以及编印与小学有关的书籍、培养小学的人才等。作者自述因研读张舜徽的《清代扬州学记》,对书中论及的清代大学者阮元,颇为敬仰。又因钦佩阮元的政绩及学识,後人对他的研究却不多,评价也不够高,所以决心深入研究,以彰显其功业。作者原本计画全面而有系统的研究阮元的学术思想、学术活动、学术风格和治学方法,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比较研究,探索、总结出阮元学术的独特之处。本书乃整个研究计画中的一部分,专门论述阮元在小学方面的成就。书末附有〈阮元与宛委别藏〉、〈阮元与灵隐藏书〉二文。
点校方面,有邓经元点校的阮元文集《揅经室集》和黄爱平点校张鉴等撰的《阮元年谱》。
关於阮元整理、刊刻古籍部分的研究,有柏苏秦、黄庆华〈清代杰出的出版家—阮元〉,介绍阮元整理刊印的书籍;陈祖武〈阮元与皇清经解〉、杨忠〈皇清经解与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非全出江西文人之手〉,陈志辉〈阮元与十三经注疏〉,汪绍楹〈阮氏重刻宋本十三经注疏考〉,介绍阮元所刊刻的《皇清经解》与《十三经注疏》;冯浩菲〈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一类校例辨正〉、韩格平〈读阮元校尔雅释诂札记〉,则指出阮元所撰《校刊记》中的优缺点。
对於《经籍纂诂》的研究,有张文建〈经籍纂诂〉、汪耀楠〈纂集派训诂著作经籍纂诂〉、赵振铎〈经籍纂诂和辞书编写〉,介绍《经籍纂诂》一书;李步嘉〈修经籍纂诂缘起〉,探讨纂集《经集纂诂》的缘由;李步嘉〈经籍纂诂成书过程考略〉,探讨其书编成的情形;李步嘉〈经籍纂诂疏误评析〉则指出其书有的缺失。宗福邦〈故训汇纂与经籍纂诂〉、郭成韬〈方言经籍纂诂和经传释词〉、陈世饶〈从经籍纂诂到故训汇纂〉,则将阮书与其他相似的著作,如《故训汇纂》、《方言》、《经传释词》,加以比较。有关《畴人传》的研究,有李瑶〈从畴人传的编辑思想看它的科学价值和局限〉,管成学〈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阮元畴人传中的误断与错讹举要〉,黄爱平〈从畴人传看阮元的西学思想〉。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1:56回复此发言
7 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有关阮元与西方科技的研究,还有王川〈西洋望远镜与阮元望月歌〉。
有关阮元生平研究的,有朱戟〈清代扬州学者阮元〉、冯尔康〈清代名臣阮元〉、王德亚〈阮元卒年质疑〉、阮衍喜〈阮元籍贯正〉、谭彦翘〈纪昀与阮元〉。
有关阮元对文物的维护的研究,有陈东辉〈阮元与诂经精舍〉、王章涛〈阮元与隋文选楼〉、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柯愈春〈养心殿本宛委别藏〉,介绍《宛委别藏》与阮元的关系。
对於阮元学术的成就与贡献,有陈东辉〈阮元的学术成就与地位〉,黄爱平〈阮元学术述论〉,王俊义、黄爱平〈阮元学术思想成就及其学术活动〉,郭明道〈论阮元对乾嘉汉学的贡献〉、〈杰出的经学家——阮元研究之八〉,尹协理〈略论阮元的实事求是之学〉,王章涛〈阮元与扬州学派〉,瞿林东〈阮元和历史文献学〉,郭明道〈清代教育改革家阮元——阮元研究之三〉,郭明道、田汉云〈清代传播民族文化的巨擘——阮元〉,德明〈阮元史学撰著述评〉,郭明道〈阮元的哲学思想〉。有关阮元文学方面的研究,有田汉云、古明〈论阮元的诗——阮元研究之五〉,郭明道〈阮元的文笔论〉。有关阮元义理方面的研究,有杨向奎〈论性命古训〉、王茂〈阮元的仁学新义〉、陈祖武〈孔子仁学与阮元的论语论仁论〉。言逊〈阮元研究系列论文综述〉介绍扬州师院对於阮元研究的成果。
七、焦循(1773-1820)
关於焦循的研究,有阎韬〈焦循〉、陈居渊〈论焦循易学〉、程钢〈解释学与修辞学:以焦循易学的假借引申论为例〉、刘建臻〈焦循易学初探〉、钱宗武〈尚书补疏疏证〉、彭林〈试论焦循群经宫室图〉、张连生〈焦循参撰扬州图经说质疑〉、王永平〈焦循後汉书训纂序书後〉、黄继林〈略述焦循的修志观点〉、刘建臻〈焦循集旧文钞考证〉、王茂〈焦循的时行哲学〉、李亚宁〈焦循的数理哲学思想述评〉、王伟康〈焦循与花部农谭〉。
专书有陈居渊《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全书共六章:源远流长的易学、焦循易学的文化环境、焦循的学术思想及其易学、焦循易学的构架与特徵、焦循易学的道德义理诠释、焦循易学的历史评价,末附〈焦循交游考〉、〈焦循著述考〉、〈焦循学术编年〉。此书构思於 1986 年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先後完成〈焦循学术编年〉、〈焦循著述考〉、〈焦循交游考〉三种资料性的长编。1989 年 6 月,将其中的一部分以《焦循易学研究》为题,通过了硕士论文的答辩。经过多年的修改,才出版的精心撰著。点校部分,有李昭民点校的《毛诗补疏》和沈文倬点校的《孟子正义》。
八、刘文淇(1789-1854)、刘毓崧(1818-1867)、刘寿曾(1838-1882)
关於刘文淇的研究,仅有田汉云〈刘文淇的左传研究〉一篇。
九、刘宝楠(1791-1855)、刘恭冕(1824-1883)
对於集清代《论语》学大成的刘宝楠,杨向奎〈读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田汉云〈刘宝楠与论语正义〉两篇,研究其《论语正义》。赵苇航〈刘宝楠宝应图经的历史地理学价值〉,针对《宝应图经》一书的历史地理学价值,做一初步的分析。《宝应图经》是一部私纂的宝应地方志,对研究宝应县的历史地理,是有重大贡献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另有高流水点校的《论语正义》。刘恭冕的研究,有田汉云〈刘恭冕的论语何注研究〉。
--------------------------------------------------------------------------------
肆 结语
以上简要地论述了大陆学者有关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对於他们的成果,应可获得大略的认识。大致上,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似乎不少,不过诚如前文所提及的,出自小学的研究成果占了绝大部分,虽然其中也有论及扬州学派的地方,但大多数是附带的。真正有意识,专门研究扬州学派的著作,其实仅属少数。
在少数的专论中,重复撰述的,所在多有,而且能够突破观点,创立新解的,并不多见。
在研究贡献方面,扬州师院的教授应居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有祁龙威教授的引领风气、主导研究的进行、举办学术研讨会,众多学者的投入研究的行列,如郭明道、田汉云、赵航等诸位教授,由於他们努力不懈地撰述,方使此一研究得以持续不断,获致较为丰硕的成绩。而个人的研究方面,王章涛先生的加入,也是令人感佩的。他原本研究工程技术,却在业馀之暇,埋首钻研阮元,不仅搜罗了大批的资料,也撰成了浩繁的著作,可惜限於经费,无法全部印行,使其成果仅能以摘选的面貌问世,诚为学者所痛心扼腕!
--------------------------------------------------------------------------------
参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10),〈前言〉,页1;张舜徽,〈学习扬州先辈的治学精神走博通的道路〉,《訒庵学术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5),页39。
见张舜徽,〈扬州学记自序〉,《訒庵学术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5),页 719。
见《清代扬州学记》,页 10-11。
见《清代扬州学记》,页 11-14。
见《清代扬州学记》,页 14-16。
参见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6),页 287-316。
见《学术月刊》1962年7期(1962.7)。
刊登於《中国文哲研究通讯》9卷3期(1999.9),页 185-187。
见《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 年 4 期(1981.12 ),页 127-130。
有关此次会议的详细报导,参见郭明道,〈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综述〉,《清史研究通讯》1989 年 1 期(1989.3),页 54-56;张笃勤,〈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在扬召开〉,《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 年 1 期(1989.3);田汉云:〈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在扬州举行〉,《中国历史学年鉴(1989年)》(1990.7),页 293-294。
参见郭明道,〈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综述〉,《清史研究通讯》1989年1期(1989.3),页 55。
有关此次考查与座谈会的实况,可参黄智信,〈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划赴大陆考察报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9 卷 3 期(1999.9),页 197-204。
有关「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的实况与发表论文的简要内容,可参杨晋龙,〈重返扬州南京论学考察记〉、〈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纪实〉二文,即将刊登於《中国文哲研究通训》。
http://ccs.ncl.edu.tw/Newsletter_76/76_08.htm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1:56回复此发言
8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不懂,只是对看电视的时候对清代才子的博学广识甚为折服。
作者:哑语者  2005-8-18 12:46回复此发言
9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述略
Study on the Qing Qian-Jia Period Yangzhou School
—A Brief Research Outline
林庆彰(Lin Ching-chang)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壹 前言
扬州学派为清乾嘉学术三大学派之一,重要学者有任大椿(1738-1789)、汪中(1744-1794)、王念孙(1744-1832)、朱彬(1753-1834)、江藩(1761-1831)、焦循(1763-1820)、阮元(1764-1849)、王引之(1766-1834)、黄承吉(1771-1824)、刘文淇(1789-1854)、刘宝楠(1791-1855)等。有些学者不仅有外王的事功,经学研究更涉及《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尔雅》等方面。他们的著作更是可观,王念孙父子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称为「王氏父子四种」,朱彬的《礼记训纂》,江藩的《汉学师承记》,焦循的《易学三书》、《孟子正义》,阮元的《经籍纂诂》、《皇清经解》,刘文淇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都是清代经学中不朽的著作。吾人常说「乾嘉经学」,其实其中有一半的著作出自扬州学派,可惜历来学者研究乾嘉学术,都仅注意到皖派和吴派而已,如果不能兼顾扬州学派的研究,所谓乾嘉学术的研究,也仅研究其中的一半而已,怎能窥知乾嘉学术的全貌?
扬州学派学者的成果遍及《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尔雅》等方面,《周易》是哲学,《尚书》是古代史,《诗经》是古代文学,《三礼》是政治制度和社会学,《三传》是古代史和政治哲学,《四书》是哲学和伦理学,《尔雅》是语言文字学,可说涉及传统学术的各个层面。当代某一位学者或同一学术背景出身的学者,很难兼顾到如此多的层面,所以必须整合不同专长和学术背景的学者,才能顺利进行研究。
扬州学派的主要贡献,约有六个方面:哲学思想、自然科学、专经研究、训诂名物、辨伪校勘辑佚、编书刻书藏书。国内外对扬州学派进行研究的论著颇多,但多属概论性质,如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赵航《扬州学派新论》、近藤光男《扬州汉学者的诸样相》等;专门研究,比较集中在焦循、王氏父子、阮元、汪中等人,惟数量仍旧不多,且并无从宏观角度,对当时学术流变进行考察者。
本计画之总目标,在深究扬州学派治经的整体特色。由於扬州学者的研究成果涉及群经,唯有通过分工合作,各人就其专长,进行深入研析,才能达到总体目标,如:专经研究,分别研究《周易》、《尚书》、《诗经》、《春秋三传》、《三礼》、《四书》等;小学,从训诂入手;思想,以学术流变为题等。最後,经由共同讨论,希望能寻出扬州学者异乎其他学派的学术特色。
贰 计画内容
本计画由中央研究院学术谘询总会支持研究经费,执行期限从民国 87 年 7 月起,至 89 年 12 月止,计有两年半时间。由林庆彰担任计画总主持人,蒋秋华先生担任计画共同主持人兼联络人。参与计画之学者计有 6 名,各学者依自己之专长,选其中一经或一主题来研究。兹将各子计画之主持人及研究论题逐一介绍如下:
(一)扬州学派《易》学研究
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赖贵三负责执行。研讨对象除焦循《雕菰楼易学三书》、《易话》、《易广记》、《周易补疏》、《易义解诂》等《易》学著作外,像王懋竑《读书记疑》、《白田草堂存稿》,刘宝楠《娱景堂集》,刘恭冕《广经室文钞》,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有关《易》学的资料,据以分析各家《易》学的内容,以便归纳扬州学派《易》学的特色,并探索其对後世的影响。
(二)扬州学派《尚书》学研究
由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秋华先生负责执行。扬州学派有关《尚书》的著作,主要有焦循的《书义丛钞》、《古文尚书辨》、《尚书补疏》、《禹贡郑注释》,焦廷琥的《尚书伸孔篇》,成蓉镜的《尚书历论》、《禹贡班义疏》等。其中以焦循与成蓉镜的著作分量较多,拟先就此二家之著作深入探讨。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14回复此发言
10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三)扬州学派《诗经》学研究
由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员杨晋龙负责执行。扬州学者现存的《诗经》著作,有焦循的《诗经补疏》、《毛诗物名释》、《诗陆氏疏疏》,夏味童的《诗疑笔记》、《三百篇原声》,茆泮林的《毛诗注疏校勘记校字补》,阮元的《毛诗注疏校勘记》、《三家诗补遗》,及王氏父子《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中有关《诗经》的条目。由於《经传释词》中所释《诗经》的字词甚多,将先从该书入手研究。
(四)扬州学派《春秋》学研究
由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林庆彰负责执行。扬州学者现存《春秋》学著作有汪中《春秋述义》、《春秋列国官名异同考》,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焦廷琥《三传经文辨异》,成蓉镜的《春秋世族谱拾遗》、《春秋日南至谱》,李敦的《左传通释》,焦循的《春秋左传补疏》,阮元的《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春秋旧疏考证》,阮元的《春秋公羊传校勘记》、《春秋谷梁传校勘记》等。其中以焦循的《春秋左传补疏》和刘文淇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最重要,将先从此二书著手研究。
(五)扬州学派的训诂与义理
由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岑溢成负责执行。在研究清代学术史时,通常把训诂和义理视为截然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不相容的方法。表面看来,清乾嘉学者在训诂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义理方面的表现,似乎不如宋、明,也不如汉、晋。事实上,乾嘉学者的著作中,在经典训诂的表层下,还隐约存在著一些与汉、晋、宋、明思想或同或异的观点和体系。这一类的著作,大都属於扬州学者所著。因此,研究这类著作,可以帮助世人对清代思想史有较真切的认识。本计画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训诂的独立研究,第二阶段是训诂与义理的分际和关系,第三阶段,将以上述两阶段为基础,研究这类思想观点及体系的特点。
(六)扬州学者论道德与学统
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寿安负责执行。本计画拟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探讨扬州学者的学术观,包括对宋、明理学所建立道统观的批判,对汉以降学术流变的探讨,及对儒学性质、儒学学统的重建等。人物包括: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及诂经精舍诸子、淩廷堪、江藩、任大椿、刘台拱等汉学家。本计画之目的即在:通过扬州学者对道统观念的批判及对学术源流的辨析二方面的研究,以重新观察清儒尊经崇汉的意义,并试著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给予一个新的诠释。
除上述六项子计画,分别由 6 位学者执行外,拟与扬州大学人文学院合作,进行扬州学者遗迹的考察,并在扬州大学和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分别举行大型学术研讨会。又为了让学者更容易了解扬州学者治学的成就,拟将扬州重要学者的著作,作较有系统的点校整理。後人研究扬州学者的论文,也拟有系统的编成各种论集,以方便读者从事研究。
参 研究成果(上)
从民国 87 年 7 月至 89 年 8 月,执行此一计画的两年时间,成果可谓相当丰硕,兹分考察成果、完成论文、学术会议、文献整理四个方面加以讨论。本小节先讨论考察成果和完成论文。
(一)考察成果
民国 88 年 1 月至 2 月 3 日,本计画执行人员林庆彰、蒋秋华、杨晋龙、张寿安、赖贵三和助理黄智信等一行 6人,赴扬州实际考察。考察结果约可分两方面叙述
1.举行「清代扬州学派学术交流会」
会议於 1 月 30 日在扬州大学虹桥宾馆举行,由扬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佴荣本先生和林庆彰先生共同主持。上午,由扬州大学 4 位教授提出报告,报告的主题是:
? 对「扬州学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祁龙威教授)
? 扬州学派学者遗迹概要(赵苇航教授)
? 略说扬州学派与历代扬州文化之关系(田汉云教授)
? 关於清代扬州学派的文献资料(陈文和教授)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14回复此发言
11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下午,由我方 4 位先生作报告,分别是:
? 「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的内容及推动情况(蒋秋华教授)
? 我的四库学研究(杨晋龙教授)
? 乾嘉学派之义理学研究(张寿安教授)
? 扬州学者焦循研究概况(赖贵三教授)
这整整一天的交流会,双方达成的协议有:民国 89 年 3、4 月间,由扬州大学主办学术讨论会,邀三十多位学者发表论文;民国 90 年 4、5 月间,由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研讨会,由扬州大学派 10 位学者来台与会。这次交流会,除了这两点共识外,至少还有两点作用:其一,对两岸研究扬州学派的现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双方可以在这一研究基础下,作更深一层的研究。其二,资料可以互通有无,扬州当地的图书馆或文物馆,及研究扬州学派的学者,都藏有部分罕见的资料,可以藉这次交流的机会,了解典藏的所在,以作为将来蒐集资料的根据。
2.考察扬州学者遗迹
民国 88 年 1 月 31 日,由扬州大学张连生、赵苇航两位教授陪同,对扬州学者遗迹作了详细的考察。上午,赴邗江县槐泗乡永胜村雷塘阮氏祖茔,访察阮元墓,又到邗江县黄珏镇南首,考察焦循墓。下午,赴扬州东北郊上方寺西北叶家桥,考察汪中墓。又赴扬州市区毓贤街8号考察阮元的阮氏祠堂,及祠堂右侧的阮元故居。回程经过扬州古运河,据说汪中故居在古运河畔,东光街与泰州街交叉口附近。最近,因整治运河,已经拆毁。
2 月 1 日,由田汉云、张连生、赵苇航 3 位教授陪同,赴高邮县参观高邮王氏父子纪念馆。此纪念馆於1983 年 10月完成。馆内陈列王氏父子的著作,生前所藏书籍字画,後人研究王氏父子学术之论著等。如就遗迹的保存来说,是扬州学派学者保存最完整者。
扬州学派学者的遗迹,除王氏父子纪念馆保存稍好外,大部分残破剥落,像阮元这样的高官,不论是阮氏墓园、祠堂、故居,都已萧条到了极点。至於扬州学者学术的研究,重要的成果也不多。这次的访问考察,不但奠定了双方合作研究的基础,并激发扬州大学与扬州市政府彻底研究、整理扬州学派著作的决心。扬州市政府已决定拨款,整理阮元、焦循、汪中、王氏父子等学者的文集。
(二)完成论文9
1.《周易》学研究
赖贵三:〈焦循理堂先生手批《周易兼义》钞读记(1-2)〉,《中国学术年刊》第 19、20 期,1998 年 3 月 - 1999 年 3 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刊本《十三经注疏》二十函,一二○册,三百三十三卷。首册《周易兼义》内有嘉庆五年庚申(1800)及十三年戊辰(1808),焦循手书题记;册内各卷,并有焦循手批、校改、圈点及眉批资料。
焦循一生治《易》甚勤,所撰《雕菰楼易学三书》(《易章句》、《易图略》、《易通释》)蜚声士林,号为名家。而其研究根柢,则奠基於《十三经注疏》,其中《周易兼义》精读详批的丰富内容,奠定日後焦氏治《易》的基础,也是他注《易》的初稿。根据这本《周易兼义》的批校本,可以追踪焦循《周易》学术发展的轨迹,并考察此後创造诠释的进路。
作者将《周易兼义》中焦循批校的原文,逐条钞录,并加新式标点,在《中国学术年刊》中分期发表。第 19期中发表的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八个卦,第 20 期发表的是〈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十个卦。这一工作除了可以看出焦循早期研究《易》学的原貌外,也可以看出和後期所作《易学三书》的关系。
赖贵三:〈江都焦循定稿《仲轩易义解诂》写本钞释〉,待发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有焦循定稿《仲轩易义解诂》钞本三卷。每卷一册,共三册。上卷缺题,恐有残损,仅释〈乾卦〉经传之意;中、下卷均题作《仲轩易义解诂》,并署「江都焦循定稿」,中卷释〈坤卦〉经传,下卷释〈屯〉、〈蒙〉两卦之意,应非完书。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14回复此发言
12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作者将此书全部钞录,并加新式标点,以供学界参考之用。
2.《尚书》学研究
赖贵三:〈焦循手批《尚书正义》释文校案〉,《国文学报》第 27 期,页 45-100,1998 年 6 月。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刊本《十三经注疏》二十函,一二○册,三百三十三卷。第一函四册为《周易正义》,第二函六册为《尚书注疏》。书中有焦循的墨笔圈点句读,眉批则散见各卷。
作者将书中眉批全文录出,并加新式标点。各条批语,作者皆加案语,详加考辨。焦氏此书为其研究《尚书》最早之著作,可与其後之《尚书补疏》相互比对印证。
? 蒋秋华:〈焦廷琥《尚书伸孔篇》初探〉,待发表。
清初自阎若璩撰成《尚书古文疏证》,以坚实、庞多之证据,力辨《古文尚书》为伪作,虽仍有不少人企图翻案,均不足以撼动其论断,故有识者或承其意,续予阐扬,或转而研治散佚已久之汉儒经解,为之蒐罗、注释者,相继而出。
在一片推崇汉学的声浪中,孔《传》因被断定为伪作,遭到学者有意的漠视。扬州学派的焦循,则认为孔《传》虽伪,若视其为魏、晋间人所著之书,仍有其可贵处。经其深入探求,谓孔《传》善处凡有七端,其所撰之《尚书补疏》,即极力称赏孔《传》,其用意乃提醒世人,应以平允之心,研求孔《传》,以察其实际之价值。焦循之子焦廷琥,承续其父推尊孔《传》之意,撰《尚书伸孔篇》,再度彰显孔《传》佳处,所论虽仅短短十九条,亦足以宣示其不欲世人鄙薄伪书之心。
3.《诗经》学研究
? 赖贵三:〈焦循手批《诗经注疏》钞释(一)〉,《国文学报》第 28 期,页 19-72,1999 年 6 月。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刊本《十三经注疏》二十函,一二○册,三百三十三卷。第三至五函二十册,为《毛诗注疏》。
焦循曾在这部《毛诗注疏》作过详细的批校。本文作者以为这些批语是研究焦循早期《诗经》学最宝贵的资料,乃将所有的批语全部誊录,加新式标点,并与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焦循《诗经补疏》一一参校,作成案语。
?杨晋龙:〈《经传释词》内《诗经》条目析论〉,待发表。
本文旨在探讨王引之(1766-1834)《经传释词》内引证《诗经》相关例句的实际状况,了解其作用,分析其意义,并从《诗经》学研究的角度论其意义和价值。
《经传释词》共引录近五百例的《诗经》相关例句,其作用有五:?单纯之例证;? 诠解之例证;?肯定之例证;? 否定之例证;肯定与否定并存之例。其中前三项是以《诗经》本文及毛《传》、郑《笺》、孔《正义》来证明《经传释词》所论,系古有所据。否定之例则可看出王引之对《诗经》学的态度。
《经传释词》内《诗经》条目的运作情形,至少可以对《诗经》学具有四项功能:明辨实字与虚字;纠正误虚字为实字之训;深化《诗经》研究;辨别毛、郑、孔间训解上的差异。而其表现的意义与价值则有:?扬州学派治学精神的呈现;?《诗经》学思潮变化的情形;文字狱压力的呈现;? 经学思潮的再次解放等。透过此一研究,对扬州学风与清代《诗经》学思潮和乾隆文字狱的影响,将可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4.《三礼》学研究
张寿安:〈扬州学者的礼学研究(初稿)〉,待发表。
作者从清儒的礼学研究入手,认为清儒的礼学有考礼和议礼两种性格。考礼是考证古代的礼制、仪文、宫室、服饰、器物、名物度数之学,议礼是议论礼制,要点是在反省当前的礼仪,并提出改革意见。两者有时相背反,有时相合拍。
在考礼的过程中,以「古礼正今俗」是清儒治礼的重要信念。何者为「古礼」,就成了经世前第一步要考证的事。清儒考礼之著作所以汗牛充栋,原因就在此。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14回复此发言
13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为了证明清代礼学不但比明代发达,且更受《四库全书》修纂官的重视,作者将《四库全书总目》中所收明、清学者的礼学著作做详细的比较。并论述仪注式「家礼学」所以不受《四库全书》修纂官重视的原因。
5.《春秋三传》学研究
? 林庆彰:〈清扬州学派《春秋》学著述考〉,待发表。
扬州学派学者的经学著述,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三礼》、《三传》、《四书》、《孝经》、《尔雅》等,约近两百种。这些经学著作,约占乾嘉时代经学著作的十分之三左右。由此可见,扬州学者的经学研究,在整个乾嘉经学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为了解扬州学者研究《春秋》学的面貌,本文作者先对各家有关《春秋》的著作,略作考释。全文分《春秋》总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谷梁传》等三大类。各类中之著作,按作者时代先後排列。每一书著录书名、卷数、作者、存佚。提要部分,分作者、内容、版本三项。作者部分,略述作者生平事迹。内容部分,引自前人所作之提要,如《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前人未有提要者,则由作者根据该书之内容略作叙述。版本部分,将今传版本,按出版时间先後排列,以便读者覆按。
赖贵三:〈焦循手批《春秋公羊传注疏》释文校案〉,《师大刘正浩教授七十寿庆荣退纪念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年 8 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刊本《十三经注疏》二十函,一二○册,三百三十三卷。第十六函,第九十三至一百册,共八册,为《春秋公羊传注疏》。书中有不少焦循的批校语,这是了解焦循对《公羊传》之观点的最重要资料。
本文作者为让读者能了解焦循《公羊》学思想,乃将《春秋公羊传注疏》中的批语,一一誊录,加新式标点,并略加按语。
6.《尔雅》学研究
赖贵三:〈焦循手批《尔雅注疏》钞释〉,「第二届国际暨第四届全国训诂学学术研讨会」论文,1998 年 12月。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刊本《十三经注疏》二十函,一二○册,三百三十三卷。第二十函,第一一八至一二○册,为《尔雅注疏》。书中有不少焦循的批校语,这是了解焦循对《尔雅》观点的重要资料。
本文作者将焦氏的释文一一录出,并加新式标点。此外,文中也讨论焦氏批校的特色,和焦氏以《尔雅》释《易》的得失。
7.文献整理
黄智信:〈扬州学派重要学者著述简目(初稿)〉,待发表。
为彻底了解扬州学者著述的多寡和内容,本文作者将扬州学派学者 27 人之著作,作成简目。每一学者,先述其生平传略,再胪列其著作。各著作略依经、史、子、集之顺序排列,除著录书名、卷数、类别、存佚外,并尽量注明版本和典藏地。本书是学者从事扬州学派研究时,最基本的参考资料。
本文所列扬州学派学者 27 人的先後顺序是:朱泽澐、王懋竑、李敦、任大椿、王念孙、汪中、刘台拱、朱彬、江藩、焦循、阮元、王引之、黄承吉、刘宝树、焦廷琥、汪喜孙、薛传均、刘文淇、刘宝楠、田宝臣、薛寿、成蓉镜、刘毓崧、刘恭冕、刘寿曾、刘岳云、刘师培。
肆 研究成果(下)
(三)学术研讨会
民国 89 年 4 月 2 日至 10 日,我们又赴扬州作第二次考察,并参加 4 月 3 日至 5日由扬州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此次参加者除本计画执行者林庆彰、蒋秋华、赖贵三、杨晋龙和助理萧开元外,另有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教授、暨南国际大学教授周昌龙先生、交通大学教授詹海云先生、台北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国先生、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培育计画金培懿小姐等10 人。
4 月 3 日上午 8 时
分举行开幕式,由扬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佴荣本教授主持。首先是佴院长致欢迎辞。其次由扬州大学副校长周新国教授介绍扬州大学的大略情况;接著是扬州市孙永如副市长,表达扬州市政府支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另外,由林庆彰先生报告「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的研究概况和成果。黄爱平宣读戴逸教授祝贺函、漆永祥宣读孙钦善教授祝贺函。开幕式结束後,到虹桥宾馆大门之阶梯合影留念。以下是会议的议程: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14回复此发言
14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 4月3日:
◎第一场会议(王小盾、周昌龙主持)
龚鹏程:清朝中叶的扬州学派
戴 逸:吴、皖、扬、浙—清代考据学的四大学派(由黄爱平代为宣读)
王俊义:关於扬州学派的几个问题
汤志钧:清代经学学派及其异同
◎第二场会议(王俊义、杨晋龙主持)
田汉云:关於进一步确认扬州学派的思考
黄爱平:清代汉学流派析论
林庆彰:方东树对扬州学者的批评
赵苇航:扬州学派经世致用思想述论
◎第三场会议(蒋秋华、黄爱平主持)
刘仲华:扬州学者的子学研究
王章涛:商儒转换中的扬州学派及其经世致用
杨晋龙:《经传释词》内《诗经》条目析论
■ 4月4日
◎第四场会议(龚鹏程、彭林主持)
承 载:扬州学派与苏南学人
周昌龙:戴震义理学中情理的社会基础与验证
华 强:略论戴震的自然科学观及其影响
詹海云:全祖望与扬州学派
张承宗:从扬州地理观念的变化说扬州与江南的密切关系
◎第五场会议(赖贵三、钱宗武主持)
蒋秋华:孙乔年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张其昀:《经义述闻》通假借之刍议
赵中方:《广雅疏证》与汉语词族研究
班吉庆:从〈与李方伯书〉看王念孙古音研究的贡献
郭明道:王氏父子校释群书的方法与成就
单殿元:《经传释词》简论
■ 4月5日
◎第六场会议(蒋秋华、承载主持)
刘玉国:阮元〈释训〉析论
金培懿:阮元注经方法中的语言意识及其诠释学意义
漆永祥:《汉学师承记》史源考辨
◎第七场会议(钱竞、詹海云主持)
彭 林:试论焦循《群经宫室图》
钱宗武:《尚书补疏》疏证
程 钢:解释学与修辞学—以焦循《易》学的假借引申论为例
赖贵三:批判继承与创造发展—清乾嘉通儒焦循经学述评:以手批《十三经注疏》为例简说
◎第八场会议(刘玉国、张承宗主持)
张连生:焦循参撰《扬州图经》说质疑
刘建臻:焦循《集旧文钞》考证
秦华生:二十一世纪与扬州学派
下午 4 时至 5 时为闭幕典礼,由佴荣本院长主持闭幕式。佴院长报告会议进行的状况及成果,龚鹏程先生代表台湾与会学者发言,感谢扬州大学的招待、安排,并提出一些建议;汤志钧先生发言,认为扬州学派的研究还有许多尚待讨论的议题,海峡两岸学者的研究可以互补;扬州市文化单位赵昌治先生发言,表达市政府在扬州文化上要进行的工作。祁龙威教授自认为国语不好,以及表达交班传承之意,委由田汉云教授代为答谢大家热烈参与会议之雅意,并宣读其〈再一次对我校「扬州学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林庆彰先生最後发言,说明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学术合作的关系,和在「扬州学派」相关研究上的成果及各项研究计画。
此次会议的论文,经筛选後,将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双方并商定明年 5 月上旬,由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举办第二次「清代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
(四)文献整理
除上述数项研究成果外,为方便学界人士检读扬州学者著作,我们选择了数种扬州学者的著作加以点校,兹分述如下:
1.汪中集 叶纯芳、王清信点校
汪中的著作甚多,其中以《述学》流传最广。汪中原来要撰的《述学》,本有八卷,但并没有成书,仅存目录。今传《述学》仅是汪中杂文的汇编,并非汪中的本意。《述学》有二卷、四卷、六卷、七卷、九卷本,版本甚多,内容也多寡不一。此次点校整理,即根据九卷本加以重订编排,分为七卷,改称《文集》。至於汪中的诗,原名《汪容甫先生遗诗》,所传版本甚多,今根据《四部丛刊》影印汪氏刊本加以点校,改称《诗集》。古直所作《汪容甫文笺》,也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断句本加以新式标点,附於本书之末。是本《汪中集》,即合《述学》、《汪容甫先生遗诗》、《汪容甫文笺》三书而成,本书已於民国 89 年 3 月由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
2.汪喜孙全集 萧开元等点校
汪喜孙(1786-1847),字孟慈,晚年改名喜荀,後号且住庵,为汪中之子。於文学、声韵、训诂能传家学,治经尤精於《礼》。著作今存者有《丧服达问纪实》一卷、《春秋公羊谷梁合刻附校勘记》、《先君年表》一卷、《尚友记》、《孤儿篇》三卷、《容甫先生年谱》一卷、《汪氏学行记》六卷附《寿母小记》一卷、《汪氏家传》、《汪孟慈文集》、《从政录》四卷、《抱璞斋诗集》四卷、《抱璞斋时文》、《且住庵文集》等十数种。本计画已汇集各种版本,进行整理点校,已完成者有《孤儿编》、《容甫先生年谱》、《从政录》、《且住庵文集》等四种,将来全部点校完毕,可以编成《汪喜孙全集》。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14回复此发言
15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3.刘毓崧集 陈泽泓点校
刘毓崧(1818-1867),字伯山,一字松崖,刘文淇之子。传父《左氏》学,治诸经,旁通史子百家。著作今存者有《周易旧疏考证》一卷、《尚书旧疏考证》一卷、《通义堂文集》十六卷。本计画先委请陈泽泓先生点校《通义堂文集》,现正进行中。出版时拟改名为《刘毓崧集》。
4.刘寿曾集 林子雄点校
刘寿曾(1838-1882),字恭甫。刘文淇孙,刘毓崧子。渊源家学,通经术,继祖、父之志,续纂《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今存其他著作有《婚礼重别论对驳义卷》、《江都县续志》三十卷首一卷、《传雅堂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本计画委托林子雄先生点校《传雅堂文集》四卷、《诗集》一卷,已全部完成。出版时,拟改名为《刘寿曾集》。
除上述点校诸书外,扬州学派较著名学者,如汪中、王氏父子、焦循、阮元等人,後人的研究论文甚多,为方便读者研究参考,已将各家之研究论文陆续收集,拟编成《汪中研究论集》、《王氏父子研究论集》、《焦循研究论集》、《阮元研究论集》等书。
伍 结语
从民国 87 年 7 月起开始执行,为期两年半的「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虽尚未执行完毕,但已产生或多或少之影响。个人以为其影响可分为下列数方面:
其一,当民国 88 年 1 月 26 日到 2 月 3 日我们一行 6人为执行计画赴扬州考察时,受到扬州大学人文学院的热烈欢迎。他们对扬州市当局未能重视扬州学者遗迹的保存相当遗憾,对未能发扬扬州的学术传统也深感惭愧。因此,扬州市政府将拨款整理扬州学者的文集,以作为研究扬州学术的基础。
其二,民国 89 年 4 月 3 日至 5 日的「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计有北京、扬州、台湾等地的学者发表论文,论文集将於近期内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这次会议是近十馀年来有关扬州学术之讨论会中,规模较大、研究较全面、讨论较深入的会议,也奠定了将来研究扬州学术的基础,并促进海峡两岸研究扬州学术的密切交流。
其三,此一计画所整理点校的《汪中集》、《汪喜孙集》、《刘毓崧集》、《刘寿曾集》等书,和《汪中研究论集》、《王氏父子研究论集》、《焦循研究论集》、《阮元研究论集》等,将来陆续出版後,学者检索使用扬州学者的研究资料将更加方便,也间接促进扬州学术研究的发展。
林庆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此次考察的详细成果,可参考黄智信撰,〈「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赴大陆考察报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 9 卷 3期(1999 年 9 月),页 197-204。
有关此次考察的详细情形,可参考杨晋龙撰,〈重返扬州南京论学考察记〉,《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 10 卷 3 期(2000 年 9月)。
有关此次研讨会的详细情形,可参考杨晋龙撰,〈「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记实〉,预计刊於《中国文哲通讯》第 10 卷 4 期(2000 年 12 月)。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14回复此发言
16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清代乾嘉扬州学派经学研究的成果与贡献
Contributions of the Qing Qian-Jia Period Yangzhou School
in Classical Studies
赖贵三(Lai Kuei-san)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o
壹 前言
清代两百六十八年间的经学,依林庆彰教授分析1,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辨伪为主的清初经学」—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合计 92 年,是理学逐渐衰落,清学渐次兴起的时期,也可说是清学的建立期。二是「以小学、名物考订为主的乾嘉经学」—乾隆、嘉庆二朝,合计 85 年,是清学大为发皇的时期。三是「今文学发皇的晚清经学」—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合计 91 年,是清学转变、衰微和西学入侵的时期。而乾嘉朴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桢干,若无吴、皖、扬三派的激汤、交流、融会贯通,则清学无以显示出超越性的辉煌成绩;因此,百家争鸣的学术新世纪,便顺势而生,蓬勃鼎盛了。
然而,扬州文化全面繁荣,而有最突出表现和最高成就的时期,就是扬州学派的兴起;而乾嘉时期,正是清代学术的黄金阶段,世称「乾嘉之学」,此时「扬州学派」正是乾嘉之学的杰出代表。扬州学派继承了汉学的「实事求是」的传统,以治经学及小学为主,旁及於史学、地理、天算、金石、声律、名物、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古代文化典籍搜集、辨别、整理和研究。而且,他们也突破了汉学的范围,在训诂的过程中,以严谨独创的精神,阐发他们心得深造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对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评价,显示出特立独行的可贵学术特色。
焦循《雕菰集》卷二十一〈李孝臣先生传〉3 文章结论记扬州治经之盛说:
後学焦循曰:「吾郡自汉以来,鲜以治经显者。国朝康熙、雍正间,泰州陈厚耀泗源,天文历算,夺席宣城;宝应王懋竑予中,以经学醇儒为天下重。於是,词章浮缛之风,渐化於实。乾隆六十年间,古学日起,高邮王黄门念孙、贾文学稻孙、李进士敦,实倡其始;宝应刘教谕台拱、江都汪明经中、兴化任御史大椿、顾进士九苞,起而应之,相继而起者,未有已也。」同前书卷十三〈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焦循论当时学术大势,并正以「经学」之名,不以「考据」之名为然,文曰:
近世以来,在吴有惠氏之学,在徽有江氏之学,戴氏之学精之又精;则程易畴名於歙,段若膺名於金坛,王怀祖父子名於高邮,钱竹汀叔侄名於嘉定。其自名一学,著书授受者不下数十家,均异乎补苴掇拾者之所为,是直当以经学名之,乌得以不典之称之所谓「考据」者,混目於其间?
「扬州学派」因其主要成员都为扬州府籍而得名,其空间涵盖面包括乾嘉时期扬州府所辖各州、县学者;考清代扬州府治,实领二州:高邮、泰州,六县:江都、甘泉、仪徵、兴化、宝应、东台。而当时著名学者,大都出於扬州府治所在的甘泉、江都二县,及其北边的高邮州、宝应县、兴化县,东边的泰州以及南边的仪徵县。比如:甘泉的焦循、焦廷琥父子,江都的汪中、汪喜孙父子,高邮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宝应的刘宝树、刘宝楠兄弟,兴化的顾九苞、凤毛父子以及仪徵的刘文淇、刘毓崧父子等。故民国初年,尹炎武在《刘师培外传》中认为:
扬州学派於乾隆中叶,任、顾、贾、汪、王开之,焦、阮、锺、李、汪、黄继之,凌曙、刘文淇後起,而刘出於凌,师培晚出,席三世经传之业,门风之盛,与吴中三惠、九钱相望,而渊综广博实有吴、皖两派之长,著述之盛,并世所罕见也。
「扬州学派」为乾嘉经学的重要分支,而乾嘉学派专门从事考据的治学方法,根据资料考核、证实、论说,形成实事求是的朴学风潮。而其重要的学术渊源,在於前人丰厚的学术研究成就;其次,教育的发达、繁荣,成为学派滋生、展开的学术温床;再者,图书的丰富收藏和雕版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扬州知府伊秉绶、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倡导和提携,更是「扬州学派」趋於鼎盛的推动力量。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34回复此发言
17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贰 清代扬州学者及其经学著作简介
兹依据《江苏艺文志—扬州卷》上、下册5,记录重要学者的经学著作,资佐以徐世昌《清儒学案》、唐鉴《国朝学案小识》;检录其名称,以略观清代扬州学者的经学体貌。以下,仅依扬州府属地区,以时代先後分别陈列整理如下:
(一)江都:
1. 张问达,字天民,明末至康熙间学者,生平墨守阳明良知之学。《四库》存目有《易经辨疑》七卷,黜数崇理,谈理一归之於心,力扫卜筮之说。
2. 汪中(1744-1794),字容甫、颂文。赵航《扬州学派新论》以专章「才卓而识高」论之,分之以三节:「一、文词—鎔古铸今」、「二、考辨—振烦袪惑」、「三、经义—得其会通」6。其经学主要著作有:《尚书考异》、《仪礼经注正讹》、《大戴礼记正误》、《春秋述义》、《春秋官名异同考》、《尔雅补注》、《经义知新记》等;而其《述学》内、外篇,尤为其治学有成的重要代表著作。
汪喜孙(喜荀,1786-1847),汪中子,字孟慈。有《经师言行录》,又辑录《尚友记》。
3. 秦恩复(1760-1843),字近光、澹生、敦甫。笃志好古,校勘精审,深究目录之学。
4. 黄承吉(1771-1824),原籍安徽歙县,寄籍江都;字谦牧,号春谷,与焦循为学术上的挚友。有《经说》、《读周官记》、《读毛诗记》等书。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七章—声义之相因」以三节论其学术:「溯源以及流」、「相得而益彰」、「钩深而致远」7。
5. 凌曙(1775-1829),字晓楼、子升。有《四书典故覈》、《董子春秋繁露注》、《春秋公羊礼疏》、《春秋公羊礼说》、《春秋公羊问答》、《仪礼礼服通释》、《礼论略钞》等书。
6. 陈逢衡(1778-1848?1855?),字履长,号穆堂。朝夕校讎黄奭所刊《汉学堂经解》二百馀卷,在丛书中体例独醇。
7. 梅植之(1794-1843),字蕴生,号嵇庵。子毓,字延祖,同治庚午(1870)举人,承先志,拟为《谷梁正义刱通条例》,长编已具,未写定而卒。
8. 徐复(?-?),字心仲,著有《论语疏证》。
9. 薛寿(1812-1872),字介伯、砎伯。精於《说文》,著有《读经札记》。
©诗三百论苑 -- 证求中华文化古典精神
(二)甘泉:
©诗三百论苑 -- 证求中华文化古典精神
1. 张宗泰(1750-1832),字登封、筠巖。著有《周官经注正误》、《尔雅注疏本正误》、《孟子七篇诸国年表》、《春秋左氏传读本正误》等书。
2. 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节甫。著《周易述补》、《国朝汉学师承记》、《经师经义目录》、《尔雅小笺》等书。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十章—汉学之钩沉」(页 165-182),析以三节「一生:哀乐相半」、「一言:力重千钧」、「一书:名山之业」以论江藩的学行成果。
江懋钧,字季调,江藩兄子。著《诗经释义》、《尔雅旁证》。
3. 锺褱(1761-1805),字保岐,与阮元、焦循相善,共为经学。著《春秋考异》、《论语考古》、《周官职小》等书。
4. 焦循(1763-1820),字理堂、里堂,晚号「里堂老人」。经学著作等身,最著者有《雕菰楼易学三书》、《群经补疏》、《孟子正义》等书。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四章—比例以成说」(页 57-75),析以三节「治《易》:至精至实」、「疏经:损益得当」、「训诂:学渥识博」,其学之广大宏通,由此可知一斑。
焦廷琥(1782-1821),焦循里堂子,绍继父志,续成其书,以哀毁过劳而卒。著《尚书伸孔篇》、《春秋三传经文辨异》、《冕服考》、《读诗小牍》、《仪礼讲习录》、《礼记讲习录》等书。
5. 李锺泗(1771-1809),字滨石。治经精《左氏春秋》,著《规过》一书,抑刘伸杜,焦循称其精博。
6. 黄奭(?-?),字右原。学专郑氏,阮元称其勤博,著《尔雅古义》。
7. 罗士琳(1784-1853),字茗香。精《说文》六书之学,涉猎天算,专力研讨,兼综古今。著《春秋朔闰异同》、《畴人传续编》。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34回复此发言
18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8. 易之翰(?-?),字浩川,号蓉湖。与罗士琳为同学友,并笃嗜算学。著《四元释例》等书。
9. 薛传均(1788-1829),字子韵。於《十三经注疏》及《资治通鉴》功力尤深,注疏本手自校勘。
(三)仪徵:
1. 江德量(1752-1793),字成嘉,号秋史。及长与汪中为友,学益进,博通掌故,精於小学。有《广雅疏》未成。
2.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五章—沾溉於士林」(页 77-98),论以三节:「於学海中诂经」、「主文衡以选士」、「立新说而持平」。著《论语论仁论》、《孟子论仁论》、《经籍纂诂并补遗》、《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并《释文校勘记》、《诗书古训》及《揅经室集》等书。
阮常生(?-1833),字彬甫、寿昌,阮元嗣子。研究经术,能嗣家学,精钟鼎大小诸篆,著《後汉洛阳宫室图考》。
阮福(1802-?),字赐卿,号喜斋,阮元子,著《孝经义疏补》。
3. 汪光燨(1765-1807),字晋蕃,号芝泉。深於《尚书》,兼习《毛诗》、《礼记》,尤好《易》,汇集汉魏诸家考而释之。著《辨惠氏易爻辰图之谬》
4. 方申(1787-1840),号端斋。受学於刘文淇,通《易》,著《方氏易学五书》、《诸家易象别录》、《虞氏易象汇编》、《周易卦象集证》、《周易互体课述》、《周易卦变举要》等书。
5. 刘文淇(1789-1854?1856?),字孟赡。治学尤肆力《春秋左氏传》,著《春秋左氏传旧疏考证》,子孙三世,一经未能卒业。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六章—津逮於淮左」(页 101-109),以「三世赓续一经」一节,论其治学与研究的薪火相传,千秋大业虽功亏一篑,然其至死不渝的精神,令人感慨莫名。
刘毓崧(1818-1867),字伯山,号松崖,文淇子。著《春秋左传大义》、《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旧疏考正》各一卷、《经传通义》等书。
刘寿曾(1838-1882),字恭甫,号芝云,毓崧长子,继祖、父志业,续《左传》至「襄公四年」而卒。
(四)高邮:
1. 贾田祖(1714-1777),字稻孙、礼耕。喜《左氏春秋》,与同里王念孙及李敦友善,三人钩析经疑,著有《春秋左氏通解》。
2. 李敦(1734-1780),字成裕,号孝臣。有《筮卜论》、《尚书古文说》、《金縢、大诰、康诰、三篇辨》、《明堂考辨》、《考工车制考》皆未见世;另有《群经识小录》、《历代官制考》、《左传通释》等书。
3. 茆泮林(?-?),字鲁山、雩水。辑古逸书十种,著《毛诗、周礼注疏校勘记校字补》、《三礼经义附录》、《唐月令续考》等书。
4. 宋绵初(1740-?),字守端。说经贯串古义,亦为当世经师推服,尤长於说《诗》;著《韩诗内传徵、叙录、疑义、补遗》、《释服》等书。
宋保(?-?),字定之、小城,绵初子,能世其家学。从同里王念孙之门,究心声音训诂,得经义会通,不囿於汉宋门户。著《谐声补逸》、《尔雅集注》。
5.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老人。著《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等名著,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二章—汉学的复兴」(页
25-36),第二节「训诂中的巨擘」,已然肯定王氏父子在经学中无可取代的地位。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念孙哲嗣。以《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周秦、春秋名字解诂》、《太岁考》等书,与其父齐名。
(五)宝应:
1. 乔莱(1642-1694),字子静、石林,号画川逸叟,著《易俟》一书。
乔崇修,字介夫,乔莱子,以学行闻。雍正元年(1723),与蔡世远、王懋竑同召见,授铜陵县教谕。
2. 朱泽澐(1666-1732),字湘陶,号止泉。阐明朱子之学,与同里王懋竑为亲密的学侣。
朱光进,泽澐子,少承家学,又从王懋竑游,著《读礼偶钞》。
3. 王懋竑(1668-1741),字予中,号白田,精研朱子之学。张舜徽《清儒学记?扬州学记》专章讨论、阐释其学,可以参证,不赘述。
4. 乔堇(1672-1736),字星渚,号省斋。受业朱泽澐之门,遵朱子读书法,有所疑必相质难,泽澐极称之。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34回复此发言
19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5. 刘玉麟(1738-1797),字又徐,号春浦。著《尔雅补疏》、《尔雅校议》、《尔雅补注残本》等书。
6. 刘台拱(1751-1805),字端临、江岭、子阶。笃志程朱之学,诸经中《三礼》尤精研之;著《论语骈枝》,精深谛确,有助於经训,有清一代治《论语》学者,以刘氏为集大成。又有《经传小记》、《论语补注》等书。
7. 苗之铤,字剑銛。亲炙於刘端临,得其性理之传。
8. 朱彬(1753-1834),字武曹、郁甫。著《经传考证》、《礼记训纂》,从事经传、训诂、声音、文字之学。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九章—传注之功臣」(页 149-164),以三节论述其学:「揆之文义而安」、「求之古训而合」、「师之朱子而通」,论述中肯,可资参考。
9. 朱士端,字铨甫。少受业於从父朱彬,後亲炙於高邮王念孙,故小学最精。尝以二徐本《说文》互勘,斠正後儒删改之失;又以钟鼎彝器文字,证明许慎所列古籀,所得为多。著《说文校定本》、《尔雅考略》、《说文形声疏证》等。
10.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念楼,諡孝献先生。著《论语正义》、《毛诗注疏长编》、《礼记注疏长编》、《论语注疏长编》、《经义旁通》、《郑氏释经例》等。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六章—津逮於淮左」(页110-118),以「父子共疏《论语》」一节,阐发其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
刘恭冕(1824-1883),字叔俛,号勉斋,宝楠次子。《论语正义》未成,以十馀年之力,完刻成书。著《何休注论语述》、《论语注疏长编》等书。
刘岳云(1849-1917),字佛青,号震庵。刘恭冕族弟,著《五经算术疏义》等书。
11. 成孺(蓉镜),字芙卿,号心巢,諡恭恪。著《太极衍义》、《论语论仁释》、《周易释爻例》、《尚书历谱》、《春秋日南至谱》、《五经算术、补注》等书。
12. 张肱,字良亭,与陈际新齐名,同续《割圆密率捷法》。
(六)兴化:
1. 任陈晋,字似武,号以斋,乾隆四年(1739)进士。著《易象大意存解》,惟折衷诸家之说,以明《易》象之大意,不载经文。
2. 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子田。淹通於礼,尤长名物。著《弁服释例》、《深衣释例》、《释缯》、《易象大意》、《小学钩沉》、《字林考逸》等书。赵航《扬州学派新论》「第八章—礼长於名物」(页133-148),以「即类以求精」、「精确且创通」二节,表彰其学术的深造有得。其馀详见後节。
3. 顾凤毛(1762-1788),字超宗,号小谢,与焦循友善,相与问学。著《毛诗集解》、《毛诗韵考》等书。
4.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以《艺概》一书闻名。
(七)泰州:
1. 陈厚耀(1648-1722),字泗源,号曙峰。以天算之法治《春秋》,因明於历,所推较杜预为密。著《春秋长历》、《春秋战国异辞、通表、摭遗》、《春秋世族谱》、《礼记分类》、《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等书。
(八)泰兴:
1. 陈潮(1801-1835),字东之。工小篆,精音韵,又擅《周髀》之学。
参 扬州学派重要的代表学者及其贡献
由以上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的地域分布观之,有一个甚为有趣的现象,那便是清代经典研究的家学传承特色8,值得特别重视。再者,清人九种十二部新疏中,扬州学派学者便占有三部:刘文淇《左传旧注疏证》、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可以推想而肯定扬州学者在清学中的重要角色与不朽地位。兹列举数位代表性的领袖人物,以窥观乾嘉扬州学者经学豹斑之大凡。
(一)、汪中(1743-1794):江都县人,字容甫,为扬州学派中的重要领袖人物。他自幼出身孤苦,无力读书;成年後,因在书店工作糊口,得以偷闲自学,进而博览经史百家之书。二十岁,入江都学为附生;三十四岁,选拔贡生。之後,绝意仕途,过著以文为生的清苦生活,对先秦古籍、三代、两汉学制,以及文字、训诂、度数、名物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又精於金石之学,其经学著作有:《经义知新录》、《大戴礼记正误》、《春秋释义》等;治学体验之总集为《述学》六卷。综观其学,首在於敢大胆批判、驳斥封建礼教和迷信,并针对儒家正统思想进行批判,为当世俗儒、腐儒、迂儒所不容;尝自言:「中少时向学,实私淑诸顾宁人处士。故尝推六经之旨以合於世用,及为考古之学,惟实事求是,不尚墨守。」故他批评宋明理学的激烈,平议《大学》、《中庸》的胆识,以孔荀并称而代孔孟,倡墨子兼爱、非攻思想,都能前无古人,启迪後世。其次,汪中在经史的研究上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学侣王念孙、刘台拱咸以为他「讨论经史,榷然疏发,挈其纲领」,「识议超卓,唐以下所未有」。三是汪中文风雅丽,为当时讲求「义法」的古文家所不容;然而,事实上汪中文章「根柢经史,陶鎔汉魏,自铸伟词」;故其〈哀盐船文〉一问世,即为时人誉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其地位与成就,可以垂范学林无疑了。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34回复此发言
20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二)、焦循
10(1763-1820):世居江都北湖黄珏桥,当时属扬州府甘泉县,今为邗江县黄珏桥镇;早年字「理堂」,後字「里堂」,晚自号「里堂老人」。他也是扬州学派重要的领袖学者之一。出身寒微,一生以家塾授徒为业;自筑雕菰楼,晚岁读书著述其中,足不出户。纵观其一生,可以「读书、教书、著书」六字概括。笔者专研其一生学行历程与著述,深服其「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与「证之以实,运之於虚」的治学精神。阮元誉之为「通儒」,名副其实;因为,焦循学识渊博,经史、历算、文学、思想,无所不精,尤其酷爱地方戏曲,对於戏曲艺术深有研究,为当世与後来学者所推重。在经学方面,焦循以训诂入手以求通达义理,於《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孟子》等都有著述与补疏;尤其,《雕菰楼易学三书》、《孟子正义》二书,为其呕心沥血的传世名著,夙为学界研究探讨的主题。焦循除探究百家之说,明辨其得失原委外,还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治《易》,成为其独特的研究特色;他以数学原理中的「演绎法」推演其治《易》进路,「以测天之法测《易》」,「以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因而揭示理解《周易》的六大原则:「旁通」、「相错」、「时行」、「当位」、「失道」、「比例」。他把天文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原则,转移到《周易》与哲学的研究领域,寻觅《周易》学术内部与外在的规律与联系,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清除了两千年来,特别是宋以来对《周易》的误解,为从来治《易》者所不及,故王引之称誉之为「凿破混沌,扫除云雾;一一推求,至精至实」;而夙有扬州「文章太守」之称的伊秉绶称赞焦循和江藩说:「二堂(江藩字郑堂)推博学,注书容我读。」民国学者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说:「先生博闻强记,识力精卓;於学无所不通,於经无所不治,而於《周易》、《孟子》,专勒成书。」
(三)、阮元(1764-1849):仪徵县人,字伯元,号芸台,人称「雷塘庵主」,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列「九省疆臣」、「体仁阁大学士」,晚年晋加「太傅」衔。他一生官运显达,而不废问学,成为通儒;於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刊都有精深的造诣,他不仅以考订名物能融会圆通著名,且独具慧眼,把金石铭文看成与九经并重,并总结历代科学成就,编著《畴人传》四十六卷,成为我国第一部科学家列传的系统著作。而其学术文章总集《揅经室集》,夙为学界所重,又成为一部重要的研究与参考文献。阮元虽累於政务,但每到一处,皆以提倡学术自任;於督学浙江时,以研读经史必先通训诂,曾主编《经籍纂诂》一书,手定凡例,采摘经史子之书,唐以前人的训诂注释於每一字之下,按《佩文韵府》韵目归类。王引之为之序,论其特点说:「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书成以来,为研究经籍训诂的重要工具书。阮元一生倡导学术,培养後进,能以经术文章延揽名流,一时名士如张惠言、陈寿祺、王引之等皆出其门;而其编刻典籍,除《经籍纂诂》外,《十三经注疏附校刊记》、《学海堂皇清经解》等书都出自他手编印,都为宏伟的学术工程,对我国古代典籍的保存、传播与学术交流,有其深远的影响与重要的贡献。尤有甚者,当世学者如钱大昕、汪中、刘台拱、钱塘、孔广森、焦循、凌廷堪等的遗作,都赖阮元一一为之刊印。所以说阮元一生全力传播民族文化,其影响之深广,作用之宏大,可以说无与伦比,历来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12。
(四)、王念孙(1744-1832):高邮人,字怀祖,乾隆四十年进士,累官至永定河道。王引之(1766-1834):王念孙长子,字伯申,嘉庆四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高邮王氏父子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贡献杰出,为扬州学派中的箇中翘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为《广雅疏证》,此书对传本中的讹字、衍字、脱字及错乱处,一一为之订正,其所校注本成为《广雅》的善本;此外,本书以同音假借探求古书字义,就古声求古义,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成为研究古书字义不可或缺的工具书。继《广雅疏证》之後,王念孙又撰述《读书杂志》一书,这是一部校读古籍的专著,以读书札记的形式,记录了王念孙晚年研究史部书、文部书以及集部书的成果。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34回复此发言
21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而王引之的学术成果,比起父亲亦不遑多让。他的传世名著《经义述闻》,虽多为记述其父的治学研究发现,但也抒发颇多一己独得的见解;相对而言,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也常提及引之的言论,可以说父子双璧,相观而善了。王引之另撰有《经传释词》十卷,也是破天荒的学林名著;他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解释古书虚字的训诂书,它对语法的研究更深具启发的意义。此外,道光年间,引之奉道光皇帝之命,作《字典考证》十二卷,纠正《康熙字典》达2588条,使这部字典更趋於完善。由於二王父子在训诂、音韵方面的杰出贡献,故阮元称赞二王父子是「一家之学,海内无匹」;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则直言不讳地说:「古韵学到了王念孙,已经基本上分析就绪,後人可做的只不过是修补工作。」而梁启超更以学术史的观点说:「高邮王氏父子者,实毛(苌)、郑(玄)、贾(逵)、马(融)、服(虔)、杜(预)之诤臣,非其将顺之臣也。夫岂惟不将顺古人,虽其父师,亦不茍同。」近世音韵学名师王力先生以为段玉裁、二王(念孙、引之)的著作是中国语言学走向科学的重要里程碑。扬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郭明道教授〈论王氏父子校释群书的方法和成就〉一文13。
以「校版本」、「识文字」、「审文义」、「谙音韵」、「明训诂」、「察义例」六点说明高邮二王另一方面的学术向度。故综观之,可知高邮二王在乾嘉朴学中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们永恒的价值与不朽的地位 14。
(五)、刘台拱(1751-1855):宝应人。
刘宝楠(1791-1855):刘台拱之侄。
二刘博究群书,刘台拱精於《三礼》、《论语》、《荀子》、《汉书》,长於考订,於音韵、文字尤深有独到心得,知名著作有《论语骈枝》、《汉学拾遗》、《荀子补注》等,其著述虽不多而质量甚高。刘宝楠於《毛诗》、《三礼》均有著述,主要著作为《论语正义》二十四卷。此书十四卷由刘宝楠自己完成,其後由其子刘恭冕续成,为父子联手撰述的学术佳话。
(六)、任大椿(1738-1789):兴化人,乾隆三十六年充《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为扬州学派的前期代表人物,一生立志於考证名物制度及辑录小学、史书的研究。著有《小学钩沉》、《字林考逸》等书。
肆 结论
综之,扬州学派的治学态度及其研究方法是十分可贵而独特的。首先,他们远师顾炎武,近法戴东原,崇实黜虚,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的想像轻下判断,广泛搜集文献,透过归纳、演绎等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的研究方法与精神,完成系统化的丰硕成果。虽然,难免存在考据过细,以繁为贵的毛病;但对於宋明理学家因不懂古书而妄改古书,甚至空谈无根的谬误相比,无疑开辟了一代治学的风气。其次,扬州学派学者不墨守成规,敢於创新,尤其敢对於诸子百家的经典重新认识和评价,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廓清作用。譬如: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对於时贤之说,或从之,或驳之,择善而从,为我所用,便是显证。焦循在治《易》上,突破了两千年传注的藩篱重围,而以「旁通、相错、时行」三条根本原则,另辟蹊径,卓然自成一家之言。再者,扬州学派学者他们研究的内容博大精深,故当代知名学者张舜徽在《扬州学记》中恺切陈明15:
余尝考论清代学术,以为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无吴、皖之专精,则清学不能盛;无扬州之通学,则清学不能大。然吴学专宗汉师遗说,屏弃其他不足数,其失也固。徽学实事求是,视夫固泥者有间矣,而但致详於名物度数,不及称举大义,其失也褊。扬州诸儒,承两派以起,始由专精汇为通学,中正无弊,最为近之。夫为专精之学易,为通学则难。非特博约异趣,亦以识有浅深弘纤不同故也。郑康成之所以卓绝在此耳。清儒专门治经,自惠、戴开其先,天下景从而响和者,无虑皆能尽精微而不克自致於广大。至於乾隆之季,其隘已甚,微扬州诸儒起而恢廓之,则终清之世,士子疲老尽气以从事者,杂猥而已耳。末流之弊,不知所届,庸讵止於不能昌明经训已乎?吾之所以欲表章扬州之学,意在斯也。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34回复此发言
22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扬州学派与吴派、皖派三足鼎立;而扬州学派後起,全面吸收了吴、皖两派的成就,扬长避短,融会贯通,广而大之,深而透之,遂集其大成。故衡观张氏之论,堪作历史定评。扬州学派由於严谨的治学态度,所取得卓越的成就,诚如张先生结论所说显示了「圆通广大」的气象。因为,乾嘉扬州学派学者都具有历史的使命感和执著的不懈精神,以明确的治学目标和方向,运用求实的方法,各展所长,相互研讨,无门户之见,不从事声气标榜,不热衷功名利禄,用毕生乃至数代的精力去研究典籍,如:仪徵刘文淇以四十年功夫撰写《左传旧注疏证》,仅及「长编」即遽然辞世。其子毓崧继其业,亦未就而卒;其孙寿曾继志承烈,严立课程,撰至「襄公四年」,又抱憾而逝。故孙诒让曾慨叹说:「发愤千秋大业,亏於一篑,斯尤学人所为累欷,而不释者也!」扬州学派的学术大纛及其薪传事业,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由兴化李详、仪徵刘师培为其画上圆满的句号,谱写了完美的休止符。
综观扬州学派的优良学风,其治学的特点,张舜徽先生以为:「首先在於能『创』,像焦循的研究《周易》,黄承吉的研究文字,都是前无古人,自创新例。其次在於能『通』,像王念孙的研究训诂,阮元的研究名物制度,汪中的辨明学术源流,都是融会贯通,确能说明问题,这都是吴、皖两派学者们所没有,而是扬州诸儒所独具的精神和风格。」故以「能见其大,能观其通」八字来总结他们的学风16;而其具体内容,张先生分析归纳为以下六方面加以讨论
一、 对待学术问题,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
二、 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
三、 推广了求知的领域。
四、 突破了传注重围。
五、 不从事声气标榜。
六、 肯承认自己短处。
而北京学者王俊义教授〈关於扬州学派的几个问题〉一文 18,以为具体说来扬州学派的特徵和影响有如下几点:
一、继承发展惠栋、戴震的考据之学,将乾嘉汉学进一步推向高峰,并取得总结性成就。
二、突破了传注重围,开拓了研究领域,使学术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渐有近代学术气息。
三、反对汉学的墨守与门户之见,具有发展变化的思想和求实批判精神。
故总体而言,扬州学者专而能精,博而能通,始由专精汇为通学;又通过专精,以求通博;进而通过通博,以达极致。专精是其治学的方法,而通博为其治学的途径,极致则是其治学的目标。专而能精,博而能通,先难而後获,终达极致之功。乾嘉扬州学者具多元性、系统性与包容性的治学成果与贡献,可以说具有承先启後,继往开来的关键地位与不朽价值,值得我们加以发扬光大。
详参林庆彰,《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导言》(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4 年 6 月),页 1-4。
可参看胡明主编、潘宝明副主编之《扬州文化概观》(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年)—〈清代扬州学派〉,页 292-299。
台北:艺文印书馆,《百部丛书集成?文选楼丛书》本。
间引自陈居渊,〈清代的家学与经学—兼论乾嘉汉学的成因〉,台北:《汉学研究》第 16 卷第 2 期(1998 年 12 月),页215。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江苏艺文志编纂委员会」编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详该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年 11 月)第三章,页 37-55。
同前书,页 119-132。
上海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陈居渊教授(同前注 4)以为清代家学的类型有三:「一、是以近亲组成的家庭传统」、「二是继承祖、父辈研究经学的传统」、「三是父子、兄弟、叔侄,乃至舅甥之间的经学传承」。在扬州学派中,更为常见而典型。
林庆彰、蒋秋华教授编审,王清信、叶纯芳点校之新校标点本《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哲学研究所筹备处,2000 年),可以详参。
在扬州学派学者中,焦循是最足以代表扬学精神的学者。他是通才,据笔者考察他治《易》三十年,精通天文、算学、医学、诗词、戏剧,并在许多学术领域处於领先地位。他一生著述繁富,著作等身。他极度关心现实问题,以「变通」为要义,发出「通乎天下之志」的呼声。
见该书(湖南:岳麓书社,1998 年)〈皖派经学家列传第六—焦循〉,页 103。笔者著有专书,《焦循年谱新编》(台北:里仁书局,1994年)、《焦循雕菰楼易学研究》(台北:里仁书局,1994 年)、《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0年),可以参证。另台湾大学中文系何泽恒教授《焦循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年),可以全面印证其学。
业师台湾师大历史系刘德美教授《阮元学术之研究》(台湾师大历史研究所1986年博士论文),「第二章—阮元在考据学上的内部成就」分三节「由考据以明古学」、「由训诂以明义理」、「由考据而经世—汉学的推广」,页 51-112;「第四章—阮元在考据学上的外部成就」分二节「编纂之书」、「校勘与注释之书」,页 113-152。此二章可以具体说明阮元在学术上不朽的贡献。 )
《扬州社会科学— 2000 年增刊:扬州跨世纪文化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页 53-56,2000 年 5 月。
笔者尝主编《昭代经师手简笺释—清儒致高邮二王论学书》(原罗振玉辑印成书,台北:里仁书局,1999 年),可以窥知二王学侣及其治学成果之豹斑。
详氏著《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 年),〈扬州学记第八〉(页 378-479)—〈总叙:扬州学术的精神〉,页 378-379。
同前书〈总叙:扬州学术的精神〉,页 378-381;〈综论:扬州学派的优良学风〉,页 472-479。
佛光大学龚鹏程校长〈清朝中叶的扬州学派〉(扬州: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2000 年 4 月),页 11-26,以「重博学的传统」、「文人的气质」、「才性的生命」、「艺术的生活」、「学者型文人」来描绘乾嘉学者的学术背景与传统,可谓深中肯綮。
扬州: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2000 年 4 月。页 5-8,「三、扬州学派的学术特徵及其地位和影响」。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34回复此发言
23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台湾学者研究「清乾嘉扬州学派」述略
A Brief Account of Taiwan Scholarly Research on the Qing Qian-Jia Period Yangzhou Schoold
杨晋龙(Yang Chin-lung)m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壹 前言
有清一代学术,论者多谓乾嘉时期为颠峰,学术宗旨大致以「考据」为重,共同之点甚多,後人为研究与讨论方便,遂归纳其学风与地域之大略,而有学派之分。章太炎首别为吴、皖二派,1梁启超继之以言乾嘉学术,2 近来虽有重新检讨此说者,3唯依旧为多数治清代学术史者所接受,台湾相关研究之学者亦然。梁启超又在此二派之外,另分出「贡献在史学」的「浙东学派」、和「研究的范围,比较的广博」的「扬州学派」;4钱穆先生也称「扬州学之博通」。5 考「扬州学派」一名,首出方东树之书,6 然并未明确说明其意涵;刘寿曾在论及扬州学术的传承及发展之故时有云:
国初东南经学,昆山顾氏开之,吴门惠氏、武进臧氏继之。迨乾隆之初,老师略尽,儒术少衰,婺源江氏,崛起穷乡,脩述大业,其学传於休宁戴氏。戴氏弟子,以扬州为盛:高邮王氏,传其形声训故之学;兴化任氏,传其典章制度之学;仪徵阮文达公,友於王氏、任氏,得其师说,风声所树,专门并兴,扬州以经学鸣者,凡七八家,是为江氏之再传。先大父(刘文淇)早受经於江都凌氏(凌曙),又从文达问故,与宝应刘先生宝楠,切劘至深,淮东有「二刘」之目;并世治经者,又五六家,是为江氏之三传。先徵君(刘毓崧)承先大父之学,师於刘先生,博综四部,宏通淹雅,宗旨视文达为尤近;其游先大父之门,而与先徵君为执友者,又多缀学方闻之彦,是为江氏之四传。盖乾嘉道咸之朝,扬州经学之盛,自苏、常外,东南郡邑,无能与比焉。学术之兴也,有倡导之者,必有左右翼赞之者,乃能师师相传,赓续於无穷,而不为异说讆言所夺。文达早膺通显,年又老寿,为魁硕所归仰,其学盖衣被天下矣。先大父与诸老辈及门人,为著书之约,疏证群经,广江、孙、邵、郝、焦、陈诸家所未备;先徵君以通经考古,为同志率,月必会文,互相评骘,成《邗上精舍集》十卷。盖君子於学,非仅自为之而已,必将事贤友仁,以淑其身,以化其乡,而美其风俗,即江氏之学,能行於扬州,四传而未绝者,夫岂一人之力哉。文达薨於道光之季,咸丰三年(1853)以来,扬州叠膺寇乱,先大父与诸老辈,殂谢尽矣,即先徵君之友,今存者亦不三数人,…读先世之书,惧江氏之学,遂坠於地,…因举扬州经学师法,与同社诸君子,互相勗勉,蕲复乾嘉道咸之盛。…为江氏之五传。
以为扬州之经学师法,源出江永,始自戴震之弟子王念孙、任大椿二人,和阮元等学者,即所谓「江氏之再传」,虽分期而举数名学者,然犹未尽之。真正大力表章「扬州学派」者,则张舜徽自1946 年开始,即以「博通」、「圆通广大」为扬州学者之共同特点,认为此派所独具的精神和风格、治学方式与方法,虽非尽善尽美,但相对於当时笃信谨守、褊狭拘隘的学术气氛,仍然具有客观上的进步作用;还特别肯定其对当时烦琐学风及无个性发展、无见解创辟等缺陷的弥补作用,并举出二十多位学者加以论述。
其後学者循此观点而继续研究,颇不乏人,9 於是「扬州学派」乃成一专门学术领域,至今虽稍有争议,10然支持而投入相关研究者,越来越盛。台湾学者虽未特别强调「扬州学派」之名,然相关研究实亦不少,如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1992 年 12 月举办的「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1993 年 12 月举行的「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1998年开始执行的「清乾嘉经学研究计画」(1998 年 12 月及 1999 年 5 月、6 月、7 月均举行小型学术讨论会)等均有涉及「扬州学派」学者之研究与讨论。为更集中研究对象,遂於 1998 年再提出「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主题计画」,除於 1999 年 1、2 月间赴扬州实地考察,并与扬州大学达成合作研究的共识外,11 更於 2000 年 4 月结合两岸学者,在扬州大学举行两岸首次合办的「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12 又预计於 2001 年 5 月在台湾举行第二次「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可知在文哲所与相关学者的带动下,台湾在这方面的研究有逐渐兴盛之势,就了解学术研究的状况言,固不能不予以应有之重视,因就所知以论学者之研究成果。以上即「扬州学派」成立之经过及本文写作之缘由。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24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台湾学者研究清代「扬州学派」之成果。「台湾学者」指具有中华民国国籍者及来台湾留学之外籍生,这两类学者之论著均属之,惟外籍留学生学成离台後发表之论著,则不予计入。讨论时间之下限为2000 年 6 月,在此之前台湾学者发表之论著,将尽量加以蒐集讨论。大陆学者在台湾发表之论著,另有专文探讨,本文不作讨论。扬州学者旧籍重刊的情形,固有助於对「扬州学派」的传播及受重视程度的了解,然并非新的研究成果,故也不予讨论。「扬州学派」成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本文的设定有四项:(一)出身扬州地区者:扬州、高邮、泰州、江都、甘泉、仪徵、兴化、宝应、东台等地;(二)客寓扬州且主要学术活动亦在扬州者;(三)生存、学术活动主要在乾嘉以後,未进入民国者;(四)学风近似者:师承源自扬州学者之後学、学术观点较接近、治学方法较一致等。13 尤以第四项为重要。据此原则,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就笔者暂时的认定,可以包括下述诸人,依其出生早晚及学派兴盛状况可分为:第一期:贾田祖(1714-1777)、李敦(1734-1784)、任大椿(1738-1789)、汪中(1744-1794)、王念孙(1744-1832)、刘台拱(1751-1805)、朱彬(1753-1834)等;第二期为:淩廷堪(1755-1809)、秦恩复(1760-1843)、锺怀(1761-1805)、江藩(1761-1830)、焦循(1763-1820)、阮元(1764-1849)、王引之(1766-1834)、李锺泗(1771-1809)、黄承吉(1771-1824)、凌曙(1775-1829)、刘宝树(1777-1839)、徐复、汪光爔、宋绵初(1777 年贡生)、杨大壮、许珩等;第三期有:焦廷琥(1783-1821)、汪喜孙(1786-1847)、薛传均(1788-1829)、刘文淇(1789-1854)、刘宝楠(1791-1855)、阮福(1802-?)、梅毓(1821-1850 年间举人)等;衰落期为:成蓉镜(成孺,1816-1883)、刘毓崧(1818-1867)、刘恭冕(1824-1883)、刘寿曾(1838-1882)等 34 人。14 涉及这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均属之。
本文进行的程序,首先根据各目录资料,15蒐集归纳相关论著;再依个别学者加以说明讨论;接著分析研究成果的表现,以论整体研究的得失;然後作成结论。唯本文旨在客观介绍、了解,固与表现一己史观,论断学者优劣成就之学术史等的宗旨有别,故不以批判、评价为重,而以介绍、说明为主。再者一人所知有限,必有遗漏疏忽之处,至盼学者之指正补益,不胜感激。
贰 研究成果概述
台湾学者早期多持吴、皖分派之论,并无另分「扬州学派」之概念,近时固已逐渐接受学派三分之说,然以「扬州学派」为主体之研究毕竟有限,更多的是个别「扬州学派」学者的研究,以下即分就各单独学者之研究状况,以论其研究成果。
(一)通论
清代学术既以乾嘉时期为盛,故清代学术史相关论著,不免涉及与「扬州学派」相关诸事,然既非以「扬州学派」为讨论主体,故散入个别学者条下讨论。以「扬州学派」为主而通论其学风特色者,有龚鹏程师〈清朝中叶的扬州学派〉论证扬州学者具有「博学於文」的学风,在治学方法、研究范围、精神意趣、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均不同於纯粹的经学考据家。詹海云〈全祖望与扬州学术〉说明扬州人士和全祖望间,学术研究相互的影响。林庆彰先生〈方东树对扬州学者的批评〉就方东树《汉学商兑》批驳扬州学者汪中、阮元、江藩等的内容,考其如何批驳汉学家来为「宋学」张目。陈捷先编辑出版《扬州研究》,从各个角度阐述扬州的历史、经济、文化、人物、风俗等的发展演变,可作「扬州学派」研究的指引。
(二)贾田祖、李敦、秦恩复、锺怀、徐复、汪光爔、李锺泗
徐复观认为贾田祖、李敦、锺怀、徐复、汪光爔、李锺泗等人,在学术上并无成就,16 相关研究也的确甚少。仅林尹先生《中国学术思想大纲》及李威熊师〈清代吴派经学评述〉提及贾田祖专治《左氏春秋》,以名节自矜、李敦力倡古学,治经通敏有得,尤深於《诗》及《春秋》三传之学;林明波〈清代许学考〉谓李敦晚好历算,著有《说文引书字异考》;杨晋龙《明代诗经学研究》举李敦《群经识小》误批《毛诗蒙引》之论,以见清儒藐视明代经学之事实。秦恩复仅萧一山《清代通史(二)》述其校勘《列子》卢重元本一事。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25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锺怀、徐复、李锺泗等三人,仅孙剑秋《清代吴派经学研究》中有传略及著述绍介。汪光爔则未见论及者。
(三)黄承吉、宋绵初、杨大壮、许珩、薛传均 、梅毓、成蓉镜
胡楚生师《训诂学大纲》谓黄承吉「凡属同一韵部之字,其义皆不甚相远」一说,颇具创意。宋绵初仅萧一山列其有《韩诗内传徵》一书、林明波《清代雅学考》列其一篇考释名物之作〈释服〉而已。薛传均亦仅林明波〈清代许学考〉论其《说文答问疏证》尚称精审,辞亦简洁,唯疏於音学,未免有失。成蓉镜则林明波《清代雅学考》论其《释名补证》一书之补证,能就声音以通训诂,故多胜义;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下)〉论其《尚书历谱》推考古历,明《尚书》中大事之日期,辨正前儒误者多处;徐芹庭《易学源流》称其《周易释爻例》考〈彖〉〈象〉之文,比辑异同著为通例;复辑录经传为证,以推明字义。至杨大壮、许珩、梅毓等三人,则未见讨论者
(四)任大椿、朱彬、凌曙
大椿:林尹先生称其精於典章制度之学;萧一山谓其欲由礼学中至小的问题求通贯全经之旨,并谓《字林考逸》窃丁杰书之说不可信。陈鸿森〈乾嘉学术小记〉以详密之资料与考证,确认《考逸》一书的确为任氏所作。
朱彬:徐芹庭《易学源流》称其《经传考证.周易考证》考证《周易》之旨。黄智信〈朱彬之生平与著述〉及《朱彬礼记学研究》考其生平与著述,分析朱彬训解《礼记》的方式後与孙希旦(1737-1784)比较,以见其价值与缺失,并论证其在礼记学史上的地位。
凌曙:萧一山称美其《春秋繁露注》发明甚多;郑卜五〈凌晓楼《春秋繁露注》探析〉归纳该书注解的六项重要内容;和对字句之釐正、异说旧文和轶文蒐辑的成绩。〈凌曙公羊礼学研究〉、〈凌曙公羊礼学之得失及影响〉二文,析论其如何以《公羊》之义,对吉、凶、军、宾、嘉等五礼作解释,肯定其实事求是之精神、阐发釐正《公羊》经传注疏之是非、开创《公羊》礼学研究之新途。并论其疏释之误及过分维护之失和影响。李幸长《凌晓楼学术研究》、〈《清儒学案》与《清儒学案新编》有关〈晓楼学案〉之补述〉、〈凌曙晓楼学案考述〉、〈凌晓楼《仪礼礼服通释》析论〉、〈凌晓楼先生年谱〉(未刊稿)诸文,将凌曙置於「扬州学派」的脉络中,以考见「扬州学派」的学风及治学方法之特色为旨。全面探讨其公羊学、三礼学、四书学的内涵及成绩。肯定其纯儒家式自我期许安身立命的经世之道,及对晚清公羊学的影响。
(五)汪中、汪喜孙
汪喜孙:未见论及者,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正在点校其《且住庵文集》。
杂论:王梦鸥先生〈汪容甫的性格〉谓其狂傲性格与重视经世之学,与家境贫困相关。南湖〈汪容甫狂傲好骂〉抄录旧文以证其狂傲好骂。杜负翁(召棠)〈汪中轶事〉和〈阮元与汪中平议〉,述其轶事外,并指明墓地所在。恽茹辛〈淮海四士〉强调其狂傲。谢康〈汪容甫的生平及著作〉、陈铁凡〈汪中行谊考徵〉与〈汪容甫著作考〉、李威熊师等文,皆论述汪中学行及著作之内涵大要。郑天栻〈汪中(容甫)之文与诗〉则简述其文学。
学术:林尹先生略及其宗汉学之事。李振兴〈清儒眼中的训诂与经学〉肯定其「依据经证」配合「以音求义」的训诂方法。萧一山谓其因愤世嫉俗而有偏激之处,精於校讎、对「墨学」复兴有功,治学精神可嘉,而成绩甚少。林明波〈清代许学考〉提及《说文求专》。贺广如〈乾嘉墨学蠡测—汪中〈墨子序〉试析〉论其为《墨子》之道申辩,於墨学有兴复之功,惜多迁就儒家之说。陈炽彬《汪容甫学述》探讨其经学、史学、子学与骈文之治学精神及特色。谓其专意经术,旁究子史,见解独到,不尚墨守。深求彝伦日用之道、发扬诸子大义、为妇女争取地位,尤具卓识。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合《述学》、《汪容甫先生遗诗》、《汪容甫文笺》及《昭代经师手简》诸文而成,前有林庆彰先生〈前言〉。石锦〈汪中的生平及其思想〉考其生平与思想内涵。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26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六)王念孙、王引之B
1. 父子合论9
通论:方俊吉先生〈高邮王氏父子学之研究〉、〈高邮王氏学述〉两文,肯定两人博学多闻、重根本及身体力行之学风及循声音以明古义、精斠讎、析词性和严谨审慎之态度等八项治学方法。高明先生〈高邮王氏父子的学行〉、〈《高邮王氏父子学记》序〉谓王念孙留意经世之学,《释大》开训诂学之新途、〈读淮南杂志後叙〉发明校勘条例、在古音学上亦有不朽的贡献;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运用小学相关知识解释古人名字、《经传释词》专讲虚字,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世人仅知推尊其考据之学,实则两人词章之学、义理之学与经世之学,亦同其卓卓。张文彬《高邮王氏父子学记》、〈高邮王氏父子训诂学之成就〉、〈高邮王氏父子斠讎之态度〉三文,考论二人生平交游、学术渊源、时代背景及著述存佚等;复论二者有关训诂学、斠讎学、声韵学、文法学等之内涵细节与成绩,最後评价其成就与影响。胡楚生师〈高邮王氏父子校释古籍之方法与成就〉以为王氏父子以古籍斠讎训释之安雅为依归,学术特色有三,贡献是能畅明辞旨、方法缜密、发明通则。赖炎元〈高邮王念孙引之父子的校勘学〉介绍及补充其57条校勘条例,称美其方法精密、态度严谨及条例之归纳,对後人的帮助与启示。庄雅州先生〈论高邮王氏父子经学著述中的因声求义〉论王氏父子运用「因声求义」训诂之法,阐明不少古人无法通晓的古义,同时开启不少语言学研究法门。
佚文手稿:李宗焜〈记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手稿〉、《景印解说高邮王氏父子手稿》整理点校藏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未刊的《高邮王氏父子手稿》,论其来源、内容及与传世诸文的异文。赖贵三《昭代经师手简笺释—清儒致高邮二王论学书》、〈从《昭代经师手简》析论乾嘉学者之至经旨趣〉,将罗振玉辑的《昭代经书手简》初编、二编之文,分由多人笺注解读,并附各作者小传。有助於对王氏父子的交游及与当时学者交流实情的了解。
©诗三百论苑 -- 证求中华文化古典精神
2. 王念孙
通论:萧一山谓由声音以求训诂,乃其治学法门;《读书杂志》为考证方法精密之代表作;《尔雅疏证》极精审,乃清代小学书最精覈之作。恽茹辛〈淮海四士〉简述其生平。
文字学:林明波〈清代许学考〉录《读说文记》、《说文系传校本》、《段氏说文签记》诸文,谓其正段氏《说文解字注》误引、误读、误解之失者,皆简要精核,《说文》学当在段玉裁之上。胡楚生师〈段玉裁与王念孙之交谊及论学〉探索二人交往经过和情谊及对於《说文》、《广雅》、古韵等相关学术相互攻错的互动关系。
音韵学:许世瑛先生〈由王念孙古韵谱考其古韵二十一部相通情形〉整理《古韵谱》资料,依二十一部分类注出。陈新雄先生《古音学发微》考其古韵晚年分为二十二部,并主古有四声之说。谓缉、盍分部;至部、祭部独立;侯部分配入声为其创见;合韵之说,足为後起泛转说之椎轮;辨古代字调,较江有诰精审。林庆勋师〈王念孙与李方伯书—清代古音学重要文献初探之一〉分析此信以见念孙与段玉裁在学术上的冲突与古音学的差异、论学的态度及作风。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述及古韵二十一分部。都惠淑《王念孙之生平及其古音学》较全面性研究其音韵学,论其古韵分部之转变及合韵之观念,论证其创获,补其二十二部谐声表,并拟测其韵值。
《广雅疏证》:林尹先生谓此书不限形体而就古音以求古义、并以经传诸子转相证明,使艰奥之文义大明。林明波《清代雅学考》录其《广雅疏证》、《广雅疏证补正》、《广雅疏证增删定本》三书,书中抄录相关之序跋文,以考其版本和内容。胡楚生师《训诂学大纲》举例以证其有考究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只求语根,不言本字、申明转语,比类旁通、张君误采,博考证失、先儒误说,参酌明非等六项成就。崔南圭《由王氏疏证研究广雅联绵词》依《疏证》分联绵词为「重言」和「连语」两大类,并由此以考念孙的联绵词观点及声训理论,最後检讨批判其成就与限制。陈新雄先生〈王念孙《广雅疏诂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索解〉举106 例以分析「一声之转」「语之转」中,声转、语转的条件。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27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读书杂志》:赖炎元〈王念孙的读书杂志〉谓此书是本校勘兼训诂的书,主要的工作有「校正古书的讹误」与「补正前人的注解」两项。「过分相信古注和类书」、「过分相信相关书籍」为其瑕疵。戴文和〈王念孙「读书杂志」之介绍〉谓是书校勘
18 本书、有 84 卷、共 4,947 条,以《淮南内篇》占 22 卷 1,013 条最多,然少有创见。
其他:林明波《清代雅学考》录其《尔雅郝注刊误》统计其刊正郝懿行《尔雅义疏》之误者,凡 113 则。《方言疏证》统计是书补戴震《方言疏证》之未备者凡20 则。李振兴谓其用小学说经、校经,不但确切实用,且使经义更加明确。卢秀满翻译日本学者滨口富士雄 1994 年 10月发表的〈王念孙训诂之意义〉谓其训诂学的本质,是以声训为中心,古韵分部为基础,超越字形、本字的限制,从语言的原理以领会经学隐含的内在道德精神,训诂皆因经学实践的思想性活动而产生。
3. 王引之
综论:林尹先生称《经传释词》能令读者对古书之语词涣然冰释,且可得归纳之研究方法;《经义述闻》解决许多古书上难读及前人误解的文句。萧一山谓其学根柢小学,而富於创造精神,凡立说必广求参验、引申触类,务求其安。《经传释词》与《经义述闻》对校勘训诂之贡献,至今犹受其惠。李辰冬《诗经研究》以为归纳法的运用,是其成就之主因,批评其主观「随意举几个例子」、「只捡於他有利的」证据之问题。于大成先生《文字、文学、文化》谓引之治学不够谨慎,常常只凭声韵、训诂之理,或据上下文义,即断然下结论;但也承认《经传释词》与《经义述闻》能让读古书者对道理有涣然冰释之乐。陈铁凡〈王引之「经籍纂诂序」笺释〉博采多书,以笺释、辨正〈经籍纂诂序〉。许华峰〈王引之《尚书训诂》的训诂方法〉整理标校藏於台北国家图书馆之抄本《尚书训诂》,介绍其来源内容,发现与《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关系密切,此书引用之资料,几乎全部出现在《经传释词》中。
《经传释词》:张以仁师有四篇大作:〈经传释词的「音训」问题〉以实例探讨「声近」、「声转」、「同声」之涵义,并指出其误。〈经传释词诸书所用材料的时代问题〉论此书引用材料的时代性问题。〈经传释词诸书训解及引证方面的检讨〉举例说明此书在训解上、引证上产生的问题。〈从虚字训解源流谈到助字辨略与经传释词〉并比较二书之优劣,肯定《经传释词》分类之细密、举证之谨慎及强烈之文法意识。胡楚生师《训诂学大纲》举例说明《经传释词》的释词方法,谓其虽有瑕疵,然不宜苛求。杨晋龙〈《经传释词》内《诗经》条目析论(初稿)〉经由《经传释词》内引证的《诗经》例句,以探讨其作用及引之对《诗经》文字诠解的态度;并从诗经学的角度探讨其功能与意义。
《经义述闻》:张文彬〈经义述闻作者之商榷—兼驳刘盼遂「述闻系王引之窃名」之说〉驳斥《经义述闻》系引之窃其父之作的妄论。陈鸿森〈清代学术史丛考〉考此书卷数、刊刻流传诸事。赖炎元〈王引之的经义述闻〉举例说明其阐明、订正、补充前人注释诸事,惜其引用资料不及钟鼎彝器。谓辨别语词和辨明文字假借是其最大贡献。古国顺《清代尚书学》、〈清代尚书著述考(上)〉谓其书涉及《尚书》部分,采摭甚富,抉择甚精,不拘於一家,实事求是,所解多可信从。赵制阳〈经义述闻诗经之部评介〉以此书 183 则条文为例,窥探此书训释词语之缺失。萧淑惠《清儒规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谓书中四条涉及杜预注解者,主要在校勘杜氏《集解》有关文字、声音的缺失。
(七)刘台拱、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
刘台拱:林尹先生谓其学问渊通,解经专主训诂,一本汉学,不杂宋儒。萧一山谓其学贵创造,於汉宋诸儒,绝无门户之见,诸书考订甚精细,《论语骈枝》为考证训释词语之札记;《经传小记》偏重文字考校;《国语校补》主考校而兼及训释。李威熊师谓其性至孝,於学无所不窥,治经以《三礼》最精,治身取法程朱,著述悉本汉儒。张清泉《清代论语学》谓其《论语骈枝》之考释兼采汉宋之说。何石松〈清代孝悌楷模传(4)—刘台拱孝心不匮,奉养继母一如生母〉简述其侍奉继母之孝。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28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论语正义》:萧一山谓《论语正义》,解说最为完备,破《注》之处甚多。张清泉列其书入汉学派传注类中。黄宝琪《论语注疏疑误辨正》和陈如勋《论语集解、皇疏、邢疏、集注、正义诸家异解辨正》,以《论语正义》和《集解》、皇《疏》、邢《疏》、《集注》四家诸说并观,辨正比较其文义之是非优劣。李绍户〈刘宝楠论语正义评述〉、〈刘宝楠论语正义之特性〉二文,探讨是书的内容、特色。封恒〈刘宝楠论语正义之特性—有关宋、清朱刘论语注释辨疑〉谓刘氏反对朱熹的「义理」,也反对「考据」,此书考订最为精博,成就不在朱子《集注》之下。王鹏凯〈清代论语著述概述〉谓刘氏网罗慎择,以成一己之说,为集汉学解义之大成。陈鸿森〈刘氏《论语正义》成书考〉以详实之证据,考论恭冕著作之功;〈刘氏《论语正义》参正〉举其中二十事,以辨正其失,所论多精确难移。杨菁《刘宝楠论语正义研究》、〈刘宝楠《论语正义》的治经态度〉二文,谓是书系集清中叶以前《论语》注疏精义之作,既有考据之特色,又有扬州学派通脱、客观的精神,既重训诂考据,也重义理的疏通,呈现出当时反理学、重实理的经世取向。刘恭冕:张清泉列其《何休注训论语述》於今文学义理类著作中。赖温如《清代论语述何学考》就《何休注训论语述》之「按语」,以考论其护卫或匡正何休《公羊》义理之说。
(八)淩廷堪
综论:钱穆先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谓其论源於荀子,思想议论有受章学诚影响者。治礼极精,又熟於史,骈文亦佳。重考据故言礼,至欲以「复礼说」笼天下万世;以礼节性诸说,差程瑶田所诠甚远。论史不知严辨「正统」是其病。《国学概论》谓以礼为节情复性之具,与王守仁「良知只是好恶」之说合。陈万鼐〈淩廷堪传〉、〈淩廷堪年谱〉二文则论其生平学术思想。黄建斌《清代学术发展史》谓其以孟子的仁,荀子的礼,为发展善性的主要工具,用比较具体的仪节、器用之礼来代替宋儒玄理。不满汉学家门户之见,论史多反正统。张寿安〈淩廷堪的正统观〉谓其论史自立判准,矫正宋儒过分「尊君」的民族正统观之缺失,还予历史客观之价值,在思想史上具有创新的意义。林尹先生称其《礼经释例》之治学方法最合科学原则。萧一山称其《礼经释例》是继杭世骏《礼例》之作,其书融通《仪礼》全书,发现原则百馀例,为经学别辟一门径。《燕乐考原》专考唐代之燕乐。长於诗词,有《遗山年谱》之作。李振兴谓其治经特别强调训诂考据的运用,以为《六经》自有连贯性,故欲以「礼义」贯穿各经。
「礼学」思想:张寿安〈淩廷堪的礼学思想—「以礼代理」说与清乾嘉学术思想之走向〉、〈淩廷堪与清中叶的崇礼学风〉、《以礼代理—淩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诸文,考察淩廷堪、阮元、孙星衍等对清中叶崇礼思想蔚起之功,论证乾嘉考据学「考证只是手段,经世纔是目的」的学术大方向,并探讨淩氏提出「以礼代理」观点之故。谓其欲以五伦关系的实践重整社会秩序,并经由反覆不断地演练礼乐,而达正人心、厚风俗之目的,表现出其一贯重功效的思想特色。张锡辉《清代「汉宋之争」的主要问题及其检讨》谓淩氏思想带有强烈「以实代虚」的倾向,遂否定宋儒之学问。批评其对戴震的义理之学,未能心领神会;太过迷信证据之效力,以致缺乏材料意义是读者所赋予的认知。程克雅《乾嘉学者「以例释礼」解经方法比较研究—江永、淩廷堪与胡培翬为主轴之析论》文中探讨淩氏礼学内容及「文例归纳」、「以经解经」、「关键词」、「史料辅证」等四项法则,指出淩氏致力的目标不仅是「以例解经」,而且是「以例明经义」。谓其「复礼」乃在回归原典的精义之实,驳正前贤责难乾嘉礼学取消义理的误解。〈乾嘉礼学学者解经方法中「文例」之建立与运用—以淩廷堪《礼经释例.饮食之例》三篇为主的探究〉谓「文例」是乾嘉学者解经的基本方法之一,乾嘉学者以「文例」解礼经,主要是希望透过经籍求义理。淩氏《礼经释例》用「以本经证本经」的经文互证原则,提出兼顾「原理之例」及「属文条例」的「文例」法则,以探寻礼意的区别与价值标准的考述方式,建立了阐释《仪礼》新的治经方法。对於文句的订正、义理的阐释及释例的建立等功能,均具有实质的助益。张丽珠《清代义理学新貌》谓淩氏一生学问集中在阐释《仪礼》义例的《礼经释例》上,其提出「学礼复性」、「制礼节性」、「以礼代理」等礼学思想,以礼为政治、社会、风俗习惯等一切经验世界内的秩序之最高价值与典范,故谓礼为「万世不易之经」,此「明道救世」之义理动机与理想,目的在於完成王道精神、德治理想,是另一条道德实践的义理之路,此即清儒义理关怀的表现形式。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29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文学:吴昶和《清乾隆间剧坛暨剧学研究》述及淩廷堪之戏剧观,论其剧学之要谛。
(九)江藩
钱穆先生在《学籥》和《经学大要》中,谓《汉学师承记》与〈经师经义目录〉是研究清朝的考据学、经学时,比皮锡瑞的《经学历史》地位重要的书籍。萧一山谓《汉学师承记》为学术史之性质,所言尚不失实,然有过重家法之失;而其最大陋见即不论是不是,只问汉不汉。徐复观〈「清代汉学」衡论〉谓《汉学师承记》系江氏代阮元将其平日不敢说之论表出,称此书利用排除、扩充、歪曲的方法为汉学张大门户。岑溢成《诗补传与戴震解经方法》虽误引伪书《经解入门》代表江氏晚期观点,但论江氏从「德行修养」上肯定宋儒;对前代经注的评论,往往言过其实,反映出其对相关文献理解不足或错误的说法则可从。陈鸿森〈乾嘉学术小记〉,驳正〈经师经义目录〉中论朱鹤龄「不采贾、服」及谓顾栋高《大事表》以马驌《左传事纬》为蓝本之谬说。
林尹先生述其续补惠栋《周易述》之事。徐芹庭称其承继惠《易》之汉学家法。林明波《清代雅学考》,论其以《说文》为指归的《尔雅小笺》。李威熊师综述其学,谓其受业於余萧客,博综群经,尤熟悉史事;《汉学师承记》可考两汉儒林家法之承受、清代经学发展之源流;〈经师经义目录〉笃守吴派治经风格;《周易补述》直接诠说经义,以汉儒《易》说为主;《尔雅小笺》据《说文》以正《尔雅》之误。
(十)阮元、阮福
1. 阮元
杂论:杜负翁有四文:〈阮元〉简述其生平及荣宠;〈阮氏四器〉述其所藏钟鼎四器,後为军阀徐宝山所夺之事;〈阮元与汪中平议〉辨乡人以汪、阮二人相较高下荣辱之非;〈阮元退休後的「荣」与「乐」〉述其致仕时所受荣宠、居乡时之谦让及关心文物之情。南湖〈阮云台倡研古金文〉稍及阮元提倡金文研究之功。高越天〈大观楼长联与阮元〉比较阮元所改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与原作之优劣。徐复观〈「清代汉学」衡论〉谓其对汉学未有所得,仅利用政治资源大张汉学门户,「以一字本义为最精确」而求思想之法,影响到傅斯年先生。
综论:钱穆先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谓以归纳法统整条贯古训,作为求义理之工夫。「汉宋兼采」之风,实受其影响而起。萧一山谓其治经颇受焦循影响,提倡文化,奖励经学,实大有功於学术。何佑森师〈阮元的经学及其治学方法〉认为了解阮元的学术,要从《皇清经解》收书的标准入手;其所谓古训,不过是汉儒一家之言;从汉儒的训诂中求所谓先秦以前古训,是其治学的唯一方法和门径。金培懿〈阮元注经方法中的语言意识及其诠释学意义〉从诠释学的观点谓经典话语如暗码,受解经者「先见」与「视限」的混淆,语言本义因而流失。阮元即认为在此情况下,圣人的原初意识变得无法理解,只有回复到语言的原初状态,纔能会通圣人垂训之义,因此注重汉儒之训解。但将经典的文本,同化成其所期待的文本意义则是其缺失。姚垚〈阮元倡读孝经之背景与影响〉谓其倡读《孝经》,乃欲以孝悌为中心,重整当时的社会道德和人伦秩序,这也是由古经通义理的途径。陈振风〈阮元的交游与哲学〉论其交友与学术思想之关联。黄克武〈诂经精舍与十九世纪中国教育、学术的变迁〉探讨精舍的建立而衰微的过程,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刘德美〈阮元学术之研究〉、〈阮元的考据学〉二文,谓其以实事求是之精神研治古学,澈底整理古籍,考据古代的器物、制度、水道、金石,釐清众说,以明真相;训诂文字本义以求儒家学说的原始观念,阐扬汉学家的义理,且将考据所得应用於行政上,发挥学术经世的效用;振兴教育,奖掖人才;纂辑校勘各类书籍,阐扬学术;重视文选学,提出文韵说、文笔说,建立扬州文派的理论等等的主张与成就,无愧为乾嘉学术之最後重镇。
训诂:胡楚生师《训诂学大纲》简述《经籍纂诂》的编辑体例与内容、价值。黄永武先生《形声多兼会意考》述及阮元训诂中与形声兼会意有关之文。李振兴谓阮元认为治经应从传注入手,传注即训诂,故欲明圣贤之道,自当从训诂始。刘玉国《《揅经室集》释词例释》、〈「进退维谷」解〉、〈阮元训诂特色及其贡献〉、〈阮元释「予仁若考」平议〉、〈阮元〈释训〉析论〉等文,分析《揅经室集》中〈进退维谷解〉、〈易之彖解〉、〈王欲玉女解〉、〈释心〉、〈释训〉、〈释黻〉、〈释颂〉、〈释佞〉、〈释矢〉、〈释且〉、〈释门〉、〈考工记车制图解上〉、〈释相〉、〈释邮表畷〉等等诸例,彰显其对戴、段、王训诂方法、理念更上层楼的发展及创新求是的训诂特色。谓其诂经理念为:求是求真,不拘门户;重视义例,通正达变;精义古音,相为表里等三项。而尊古而不迷古,实事求是;方法富,运用活,多所创新;以训诂辅济校勘;「义同字变」义例之体察发现;展示古文研究之方法与功能;为训诂体式之短文体提供成熟范例;展现训诂迈向独立学问之契机;由传统训诂迈入现代语义学、语源学范畴等八项为其贡献。岑溢成〈阮元《性命古训》析论〉以为阮元根据《尚书.召诰》「节性」观,解〈性命古训〉中「性」字为「人天生本能的欲求」,基本上可以成立,「节性观」也是先秦儒家的人性观之一。其失在先认定先秦儒者论「性」,都从具体道德实践上立论,因此把不同文脉的「性」字,作了过当的类推和概括。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0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义理:张锡辉以为阮元「尊汉黜宋」是受毛奇龄及淩廷堪的影响,注重经验知识、注重实徵,欲以实学思想取代性理玄思,以「道德实践」取代宋儒的「道德理性」。其误在「以为握本义,即可掌握该字所指涉的概念」。蔡馥穗《清儒人性论研究》论及阮元的人性论,以为主张性善,认为义理就在气质之性中,故重视工夫的践履。张丽珠《清代义理学新貌》谓阮元治学坚持从训诂进求理义,认为经义纔是训诂的归宿。「节性」说及「相人偶」的仁论,从经验实证、社会实践的角度,开辟了宋儒之外的另一种义理进路,为後来讲求社会体制、社会公德等社群伦理的传统,建立了会通的基础。殷善培〈从相人偶到达—论阮元的仁学〉谓阮元考索名物之目的,在设法通达於义理,经学重点落在需身体力行的《孝经》《论语》上。「相人偶」即互相佐助之意,因「仁必须为」,故不可谓即心即仁;强调实践的优先性,因而重「修身」「节性」,故无形上本体之论,只有躬己实践之道。
校勘:林明波《清代雅学考》述及《尔雅注疏校勘记》,言其引书、版本。李绍户〈翟灝论语考异与阮元校勘记〉称阮氏《论语校勘记》为注文作校勘、判断明确、广辑时人心得、明《论语考异》之是非而弃取之的特色。古国顺《清代尚书学》、〈清代尚书著述考〉两处,述及《尚书注疏校勘记》,谓此书博综群集,罗列同异,考辨论断,多可依据。田宗尧〈春秋谷梁传阮氏校勘记补正〉据其他善本、古注、类书及关系书,以补正阮氏之不足。乔衍琯〈跋宋监本周易正义—兼论阮元十三经校勘记〉以宋单疏本重校後,肯定阮氏《校勘记》之严於去取、语多精覈,驳正日人之妄议。又称「附刊本」经阮福补校,实较「经解本」为精。徐芹庭称《周易注疏校勘记》校订精详,诚研《注疏》与《释文》者之圭臬。吴智雄《《谷梁传》思想研究》称美《春秋谷梁传校勘记》校勘之功甚大。刘文强〈阮元《十三经校勘记》研究—《礼记》篇〉对校阮刻《礼记注疏》及《经典释文》内,文字讹误者八一四例。〈略论乾嘉学者的治经方法—以《礼记注疏附校勘记》为例〉以《礼记注疏校勘记》为例,谓乾嘉学者在校勘上有:《正义》本至上;以《正义》本之字为正字,他本为借字;版本轻重失衡,用《释文》而尊《正义》本等问题。
文献: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谓《书古训》引书不只十经而已。王萍〈阮元与畴人传〉谓阮元及编纂群对西方历学之精密并不否认,却又自认中国古法优异,西法乃源自中法,编书之目的,正要纠正时人崇西黜中、是今非古之误。吴哲夫师〈《宛委别藏》简介〉、〈阮元与宛委别藏丛书〉二文,说明《宛委别藏》的来源、现况、数量出入、现存书目,并与《四库未收书目》、《四库全书》比较,将其问题详细辨正,对使用者助益甚大。张清泉将阮元《论语论仁论》列入汉学义理类中讨论。黄庆雄《阮元辑书刻书考》谓其辑刻之书近六十部,尤其《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皇清经解》三书,影响至今,对学术文化之贡献实难以估量。竺静华《从正续《清经解》的比较论清代经学的发展趋势》论及阮元学术及编辑《清经解》之过程,分析两部经解作者的地理分布,发现作者以江、浙人士为主,扬州人最多,可知「扬州学派」的影响力,不过在清中期,吴、皖、扬州诸派的关系密切,交互影响,因而形成一个包括江苏、浙江、皖南的经学群体中心,向外作辐射状发展,其他地区亦因而渐渐发展起来。
2. 阮福
杨家骆先生〈清代孝经学考(下)〉称其《孝经义疏补》曲鬯旁通,虽曰补疏,实疏全经,非邢《疏》能比。萧一山谓阮福《孝经义疏》,是清儒《孝经》注解中稍足称者。孙剑秋《清代吴派经学研究》谓其博雅好古,夙承家学,为江藩、凌曙之弟子。郑卜五〈凌曙公羊礼学之得失及影响〉谓其《孝经义疏》发明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的微言大义;补撰齐召南《历代帝王表》後续的「明代帝王年表」。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1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十一)焦循、焦廷琥
1. 焦循
生平著述:戴培之〈江都焦理堂先生年表〉谓其经学受顾文子影响,算学则顾超宗启之,尝与郑柿里思振兴古文,学兼多方。治学固以《易》为专门,《易》学三书,多其独创。然《六经补述》亦多独见,诗文自订为《雕菰楼集》、杂文有《道听录》、戏曲有《剧说》、天文历算有《加减乘除释》和《释弧》三篇及《天元一释》等等,是不为汉学门户所限者。欧阳炯〈焦循生平及著述〉考其著述,并简论其成就。何石松〈清代孝悌楷模传(1)—焦循著书报答母恩〉谓其创作的精神力量,来自其孝心。赖贵三〈焦循里堂先生见存著述考录〉、《焦循年谱新编》、〈《焦循年谱新编》纪要〉、〈焦循里堂先生年谱〉等论著,乃参考前贤之作、辑录相关诗文资料而益以己见,欲巨细靡遗地考论焦循生平、学术及著述内涵之作。陈鸿森〈乾嘉学术小记〉考其病危在四十五岁、自誓在嘉庆十六年(1811)、《易》著则历数十年,至少六易稿後纔成。驳正《清史列传》诸说之误。
综论:钱穆先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谓焦循「论性善」主人智进化,重学习而斥心悟、「论异端与执一」重权而能通情达变、「论一贯忠恕」主善与人同,物我并顾、「论同异一多」论性重其分其异,论学重博重多而约於一、「论汉学考据」力主通核,恶考据家不能用思以求通、「论命」主创造革新而不主不变之命等,其失则凡所创见,必纳入《论语》《孟子》《周易》中,而言义理绝不出孔孟之外。萧一山谓其治学专注谨慎,注重深知及化除成见,而求其深造自得。重贯通而不偏执一家之见,故论难心平气和,取人之长。《易》学则会通全书,发明义例,卓然自成一家。《周易补疏》存王弼之善、《尚书补疏》肯定孔《传》之价值、《毛诗补疏》别毛郑之异、《春秋左传补疏》多驳杜说、《礼记补疏》偏重训诂名物。《群经宫室图》以图考古代宫室之构造仪式。《孟子正义》广徵博采,远胜赵岐旧疏。又有天算、地志、医学、诗文、词曲之作等等。论性注重絜矩以随人之欲、论善则就「可能性」以论人性之优点。其说注重情欲而发为「达民之情,遂民之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之论,体贴民隐,深合人情。主张兼取众长,故排斥异端之论,解「异端」为「两端」;推崇权变之旨。黄建斌谓其解「性善」强调人的可塑性,主张顺人情,从人类个别可塑性及不同智慧著手,施以计划教育,以完善学者本身发展为重,不应主观强制。认为真正学问需整体贯通後始可得。陈振风〈焦循的学术与思想〉简介焦循之学术思想。何泽恒先生《焦循研究》收录六篇论文,讨论焦循的易学、论语学、《孟子》性善义、经学、史学;比较经学家焦循、文学家袁枚、史学家章学诚等三人反对考据之论,谓其基本精神与背景大抵相通。张丽珠〈焦循发扬重智主义道德观的「能知故善」说〉分析论证焦循的「能知故善」彰显了重智主义道德观,使义理学落实在经验领域,因而注重社会和谐、看重人际关系。治学则主张学思并重、考据不废义理,以补救考据之流为擘绩补苴。廖肇亨翻译日本学者出祥伸1973 年 12月发表的〈焦循的学问〉谓其治学富自由宽容精神,态度严谨,崇尚独创、心得、确实性,令人联想及「科学精神」。学问生活从十九岁起可分三期。其反对株守一端,强调变化与进步的观念,又著〈说权〉一事,似与下一代公羊学者的思想相通。
个论:毛子水先生〈清代两位学者对於忠恕的阐释〉谓焦循〈一以贯之解〉,对孔子「忠恕」义蕴的阐释,是清代义理学上最大的发现。陈铁凡《孝经学源流》谓焦氏疑日本传回之郑注《古文孝经》为非,且讥其不识《群书治要》。何泽恒先生〈焦里堂论性善义述〉谓其以「心知之明」及「变通」言性善、以「情欲」言性、以「权变」别人禽之性、以「旁通义」说孟子性善、以「变通义」说命。然不能辨程瑶田与戴震论性之异,以《易》旁通之旨贯穿群经而求其互通发明,是皆可以再议者。〈略论焦循之史学〉谓其修方志之意见,或受章学诚之影响,阮元则取其「连属」之意为儒林传之例;论修传主先为长编,精博者为正传,次则为附传,其尤不足者仅存姓氏里居及著述之目於艺文志中;而反对「正统论」之见,徒见其论史阴暗之一面。〈焦循经学馀论(上)(下)〉谓《六经补疏》多分辨注、疏之异同;谓《尚书》孔《传》有保留今文之功及信其为魏晋人传注之真,因论其优於郑《注》之七善,又谓孔《传》明君臣之义,正为驳正杜《注》、《竹书纪年》而作,更可注意者为〈舜典〉未亡、〈大禹谟〉和〈皋陶谟〉应为一篇之论。刘德明〈焦循〈性善解〉初论〉谓焦循之「性」,包括「食色」与「知」,「知」乃带有对仁义理智等实际内容了解、肯认之义的「善」,此「善」经圣人之「觉」而展现,以「教」常人,故曰「能知,故善」。蔡馥穗《清儒人性论》亦论及焦循人性论。岑溢成等《中国哲学史》论及焦循「食色」「心知」「性善」等人性论问题。林登昱〈藉焦循以论戴东原的情欲哲学〉以对比方式呈现戴、焦两人论点,谓两人皆标榜义理价值;戴氏归於孟子学、焦氏归於易学;戴氏宣扬人道,主张「体情遂欲」,故反荀子之学、焦氏重礼尊君,束缚於统治威权,接近荀子色彩;焦氏的思想是旁通、忠恕、礼学等具有通融和限制的特点;戴氏则具有孟子学伸张公义及不妥协的盛气。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2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手批:周法高〈焦理堂手批十三经注疏〉汇录藏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焦循批校的《毛诗注疏》之批语。赖贵三〈焦循理堂先生手批《周易兼义》钞读记(一)(二)(三)〉、〈焦循手批《尚书正义》释文校案〉、〈焦循手批《尔雅注疏》钞释〉、〈焦循手批《毛诗注疏》钞释(一)〉、〈焦循手批《春秋公羊传注疏》释文校案〉、〈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批判继承与创造发展—清乾嘉通儒焦循经学述评:以手批《十三经注疏》为例简说〉等文,全面钞释史语所收藏的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中的批校语,加以归纳而论其作用与贡献,以为在训诂、斠讎、文献学、传解经方法上,多具有匡补阙遗的作用,由其批校文大量引用两汉以至当代的研究成果,亦可见焦氏博采不拘一家的学风及朴学徵实的工夫。
历算:洪万生〈焦循给李锐的一封信〉论两者之交往与学术关联。主编《谈天三友》内论及焦循算学与经学之关系,尤其是与易学的关系。何萍〈焦循的数理演绎方法〉谓焦循融合中西的数学,重新改造,提出具有公理化、形式化特徵的数理演绎方法,如「理存於立法之先」的概念、建立符号系统、建立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定理、探讨加减乘除的内在理论构成、探讨加减乘除基本逻辑关系。苏俊鸿〈焦循《加减乘除释》内容分析〉文中分析焦氏掌握「算理」之途,采用符号法则的原因及其如何看待中西算学的立场,釐清西学知识对焦氏的影响,最後阐释其算学与易学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文学:王熙元师《历代词话叙录》谓《雕菰楼词话》称词之道有益经学、词家选词多偏,是为有见,唯同意词本无韵之说则非。林世仁《焦循的戏曲论著及其戏曲观研究》考论扬州戏曲概况,以了解焦氏爱好花部及钻研戏曲之背景与原因。归纳其对戏曲的看法,以见其戏曲观,最後论证其戏曲观承袭与独创之处。林国源〈焦循《花部农谭》戏曲文本谬悠说笺论〉就剧场学的角度,论戏剧文本「谬悠」之事,正合剧场演出令观众动容的目的。焦氏之好花部戏的演出,正因其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力之故。焦氏品味之所以好忠烈与孝悌之普遍价值,乃系对戏剧文本与剧场系统之外延与内涵的辩证转换,均有深刻之把握,故能欣赏而解说其中慷慨动人之处。卜英姬《清代中期经学家的文论》第三章谓其以经学的「性灵」论本末;第四章谓其行文主於明意明事。
易学:牟宗三先生〈清焦循的道德哲学之易学〉谓焦循从《周易》方面发挥道德哲学解析价值世界。其道德哲学的中心点是「旁通时行」,而重「知」与「通」,因唯知与通始能情通,情通则情絜,故其所谓「旁通情也」纔是真的经验生活之扩大。「旁通时行」或「元亨利贞」为其道德理想,焦氏是集道德上的「自然主义」及自然上的「意谓世界」两方面之大成者。程石泉《雕菰楼易义》谓焦循《易学五书》最有条理,颇合逻辑思想,《易》例简絜严整,创获尤多;其易学精蕴,除《易》例外,尚有对《易经》所作之文化解释(Cultural Interpretation),即发挥脩己治人之《易》教。何泽恒先生〈焦循易学三书探析〉谓其治经不盲从注疏,而直求经文之本意,即就经之本文熟读深思,引申而比例之,以求其会通之大义。求经传义旨之合一,以明《易》为天道人伦之学为其宗旨,故曰《易》乃圣人教人改过之书。孙剑秋〈焦循「假借说易」考〉即〈焦循「假借说易」方式之商榷〉谓焦循由於古音学、假借与通假、经传著成时代等相关知识缺乏,又求之太过、思之太深,故自《韩诗外传》领悟而得的「假借说《易》」之法,遂成「附会说《易》」。陈进益〈清焦循《易图略》《易通释》研究〉、〈焦循易学观念「八原」之分析〉、〈焦循易学诠释系统中的方法论及其易例的设立〉等文,探讨焦氏治《易》之动机、宗旨、方法;解说「八原」之观念、「十论」之批评;分析其将经传相同、相近辞句作统一解释的目的。谓焦氏以动态观释《易》、以道德文化为中心、为易学建立一个有条理、有中心义旨的诠释系统,完满地将经传的变化与辞句贯通起来,为易学开出一条新而可行之路。此皆「《易》为圣人之作」、「《易》为圣人教人改过迁善之书」信念的发用。赖贵三〈焦循雕菰楼易学研究〉、〈清代扬州通儒—焦理堂先生《雕菰楼易学》述评〉二文,谓其善用检索、归纳、演绎、统贯诸法,其特色是自立系统,自创体例,以经传为对象,务求其全面之贯通,全盘之了解。肯定者谓其义例分明、创易学之新局;批判者诟其附会自是,有辞无理。实则焦氏过求一贯之旨,或不免推衍太过,然其自有立场,自可成一家之学。罗彩凤〈对於〈焦循易学之评价〉一文的检证与意见〉检讨赖著《焦循雕菰楼易学研究》一书「结论」所录前贤肯定、批判、折衷等三类评价焦循易学内容之文,修正引文与分类之误、补充未收录之文,并重新制订各家评价表。岑溢成〈焦循〈当位失道图〉牟释述补〉补充、澄清牟先生〈清焦循的道德哲学之易学〉说明不足、不明之处,谓「当位」、「失道」仅是对卦爻变动方式的评价,〈当位失道图说〉阐明卦爻变动中绝的「凶」,与卦爻变动的方式无关。焦循混淆两个不同层次的现象与吉凶,导致後人的误解。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3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尚书学: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上)〉、《清代尚书学》二文,谓《书义丛钞》所录 41 家 57种之说,多一时佳作,颇为可观。《尚书补疏》所举孔《传》之七善,颇多特见,补疏各条,不尽曲从《传》意,皆能以己见贯串取精,不蹈前言;尤其以魏晋间人之传视孔《传》为可存之论,当为读书所必知。《禹贡郑注释》专释班固及郑玄之学,以班居郑前,而於〈禹贡〉郑《注》,搜罗殆尽,有功郑学
诗经学:周浩治《清代之诗经学》称焦循之说择精语详,为《诗》教温柔敦厚之确解。周骏富〈清代诗经著述考(一)〉谓《毛诗补疏》於训诂之诠释,颇有精义,析辨毛《传》训诂之例,辨骐、綦,论倭迟、郁夷,释莱、釐、来等等,确为精辟之论。赖贵三〈读焦循《推小雅十月辛卯日食详疏》记〉绍介此未刊书,谓其以实算得周幽王六年(776 &
B.C.)十月之日食,足证毛《传》之是,破郑《笺》之讹。
春秋学:萧淑惠谓焦氏《春秋左传补疏》中,从历史史实的角度对杜《注》进行批驳,斥杜《注》为司马氏篡夺回护的私心,而申明《春秋》尊君之大义,弥补考据方式无法顾及之处,这一创新的研究方法,在清代规杜方法的发展上地位重要。
论语学:何泽恒先生〈焦循论语学析论〉谓「一贯忠恕」之说为其论语学要旨,系针对汉学考据之弊而发。论圣人重事功、不讳言富贵及师弟责善之道诸论,均值得注意。治《论语》实源自治《易》,故以易学旁通之旨证成其「善与人同」之论。其弊则在执「忠恕」二字通解《论语》,至增意释经,驱经文以就其义。而尊君卑臣之念过重,更是其大病。张清泉列其《论语通释》、《论语补疏》於汉学义理一类。廖千慧《焦循论语学研究》以为「一贯忠恕说」与「通情说」相通,通情於天下则异端不生。谓「通情说」是在戴震「以情絜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批评焦循之论不切实际、阻碍学术进步。石樱樱《「执两用中」之恕道—焦循《论语》义理思想之阐发》以为焦循治《论语》旨在阐发「一贯之道」及辟「异端执一」,内容则是「执两用中之恕道」及「反经行权之变通」。杨菁翻译田祥伸1981 年 2月发表的〈观於焦循《论语通释》〉谓此书大体以尊古注为主,目的在阐明孔子之道,「一贯忠恕之道」即《论语》的中心思想,焦循特别强调「忠恕」必须「及物」的一面,认为这纔是孔子「仁」的本意。他将「恕」当成礼的一个侧面来了解,可说继承了荀子的礼说,故以荀子为孔子的继承者,而与孟子并举,这种「不执一」的立场,表现出一种思想解放的现象。
孟子学:周法高〈焦循王先谦失引困学纪闻〉举例以见焦循《孟子正义》有失引《困学纪闻》者。毛子水先生〈孟子焦疏补正〉举三十多条以补正焦循因轻视宋儒、过度遵修旧文、傅合己言和执理无权而生的讹误。黄俊杰先生《孟学思想史论》、〈孟子尽心上第一章集释新解〉,以焦循《正义》、朱子《集注》、赵岐《章句》及日韩注疏等为主,会通其精义,择其优者而为《孟子》之新诠。〈焦循《孟子正义》选文二则〉,谓焦氏是书常称引《易经》以为据,颇多格格不入之处,且与《孟子》文意不洽,然亦有可以会通之处,举两例以明其诠释之走向。刘德明〈焦循《孟子正义》之义理学研究〉谓焦循以独特的「人禽之辨」为核心,以人有知能知,故可为善,此人兽最大之差异。唯常人须待能自觉之圣人以教纔能发挥知之功能,故以学为修身成贤之基本,然忽略了孟子讲存养之功的重点;讲养民、教民固是,却过度强调君民上下的绝对关系,曲解孟子之义旨。林庆彰先生〈焦循《孟子正义》及其在孟子学之地位〉谓焦氏主张人具「神明之德」、有「灵」,故能「变通」,比较强调圣人的教化功能;谓气「与义合生」,故需善养,则不出赵《注》。裴学海与毛子水则匡正了一些《正义》在训诂与义理上的失误。陈鸿森〈乾嘉学术小记〉谓焦氏《正义》所据之底本,宜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孔氏微波榭刊本,然焦氏已多改易,毋怪後人难以考知。李明辉〈焦循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及其方法论问题〉谓焦循之《孟子正义》受戴震影响甚大,其对「性善」的理解,代表一种自然的人性观,也就是「气性」的传统,焦循在此传统下,「以欲为性、以情为性」而否定「性」之超越性;以「人之性可引而善,亦可引而恶」来说「性善」;强调圣人纔能自觉的精英主义观点等等,皆与孟子之义理不相契合。欠缺「诠释学循环」的概念,而将诠释理解为一种单向活动,这就是焦循误解孟子心性论的根本原因。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4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2. 焦廷
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上)〉著录焦廷虎《尚书伸孔篇》,谓其书举出孔《传》有胜於马、郑者 19条,以见孔《传》亦有胜义,然所举实亦有可议者。此书成於嘉庆二十年(1815),较焦循《尚书补疏》成书时间早。何泽恒先生〈焦循经学馀论(下)〉附〈论焦廷琥《尚书伸孔篇》与焦循《尚书补疏》之关系〉,举实证驳正江瀚「束父书而不观」「掩父名」等妄论,为廷琥洗冤。赖贵三〈焦虎玉先生著述书目〉,考其著述共有15种。蒋秋华〈焦廷琥《尚书伸孔篇》初探〉谓其读《尚书注疏》而发现孔《传》之佳胜处,故极力张扬其善,从「句读」「制度」「字义」「事理」等事项,肯定孔《传》之优,以为其「不盲从」「恶而知其善」之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值得肯定。最後则驳正江瀚诬妄之谬说。
(十二)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
《春秋左传旧注疏证》:萧一山谓是书明杜预之剽窃,而另集新注。张惠贞〈刘文淇《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体例之研究〉谓是书备采贾逵、服虔、郑玄、韦昭等旧注,依时代先後排列,并加以疏通证明;又博采清代规杜、辅杜诸家说解,或纠杜氏之非,或明杜《注》之袭,或驳孔《疏》之误,最後下以己意,而定其是非,以申明《左传》微学。宋惠如《刘师培春秋左传学之研究》谓此书为清代古文经学家整理旧疏及新注《左传》的总体展现。注解以周代礼仪制度为准,故批评的缺失除名物、训诂外,更多是与礼制相关的事物。萧淑惠谓此书内容以纠正杜《注》为主,从字义训诂、名物、训诂、地理、制度等方面加以指正,并详细采用清代诸儒批驳杜预的论点,是清代中期批驳杜《注》的翘楚。郑卜五〈凌曙公羊理学之得失及影响〉谓刘氏治学深受凌曙影响,遵循凌曙疏证《公羊》的方式为《左传》疏证,故专在训诂、名物、典章、制度上用力,而不言「书例」。
刘毓崧: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下)〉录其《尚书旧疏考证》,谓是书专就《尚书正义》中引语前後矛盾、疏语疑及经传、不合史实、用语罅漏、对照他书而知等 34条显露割裂痕迹之引文,详加析别考证,冀还旧疏原貌。所发各例,皆颇有见,可为辑六朝旧疏之良法。
以上即就笔者所见所知,简述相关研究之著述与内容大要,希望对诸家论著内容的概括说明,没有悖离作者的原义;更希望能将诸文之精义表出,给予读者正确的学术资讯。
参 研究成果之分析
归纳前述研究成果,参与的学者 116 人,涉及「扬州学派」相关的人物或主题的论著是:144 篇单篇论文、23 篇硕士论文、12 篇博士论文、35部书。个别学者的研究状况是:焦循有 42 篇单篇论文、6 篇硕士论文、1 篇博士论文、4本书、论著中提及焦循的有二十处,论题涉及生平、著述、经学、文学、历算、批校等,以生平与易学为多,讨论其义理是非者亦夥,尤其以《易》理解诸经、人性论,争议较大。王念孙有8 篇单篇论文、2 篇硕士论文、著述提及者九处;王引之有单篇论文 11 篇、著述提及者八处;王氏父子共论者有11 篇单篇论文、1 篇博士论文、3本书,所论以小学相关者为多。阮元有 24 篇单篇论文、2 篇硕士论文、2篇博士论文、著述提及者十七处,所论多与训诂方法和文献校勘、提倡学术和义理经世相关。淩廷堪有单篇论文6 篇、1 本书、著述提及者 10处,所论重在其「以礼代理」之义理和经世问题。汪中有 13 篇单篇论文、1 篇硕士论文、著述提及者三处、点校整理一册,所论杂而不深入。刘台拱有 1篇单篇论文、著述三处提及;刘恭冕有二处提及;论及《论语正义》的有单篇论文 6 篇、硕士论文 1篇、著述提及者五处,主要澄清了刘恭冕对此书的贡献。刘毓崧仅被提及一处,述及《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有 1篇硕士论文、其他著述提及者四处,主要在明此书之内容。凌曙有单篇论文 6 篇、博士论文 2篇、著述提及者一处,论及其公羊礼学、学术思想。焦廷琥有 2篇单篇论文、著述提及者二处,考其著作、辨其《尚书》著作未掩父善。朱彬有 1 篇单篇论文、1篇硕士论文、著述提及者一处。未有专门研究而仅在相关论著中被提及者:江藩有八处,重点多在《汉学师承记》一书。李敦有五处。任大椿与阮福有四处。成蓉镜与贾田祖有三处。秦恩复、锺怀、徐复、李锺泗、宋绵初等有二处。黄承吉、薛传均、汪光爔等有一处。杨大壮、许珩、梅毓、汪喜孙等则未见提及者。经由上述统计说明,对相关的研究概况,研究冷热的情形,应该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5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台湾研究「扬州学派」的情形,根据前述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基础的研究上,如生平及学术背景、著述情形、著述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整理的著述较多,成果也较丰硕;至於分析学术内涵、特色影响、意义价值等较进一步的研究,则相对的比较少,不过也有一些值得提出来的成果,例如张以仁师对王氏父子训诂方法的检讨;陈新雄先生等对古音学的研究;刘玉国对阮元训诂与方法的研究;何泽恒先生对焦循的研究;赖贵三对焦循生平、易学、批校的研究;李幸长对淩曙的热心研究等等,对尔後有心研究扬州学派的学者,有相当大的助益。再者杂论泛论之文甚多,较专门的研究,除博硕士论文外也不多见,因此说其研究犹是方兴未艾,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清末以来,部分怀抱大汉民族主义的学者,对於异族统治下的汉学者,总抱持著质疑的态度,认为他们是一群缺乏大是大非的判断、以考据训诂为生命,而不知义理为何物者。18即使是肯定乾嘉学者治学方法类似现代「科学方法」的学者,也并没有特别注意到乾嘉学者的经世之略,上述两个原因的影响,也使得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偏重在小学范围。但经由前述张寿安、石樱樱、刘德明、张丽珠等人的研究挖掘,可见乾嘉学者自有其义理的追求,也自有其义理的形态,他们用实理与经验来取代宋儒的玄理,以群体的道德要求替代个人伦理的重视,「以礼代理」实践原则的提出,更是他们经世要求最具体的呈现。事实上,他们是在「训诂明而後义理明」的坚持下,希望透过归纳汉人的字义,以求超越汉人而获得先秦「圣人」所「觉」的道理,然後加以实践,绝非如现代人视学术为与生命毫无关系的学科,仅有纯学术的兴趣而已。19在方法上或许有不够周延之处;归纳训诂而得出的「义理」,或许与宋儒所认知的义理不合,或者缺乏超越的追求,所得或许不如宋儒之深,但却不能否认清儒关心芸芸众生、关心群体生活幸福的经世要求。这点针对乾嘉学术误解的澄清,是另一项值得一提的研究成果。由此也可看出台湾学者在研究方法与态度上,多能摆脱单一的观点,而能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从多元的角度明其成就与特色,再论其高下优劣,而非一笔抹煞。
肆 结论
经由上述的统计、归纳、分析,有关台湾学者研究「扬州学派」的情形,大约可以有下述几点结论:
以乾嘉时期为清代学术颠峰的共识下,为了讨论方便,遂有吴、皖二派之分,其後又在二派之外,因地域与学风之近,再分出「扬州学派」。提倡最力者为张舜徽,台湾学界亦逐渐接受,遂有此专门研究之学。
根据地域、学风、师承及时间几项因素,选定 34 位乾隆朝以後、民国以前的扬州学者为对象,考察台湾学者对他们研究的状况。结果有 116 位学者的研究涉及相关的人物或主题,一共发表了 144 篇单篇论文(132 篇专论、12 篇涉及)、23 篇硕士论文(13 篇专论、10 篇涉及)、12 篇博士论文(8 篇专论、4 篇涉及)、35 本书(11 部专论、24部涉及)。其中以焦循、王氏父子、阮元、淩廷堪、汪中等的成果较多;江藩、李敦、任大椿、阮福、成蓉镜、贾田祖、秦恩复、锺怀、徐复、李锺泗、宋绵初、黄承吉、薛传均、汪光爔、杨大壮、许珩、梅毓、汪喜孙等均无专门研究论文,杨大壮以下 4 人,甚至没有著述提及。
研究的方法与态度,倾向多元开放。研究的内容以作者生平、学术背景渊源、著述和内容整理等研究较佳,小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表现特别突出。义理内涵和经世追求的研究上固有突破,然尚待开发、挖掘的对象犹多。造成此一结果的原因,应是过分推崇考据学成就,而不特别强调其义理学和经世要求之故。
学者的研究显示,清儒有不同於宋儒形态的义理观,其经世的追求,绝不比其他朝代的传统儒者差,只是他们现实感比较浓,比较重视实际的经验、比较重视群体的道德观;因此缺乏形上的兴趣、缺乏超越的追求。在义理的超越层面上所得不如宋儒之深,但这只是深浅的问题,而不应是义理是非的问题,这一研究应该可以澄清有关清儒不知义理、没有经世要求的误解。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6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本文经由实际资料的统计、归纳、分析後所得的结果,当有助於对台湾学者研究「扬州学派」概况的了解;也有助於对乾嘉学者没有义理与经世追求误解的澄清。对清代学术的研究与了解,应有正面实质的作用。
章太炎,《訄书.清儒》(1904 年重订本),收入《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 7 月),页 15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年影印 1921 年 2 月版),页 8-10、页 50-80;《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台北:华正书局,1984 年影印 1924 年版),页 25、页 208。
参见陈祖武,〈关於乾嘉学派的几点思考〉一文所述,收入《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4 年 6 月),页 249-261;又鲍国顺先生,〈吴、皖分派说商兑〉及学者之讨论,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主办,「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第二场发言稿,收入童小铃整理,〈「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纪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 4 卷第 1 期(1994 年 3 月),页 32-38。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同前注,页 25。
钱穆先生,《学籥.近百年来诸儒论读书》(香港:自印本,1958 年 8 月),页 118。该文发表於 1935 年 11 月。
[清]方东树,《汉学商兑》(刊於 1826 年之前),卷中之上、卷下论「汪中」。收入朱维铮、徐洪兴编校,《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6 月),页 292、页 384。
[清]刘寿曾,《传雅堂文集.沤宧夜集记》(1937 年徐乃昌刊本),卷 1,页 25 a-26 b。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年 3 月影印 1938 年本),上册,页 16 b-18
b,总页 556-557 一段,可为此文更进一步之注解。 H
引文见张舜徽,《清儒学记.扬州学记第八》(济南:齐鲁书局,1991 年 11 月),页 380;《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年 10 月),页 16-17。又参见〈学习扬州先辈的治学精神走博通的路〉,《訒庵学术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 年 5 月),页 35-39。
稍举几例,如曹聚仁(1900-1972),《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 年 6 月),页 287-316;扬州师院学报编辑部、扬州师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编,《扬州学派研究》(扬州:扬州师院,1987 年 11 月);张承宗,〈「扬州学派」简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年 10 月),页 115-129;赵航,《扬州学派新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渖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年10 月),页 364-409;冯尔康编,《扬州研究—江都陈轶先生百龄冥诞纪念论文集》(台北:陈捷先出版,1996 年 8 月)。又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等,《清代哲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 1 月),页 684-685,又细分为,「扬州学派」、「徽扬学派」、「扬州小学学派」等等。又参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12月),页 111-112 及页 112 附注1诸文所论;李贵生,〈汪中、淩廷堪文学思想析论—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的两个方向〉,《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16 期(2000 年 3 月),页 213,注 1 诸文等等。
反对分出「扬州学派」者,如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同前注,页 112-113,又参该书页 112 注 3 所引诸文。
考察实情可参见黄智信,〈「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赴大陆考察报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 9 卷第 3 期(1999 年 9月),页 197-204。
12 有关「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之实况与发表论文之简要内容,可参见笔者将刊登於《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的〈重返扬州南京论学考察记〉及〈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纪实〉二文之报导。 Fbr
13 具备条件除参考前述张舜徽诸文外,又参考赵航,〈「扬州学派」散论〉,收入《扬州学派研究》,同注 9,页 11、又收入赵航:《扬州学派新论》,同注 9,页 16;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同注 9,页 368-370;田汉云,〈略说扬州学派与历代扬州文化之关系〉,《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 9 卷第 3 期(1999 年 9 月),页 177。 `vU
14 有关扬州学派之学者,除参考张舜徽诸文之外,又参考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刘申叔遗书》,同注 7,总页 554-559;尹炎武,〈刘师培外传〉,收入《刘申叔遗书》,总页 17;李承祜,〈焦理堂先生评传〉,《中国语文学研究》(台北:中华书局,1956 年 5 月影印 1935 年 3 月版),页 109;《江苏艺文志.扬州卷》编写组,〈清代扬州经学家及其著述〉,《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 4 期(1992 年 12 月),页 138-141;田汉云,〈关於进一步确认扬州学派的思考〉,「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 年 4 月 3 日)等文所论。唯「酝酿期」的陈厚耀(1648-1722)、朱泽澐(1666-1732)、王懋竑(1668-1741)主要活动均在乾隆朝之前;扬学馀波的刘岳云(1849-1917)、刘师培(1884-1917)等已进入民国的学者,皆不予计入。
本文使用的「目录资料」,包括(一)、纸本资料:林庆彰先生主编,《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12-1987)》(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89 年 12 月)、《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88-1992)》(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5 年 6 月)、《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93-1997)》(台北:汉学研究中心,预计 2000 年年底出版)、《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1900-1993)》(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 年 5 月);《清代学术研究通讯》(高雄: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第 1 期 - 第 4 期(1995 年 11 月、1997 年 11 月、1998 年 11 月、1999 年 11 月)内刊登的林美兰、宋韵珊、吴智雄、张至渊、谢佩慈、陈琼琪、编辑小组、刘纯杏、赵国蓉、林心欣等编辑之相关目录;「海峡两岸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 年 4 月 3 日 -4 月 5 日);赖贵三,〈焦循研究资料汇编〉(未刊稿)。(二)、非纸本资料:电脑网路查询系统:中央研究院图书馆线上公用目录、中央研究院图书馆目录查询(http://140.109.4./4 /);国家图书馆资讯网路系统(http://www.ncl.edu.tw/ncl1.htm)之「资料库整合查询」、「中文
作者:随园的蓝肚兜  2005-8-18 19:54回复此发言
37 回复: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
期刊联合目录」及「汉学研究中心资讯网(http://ccs.ncl.edu.tw/data.html/)内之「经学研究论著目录资料库」、「汉学研究动态报导」内之「台湾地区期刊汉学研究论文选目」等。本文因篇幅限制,无法详列出版资料,读者可参考前述目录。文中论述的次序,以时间先後和同性质者共论为原则,提供有心的读者,对诸家论点来源与发展之了解。
徐复观,〈「清代汉学」衡论>,《大陆杂志》第 54 卷第 4 期(1977 年 4 月),页 159。
引述之论著,若仅有一文或一书,则第二次以後之引述,仅出作者之名,不再列书籍之名,以省篇幅。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北:洪氏出版社,1978 年 10 月),卷 2,页 110 -150 诸论可为代表。
此系张以仁师多年研究王氏父子等相关学术後之心得,於 1993 年 12 月本处举办「清乾嘉学术研究之回顾座谈会」前教诲笔者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