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减负”其实是一个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50:50
“给学生减负”其实是一个伪问题
许锡良
“给学生减负”,是个旧话题,但其实是一个伪问题。这种伪问题就是没有答案的,即使有了答案也不会有好的办法来解决的。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王渝生委员指出,当今学生负担为何减不下来的直接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政绩不让减负,家长怕输不起不愿减负,学校为生存不去减负,学生自然也就不能减负。” 如果说这是问题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接下来怎样来做呢?是不是把这些原因前面加上一个“不要”,措施就是“主管部门不要为了政绩,学校不要为了担心生存不下去,家长不要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就可以了呢?问题就可以解决呢?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其实远没有这样简单。
可以这样说,学生负担问题是一种现象,但不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来分析这个现象,却难以把它当成一个问题来解决。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给学生减负”问题提出来以后,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措施,但是就是效果不但不明显,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原因。其实每个现象后面都有许多其他因素复杂地盘根错结地纠缠在一起促成的。这就是研究与解决教育问题为什么不得考虑它所处的时代与所处的社会的特征的原因。如果单纯来从教育上来分析这个现象,不要说不能改变,就是要有一个清楚明白些的说法都是不太可能的。
首先在目前的体制下你怎么可能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不追求政绩?自上而下都在被一种叫“政绩”的东西死死地驱赶着。那么多的权力部门要总结自己的政绩,那么多的公务人员要靠这些“政绩”往上爬。什么都有人管,什么都被管得死死的,而且动辄要从娃娃抓起。我去过几次香港,在拥有法治的香港就没有这样多的人在追求政绩,他们的公务员是比较保守的。也就是说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尽本份职责,就可以了。学校里的事大多还是学校自己来独立自主地来安排。政府只能给个指导性的意见。没有那么多的考核检查的职能。即使是学校里的事,也有许多是由社会民间组织机构来承担的。比如在香港有那么多的野外训练基地,而且基本上保持了原始自然状态。我当时想,要是在大陆,这么多的小岛,树林郁郁葱葱,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是用来搞房地产开发,该是多么赚钱啊。但是,他们没有这样来做,而留给那些小学生们,中学生们,大学生们等青少年作为活动的营地之用。而且组织他们这样的活动的许多机构也并不是学校,而是像“基督教青年会”这样的民间组织。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但政府不管,而且学校也不直接参与。居然没有人想到从这样的活动中寻找政绩。他们的标准不是追求政绩,而是不做违法的事。其实不违法地做事,就是最好的政绩。尽了本职工作而又没有违法的,就是好公务员。平安到退休就有非常丰厚的退休金。
现在听说山东有教师模仿当年湖北的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向总理上书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方法,也以“学生真苦,老师真累,教育真危险”上书中央,痛言当今中国教育之弊,期望政府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其实这是可笑的。农民的事毕竟不同于学校的事。农民的事说到底只是钱的事。这好办。教育的事就不只是钱的事这么简单了。说不定到时又在各级政府成立一个“减负办公室”,天天派人来检查“减负”问题。我们的学校天天应付的本已不堪重负的检查中又会多一项应付“减负”的项目。学生与老师及校长天天又会像惊弓之鸟一样忙于造假了。教育体制改革若没有其他社会体制改革的配合,其实一切都是空的。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天喊“给学生减负”犹如“钟馗打鬼”,“狂犬吠影”一样。只不过是抓住一个自己的影子在一番乱叫而已。
再看看在以上的这样的追求政绩的情况下,学校上要面对有政绩的要求,下要面对众多的来自社会的压力,也实属不易。前年,南京的高考不理想,不仅是学校有了压力,而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也非同小可。如果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政绩标准,这种压力就更不会小了。整个社会都在骂教育主管部门的无能。好好的清华北大的学位都被一些不起眼的苏北落后的农村学校里考走了。孩子将来的前途就这样被定格在一个普通学校里,家长怎么不会生气呢?学校在这两头受气的过程中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了万全之策,不拿更为弱势的学生开刀拿谁开刀?
学生负担重也不能拿家长说事,归咎于家长。每家就这么一个小孩。虽然说人生道路不止三百六十条,但是若没有过高考这根独木桥,实在看不出前途在什么地方。连社会的入场券都没有拿到,靠什么去与人竞争啊?想要弱化文凭这可能吗?一是当前的社会资源极其贫乏,拿文凭其实就是增强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资格。现在有多少人读研究生读博士是为了学术研究呢?增强一种就业优势而已,说白了我们中国教育“读书皆为稻粱谋,文凭只为黄金屋”而已。就业的机会又是这样少,创业的环境又是这样糟糕。在美国的比尔.盖茨可以把哈佛大学只读到二年级,就退学,五十美元起家,照样功成名就,事业有成。这样的事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成功的可能性却很小。失败了自己默默忍受,一旦成功了就会有来自于黑白两道的压力。除了个别特别有天赋的与有特殊背景的外,一般人还是不敢轻言创业的。还是老老实实弄个文凭,最好是名牌高级文凭,竞争一个岗位,混口饭吃才是现实的。
中国为什么就不能像人家美国那样弱化文凭?淡化考试?多考核学生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你得先问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就不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喜欢价值多元?人才靠万马奔腾,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几千年来的伯乐相马?万马奔腾的社会也可以有文凭,但正如给奔跑着的马贴一个标志,上面写着“好马”一样,人们虽然也可以看这个标志,但是人们更看重的终究还是这匹马现在跑得如何。我们呢?马都被关在马厩里让伯乐来相。既不让马跑,也不让马吃,那么伯乐凭什么来相马呢?何况能当伯乐的人又大多是岁数大了,老眼昏花了的人,只有完全凭马屁股上的标签了。这马屁股上的标签如果写着“北大”或者“清华”,那么自然就是千里马了。自然就享受千里马待遇了。至于能不能跑千里,那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反正真正的千里马也不一定能有资格参加比赛,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入场券。何况是不是跑了千里,到时也是他们自己来裁判的。在社会诚信程度这样的低下的情况下,其实也只有考试才算是公开公正一点。而且只能是死板的书面考试,才可能公平公正。尽管代价很大,但是回想自己的人生若是没有了这样的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的前途,真的还只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就是城市里的孩子也不会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因为社会公正与诚信远远没有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轻言学习美国,弱化文凭,放弃考试,这简直是讲话不知腰疼。
从微观来说,学生的学习早已经是没有兴趣了。为什么没有兴趣?因为他们既不懂得真正的科学思维,又缺乏科学发现的乐趣,而所学的知识又常常是一些为了应付考试之用的伪知识。这样的知识是与学生自己的实际经验相脱离的。他们只会背这些,为了应付这样的主要以背诵为主,考人的记忆力为主的考试而学习。学习的乐趣从何处来?没有求知兴趣与发现快乐的学习岂能不感枯燥乏味呢?但是我们的政府检查团如果要检查减负问题,一定又会拿出天平来称学生书包的重量了,再看看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了。因为这些他们是可以检查出来的。其实,我们就忘记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甚至乐此不疲的时候,你很难说多少作业量与多长的作业时间是最恰当的。何况学生与学生也是很大不同的。当年初中,我爱好几何时,可以连续几个晚上沉浸于解题的乐趣之中,并没有感觉自己这就是学习负担。每天要求自己写500字以上的日记,也没有感觉这是学习负担。反而是一种乐趣。为什么?在伪知识与伪学习面前,是最痛苦的了。他们体验不任何学习的成功感与快乐感。现在那么的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连续好几个小时都不感觉累,为什么啊,因为这里面有成就感,有发现的快乐,也有竞争成功的快乐,却不会有竞争失败的社会严重后果。
如此看来,一个“为学生减负问题”牵扯到这么多复杂的问题。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减负问题了。可感知,却无从解决。或者说没有办法从一个简单的方向入手来解决。因此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给学生减负”的问题就是一个伪问题。
2006-5-26下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