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私选的古文观止--内篇问上第三(节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1:30
景公问治国何患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社稷庙内的老鼠。指国君身旁的奸臣。)
公曰:“何谓也?”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社稷建筑以木条联结,外面涂上泥土),鼠因往托(老鼠因此喜欢居住)焉,熏之(用火熏老鼠)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用水灌则担心土墙倒塌),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保护社稷建筑)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近侍)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把持,保护),腹而有之(腹,厚也;有,友也;指人主对近侍宠信厚爱),此亦国之社鼠也。人有酤酒(卖酒)者,为器(装酒的酒壶)甚洁清,置表(表;古代酒店门前挂着的酒旗,做为招牌)甚长,而酒酸不售(酒都变酸了,还卖不出去),问之里人(邻里邻居)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提着酒器)而入,且(将)酤公酒(向你买酒),狗迎而噬之(狗咬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店门有恶犬,所以顾客不敢前来买酒)。’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主持政事的人)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干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ㄏㄜˊ;用牙齿咬)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蔽塞),国安得无患乎?”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
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之以刑辟(刑法);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上两句,皆指以身作则)。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法,不犯之以邪。苟所求于民,不以身害之,故下之劝从其教也。称事(衡量事情状况)以任民,中听(不听信偏颇谗言)以禁邪,不穷之以劳,不害之以实,苟所禁于民,不以事逆之,故下不敢犯其上也。古者百里而异习(习惯不同),千里而殊俗(风俗不同),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使民俗相同),上爱民为法,下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遗,此明王教民之理也。”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
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也,何若?”
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
公不说(悦),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
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君主能听忠言,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不会出亡),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
景公问晏子曰:“古之莅国治民者,其任人(人事任用的原则)何如?”
晏子对曰:“地不同生(每个地方培养出的人才不同),而任之以一种(只根据一种才能而任职),责其俱生不可得(不可要求部属具备所有的才能);人不同能(不同才干),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不可要求部属任何事都能够做好)。责焉无已(要求无尽),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不满足),天地有不能赡(供养)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近)乎左右,阿党(ㄜ ㄉㄤˇ;结党徇私)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长处),不彊其短(不强求其短处),任人之工(专长),不彊其拙(不强求其弱点)。此任人之大略也。”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其常行何如?”
晏子对曰:“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专断独裁);贵贱无亲焉,大臣无礼焉;尚谗谀(喜爱谄媚)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国无常法,民无经纪;好辩以为忠,流湎(ㄌ|ㄡˊ ㄇ|ㄢˇ;沉溺于酒;放纵而无节制)而忘国,好兵而忘民;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严刑峻罚,而吝惜功赏);乐人之哀,利人之难;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防非:亡国之行也。今民闻公令如寇雠,此古离散其民,陨失其国所常行者也。”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西元?-前500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书初成于春秋末期,由齐国史官与晏婴的宾客记载而形成。后经稷下先生的整编,而流传于世。西汉时,经刘向的整理,《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问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可视为是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有人视《晏子春秋》为最早的人物传记,“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