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背后大学生的社会焦虑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36:50
浅谈涨价背后大学生的社会焦虑及对策
何峰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一直居高不下,并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表现出一种社会焦虑,针对这一特定时期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  教育  社会焦虑  社会转型
2008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在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同比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比,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平均增幅也达到4.8﹪。2008年年初因南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及春节等因素的影响,一月份CPI增幅为7.1﹪,二月份CPI更是达到8.7%。消失了近10年的“通货膨胀”一词又开始频频出现在官方报告和街头巷尾的议论中。根据经济学通行的通货膨胀刻度计算,CPI在3﹪-5﹪为涨幅较弱的温和通货膨胀,CPI在5﹪-10﹪为涨幅较强的温和通货膨胀,10%以上为强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已成定局。
2008年初人民网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物价问题高居榜首,远高于排在其后的“居民收入差距”和“腐败问题”,有51.85%的人认为,目前的物价水平无法承受;56.44%的人认为,此次物价上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特别大;66.86%的人表示,最担心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49.81%的人最关心薪酬的增长幅度是否会低于物价的增长幅度。调查显示,对物价上涨情况表现出的忧虑已经达到一种社会焦虑的程度。
所谓社会焦虑,是指由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在民众中产生的压抑、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这一紧张心理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社会张力,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广泛,对社会上的变化和信息比较敏感,更容易体察到涨价现象引发的时代变化,极易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在2007年九月份从南到北发生的由于高校食堂涨价牵动的一丝波纹,也许正是大学生社会焦虑的某种体现。
构建和谐校园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应该头脑清醒地看到这些社会焦虑的现象,居安思危地科学分析其中的原因。涨价背后大学生的社会焦虑形成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对社会发展的焦虑:社会转型的不确定性。
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转型,是一场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也没有基本的理论可作指导,客观上甚至不允许从容地进行一些基础性工作,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式”的社会变革。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导致中国部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没有解决好。“改革将向何处去”的争论也自始至终伴随着改革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经世思想影响着以大学教授为代表的当代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熏陶着热血沸腾的大学生们,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大学里永恒的话题。但是长期的这种“试错法”式的变革,直接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取向缺乏清晰认识,他们在潜意识里往往有一种不踏实感,生怕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这种转型不确定性的社会焦虑贯穿着社会转型的始终,只是深藏于人们心理的潜层次,涨价现象只是这种困惑和焦虑不安情绪的诱因。
中国的社会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换句话说,就是进入了一个高风险的时期。社会转型也由改革初期的增益型向现阶段的利益调配型转化,增益型的改革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凡是卷入改革的人都是赢家,而且利益的增进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或群体的利益受损。而利益调配型改革意味着大范围的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此群体利益增加,常常意味彼群体的利益损失。改革进程中社会成员的经济位置,往往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此起彼伏的变化,这种反差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生活中或多或少看到和认识到这种现象,经济领域的涨价现象其实质也是各种利益结构大规模的洗牌过程,他们担心成为这次涨价的利益损失者,总是处在“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的不良后果的心境”。
2、对个人前途的焦虑:就业预期的降低。
自1999年开始,中国开始了一场以刺激中国经济和减轻就业压力为目的的教育改革,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校园面积和学生人数的空前膨胀,大学的数量膨胀和教育质量的持续下滑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危机”。长期的就业“熊市”使大学生的焦虑感具有了普遍性。而在近两年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现象的问题,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对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而宏观经济调控必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长期的大学生就业“熊市”再加上这一利空消息,放大了宏观调控对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的社会焦虑程度。
大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发展,开始设计自己的前途,规划自己的人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普遍提高,他们在寻找 “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发现就业工资越来越低,大学生普遍的就业工资已经从3000元降到2000元,再降到1000元,大学本科毕业生起薪800元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在2007年甚至出现不得已想出的“零工资就业”的应对之策。涨价现象使成家立业必需的房价已经炒到了天上,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大幅上扬,他们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会对现实中的自我产生不满,焦虑的情绪也就不自觉的产生。
3、对现实生活的焦虑:经济承受能力较弱。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与涨价的承受能力成反比,恩格尔系数越高的家庭对涨价承受能力越弱。根据全球咨询业巨擘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0.4%的富有家庭占有70%的国民收入。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呈现三角形结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高,食品涨价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特别大。大学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没有固定的收入,全靠父母经济支持,社会经济的这种三角形结构也传导进大学校园,大多数学生来自普通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他们在整个社会群体中,经济承受能力是比较敏感的,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更高,食品涨价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更大。自国家决定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宿舍和食堂作为后勤服务的一部分,走向了社会化道路,这场社会化改革的最终表现为各高校食堂搞起承包,经营者占有垄断资源,他们成为独立或相对独立核算的新主体,经营活动商业化。社会上的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出现大幅上涨,经营者必然要将这些涨价因素全部转移到学生身上,饭菜价格上涨成为必然。食堂涨价必然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食堂涨价对于贫困学生来说,意味着生活质量又要降低一个档次。而学生在这场博弈中无疑是弱者,他们没有成本知情权,没有管理话语权,他们只能将价格上涨导致生活费用大幅提高的现实变成心中的苦闷,久而久之会对社会产生隔阂和不满,进而诱发成某种社会焦虑。
4、社会适应焦虑:心理承受能力有待加强。
在这场强烈、高速的现代化社会转型中,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行为准则大量出现,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适应困难,通货膨胀加剧了这种固有的生存焦虑,各种思潮及利益集团代言人竞相登台,将许多隐性层面的矛盾显性化和复杂化,对大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提出了更高要求。可是许多高校片面追求科技教育,实用主义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导致这一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偏低,人格养成偏差的通病。在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主导和浮躁的氛围中,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承受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导致“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学生大量出现。
“置身于市场经济中的民众无人能预测到社会制度中的各种动力,以及伴随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刘易斯·A·科瑟,1990)。中国市场经济化进程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涨价现象引发大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果聚集到一定的程度,极有可能在大学生之间相互感染,最终形成社会的张力,甚至导致某些有害的集体行动的产生,危及校园的安定团结,还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机制丧失信心,影响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里的地位,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构成和谐校园过程的实质是一个不断消解矛盾的过程,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地探求涨价背后大学生的社会焦虑解决之道。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落到实处。
舒缓和抚慰这种社会焦虑,更多需要从政治和经济的层面来努力。党和国家已经注意到涨价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平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充分就业机会,在宏观经济调控上频频打出组合拳,连续6次加息,6次发行央行定向票据,12次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次发行特别国债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经济已出现走稳的迹象。在教育领域上,明确反对教育产业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通过“绿色通道”使家庭困难学生上得起大学,建立新的国家助学体系,国家投入助学资金154亿,北京、黑龙江等省市对大中专院校学生实行猪肉等副食品临时性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校园充满了暖暖的春意,教育这个热点问题在物价上涨的敏感时期,没有成为投诉的热点,而成为广大老百姓的福音,也得到了广大学子的深深拥护,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信心。各级政府和学校也应从讲政治、识大局的高度,将这些消解社会焦虑的举措落到实处。
2、把握热点,联系实际,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热点、亮点问题,不能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讲座,从根本上去把握、分析这些热点问题,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及时传达并分析透彻,适当将中国的发展与国际形势联系,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同时组建成长小组,这也许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即招募一些有相似经历或具有相似困惑的大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困惑,让大家帮助他寻找解决的方法,在这种相互交流和沟通中,相互信任的氛围下,小组成员会感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的支持,增强面临问题的应对效能感,加上指导者的及时引导和对个别人员进行单独咨询,帮助小组成员解决困惑或缓解焦虑,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发展。
3、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建立经常性沟通机制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反叛意识强,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平等和民主意识也在迅速增强,越来越懂得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维权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学校要增强特别是关于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工作的透明度,对大学生做好宣传、解释、说明工作,使他们知道学校每项工作干了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目的。通过建立上下沟通机制,发挥学生组织“代言人”的渠道,大学生的利益具有表达和反映的正常途经,遭受挫折的焦虑和不满的消极情绪有了宣泄与化解的地方,有利于改变认识,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4、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完善心理咨询工作。
实践证明,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是大学生释放负面情绪的“安全阀”。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环境都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发育相对滞后的情况,使大学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工作,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与咨询,可以缓解其压力,尽快调节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逐渐改变与外界格格不入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改善生活品质,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了大师的风范和独立的学术思想外,还应有塑造自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校园建设应摒弃那种贪大求全,追求奢华的世俗之气,多从“静心”处入手,努力创造出“如沐春风”世外桃源的学习环境。二是指动态文化的心理环境。主要指校园制度文化,如班风,校风等。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和教学管理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大,应起到规范师生的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和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的作用,积极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整体氛围,达到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邱敏《社会》2003年第3期
2、《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与社会工作的回应》于晶利 申维东《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9期下半月
3、《中国现阶段社会风险增多的原因分析》吴忠民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4、《应重视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吴忠民《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3年第2期
5、《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教育部人事司  199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