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举:无焦点 有烂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1:53:03
无焦点 有烂招
沈泽玮 (2009-12-05) (原载《联合早报》)
台湾选举常常弄得像嘉年华那样热热闹闹,初看有趣,看久就腻。抹黑、抹黄、抹红、买票、闹场等等烂招,政客像注重环保那样,循环再用。
不过,至今还没有事件可以超越2004年总统选举时两颗子弹的经典。
涉及全台湾层级的总统选举因为牵动两岸未来走向,至少还有竞选主轴,看了还有味道。类似今天乡村县市的地方选举,候选人的名字,台湾人自己都叫不出来,选举又缺乏大议题,完全没有焦点,就一直看到琐琐碎碎的吵闹。
不同县市各玩各的议题,但依然不脱低成本的爆料、煽情、悲情、制造话题,就是要左右拉锯性的选情。
南投县第一个引爆话题,民进党候选人跳出来指行政院长吴敦义和经营夜市的黑道人士关系密切,闹了好几天才落幕。结果,民进党猛料这么一爆,反而把竞选主题打歪了,还拉抬了国民党候选人的民调。
在台湾,政治人物通常黑白兩道都得交往,更何况是有好几万票号召力的夜市召集人,不管是黑手白手都要握,所以民进党打黑道伤不到人,反是伤了自己。
黑道之后,还有很多口水陆续喷。东部超级战区宜兰,民进党候选人被指有外遇、假学历;马英九在选前十天违法提民调而惹风波;谢长廷到新竹县去凑热闹又申诉被推挤,特勤人员穿上了有候选人名字的背心惹争议,还有马英九的车队要其他私家车让路的“合成照”风波也让总统府杠上《自由时报》。
选举期间,狗屁倒灶的事总是一大堆,大家突然喊“狼来了”喊得爽,能骗多少就多少。
11年前,高雄市长选举,国民党的吴敦义就被“绯闻录音带”害惨,男女情爱的电话录音被指是吴敦义和一名女记者搞暧昧;2005年的三合一选举,更有人制作了“非常光盘”,指马英九和胡志强是一对,还称朱立伦有外遇。
其实,有过2004年的两颗子弹后,除非来个三颗子弹,否则也没什么新鲜的。反正头过身就过,出问题再说。
台湾民主化的好、直选制度的好,就给这些黑影给弄坏。直选制度推行至少已有半世纪的历史,从最早的村里长选举开始,一直到1996年的总统直选,台湾人能够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其丰富多元的民主社会让不少华人地区的人投予羡慕眼光。
不过,选风之败坏却也凸显了未成熟的民主社会的另一个脆弱面向,民主制度有了,民主选举文化却未建立好。选民主要分成蓝绿两大阵营,投票行为很难做到理性客观,选错了人就留待下次选举再修正。
而国、民两党似乎也各有专长,国民党指民进党选前“奥步”前科累累,民进党则指国民党在贿选方面遥遥领先。
据媒体报道,外岛金门、马祖价码高得吓人,一票甚至喊到三万,但实际抓到的最高五千。台湾本岛行情差很多,基隆、宜兰、花莲多为五百、一千,可是人少的山地乡另当别论,出现每票三千高价,花莲还有三绑一方案,县长、议员、乡镇长五千块一起买。
另据法务部公布的最新查贿数据,至今检察机关共接获情资3962件,收押了150人,其中国民党人30个,民进党人14个。
这种黑金政治、用钱去绑桩脚的选举劣风,据知在国民党李登辉时代冲到高峰。两蒋时代,政权稳稳在手,李登辉接手后,内有同党人士竞争,外有民进党日渐壮大,为了巩固政权就与地方势力结合。这种政治人脉网能够成型,除了因为牵涉利益交换之外,多少也与传统社会文化中重人情、重关系的特征有关。
因为涉及利益交换,政治也开始变成一门生意。政客若花了很多钱经营地方人脉,当然就要争取当选才能翻本,即使不获政党提名,也要选到底。不然,等于是进好了货,选得上才能开店营业,选不上就赔本了。
这样看来,和选民的倾向一样,台湾选举文化也两极化,一个是要有钱,一个是不用本钱。
要有钱,因为要成立竞选总部、要做布条和看板、要打电视或平面广告,要买饭盒给工作人员,还要给庄脚红包。不用钱,就嘴巴张一张,爆料抹黑,相互漫骂,反正选举过后,太阳照样升起,一切回归正常,真真假假,谁理?
不过追根究底,有什么样的选民,就选出什么样的领袖。
虽然政党都说要反省检讨,但不管是中央或地方层级选举,要整肃抹黑造谣、买票送礼等歪风,台湾需要的是,更多素质良好、理性思考的中间选民。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