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行孝无助传统文化的觉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9:08:59
中国传统文化是近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不提“孝”。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看作是考量一个人道德的根本,而善事父母就是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倡导的2006年首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星推选活动8月31日在北京启动。这次活动将通过公众投票和推委会评审的方式选出十位最有孝行的演艺明星,旨在促进社会形成尊老孝亲的良好风尚。
于是,演艺明星被推上另一个社会舞台,置身于大众的道德评判中。明星对父母是否尽了孝道变成大众说了算。然而,就孝的本质来说,孝道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东西,是通过社会舆论形成的某些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看不到摸不着,一个人是否孝顺,是否尽孝,只能看其内心里有没有孝道观念。如果对号入座,普天下是难以找到一个真正的孝子的。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孝与不孝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父母只能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给子女的行为打分;总不能强行把孝道具体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吧?孝是一个不能具体量化的东西,所以说,即使哪个明星被评为最有孝行的代表,恐怕也难以真正说明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父母未必愿意看到子女因为自己而受到社会道德的审判。
与孝对立的是不孝。在中国,子女虐待老人的事件频频发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享受“小皇帝待遇”中国的孩子们,在这些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中,老人被“边缘化”,蜷缩于被爱所遗忘的角落,甚至沦为家中的免费保姆和佣人;有些年迈体衰者更被视为累赘而遭到子女的嫌弃以至遗弃。
那古代的中国人是怎样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呢?在古代,中国的“孝”不仅被看作是一种家庭道德,而且被泛化为个体、政治(封建时代选拔官吏是需考察尽孝情况的)、社会道德,有立身、事君、处世等宽泛的衍伸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秩序和伦理关系是以孝道为基础,而中国传统家庭和社会的超稳定特性,除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缓慢之外,孝道在其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尊重长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伦理美德,并非某种具有特别民族性的文化属性,但把这种天然的情感上升到制度化的“孝”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制度化创新”。
目前,在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孝道”的淡漠大多数可能是家庭亲情教育失败的结果,但不可否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老人晚景的凄凉,往往与缺乏社会保障有极大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不能简单斥之为不孝。因病举债在中国农村并非罕见,这一生存窘境,恰恰与“二十四孝”里郭巨埋儿所面临的境遇如出一辙。
当生活水准降低到要为基本生存而抉择的时候,老年人往往会成为牺牲者。牺牲和剥夺老年人的生存权益,当然是违背基本人性的,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因素,更值得深思。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了,但是中国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却还没有完全脱离养儿防老的农业时代。在二十四孝的时代没有什么社会福利的概念,但如果现在还用“孝感天地”的传说去祈求老天赐坛黄金埋在自家菜地里供儿养老,未免太天方夜谭了。
“孝”需要子女来负起责任,也需要父母为自己来负起责任,更需要国家为社会福利来负起责任。其实根本用不着二十四孝这么多,做好这三方就已足够。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有人在忧思“未富先老”是中国将要面临的问题。如果用二十四孝来给这个社会问题开一剂药方,恐怕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而那些等爱回报的老人们也只能对此报以一声无奈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