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入门必看的心德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23:14
3月1日
《135镜头:兵书二十二卷》 第三部分
十八、说说其他“原厂”
所谓原厂,指既能造机身又能造镜头。现在的适马按说也算原厂,不过习惯上人们还是把它列为“副厂”――镜头专业厂,它的主业还是造镜头。
在日本135单反相机领域,除传统的五大厂外,原来还有很多二线的“原厂”,可惜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多年,只剩下一个三流的Cosina还在生产一些贴牌产品。厂家间的竞争在数码浪潮来袭前已经残酷无比。
1、托普康(Topcon,有译为“特强”):尼康原名为“日本光学”,托普康是“东京光学”,早年也是大厂。它生产的RE super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四大专业单反相机之一,曾经供应美国海军,我有过一架这种版本的,底盖刻有美国海军的缩写“U.S.NAVY”,机身为全金属,沉重结实得像坦克,工艺很精密,卡口与德国Exakta相机通用,简称E/T mount。它制造的镜头也非常出色,当年被誉为有德味的日镜,其标头58mm/1.4至今仍被Conisa拿来仿造,实力可见一斑。托普康的地位在五大厂之外可居首位,它于八十年代停产摄影系统,继续生产其他精密光学仪器。
2、柯尼卡(Konica):柯尼卡生产过120相机,还生产高档135 旁轴相机,对早期135单反相机发展的贡献更是名列前茅,超过多数大厂。可惜它不曾致力于专业相机制造。在其135单反相机中,全机械的T3(N)和电子机FT-1都不错,不过未达到专业要求,我有后者。在日本135单反相机中,柯尼卡系统的法兰焦距最短,使它可以转接任何品牌的镜头来用。至于柯尼卡镜头,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当年我写过一篇文章《皇冠上的宝石:KONICA HEXANON 28mm/1.8 UC》,发烧友们认为很煽情,如下:
说起KONICA,都知小西六,再有樱花卷。不细说KONICA在机身制造方面对世界相机业的贡献了:1948年……,1968年……,1969 年……,1975年……,1982年……,HEXAR,HEXAR RF,这是旁轴篇。1960年……,1968年……,1979年……,1981年……,这是单反篇。其中出现若干里程碑式的“世界上第一架……”,KONICA用家都知道,不赘述。
KONICA的HEXANON AR镜头,从15mm鱼眼到1000mm共计33种。很多人认为KONICA是日本二流品牌,其实论光学实力,在六、七十年代它不弱于NC,其镜头质量因超过尼康而被日本政府树为行业标准。尤其它的UC镜群,在粉丝眼中是K家的“皇冠”。这个UC,据KONICA公司的解释,除Ultra Coated外,还有两层含义:Ultra Close Focusing、Ultra Compact。在UC镜群的皇冠之上,闪烁着诸多珍宝:15mm/2.8Fisheye,35mm/2(9片玻璃),57mm/1.2,85mm /1.8,400mm/5.6 Fluorite。谁是皇冠上的宝石?是28mm/1.8。
它是当年最快的28mm广角镜头。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一支其他的28mm镜头拥有如此大的光径。那时尼康AF 28mm/1.4 D和佳能EF 28mm/1.8 U远未孕育。至于更晚的适马EX 28mm/1.8,不提也罢。它曾经是28mm焦段当之无愧的镜王。
它是第一支设计有Floating System的28mm广角镜,即UC的第二层含义:Ultra Close Focusing。这是KONICA单反镜头中唯一拥有这种高档设计的,其近摄时的像质得到明显改善,扩展了它的实用范围。
它的最近摄距达到0.18m。这意味着什么?28mm 1:2!这令人瞠目。我至今很难相信这一点,认为是自己没看错了英文资料。
它制作精良,结实耐用,手感如船橹划破春水。其8片8组结构,即使全开光圈拍摄依然锐利清晰。曾经有人用它与同门28mm/3.5对比测试,结果同在f/8.0时,它的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还原能力全面胜出,同在f/3.5左右时二者差距更大。
它的滤境口径只有55mm,即UC的第三层含义:Ultra Compact。这是一支超紧凑的超大口径广角镜。想想其它品牌的同光圈28mm镜头有多大?
它太昂贵,比同门28mm/3.5贵10倍。它太罕见,这方面同样是K镜之最,属于万里见一。即使在拍品丰富的ebay,一年难见它露面一回。所以一旦有机会得到它,决不要犹豫,立即拿下――也许只有上帝的宠儿才有这份运气。而一旦拥有它,决不要出售,否则一定后悔。
这篇文章被我删了不少,因为煽情过度了。我还有过50mm/1.4、40mm/1.8,后者是“饼干头”,却是双高斯结构,而非天塞,成像好于尼康45mm/2.8 P,价格便宜得不像话,被我称为“柯尼卡小剃刀”。
3、雅西卡(Yashica):雅西卡在日本二线厂家里可以排进前三名,实力比理光强,尤其是电子技术很好,否则蔡司不会选它来合作。它的120双反相机在中国很有名,135单反FR系列质量很好,镜头色彩鲜艳、层次良好,21mm/2.8、55mm/1.2、微距镜头、135mm/2.8、500mm/8 RF、28-50mm、28-85mm、80-200mm都不错。我有过它的FR-1和50mm/1.4,这个镜头可以与著名的Contax 50mm/1.4 Planar媲美。雅西卡系统与康泰时系统卡口一致,称为C/Y mount,可以互换使用,但我不建议这么作。
4、富士卡(Fujica):富士的摄影产品之丰富,只有当年的柯达可比。哈苏的H1、xpan都是它作的,除了那个30mm镜头。其135单反机身以罗口ST- 901、卡口AX-5最好;镜头的镀膜技术突出,与禄莱HFT、宾得SMC并称世界三大优秀镀膜,成像的通透度和层次是日头中顶尖的,色彩艳丽,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与德头比,只是味道薄了些。50mm/1.2和80-200mm/3.8是其最好的产品,我曾经有机会得到它们和AX-5,却放弃了,至今后悔。
5、玛米亚(Mamiya):玛米亚生产过少量135单反器材,我有过它的M42罗口55mm/1.4,镀膜是蓝黄二色,做工相当好,成像也很清晰。值得一提的是:玛米亚曾为尼康生产其Nikkorex系列相机,曾为禄莱SL系统生产其Rolleinar系列镜头。那些对“血统”要求高的发烧友要小心这个。
6、理光(Ricoh):理光进入中国市场很早,因此曾经被孤陋寡闻的人视为高档器材,那时的一些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日本理光高档相机”之类的文字,挺可笑的。理光不是造不出好机器――看它的旁轴相机即知,而是典型的自甘堕落,厂方的说法是:市场定位。理光早期造过几部相当好的单反相机,比如M42时代全开光圈测光的快门优先相机TLS EE;比如它最好的单反相机XR-X/P,品质达到准专业水平,很有特点,并为其配套生产了不错的P系列镜头。理光最牛的单反镜头是28mm/3.5 Asph、300mm/4.5 APO,稀有程度赛过大熊猫。后期的理光器材就乏善可陈了。
十九、说说日本“副厂”
所谓“副厂”,指专业镜头厂,主要是腾龙、图丽、威达、适马四家。现在适马的主业仍是造镜头,腾龙已经停产Bronica,威达的机身不值一提。
我坚持认为“副厂头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发烧的”,所以下面不谈副厂头的把玩、收藏价值,只从实用的角度说说我的印象。
1、 Tamron:腾龙镜头结像风格类似尼康,故有“小尼康”之称。其普遍特点是微距功能突出。在四大副厂里,腾龙镜头的整体质量可排第一,“狗头”不多。专业SP系列的阵容很可观。其SP自动头里,我最欣赏的是24-135mm/3.5-5.6,因为“副厂头是拿来用的”――实用价值最重要,这个头的焦段覆盖了最常用的起步超广角和起步长焦段,对像质要求较高的影友而言,它是副厂头里最适合“一镜走天下”的,仅次于佳能L级的28—300mm、 24-105mm、美能达28-135mm等原厂高档镜头。至于腾龙那些业余的28-200/300mm,用上一段时间后你就会知道――方便而已,“慰情聊胜于无”。
最值得把玩的SP是停产的手动系列――几乎每支都是佳作。24-48mm/3.5-3.8、28-135mm/4-4.5二镜由于 AF 24-135mm/3.5-5.6的出现,其实用价值已减弱。我更喜欢的是:(1)35-200mm/3.5-4.2,其像质优于腾龙销量最大AF 28-200mm/3.8-5.6,腾龙应该把后者也做成专业镜。(2)200-500mm/5.6,我用过朋友的一支,像一门微型的无后座力炮,外观极其漂亮,像质优秀,是副厂望远变焦头里最值得拥有的,腾龙已经推出其AF版,手感、做工不如MF版。(3)70-150mm/2.8微距平像场柔焦人像镜头,是我唯一值得炫耀的副厂头,是SP系列里最珍稀的,其设计独一无二。我是从英国买回来的。
180mm/2.5 ED、90mm/2.5微距以及百搭接环、BBAR镀膜等不谈了。
2、 Tokina:其实图丽才是真正的“小尼康”,它与尼康的关系很近。图丽拥有日本最大的光学玻璃企业――保谷公司,很多大厂、原厂都采购它的光学玻璃,可是图丽并未在自己的专业镜头中大量使用高档特种镜片,也许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放弃“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令人遗憾。
图丽镜头的缺点:很多恒定光圈变焦镜头在全开光圈时像质稍差;很多镜头成像色彩轻微偏黄;AF镜头的自动手动切换机构容易出故障。图丽镜头色彩还原明度较高,调子明快,不少人喜欢这种风格。值得谈的AT-X系列专业镜头有:(1)60-120mm/2.8,是图丽镜头中最罕见的,很好的专用人像变焦镜头,全开光圈时成像柔和,收两档很锐,很实用。(2)100-300mm/4,MTF测试得分不高,但用过它的影友都夸它像质好,有趣。(3)150-500mm/5.6,规格很夸张吧?如果比规格,那么只有佳能FD 150-600mm/5.6比它强,适马300-800mm/5.6就不要来比了。这个头MTF得分也不高,但据用过的人说――像质也相当好。(4)28-70mm/2.6-2.8,采用法国安琴28-70mm/2.6的设计,像质说不上优异,但在当年尼康苦苦造不出自动对焦的 28-70mm/2.8来对抗佳能时,你会在很多尼康专业自动相机上看到它的身影。(5)300mm/2.8,图丽最好的镜头,MTF得分和实拍都很好,略好于腾龙那支SP,是取代昂贵的原厂300mm f/2.8镜头的首选。(6)90mm/2.5 macro,与腾龙那支一样好,像质不逊于原厂。
3、 Vivitar:起家于美国的“皮包”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只聘人作设计。所有产品都是他厂代工的,为其代工的包括奥林帕斯等十几个公司,可谓壮观了。它设计镜头的能力很强,早期设计了一批规格惊人的镜头,很多是五大原厂没有的,其类似腾龙百达接环的接口系统也不错。八十年代后威达自甘堕落,其 series 1系列不复当年之勇。值得谈的有:(1)450mm/4.5非球面折反镜头,配专用2x增距镜后甚至有微距功能,是个超级怪物。(2)90-180mm /4.5 macro,是世界上第二支微距专用变焦镜头,结构质量比第三支――尼康的AF 70-180mm更强,但成像不如后者。
威达还出过24mm/2、28mm/1.9、55mm/1.2、600mm RF、35-85mm/2.8等有名的镜头;90mm/2.5 macro是图丽代工的;135mm/1.8比宾得的A*就差远了。我有过两支威达手动定焦头。
至于所谓威达“神镜”,指的不是它的成像质量。
4、Sigma:我对适马镜头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尽管目前适马的风头压过所有副厂,其数码单反相机的像质甚至好于某些原厂。网络摄影论坛广为流传的“适马镜头是噱头”的说法,是我发明的,所以不谈那些规格吓人的适马镜头了。我试用过几支EX,印象平平。
要说明的是:用适马镜头同样能拍出杰作,能拿影赛大奖,能成为摄影家。
二十、美国柯达Ektar 100mm/3.5镜头
美国人对世界摄材发展做过巨大贡献。其中伊士曼.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生产供应商,也是生产相机品种最多的厂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可谓“百年柯达”。其产品覆盖大、中、小画幅领域,多数为普及型。我曾经把柯达比喻为欧美相机制造业中的“南拳派”,不弱于“少林派”蔡司、“武当派”福伦达和“峨嵋派”禄莱。如果想仔细去研究柯达相机,那么所费的精力绝对不会少于蔡司。此非我辈所能为,也许只有出版过此类专著的柯达博物馆馆长能够做到。
柯达生产的相机多数为普及型,其目的是以相机促销胶卷,但也制造了不少精品。我认为有“五大精品”:大画幅的Speed Graphic、中画幅的折叠机超级Six-20、“金牌得主”Medalist II、小画幅的旁轴机Retina III C/S和Ektra。其中Ektra是收藏极品,徕卡相机的“一代天骄”M3赖以成名的关键技术即学自柯达Ektra和德国Cassar。比起庞大的柯达 “帝国”来,“小作坊”徕卡不算什么。
柯达135单反相机Retina Reflex系统不是精品,不谈。
我有过一台“金牌得主”,它的不可更换镜头100mm/3.5属于柯达最好的Ektar系列,据说玻璃来自德国,成像非常优秀。我之所以在谈135单反相机时提到这个相机,是因为我请人把它大卸八块,拆下镜头,改装成M42罗口,用在我的135单反相机上了。现在看来,给它动这样的“手术”纯属发疯,暴殄天物。谁让我对大中幅相机始终不感兴趣呢。成像效果:把中画幅镜头用在135机身上,影像的空间感明显异于同焦距的135镜头。
具体是怎样,用过才知道。
二十一、说说转接环
什么是转接环?转接环不是增距镜、微距管,也不是近摄倒接环、滤镜转换环。简单说,转接环的作用是把A接口的镜头用于B接口的机身。与腾龙的百搭接环不是一回事。
转接环的厚度由不同摄影系统之间的法兰焦距差决定,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机身接口至焦平面的距离差。135单反相机里,阿尔帕和柯尼卡机身最薄,最适合做转接平台,佳能FD、EOS机身也较薄。而135旁轴相机又薄于单反相机。
转接环有很多种,以成像结果来划分,可分为:
1、微距转接环:把薄机身上的镜头接到厚机身来用。效果是无限远不合焦,只能用于微距摄影。比如佳能生产的一种FD镜头转EOS机身之转接环。
2、正常转接环:把厚机身上的镜头接到薄机身来用,效果是无限远合焦,在各拍摄距离都可正常结像。款式很多。
3、带镜片的正常转接环:是在第一类接环上加入光学镜片,使无限远合焦。比如佳能生产的另一种FD镜头转EOS机身之转接环,比如德国生产的带非球面镜片的转接环。
以生产厂家来划分,转接环可分为:
1、 “原厂”转接环:佳能、宾得、美能达、奥林帕斯、徕卡、阿尔帕、柯尼卡等都生产过转接环,比如佳能制的M42镜头转FD机身之转接环、FD镜头转EOS机身之转接环、宾得制的M42镜头转PK机身之转接环、美能达制的Exakta镜头转MD机身之转接环、奥林帕斯制的OM等镜头转数码单反E系列机身之转接环、徕卡制的M39罗口镜头转M机身之转接环、阿尔帕制的其他卡口镜头转本厂机身之转接环、柯尼卡制的其他卡口镜头转本厂机身之转接环……等等。这种接环的特点是:精度最高,工艺最好,价格最贵。我有前三种。
2、“副厂”转接环:德国制的最好,日本制的其次,香港制的第三,国产的最差。我都有。
以所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1、大画幅镜头转中、小画幅机身之转接环。2、中画幅镜头转中画幅机身之转接环,如哈苏镜头转玛米亚645机身之转接环。3、中画幅镜头转小画幅机身之转接环,如宾得、康泰时都生产这种原厂转接环。4、小画幅的单反与旁轴之间、单反之间、旁轴之间互换转接环……
总之,几乎有多少种镜头、机身接口,就有多少种转接环。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专门去研究,乐趣无穷呵。不过很容易上瘾,或曰“中毒”。
我前后共有十几种各类转接环,用来把徕卡、蔡司、福伦达、施奈德、罗敦司德、禄莱、Meyer、ISCO、Schacht、Kilfitt、尼康、奥林帕斯、宾得等R、C/Y、DKL、E/T、QBM、M42、AI、OM接口的镜头,转接到佳能FD、佳能EOS、尼康F、宾得PK等机身来用。其中最为得意的,一是把世界上最好的镜头徕卡R 180mm/2.8 APO通过罕见的R->FD转接环,接到世界上最好的单反相机佳能NF-1上来用;二是把最罕见的罗敦司德30mm/2.8老镜头通过昂贵的 DKL->AI转接环,用在尼康最专业的F3上面,而且无限远合焦。此种玩法实现了发烧友们梦寐以求的“双赢”。想想那时候真是疯狂--曾经誓言收齐全世界各种原厂转接环。
还有更疯狂的:在玩够转接环以后,我开始玩镜头、机身改口,请人把几支徕卡、康泰时单反镜头改成尼康口;把安琴古典 135mm/3.5镜头由尼康口改成M42口;把佳能NF-1机身改成Contarex口,后者必须在机身接口处加装光圈环,仅加工费就超过千元。这就是为什么那时我有三部NF-1。
我肯定不是国内最早玩转接环的,但是在国内相机发烧友中大规模兴起玩转接环之风,是源于我在网络摄影论坛的一个帖子:《邪派高手》。
因为当时就明白是“邪派”,所以现在“改邪归正”后,不建议大家玩这个。
二十二、说说专业小“傻瓜”相机
我有过很多专业、半专业水准的“傻瓜”相机――还是叫PS相机吧:Point & Shot。PS相机小巧可爱,一度我曾经想卖掉所有135单反系统,专玩PS机,把它们收集齐了,也很有趣。
在现代专业PS相机里,焦距最短的镜头是理光GR-21的21mm,最长的是体积较大的禄莱QZ 35T 38-90mm,光圈最大的是柯尼卡“巧思”的35mm/2,如果“巧思”还算PS相机的话。如果“巧思”不算,柯尼卡当年制造的、号称“穷人徕卡”的 Auto S3 38mm/1.8更不能算,那就轮到徕卡Minilux、CM的40mm/2.4--号称双高斯结构“最后的摩根战士”。
我评出的135 AF PS相机“四大美女”是:徕卡CM、康泰时T 2、尼康 35Ti、美能达 TC-1。对应的“四大美男”也是这四个厂的:徕卡R 8、康泰时 RTS III、尼康F 4、美能达A 9。这不是巧合。
我有过以下PS机:
1、美能达TC-1:美能达宣称这部价格昂贵的小机器是它们制造的最好的一部照相机,宣称其配备的G Rokkor 28mm/3.5专业镜头是它们最好的28mm镜头,宣称它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PS相机,都不算吹牛。它确实很棒,我甚至认为它是所有AF PS相机里最专业的一部,这种专业性体现在它的取景器、测曝光方式、金属含量、镜头素质、工艺水平、耐用程度甚至各种开关、调节锁掣的细微设计。尤其是它的镜头,虽然暗角大,但成像精细,经得起放大,这是专业相机的首要素质。它是我目前唯一保留的PS机,我甚至用它取代了此焦段的单反镜头。
2、徕卡Minilux zoom:用了一段时间,觉得它很多地方不爽。它和Minilux体现出徕卡专业PS机制造技术的不足。后来徕卡在CM上有所改进。
3、徕卡Mini II:徕卡委托美能达制造的非专业PS相机系列之一,镜头是Elmar 35mm/3.5,成像有部分徕卡的特点。造型古怪,但我比较喜欢。
4、康泰时T3:除了那个优秀的35mm/2.8镜头,其他地方都不如T2,包括造型、手感和专业性。买它不如买T 2或TVS III,后二者我太喜欢了。
5、雅西卡T3:用的是蔡司35mm/2.8 镜头,比康泰时T3早多了。机身比较丑,成像真不错。非常罕见。
6、雅西卡T5:性价比最高的半专业PS机,所配蔡司天塞35mm/3.5镜头色彩鲜艳,非常锐利。此机造型时尚,测光准确,是超值之选。
7、禄莱 35:仅这部相机就可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历史上最经典的袖珍135全金属全机械相机。我那部是罕见的最早期德制天塞版,比后期新加坡制的更珍贵,当年我出售时引起数人争抢,一年后仍有人来电邮询问。此机可谓“小相机,大影像”。
8、禄莱 AFM 35:是富士造的,镜头是38mm/2.6 HFT,天塞结构,采用低色散高折射率玻璃。感觉成像与传统的HFT有所差异。性价比很好。
9、尼康 600 AF:当年是世界上最小的AF PS相机,大小如一张名片,其小巧至今仍可排进PS胶片相机的前三名。与尼康著名的28Ti、35Ti和700 VR同时问世,是尼康在PS相机领域的四大力作。镜头是28mm/3.5,除暗角明显外,其他素质颇有专业水平。
10、佳能MC QD:佳能和宾得一直不重视专业PS相机,至今未制造任何此类产品,令人遗憾和不解。找来找去,找到这个MC QD,镜头是35mm/2.8,含当时罕见的非球面镜片。试拍结果相当满意,结像细腻清晰,色彩层次良好。可惜机身不是专业级的。
11、奥林帕斯XA、XA 2:奥林帕斯当年的杰作,一共四款,号称“太空囊”。机身金属含量较高,体积小巧,如果不算外接闪灯,甚至小于尼康600 AF。XA镜头是高档的35mm/2.8,有重影对焦;XA 2镜头是35mm/3.5,目测估焦;XA 4是28mm/3.5镜头,比较罕见。出片是典型的奥林帕斯味道:高清晰度,高反差,色彩饱和。可惜后来奥林帕斯没把它们AF化。
12、奥林帕斯U I、II:前者镜头是35mm/3.5,后者是35mm/2.8。价格很便宜,成像虽达不到专业要求,但优于普通变焦“傻瓜”机。销量很大,是U(mju)系列的代表相机。
旁轴镜头的优势是广角镜可以设计为对称式结构,各种像差较小,主要指标优于多为反望远结构的单反广角镜头。历史上重要的135旁轴广角镜头有蔡司 Hologon 15/16mm、Biogon 21/25/28/35mm、Topogon 25mm、Planar 35/45mm、施奈德Super Angulon等,几乎都是对称式结构。我对可换镜头的旁轴相机兴趣不大。
以上是我十年来把玩过的主要器材。现在已经不再对器材“发烧”,改烧照片了。很多人有与我类似的历程,“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十年经历积垒,今日一吐为快。佛曰:放下。我放下了手中的花瓶。
9:59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2)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135镜头:兵书二十二卷》 第二部分
九、Rodenstock 30mm/2.8
德国罗敦司德之为人所知,大多来自它的大画幅镜头,著名的仙娜相机即主要采用罗敦司德镜头。罗敦司德的放大头也很有名。它还生产望远镜,当然属于望远镜中的极品了,我曾有一支二战时期的德军双筒望远镜,即是罗敦司德制造,虽然很多部位已经磨出黄铜,但依然堪称艺术品。它还制造高档眼镜,有趣。
不为人所知的是――罗敦司德也为少数135相机生产镜头,比如美国 Kodak Retina Reflex,比如德国M42螺口相机。就为Kodak R.R生产的DKL卡口配套镜头而言,罗敦司德的要比施奈德的更少见,因此有了罗的DKL镜头优于施的传言,不过根据我的使用经验,二者的光学质量不相伯仲,施奈德的色彩和层次更好,而罗敦司德的整体反差较大,对被拍摄物体线条的刻划更锐利一些。毕竟它是从蔡司公司分离出来的,成像上还是带有几分蔡司的影子。
我有罗敦司德DKL口30mm/2.8和135mm/4,都是全金属、银白色,做工精致漂亮,镀膜的颜色与施奈德不同,是醉人的酒红色,像德国南部产的一种红葡萄酒。想象一下:在酒吧暧昧的灯光下,品着幽香浓郁的庄园红,摩挲把玩一支玻璃泛着玫瑰色、造型古典的罗敦司德135镜头,是不是很容易忘掉世间的烦恼?
30mm/2.8是罗敦司德135镜头里最有价值的。这个规格在今人看来平平无奇,毕竟如今即使28mm镜头光径也已经做到f /1.4,但在当年,能把视角大于35mm的镜头做到f/2.8的厂家并不多。30mm的焦距值很独特,视角介于28mm与35mm之间,颇堪玩味。
比较同规格的135镜头,罗敦司德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比施奈德贵不少。物以稀为贵嘛,所以在玩够施奈德镜头以后,我曾经幻想做中国头号罗敦司德135镜头收藏者。要达成这个目标,最难的不是搜罗镜头,而是让一个男人永远只对一种玩物保持兴趣。
在国内相机发烧友的手里,有多少罕见的玩意是从我这里流出去的?记不清了。
十、Kilfitt 90mm/2.8 makro 1:1 APO
Kilfitt是一家规模不大、辗转德美、已经停产的欧洲老厂,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曾经相当有名。你也许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如果你是位欧洲相机研究者,那么应该听说过“相机中的机器人 ”――Robot这个大名鼎鼎的老品牌;即使不知道Robot,你也应该知道“变焦”这个词的外文是――zoom,zoom源自 Zoomar,Zoomar是一个摄影镜头品牌,它制造了历史上第一支摄影用变焦镜头36-82mm f/2.8(恒定光圈,后来由Voigtlander生产),从那以后变焦镜头都被称为zoom lens。这个Robot和Zoomar,就都是Kilfitt旗下的品牌。厉害吧?
在摄影器材发展史上,Kilfitt以善于制造微距镜头、 APO长焦镜头知名,尤其是前者。它对微距摄影器材的贡献是最大的:世界上第一支135摄影专用微距镜头是它制造的――40mm/2.8 makro;世界上第一支1:1中焦微距镜头是它制造的――90mm/2.8 makro APO;世界上第一支专用变焦微距镜头也是它制造的――70-125mm/4 macro(Vivitar 90-180mm是第二支,Nikon AF 70-180mm只能排第三)。我还有它的一支APO长焦镜头――300mm/4 APO。Kilfitt是最早在镜头制造中普遍采用APO设计的厂家之一,另一家是著名的法国品牌Kinoptik,后者的档次、珍稀度和价格超过徕卡。对于了解摄影器材发展历史的人而言,徕卡真的不算什么狠角色,它唯一的贡献可能就是首创了35mm相机规格,这点我在后面聊到柯达相机时还会谈。
Kilfitt 镜头的价格不像Kinoptik那样昂贵,虽然它们的珍稀度是一样的。我接触过的Kilfitt镜头大都外观典雅、造型别致,但镜筒用料皆为铝合金,而非档次更高的黄铜,也许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吧。有趣的是,在那些结构和外观完全相同、唯卡口不同的Kilfitt镜头中,为瑞士Alpa相机配套生产的,其价格高于其他卡口的。为什么呢?
已经停产多年的瑞士Alpa 135相机向来被收藏家和研究者视为135相机至高无上的神品,是真正的贵族相机,跟它相比,徕卡只能算“平民”。的确,在反复把玩过几台Alpa135 相机后,我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最善长制造精密仪表的瑞士人是把它作为艺术品来生产的,就像手表至尊百达.菲利普那样。瑞士人在历史上总共制造了三部卓有名气的照相机:仙娜,牛排,康巴斯,它们无一不精密精美精巧精致至极,无一不堪称人类手工制造机械的完美典范。
牛排,是香港玩界对Alpa的称呼,谐音,就像他们称佳能为“锦囊”,称潘太克斯为“宾得”一样。我们一般把Alpa译为“阿尔帕”。“牛排”又分大小,135“小牛排”已经停产多年;120“大牛排”则是近些年才设计制造的,咱们青岛的张吃先生被阿尔帕聘为“大牛排”中国代表。挺班配的――张吃牛排嘛。
但“牛排”只做机身,没有生产镜头的能力,这不是它的特长。好在欧洲有很多著名镜头厂为它配头,比如Zeiss、Schneider、Rodenstock、 Voigtlander、Kinoptik、Angenieux、Enna、Isco、Schacht、Steinheil……当然也包括 Kilfitt。据说Alpa对这些厂家生产的“牛排”口镜头的质量要求比其他相机商严格得多,只有那些最好的镜头才有资格被选走并配以出厂证书。也许这正可以解释“在那些结构和外观完全相同唯卡口不同的Kilfitt镜头中,为瑞士Alpa相机配套生产的,其价格却高于其他卡口的”?
而且类似的情况在摄材产业里确实存在:施奈德镜头中著名的“林哈夫特选”即是。这样看来,虽然目前无人解释以上现象,但我的推测还不算空穴来风?那么就称这些Alpa口镜头为“阿尔帕特选”吧,或者,“牛排特选”?
说说我的那支90mm/2.8 微距镜头:这款镜头的设计生产过程比较长,早期的做不到1:1微距。晚期的1:1微距分黑白两种,黑色的更好,我这支就是晚期黑色1:1版的,镜组结构采用了当时的APO设计,所以在镜头前口有三个彩色圆环,是红绿蓝RGB三原色,表示复消色差设计。(我的另一支Kilfitt 300mm/4 APO也有此标志。)此镜微距调焦行程极长,有利于精细调整焦点。把调焦环拧到尽头时,其镜身分为两节三段,像一门威风凛凛的火箭炮。镜头末端带有不可拆卸的三脚架座,上面有三个直径不同的螺孔,以便接于不同的云台。这一切,都是非常专业和高档的设计。
我用它与现代的佳能EF 100mm/2.8 micro进行了实拍对比:f/2.8时,它的清晰度不及佳能百微,毕竟是几十年前的老东西了,而且色彩有些偏暖;光圈收缩两档后,成像大为改观,清晰度不弱,而层次胜出。要知道,佳能在日本镜头中向来以层次优秀著称。我不禁感慨几十年前德国光学的实力和水平。
这款镜头外型硕壮,比现在的135中焦微距镜头明显大,体积重量都接近中幅镜。实际上它的像场确实超过6x6!查过资料才知道――当初Kilfitt公司是把它作为120、135通用镜头来设计的,通过更换尾部接环,它居然还可以用在哈苏、潘太康等120单反机身。我在一个日本网站上查到它与哈苏Zeiss 80mm/2.8 Plannar的实拍对比资料:全开光圈f/2.8时,Zeiss清晰度胜出;收缩两档后,Kilfitt表现出惊人的local contrast和micro contrast,所拍建筑物不仅清晰度胜过Zeiss,而且呈现出的油润感和立体感也非对手能及。
我唯有无语。
这实在是一个超级家伙,一门超级武器――The Super Devil !
十一、其他德国镜头品牌
Rollei:禄莱厂制造机身的本领是世界顶尖的,它历史上的经典名机很多,但它缺乏设计制造镜头的能力,虽然开发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优秀镀膜HFT,但镜头基本都是采用蔡司、施奈德的设计,其135体系的QBM卡口镜头更是直接继承蔡司 Contarex,其同规格镜头略优于后继的Contax,光学素质不逊于徕卡。可惜这么优异的镜族由于禄莱SL系列机身的失败而未能被更多摄影人所认识。我有过它的50/1.8和135/2.8 Carl Zeiss HFT,都很出色,后者更是难得。
ISCO:不是ISO。这个品牌目前仍有,主要生产高档电影放映镜头、投影镜头等,已经不产135摄影镜头了。据说这个厂是从施奈德分立出来的。我有过它的24mm/4,50mm,135mm 等镜头。其中24mm/4比较罕见,是那个时代不多见的几支德国超广角镜头之一,镜头很大很重,前镜片比现代的24mm要大得多,在古典时代采取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超广角镜头边缘的像质。其他几支镜头比较小巧。ISCO镜头的普遍特点是做工精致,造型美观,这一点胜过其他德国小厂。
Schacht:据说是大名鼎鼎的肖特玻璃厂委托别厂贴牌生产的镜头。有过它的35mm、50mm、135mm三镜。此牌镜头外观变化较大,制造工艺参差不齐,有的不够精致,供应阿尔帕的则很好。成像比施奈德反差稍大,层次过渡很好。
还有几个有名的西德镜头品牌,如Enna,Steinheil……,我没用过,不表。
东德的镜头品牌很多,大多属于蔡司体系。我有过20mm/2.8,20mm/4,135mm/3.5、135mm/2.8,200mm/4等六七支,成像大都不弱于同时代同档次的西德头,最有名的是超广角20mm/2.8,其畸变矫正之好,即使是现代日本镜头也不及它;135mm/2.8清晰度不输给徕卡。不过东德头做工稍差,而我对做工差的镜头缺乏深入把玩的兴趣。
十二、Angenieux 28-70mm f/2.6
说到法国摄影镜头,最牛气的轮不到Angenieux,是另一个品牌Kinoptik,比Angenieux高一个档次,其在国际二手市场的价位超过徕卡,即使成色较差甚至玻璃长霉的货色,也有人趋之若骛。Kinoptik最善长制造大口径APO微距镜头,其最有名的作品是100mm f/2 micro 1:1 APO。凡有摄影器材基础知识的,看到这些数字和字母,就明白意味着什么了。
除了它,就是也已停产的Angenieux了。
Angenieux,香港译为安琴,大陆译为爱展能、昂真奴,正确的译法应为昂热尼盎,应按法语发音去译,而非英语。我喜欢安琴这个名字,因为它恰好符合Angenieux镜头的成像特色。
安琴厂的光学设计能力突出,对世界摄影镜头的发展做过很多贡献,比如广角镜头的反望远式设计就是它发明的,从而为单反相机广角镜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它的经营策略比德国人灵活,比如它为德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多种卡口的机身制造镜头,甚至制造了佳能EF、美能达MAF等自动对焦镜头,使全世界喜爱欧洲镜头的影友可以享受到AF的便利。我的那个28-70mm/2.6就是佳能EF口的。
这个镜头属于安琴后期设计的镜头,部分结构使用塑料件,用料不如它的古典系列,但优于大多数日货。据说使用了阿尔皮斯山萤石,光圈为恒定f/2.6,是史上最亮的标准变焦头。镜筒最前部是一体式设计的方型遮光罩,造型很酷。镀膜炫丽,侧视如虹,但不够耐磨。AF有噪音,速度不慢。全开光圈成像较柔,收一档就很锐,清晰度高,耐放大,香港业内有“橡皮头”之谓。暗部层次不逊德头,立体感好,色彩还原淡雅真实,富有韵味,其风格颇似法国女郎。
我还有一支古典型安琴镜头135mm/3.5,尼康AI口,全金属,单层镀膜,镜身细长,工艺精致,造型秀美。玩过朋友的一支古典型24mm/3.5,阿尔帕口,更加精彩。这都属于罕见的极品。
说到玩相机的朋友,不禁想起几年前与一哥们去参加一欧洲摄影师来本地的讲座,见最前排一老外手持一古典相机,眺望良久,看镜头似是法国安琴,看形制似是 180mm/4.5。指给哥们看,他自诩也见过安琴,很不信。我与他打赌,在纸条写了“Angenieux 180mm f/4.5”,让他拿去问那老外。远远地看他和那老外攀谈的表情,我知道当晚有免费夜宵吃了。如今这哥们躺在医院动弹不得――月前在高速公路出车祸,腰椎棘突骨折。我也好不到哪去――“十.一”在内蒙古跌断了脚跟骨,在家休养。
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幸运的2005,就像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安琴。
十三、说说尼康
先表态:如果有优秀的国产摄影器材可用,绝大多数国人不会去买日本相机。在板砖横飞的网上摄影论坛,这种表态似乎是谈论日本相机的前提。
现今日本相机称霸世界的程度,远比日本汽车或者家用电器来得严重,特别在自动化、数字化技术领域,几乎是独霸天下。这是有历史来源的,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
在日本135摄材发展史上,同样出现过很多厂商和品牌。其中公认的大厂,在手动胶片相机时代是尼康、佳能、宾得、美能达、奥林帕斯五家,在自动胶片相机时代是佳能、尼康、美能达、宾得四家,这是业内公论。目前数码相机时代仍处于初级阶段,远未成熟,标准不一,变数频增,局面混乱,前景不明,佳能的风头最劲,其他传统厂家各有绝活,加上索尼、松下、三星等“巨兽”的介入,最终的实力排名很难预测,也许三五年后会初露端倪。
侃完这些,来说说尼康。
了解或自诩了解尼康的影人太多,所以陈词滥调不表,说说尼康一些所谓的秘辛:
尼康的专业相机没有普通业余爱好者想象得那么完美:大F的技术抄袭,F2的测光设计,F3的液晶板和机械快门,F4的液晶屏、取景器和自动化性能,F5的耗电和饰皮问题,F6的某些退步,顶极AF镜头的M-A环,数码相机核心芯片;
尼康不仅生产大画幅摄影镜头,而且生产过一批120单反相机,目前在国际二手市场仍可见到;
尼康公司是日本三菱重工旗下的子公司,三菱是日本军工产业的最大支柱,日本战力的四大象征――F2战机、90式坦克、金刚级战舰、亲潮级潜艇,都是它或者以它为主制造的;
尼康除生产摄影器材外,还生产其他领域用的光学仪器,包括军用光学仪器;
尼康的光刻机制造技术排名世界第二,稍强于佳能,不要低估它制造数码感光芯片的能力;
尼康在各大网络摄影论坛都有“枪手”(其他公司也有),这也许是它的四大销售商所为,也许是尼康粉丝的个人行为,也许与尼康本部无关;
尼康与佳能多年来互为头号竞争对手,但彼此的关系绝非你死我活、誓不两立,而是保持着某种程度的默契,这是大和民族企业文化特征之一,网络上轰轰烈烈的NC大战源于两家铁丝的狭隘,而与NC本部无关;
不要用“厚道”这个词来褒贬NC,二者都是商家,经营策略不同而已;
世界上最推崇尼康器材的,是中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
……
总之,谈相机最忌标新立异,但也不可以讹传讹。所以揭完尼康的秘辛后,再来澄清影友中关于尼康的模糊或错误认识:
一、尼康相机是最“专业”的,是相机里面的“老大”:什么是“专业”?人们往往混淆了“专业”和“职业”的概念。专业指水平,职业是工作,专业的不一定是职业的,职业的更不一定是专业的。摄影记者是一种职业,对于普通人尤其是普通中国人而言,它是人们首先想到的“非业余”摄影的代表,所以可以认为摄影记者最“ 常用”的器材是“最职业”的器材。而摄影家不是一种职业,他们是深谙摄影艺术的高水平专家,他们最“爱用”的器材才是“最专业”的器材。我说明白了吗?
那么,尼康相机是最专业的135单反相机吗?事实是:即使在手动相机时代,日本摄影家里爱用佳能的也多于尼康,而欧美摄影家更喜欢宾得、美能达、奥林帕斯等品牌。进入自动时代后的情况更不必说了。
那么,尼康相机是最职业的135单反相机吗?事实是:在手动相机时代,尼康相机确实是摄影记者尤其是中国摄影记者最常用的135单反相机。进入自动时代后,“老记”们手里的相机多数换成了佳能。
所以准确的说法是:尼康相机在手动时代是最职业的相机。
至于“老大”什么的,笑笑算了。
二、尼康镜头是最锐的,反差最大:什么是“锐”?锐利、锐度?锐利度、锐利感?明锐度?在谈论“锐”之前,要先区分这几个概念的含义。简单地说,锐利不是一个科学概念;锐度不是一个完整明确的科学概念;锐利度是一个内涵矛盾的错误概念;明锐度可以表述为MTF或反差,分为整体反差、(局部反差)、细部反差,都是可以量化的科学指标;而锐利感是人眼的生理感受,由分辨率和反差共同决定。分辨率测试又分为高反差分辨率和低反差分辨率,前者的比较意义不大,后者决定影像的暗部表现。综合考虑分辨率和反差两种因素,对锐利感的评比就至少可分为整体锐利感、细部锐利感和暗部锐利感。我说明白了吗?
那么,尼康镜头是反差最大的135单反镜头吗?事实是:尼康镜头是整体反差较大的几个135单反镜族中最有名的,它的细部反差很一般――看尼康镜头的高线对MTF曲线即知。在同分辨率测试条件下,整体反差大突出表现在影像边缘的轮廓线条;而细部反差大突出表现在影像的细节清晰度,高倍放大时尤其明显。这恰恰证明了尼康镜头的整体结像特征:影像边缘显得非常锐利,如刀割斧劈;层次、细节往往欠奉,耐放大能力不及徕卡等顶尖镜头。
那么,尼康镜头是锐利感最强的135单反镜头吗?事实是:尼康镜头是整体锐利感最强的135单反镜头。它的细部锐利感一般;暗部锐利感较差,往往呈现出暗部不够清晰的“死黑”状态。
所以准确的说法是:尼康镜头是整体反差最大、整体锐利感最强的镜头。
三、尼康镜头是细节最少、暗部最差的镜头:从整体倾向上说,尼康镜头确实是“双差”镜头――“高分辨率反差”差和“低反差分辨率”差,所以细节和暗部不是最好的。但以上所说的差,都是相对于顶尖镜头尤其是顶尖德头而言的。尼康不是造不出各项测试数据俱佳的镜头,毕竟厂家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市场和制造成本。如果想体验成像相对圆满的尼康镜头,我推荐:AF 28mm/1.4 D。
我用过的尼康机身有十几种,镜头几十支,以专业级的NAS系列居多,不细说了。尼康机身结实耐用,即使业余镜头成像也讨好,这两点是突出的,很讨中国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欢心。
这也是尼康在中国这么红的根本原因。
十四、说说佳能
不必否认一些被业内公认的事实,除非是头脑狂热的铁杆拥趸:一、以EOS 1系列机身、EF L系列镜群及附件共同构成的佳能自动摄影系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自动摄影系统,十几年前其地位已经超越尼康,成为自动时代的业界“老大”。二、整体而言佳能L系列专业镜头是日本人制造的最强大镜群,红圈L每支都很好,业内常用的评语是:“L is L!”三、佳能的专业与业余器材之间的档次差别比较明显,其低档机身、镜头用料不如尼康,虽然机身功能更全,但低档镜头的成像特点不像尼康那么讨好普通中国影友的眼球。
我用过佳能的三代EOS 1系列机身,EF红圈头七、八支,但最感兴趣的不是这声名显赫的自动系统,而是中国影友不够了解的佳能手动器材。
回顾历史,尼康能在宾得M42系统之后成为135手动单反相机的“老大”,首功要记在它专业相机的“开山祖师”――尼康大F的身上。在尼康大F称霸的时代,佳能等厂商没有能够与之相较的相机。一步落后,局面已成,舆论已定,但佳能一直在追赶。七十年代初,它推出第一部专业单反相机F-1及FD ssc镜群后,令尼康的“F2攻略”措手不及,在业内引起极大震动,一跃成为堪与尼康抗衡的势力。自此以后,无论是第二代专业相机F-1N还是第三代专业相机NF-1及FD镜群,其整体实力都不弱于尼康,NF-1机身的综合性能和制造水平甚至稍胜同时代的尼康F3、宾得LX、奥林帕斯OM 4 Ti,成为135手动单反相机史上的最强者,以致于当NF-1停产时,日本相机评论界发出一片惋惜之声,称之为:机王退役。其后尼康停产F3时虽然也曾引发感叹,但荣耀不及NF-1。
这些都是旧事,是为大多数态度客观的器材评论家所认可的,也是为很多资深发烧友熟知的。很多发烧友不了解的是:即使在手动时代,佳能制造镜头的整体技术实力也不弱于尼康,在移轴、微距、长焦和超大光圈镜头方面甚至一直领先到今天。
佳能制造专业单反镜头的历史并非始于新FD L镜,而是更早:在七十年代早期,伴随着第一代专业相机F-1的问世,佳能已经成熟地应用研磨Aspherical非球面玻璃和Fluorite萤石镜片,制造出了一批像质优异、用料扎实、工艺精密的专业级镜头,如24mm/1.4 Asph ssc, 85mm/1.2 Asph ssc,55mm/1.2 AL ,300mm/2.8 Fluorite ssc,24-35mm/3.5 Asph ssc,35-70mm/2.8-3.5 ssc,而TS 35mm/2.8 ssc甚至专为当时缺乏制造移轴镜头能力的尼康生产了一批F口的……这批使用非球面、萤石玻璃的镜头,其像质级别完全达到后世的L镜水准,只是当时佳能尚未使用红圈标识,所以被我誉为“先L头”。尼康推出同级别镜头是几年后的事,前两种规格它至今也没能力造出来,号称尼康广角王的AF 28mm/1.4是自动时代才现身。由此可知:尼康拥趸声称的“佳能不善长制造广角头”的说法属于无知或诋毁。
进入新FD时代后,佳能继续制造胜过尼康的镜头: 200mm/4 micro已经实现1:1微距摄影,尼康为1:2;200mm L光圈作到f/1.8,尼康为f/2;专业级超广角变焦镜头作到20-35mm/3.5 L,尼康为25-50mm/4;专业级望远变焦头80-200mm/4 L使用萤石镜片,尼康80-200mm/4连复消色差能力不及萤石的ED玻璃都欠奉,成像质量尚不及佳能业余级的70-210mm/4;超望远变焦头 150-600mm L光圈作到恒定f/5.6,至今仍是世界第一,尼康180-600mm为f/8;折反镜头最远作到5200mm,尼康为2000mm……直到尼康发狠制造出300mm/2和200-400mm/4后,加上它向来热衷研发的鱼眼镜头,其手动镜族才算未被佳能抢尽风头。
进入自动时代后的事更不必说了,例如:尼康于1994年推出的、与佳能EF 1200mm/5.6 L U超声波马达镜头对抗的AI 1200-1700mm f/5.6-8,竟然是手动对焦。
说说FD镜头:质量非常优秀,几乎没有所谓“狗头”,那时佳能的经营策略与现在不同。大都用料扎实,尤其是老FD ssc,其耐用性不亚于尼康AI头。成像特点是分辨率很高;色彩层次是日本镜头中最好的,香港玩界叫做“发色”。专业级红圈L头的分辨率和明锐度俱佳,色彩饱和,是不可多得的玩物。
佳能的高档手动机我有过F-1、NF-1、A-1、T 90,其中NF-1曾经同时拥有三部――它实在太完美,尤其是机壳居然厚于“敢砸核桃”的尼康F3。镜头有24-35mm/3.5 L(佳能第一支变焦L头),80-200mm/4 L,35-70mm/2.8-3.5 ssc(世界上第一支广角端达到35mm的标准变焦头),50mm/1.4和85mm/1.2 L。关于使用的体会,只说一句:以后再听到“佳能镜头不够锐”的胡话,举手里的红圈镜砸之,哈哈。
我最终放弃它们的原因仅仅是:无法在EOS机身上继续顺畅地使用FD镜头。
我是典型的CN双修吧?
十五、说说宾得
Pentax,国内译为潘太克斯,香港译为宾得,更简洁。
宾得公司整体实力不弱于 NC,但主要精力放在120系统上。在日本135手动单反相机时代,它排名第三。但在135单反相机发展之初、M42罗口系统流行时,宾得是日本单反相机第一厂,风头甚劲,其对单反相机的技术贡献(如测光、反光镜、镜头镀膜等)和在业界的影响力,都不是NC能比的。后来尼康、佳能、美能达、托普康等从与德国旁轴相机进行的绝望竞争里转向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单反领域、相继推出更先进的卡口机身时,宾得却未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导致逐渐失去市场。虽然 1975年终于改为卡口,但为时已晚,难现昔日辉煌了。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宾得手动相机体积小巧,工艺精细,非常美观。历史上宾得只制造了一部135专业相机LX,这证明它不太重视135市场。但这部LX的综合水准甚至连尼康的工程师都承认稍胜F3,这证明它的实力很强。这一点令宾得 135相机的拥趸很无奈,大多只能寄情于非专业的KX、MX、Super A、Z-1(P)和MZ-S。
说说宾得镜头。很多使用日本器材的影友喜欢把自己镜头的成像特点往“德味”上靠,比如美能达的拥趸因美能达与徕卡有过合作而认为美头有德味,尼康的拥趸因尼康早期与蔡司有联系而认为尼头有德味,都挺无聊的。按照这种想当然的推理,也许适马和雅西卡镜头的德味更浓,哈哈。
但宾得的镜头确是日本五大厂中最有德味的,根据是看实际成像:宾得镜头清晰度高,反差中等,层次丰富,色彩真实,通透自然,网络论坛有评语曰:真水无香。在日本镜头圈子里比较,这四个字还算准确。而完全当得起这四个字的,是德国施奈德。
宾得拥趸都知道宾得的名镜集中在星镜族和Limited镜族,其实不尽于此:M42系的王牌是SMC Takumar 15mm/3.5和20mm/4.5;K系时期是一个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镜,用料扎实,手感优异,分辨率出众;M系时期有M 35mm/1.4,只量产了6支,M* 300mm/4是宾得第一支135专业镜头;追星族迷恋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当时五大原厂里唯一的f/2.8 1:1中焦微距镜头;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标头,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大炮”;独一无二的广角柔焦镜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厂同规格里体积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系时期,宾得还试制过极夸张的20mm /1.4和300mm/2,但未量产,也许成本太高了?
关于Limited镜头,据说宾得在设计时未追求优异的仪器测试数据,而追求优异的实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测试数据最好的镜头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从三支Limited镜头的实拍照片看,宾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很了不起。
宾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相机品牌。我接触最早的日本单反相机就是宾得K1000,后来有KX、ME super、P 50、Z 20、Z-1P、LX,原厂头有过SMC Takumar 135mm/2.5、K 24/3.5、K 28/2、K 30/2.8、K 135/2.5、K 200/2.5、M* 300/4、A 35/2、A 50/2.8 macro、A* 85/1.4、A 35-105mm/3.5、F 50/1.4和FA 43mm/1.9 Limited。Takumar镜头色调微暖,手感不差于徕卡。K系镜头基本都是精品,是宾得135相机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中K 28/2是与Contax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共同开发的,结构完全一致。A系镜头是宾得手动头里色彩最好的,35/2暗部表现优秀,50/2.8 macro采用浮动镜片结构,35-105mm/3.5是当时难得的光圈恒定。F 50/1.4分辨率一如传说之高。
专业的*镜和limited镜更不用多说。
我曾写过一篇文字《桃园三结义》,来比喻我的宾得最佳手动组合:
刘备:K 28mm f/2
K系镜头是宾德PK卡口最老的系列;刘备论年龄也是三兄弟的老大
K 28/2结构与contax 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完全一致;刘皇叔同样有贵族血缘,乃是汉室宗亲。
28mm镜头视角宽广,进可人文,退可风景;刘备同样胸怀天下,能屈能伸,是真正的大人物。
K 28/2具备星头的素质,却因彼时宾家尚无军衔制而未列星班;刘备能与曹阿瞒煮酒论英雄,是令一代枭雄最忌惮的两个领袖级人物之一,却因文不及卧龙风雏、武不及关羽张飞而被后世轻视,比起他的两个被后人神化的结拜弟弟,名头是逊色不少。
关羽:A* 85/1.4
A* 85/1.4在宾家A系几大将星里,排名最靠前,用途最广泛,可人像,可风景,可纪实,光径最大最亮,综合素质虽不敢攀Contax 85/1.2或Leica 80/1.4,但可算日本人像镜最佳;关公同样是五虎上将之首,能文能武,用勇有谋,仪表堂堂,忠肝义胆,青龙偃月刀明晃晃寒湛湛光鉴日月,虽然文不及诸葛、武不及吕布,但综合素质确是三国第一人,无怪后世敬之为神。
张飞:M* 300mm f/4
300mm镜头用途狭窄,此如张飞之惟善悍战;M* 300/4形状颀长,比之K 28/2 A* 85/1.4,此如张飞之丈八蛇矛;最近对焦距离长达4m,微距功能匮乏,想俯察品类之细是不可能了,此如张飞之粗犷豪迈;像质优异,结实耐用,此如张飞之武艺精湛,勇冠三军。
诸葛亮:LX
能把刘关张联系到一起成就大业的,惟有诸葛孔明,三国时的四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中,孔明居首;能把K 28/2 A* 85/1.4 M* 300/4联系到一起扫摄天下,最合适的是LX,如果把庞统比作四大专业135手动单反相机里最短命的OM 4T、把周瑜比作最俊逸的NF-1、把司马懿比作最老辣的F3,那么无疑诸葛亮就是最优秀的LX!
二手的宾得好镜太难买了,尤其在中国,是“狼多肉少”。
可能这就是我对宾得相机念念不忘的根源。
十六、说说美能达
在135单反手动时代,美能达在日本五大厂里排名第四。如果单比镜头设计制造水平,它不如排在第五的奥林帕斯。它能够排在奥林匹斯前面,得益于入行较早、系统的整体规模和影响较大。研究一下美能达的手动器材,虽然有一些小特色,但几乎没有顶尖专业产品,镜头更少见使用高档特殊光学玻璃的设计(在这方面奥林帕斯做得更好,遑论NCP),可见那时美能达不具备与NC争夺专业市场的实力。虽然它曾“投石问路”,于1973年生产了专业标准的X-1,在当时与尼康F2、佳能F1、托普康RE super并称四大专业相机,但影响很小。进入自动时代后,借助于屡获国际大奖的7000 AF等“7字头”机身所打造的强势,美能达下大力气陆续研发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镜头,比起手动时代有脱胎换骨的进步,并成功地跻身三甲,把宾得挤到了“老四 ”。
正因为在手动时代美能达是日本准一流厂家,所以徕卡能够与它有一段成功的合作史,就像后来蔡司与雅西卡的联姻一样。不过成功的主要是徕卡,从 R3到R7,从R 24mm/2.8到R 70-210mm/4,它不仅从美能达那里买到了合格的机身、镜头零件,从而维系了在最高档135单反领域的市场,并且从美能达那里学到日本单反相机的先进技术――美能达在历史上一贯是先进技术的创新先锋。美能达虽然没吃亏,但也未像拥趸意淫的那样得到徕卡著名的铸镜秘技。这很正常――镜头制造术是徕卡赖以与人竞争、安身立命的本钱,即使在委托肖特厂生产特殊光学玻璃时都对配方严格保密,怎么可能传授给日本人?美能达拥趸们不要继续意淫自己的镜头有“德味 ”了。知道徕卡曾经委托日本三流的适马公司生产R 28-70mm/3.5-4.5?适马镜头因此染上“德味”?恰恰相反,事实是那几款徕卡镜头由于采用日本零件,即使加诸徕卡的镀膜,但成像仍然缺少充足的“徕卡味”,所以多年来受到“徕卡原教旨主义者”抨击,被指为“血统不纯”,例如R 24mm/2.8被讥为“果冻”。呵呵,因此与其说某几款美能达镜头有“德味”,还不如说某几款徕卡镜头有“日味”。当然后来的徕卡R镜已经名副其实,或者至少是徕卡设计的,比如委托日本富冈光学制造的R 80-200mm/4。
回到美能达器材。美能达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足与NC展开全面的竞争,但不容小觑。它对相机自动曝光、自动测光、自动对焦和闪光等技术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是首屈一指的,其创新精神无与伦比,并延续至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细说。我有过它的9000 AF、9xi两部“9字头”专业机,虽不完美,但很优秀。不过严格地说,美能达制造的专业机身只有A-9――一部手感完美、造型强悍的专业机,品位醇厚如上等烟草,被我拿来与徕卡R8、康泰时RTS III、尼康F4一起誉为世界现代单反相机的“四大美男”。
美能达镜头的特点是普遍色彩夸张,采用圆形光圈的焦外柔和,而暗部表现大多平平。手动头里较好的有20mm/2.8、24mm/2.8 VFC、28mm/2、35mm/1.8、35mm/2.8 shift CA、58mm/1.2、85mm/1.7、85mm/2.8 Varisoft、135mm/2、200/2.8、250mm/5.6 RF、400mm/4.5 APO,24/2.8、35-70/3.5 Macro和70-210/4据说与徕卡有渊源。自动头里,专业级G头在分辨率、反差、畸变矫正等方面的测试数据都做得很好,其中80-200mm /2.8 APO G是四大厂里最小巧的;200mm/4 macro APO G的光学设计效仿尼康(在手动微距镜头制造技术上,美能达在五大厂里最弱);业余级AF 28-135mm/4-4.5和APO 100-300mm值得大力推荐,性价比很高,业余影友不买它们似乎对不起美能达的“美意”;AF 500mm/8 RF是世界唯一的自动对焦折反镜头;著名的“虚像之王”135mm/2.8[T4.5] STF虽然不是G头,但其把玩收藏价值超过G头,是美能达镜头最独特的代表作,铁杆美粉如果不收一个,实在说不过去。
我有过的美能达单反镜头不多,值得说的只有G 28-70mm/2.8:外型像煤气罐,像质精良,味道与我的佳能EF 28-70mm/2.8 L明显不同。整体上我对美能达的兴趣不大。
补充:美能达早期曾经生产120双反相机,颇有名气。
十七、趣说奥林帕斯
奥林帕斯Olympus是个有趣的“家伙”,特点是小而弥坚,且能折腾,哈哈。
像蔡司等很多著名的相机制造厂一样,奥林帕斯也是靠生产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起家的,日本第一架显微镜是它于1920年推出的,这肯定影响了它后来制造摄影镜头的成像倾向:高清晰度,像显微镜似的纤毫毕现。这让我想起德国著名相机品牌米诺克斯:它以制造微型间谍相机出名,间谍摄影的要求是近摄清晰度高、暗部细节好,对无限远要求不高,所以Minox后来生产的35相机也延续了这个特点。在“出身”影响“气质”这一点上,两者有共同之处,好玩。
奥林帕斯三十年代开始制造相机,1972年推出OM系统第一部相机OM-1,从此引领135单反相机小型化的发展潮流。OM-1开始叫M-1,结果名字与德国徕卡的M系统冲突了,不得不改名为OM-1,搞笑。
奥林帕斯自称生产了四代手动专业相机:OM-1、2、3(Ti)、4(Ti),但被业界认可的只有后二者,郁闷。
自动对焦时代来临后,奥林帕斯以生存为第一要务,在制造了一款不成功的AF相机后,见势不妙,竟然放弃延续十几年的可换镜头单反系统,转而生产桥式相机和民用傻瓜相机,并使Olympus这个名字几乎成为民用胶片傻瓜相机的代名词,市场获利大大的,狡猾。
数码时代来到,奥林帕斯不甘心在单反市场销声匿迹。在“芯越大越好”的历史潮流面前,“小奥”敢冒天下之大不违,逆流而上,“顶风违纪”,延用自家“以小为美,最小最美”的过时理念,悍然推出最小芯的E系列数码单反相机,并继承昔日辉煌的Zuiko镜头制造技术推出Digital Zuiko数码镜族(原Zuiko镜头可转接于E机身,但使用有限制),二者共同构成所谓“世界上最小巧的数码单反新概念摄影系统”,在众多非主流厂家中率先揭竿起义,企图登高一呼,应者如云,从而颠覆CNMP“四大世家”统领江湖的局面,一吐当年被迫退隐的恶气。不料从者寥寥,形单影只,面对由佳能 EOS 5D刮起的“低价全幅风暴”和索尼R 1掀起的“大芯DC浪潮”的双面冲击,“小奥”进退失措,嘴硬腿软,虽负隅顽抗,不屈不挠,但前景再次黯然,危矣。
说说奥林帕斯昔日的Zuiko 镜头。Zuiko镜头整体反差不逊尼康,细部反差优于尼康,色彩比尼康浓艳。其中最好的是f/2镜系:21/2,24/2,28/2,35/2,40 /2,50/2M,85/2,90/2M,100/2ED,180/2 ED,250/2 ED,这么多f/2,当是刻意为之,写出来整齐好看,读起来反复铺陈,有趣。
Zuiko镜头有几个“第一”,从中可见奥林帕斯的实力:21mm/2是迄今为止量产的光圈最大的21(20)mm原厂镜头;24mm/3.5移轴头是世界第一支超广角移轴镜头,佳能那支EF后来才有;35-80mm/2.8使用高折射率玻璃和ED镜片,是日本手动标变头里最好的,比NCPM的类似镜头都好;90mm/2 macro是日本制造的光圈最大的微距镜头,采用APO设计,至今仍是日本中焦微距第一镜,我给它起了绰号“孔雀翎”,厉害。
我拥有过奥林帕斯的一身一头:苗条的OM-2,美丽的90mm/2 micro。我拿这个镜头与我的徕卡“大头九”(非AA版)比较成像――抛开“虚幻”的味道不谈,全开光圈时“孔雀翎”比“大头九”稍锐利,f/8时二者不相上下。用“孔雀翎”拍阴天的海水,你会理解它反差的优异。看“孔雀翎”出的大片,你会惊叹“毕竟是显微名家的技术精华啊”,佩服。
此篇叫做:趣说奥林帕斯。
9:57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135镜头:兵书二十二卷》 第一部分
(作者--无忌网友:藏剑)
我自己曾经拥有的相机、镜头大概有几百件,用过别人的也不少。现在不再“发烧”器材,手头只剩几件了。怀念那些无言的“朋友”,以此文纪念之。
一本正经的测评就免了,一来没精力,二来单调乏味—一张嘴总免不了什么“分辨率”、“明锐度”、“色彩还原”、“畸变控制”之类的老词。要么就是6大像差、MTF,虽然显得专业了,却离直观更远了。
所以学学古人歪评名著的习气,随便谈谈自己曾经用过的一些135器材,全当对酒当歌,开心一乐。
一、Leica R 180mm/2.8 APO(简称AET)
这是一支传奇镜头。
就整体而言,徕卡的镜头无疑是135系统中最好的,其成像的突出特质是:到玉。这其中,AET又是最好的。这样说来,这支镜头似乎有些“王中王”的霸气了。
说它是最好的,主要是看它的MTF。直到目前为止,MTF仍是评判镜头像质最科学最客观的依据。眼感最重要?我同意,不过一人一双眼,那差别有时就巨大了。 AET的MTF曲线令人瞠目结舌:又高又平,特别是在40线对分辨率时。这意味着用它拍出的片子更经得起高倍放大。能在MFT上与它一较短长的,只有徕卡自家的M 135mm/3.4 APO,不过制造难度比它小一些。
说它是最好的,也许另一支R头不服气:AEM,即Leica R 100mm/2.8 APO Macro。的确,在AET问世前,AEM号称“徕卡的参考级镜头”。这话是徕卡公司自己说的。不过AET出来以后,AEM就不得不把这一在 Leicafans心中至高无上的荣誉让出来。注意:这话也是徕卡自己说的。
我是花费12K RMB进的一支二手AET(我基本不买新品摄材)。用了一段时间后,卖掉了。是因为它不够好?不!因为我是器材玩家,而不是收藏家,我需要不断地进进出出器材,以回笼资金,开拓玩场。售价多少?哈哈,小赚一笔。不过看看现在它的价格,我有些后悔。
关于它的外观、手感,我不赘言,圈内都有公论。我用它拍过几卷反转片,结论是:完美!我只说说自己体会较深的一点:徕卡对于暖色系比如红、黄色的表现是最纯正的(我用的词是“表现”,而非“再现”,因为实际上每一支镜头都有它独特的性格);而对于冷色系比如蓝、绿色的表现,则是无敌的。徕卡的蓝,是高贵的蓝;而徕卡的绿,在我反复品味柯达反转底片上的影像时,令我想起明张岱《陶庵梦忆》《兰雪茶》中“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均;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之句。拿来形容,恰如其分。
说到AET,有一段往事:我在中国最大的摄影器材网站《色影无忌》玩的时候,发过一帖《13张挂历的背后,13支镜头的歪评》,内容是逐支点评自己用过的13支“牛头”(色影无忌常用语,指好镜头;相对的用语是“狗头”)。帖子发出后,很多色友要求我把这13张挂历的照片贴上来看看。我在无忌混了多年,知道如果这样做了,必将费力不讨好,引起无尽的口水之争。何况这些照片照的多是家人亲戚,诸多不便,所以在帖子里婉拒了。这不合无忌的规据,于是引来无数“讨伐”之声且不说,还引出几位大侠级人物与我“文斗”,比如著名的“G2”(赵嘉,《兵书十二卷》的作者)、小蔡等。他们跟帖,模仿我的文风语气,反向“吹捧”一些低档器材,挑起“战事”。其时我与他们算是网友,虽然未曾谋面,但彼此颇为心仪,明白他们是开玩笑、小玩闹,无甚恶意。对他们而言,肯从潜隐已久的水下浮出来,费心费力地写了长篇大论来跟帖“滋事”,已然难得。不过我那时年轻气盛,看他们逐支镜头地跟帖缠斗,也就逐支镜头歪评下去,并在行文上逐渐增加模仿者跟帖的难度。他们自是才人,一直缠斗到第12支,一时间战火熊熊,殊为热闹。当点评到最后一支镜头时,我使出“绝招”(实为赖皮招数),改写了一段古文来应战,终使“敌酋”知难而退,风平波定。
这第13支镜头,就是AET。这段改写的古文,就是《兰雪茶》。我改写的文字:
索姆者,Koelsch铸镜地也。镜味棱棱,有金石之气。Erwin Puts曰:“Leica之镜,索姆第一。”余曰:“欧陆铭器,索姆神光。”索姆名起此。欧美摄客,有镜则至,意不在长生剑也。
而长生剑利之,一如Leica式,不敢独异。某摄家知E100VS用法,取菲林试之,味靓丽。余曰:“100VS固佳,汉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索姆镜薮,‘牛虽瘠愤于豚上’也。”遂募德人入索姆。
挑法、拍法、摄法、架法、冲法、扩法、放法、灯法,一如100VS。他幻灯投之,Leica味不出,......;以旋COLOUR PLAN 90/2.5投放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R 6.2,接向皂金,真如神剑同玉佩并辉也。
长生剑得其形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神光剑”。四五月后,“神光剑”一哄如市焉。
至于文中提到的“长生剑”,那是我在色影无忌的另外一段典故了,后表。
说回AET,徕卡的镜头广告语很多,其中最精彩的一句是:“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语出刘勰《文心雕龙》)。
用在AET上面,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二、Leica R 90mm/2(简称“大头九”)
徕卡镜头的传奇故事在所有135摄影器材品牌中是最多的。能够与之匹敌的,也许只有蔡司。没办法――追求顶极的玩物并附会以意淫的光环,本来就是人类尤其是男人的劣根性之一。对这一点看得最为透彻的,是一位我崇敬的女性:苏珊.桑塔格。她在《论摄影》中早就说过:“照相机与汽车和枪支一样,都是使人产生幻想的器械……”。
作为这种意淫的形式之一,相机发烧友们赋予这些冰冷的金属、玻璃制品人性化的色彩,比如――给镜头起绰号。
几乎每一款徕卡镜头都有自己的绰号,只是有些未必叫得响、传得广。比如我曾经给徕卡的Noctilux起了个极其浪漫的绰号:“奢华之夜”。(nocti,拉丁语词前缀,指“与夜晚有关的…..”;lux,豪华、奢侈。)我自信这个绰号实现了翻译准则的“信、达、雅”。然而它在网上摄影群里并没有叫响,更广为人知的是“夜之光”、“夜之眼”。
那些叫得响亮、几乎成为镜头代称的绰号中,最有名的就是“八枚玉”和“大头九”。
“大头九”的生产历史很长,产品的批号、用料、制造工艺和结像特点屡有细微的变化。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的号码;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结像味道的细微变化。徕卡始终拥有着摄材世界里最为坚定、最为“铁杆”的一群拥趸,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并且通过 Internet结成同盟,他们被我戏称为――“Leica原教旨主义者”。对于他们,每一款镜头自何年何月开始设计,由谁设计,设计采用的结构是什么,中间经历了几度更改,每一次更改的理由和结果是什么,何时投入生产,生产工艺有无变化,生产了多少数量,每一批次的镜头号码是从多少到多少,各批次之间的用料有无变化,哪一批的用料、工艺最佳,各批次之间的结像特点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符合传统的“徕卡味道”,每一支新镜头第一次卖到了哪里,它到我手中时已经几易其主……My God!他们简直比徕卡厂的工程师还要严谨细致!谁会像他们那样对一支镜头的来历寻根问底到偏执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外人戏称他们为“发烧友”的由来―― 得到一支梦寐以求的靓镜时的欢乐,被人欺骗后的痛苦悔恨,对藏品的百般珍爱呵护…..他们对器材的痴迷外人无法理解,他们甚至扬言:“生活本无乐趣,把玩徕卡已是唯一的避风港……” 。
具体到“大头九”,从结像特色看,与所有徕卡镜头一样,也经历了两个时期:古典徕卡与现代徕卡。现代的徕卡“大头九”走上了向消费者口味妥协的道路,镜头中频繁使用非球面、低色散镜片,追求锐利的线条和艳丽的色彩,比之古典徕卡镜头更适合彩色摄影;而古典徕卡“大头九”则不同,其大光圈结像柔和而不模糊,最适合人像摄影;小光圈结像锐利而不生硬,用途广泛;其影调层次丰富无比,灰阶美妙绝伦,比现代镜头更适合黑白摄影。
更奇的传说是:在古典“大头九”中,有一批编号在29xxxxx之后的,其用料和工艺为徕卡史上最好,其成像即使在最大光圈处也达到了锐与柔的最佳结合,这才是所有“大头九”中最“大头”者。“玩徕卡要玩编号”――再次得到印证。
无论真假,幸运的是我至今保有一枚这样的“大头”。我把它改成了尼康卡口,接在我的黑色FM2上面使用。
至于改口镜头和或转接环,那是另外一种玩法,另外一个故事,后表。
声明一下:我不是徕卡的粉丝,不是任何品牌的粉丝。
三、Leica R 90mm/2.8(简称“小头九”)
“ 小头九”是我给这个镜头起的绰号,是与光径f/2.0的“大头九”对比而言的。无论考量其光径还是体积、外型,我觉得也还贴切。在徕卡镜族里,这个镜头的规格并不起眼,给外人的感觉似乎是低一档的产品。不过如果这样想,那么不唯Leicafans将对你怒目相向,我这个非徕卡粉丝也要说:你错了!
在 APO型Leica镜头问世以前,这支镜头是135摄影镜头世界里的MTF之王,甚至超过著名的Summicron标头。在APO Leica诞生以后,它的MTF依然位居前列。它全开光圈的像质已然非常优秀,完全是可用光圈,虽然只有f/2.8,但考虑到那些f/1.4的人像镜头必须收缩2档光圈才能达到与它匹敌的像质,考虑到那些f/1.4镜头的昂贵价格,那么可以说它是人像镜头中性价比最高的。
当然,说任何一支徕卡镜头“性价比”高,都会引来无数口水。徕卡确实昂贵,即使徕卡粉丝们怎样百般辩解以证明它贵得有理,但对于大多数摄影者而言,购买徕卡,都是在达致小康生活水准以后才开始考虑的计划。不过有一条捷径――买二手货。徕卡镜头是最耐用的,即使是成色一般的二手货,只要保持在“三无”状态――无霉无划痕无拆修,那么你尽可放心购买使用,它不会让你失望的。当然,买二手货需要经验和阅历。
“小头九”的造型非常典雅。你可以慢慢转动它的调焦环,一边享受着那顺滑而不乏阻尼的手感,一边把它拧到尽头,然后将它后口朝下置于几案,退后一步观察,你会发现它的形状酷似一种青铜酒器。我曾经对摄友开玩笑说:将来一定要搞个巨便宜的二手货,最好没玻璃只剩壳儿,把它的后口和缝隙封住,当作酒杯来喝酒!呵呵,那么此后见到徕卡用家,就可以new bee地说:你显摆个啥?看看俺的酒杯,都比你的相机强!认得不?德国货,徕卡牌的!知道它神在哪么?水倒进去能变成油!世界能源危机解决了!
我很怀念那支“小头九”。非典恐怖期间,它陪伴我闯过金三角,走过野象谷。在那段人人自危、不堪回首的旅途中,每当我惶惶的目光从口罩上缘瞥见身边的佳能NF-1和转接在机身上的“小头九”,心里都会有一丝默契和安慰。
这枚“小头九”我卖过两次。第一次买主已经汇款,我踌躇再三,找个借口没卖。第二次不能不卖了,我到邮局飞快地打包、投寄,怕自己犹豫。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小头九”。
四、Leica R 50mm/2
关于这支镜头,过去的无数用家已经研究得无比透彻,再来点评似乎多余。原因无它――它的生产历史太早太久,数量太多,分布太广。初入徕门的朋友,谁不曾拥有一支素米克隆标头呢?它是经典里的经典了。
既然被公认为经典,素质是不用怀疑的。事实上尽管几十年过去了,综合素质比它强的标头依然极少。科技再怎么进步,双高斯依然是“爽高斯”。
此头的产地辗转数国,玩家最吹捧的是早期德制的。我用它最大的体会是:把它倒接在我的Pentax ME Super上拍微距,像质依然良好。这是双高斯结构天生的优势,是非对称式设计比不了的。
评到这里,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徕卡镜头完美无缺。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下面冒着被徕卡粉丝的砖头砸扁的危险,抛开售价和像质不谈,来数落数落徕卡的诸般不是:
一,徕卡镜头的手感不算完美,体现在很多新品镜头的光圈环略有旷动(指纵向)。不只R镜如此,M亦然。我把玩过朋友的M 21mm/2.8 A,35mm/1.4 A,90mm/2 AA,皆有旷量。当然这旷量比其他品牌并不更严重,但“Leica is Leica!”用家花费如此巨款,玩家花费如此精力,自然有理由要求它更完美一些。何况确有少数其他品牌的相对便宜的镜头在这方面做得比更好。
手感完美的也不是没有,M 75mm/1.4就是。某些资深徕卡M玩家有时会神秘兮兮地对初玩M的“菜鸟”说:玩M一定要买75mm/1.4!问他理由,他又不说,其实就为这个。
二,徕卡镜头的血统不够纯粹。它曾经授权其他厂家为它生产镜头并堂而皇之地在镜头上印刻“LEICA(LEITZ)”这个神圣的符号,比如美能达、适马、京瓷。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其他品牌身上,那并不是问题――这种“OEM”的做法早已通行世界市场多年,连徕卡多年的“死对头”ZEISS也未能免俗。何况徕卡对这类产品的设计和质检控制得很严,不能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但还是那句话:“Leica is Leica!”,用家花费如此巨款,玩家花费如此精力,自然有理由要求它各方面更纯粹一些。
所谓“纯粹”,容易错看成“纳粹”。不过看那些最讲究的徕卡玩家对徕卡血统的严酷审查,确有“纳粹”的某些遗韵。呵呵,开个玩笑,谁让徕卡也产自优秀高贵的日尔曼民族,当年也确曾挂在德军将帅或军记酷毙的皮大衣上随他们横扫世界。
三,徕卡的镜头设计能力不是最强的,不如蔡司和施奈德。这不奇怪,徕卡原本起家于机身制造。在超广角和变焦镜头的设计上,它一直落后,其15mm、21mm、 24mm镜头一直由蔡司、施奈德、美能达制造或设计,变焦镜头更是大量采用美能达、适马等的设计。我曾经拥有的R 28—70mm/3.5-4.5即是一例。近些年徕卡慢慢赶上,独立设计出了一些杰作。其实论规模徕卡是个小厂,我曾编排过一个“老蔡和小赖的故事”,来嘲弄徕卡的光学设计能力之不足,在网上摄影论坛流传颇广。
作为一种弥补,徕卡镜头的用料一直是最猛的:1.74以上的高折射率玻璃,传说为手工精密研磨的非球面镜片,甚至昂贵的萤石……用这些美材来提高像质,作用是肯定有的,何况穿金戴银又可以提高身价,不过在真正的烹调大师眼里,如果以龙肝凤胗为料尚且做不出好菜,那只能算是乡炊野厨了。
要防备的还有:正如用在索尼DC上面的那个”Zeiss”、用在三星DC上面的那个“Schneider”一样,用在松下DC上面的那个“徕卡”,基本是一个笑话。
我这话听着怎么也像“纳粹”了?
最后,联想到足球前锋与徕卡M标头:如果用足球前锋来比喻徕卡M的4支标头,那么:
Elmar:传统意义上的前锋,某项射门功夫突出,其他门前技术一般,当然前锋意识是无可挑剔的。比如比埃尔霍夫。往往被称为“头球专家”。此类前锋较为常见。
Summicron:能力均衡、全面的现代前锋,各项技术都好,进球效率高,但个人特色不鲜明,球风朴实,比如维埃里、巴蒂斯图塔。往往被称为“射门机器”。十年一遇。
Summilux:与十年一遇型比较,其综合能力和进球数可能稍逊,但个人特色鲜明,踢球风格更有艺术性。比如范巴斯藤、巴乔。往往被称为“球场艺术家”。五十年一遇。
Noctilux:最高水平,足球的化身,其出类拔萃全凭天赋,一举一动俱是经典,即使是缺陷也令人关注。比如吸毒的马拉多纳、“乌鸦嘴”的贝利。往往被称为“球王”。百年一遇。
如果是球队主教练,考虑到实用性,那么应该首选summicron型前锋。elmar型有一技之长,但综合能力欠缺,非上上之选。summilux型比 summicron型更具扭转乾坤、决定比赛的能力,不过这类球员在才华横溢的同时往往个性突出,一来不易驾驭,二来容易抢走主教练的风头,所以如果可以在它与summicron之间选择,结果往往是......。至于noctilux,哪个教练能够得到这样的前锋,那是他的造化,只管偷着乐吧,即便它的光芒已经完全掩盖了它的使用者。
五、Contax 35mm/1.4 Asph AEG
在谈这支镜头之前,先说说Zeiss。
Zeiss 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光学产业界的NO.1,圈内一般常用的褒语是“巨人”、“巨擘”,或曰“宗师”。它是光学生产历史最为悠久的厂家之一,整体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覆盖领域最广,设计能力最强,顶极产品的质量最好,因而其故事、传说也最为庞杂生动,如果铺陈开来,可以写一部光学历史演义了。此非我的能力可及。
我只敢简单地说说玩蔡司镜头怎样入门,尤其是135单反镜头。
玩蔡司镜头,首先要理清蔡司镜头的分类。我自己的分类方法是:从画幅或像场分,有大蔡(大画幅)、中蔡(中画幅)、小蔡(135)、小小蔡(半格);从产地分,有德蔡、日蔡、新蔡(新加坡);从品牌分,有阿蔡(Alpa)、哈蔡(Hasselblad)、禄蔡(Rollei)、康蔡(Contax)、徕蔡(Leica)、来蔡(Contarex)、弗蔡(Contaflex)……;从取景方式分有后背、单反、双反、旁轴;从对焦方式分,有自动、手动。要注意的是,这些不同的分类大都有着“交集”,比如 Contax 645 AF的镜头,就属于中蔡、日蔡、康蔡、单反、自动;而Rollei 35的镜头,属于小蔡、德蔡或新蔡、禄蔡、旁轴、手动。如果搞不清这些分类中所包含的历史衍变,那么玩蔡司很难玩得明白,可能是“糊涂进,糊涂出”。
我们一般影友常接触的蔡司镜头,一般是哈苏、禄来和康太时的。既然这个帖子谈的是135单反镜头,那么就说说Contax 135 SLR镜头。
关于康蔡的135 SLR镜头,有一种说法:没玩过它的“四大神镜”,不算玩过Contax。它们是:28mm/2.0,55mm/1.2,85mm/1.2,135mm /2.0。此四镜生产数量极少,像质极好,售价极昂,而且往往有价无市――你有钱也买不到。一般人若非机缘巧合,莫说四镜,能有其一已值得骄傲。惭愧的是,我至今没把玩过它们。不过,如果说没玩过这四大神镜就不算玩过Contax,那么我还听过另一句话:没玩过APO 200mm/2.0和300mm/2.8的,不算玩过Contax,嘿嘿。
好在我至少拥有过Contax“六大名镜”之一的35mm/1.4,并且是AEG版的,还有其他几支高档镜头,否则哪敢妄谈Contax?蔡司的水太深,怕怕。
言规正传,来说说35mm/1.4,这支Contax的“广角镜王”(蔡司的“镜王”实在太多)。
很多玩家知道,选择徕卡35mm镜头时,总要经受在35/1.4、35/1.4 Asph、35/2.0、35/2.0 Asph、35/2.8......之间反复权衡的折磨。玩Contax就没这么多痛苦--不是35/2.8,就是35/1.4,没有第三个选择。此二镜档次差别巨大,非此即彼,购买者要么浅尝辄止,要么一步登天。
一步登天?没错。说35mm/1.4是35mm焦段的王者,我想即使是徕卡原教旨主义者,在愤怒之前也要三思。这是光学“巨人”的一次回击,针对当年关于Contax镜头设计陈旧、Zeiss不思进取的漫天口水。宗师一旦发力,结果自然是“四夷宾服”。
具体理由如下:
一,了解Contax镜头的玩家知道:要求Contax在广角镜头中普遍使用Asph镜片,正如要求它在长焦镜头中普遍使用APO设计一样,都是不可思议的 --那还是蔡司吗?所以它不用则已,用则惊人。这支35mm/1.4就使用了非球面镜片,AEG德版用的是精密研磨的,日版用的是相对廉价的模铸镜片,而不是当前充斥市场的复合镜片。
二,采用浮动镜片设计进行近摄像差矫正。尼康镜头著名的CRC设计与此类似。
在Contax广角镜头里,既是正宗德制,并且使用非球面镜片,还有浮动镜片设计的,除了它还有谁?我找不出第二支。称它为“广角镜王”是有道理的。
我曾经很不理解这支镜头调焦行程的设计:在最近对焦距离至1m之间很长,在1m至无限远之间很短。后来我想到了两个理由:一,这为蔡司优美Bokeh的设计铺平了道路;二,35mm镜头号称“人文镜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手动镜头的快速抓拍;三,既然蔡司矫正了近摄像差,那等于在鼓励我们多作近摄,否则岂不浪费浮动镜片?
这是我的歪理邪说,不必当真。
说到实拍,我用它给外甥女照全身像:不但毫无畸变,而且由于超大光圈和Bokeh作用,模特的半个身体与她身后的落地玻璃融为一体,人像是从窗里长出来的。
我用它近摄几朵小黄花,焦点在最近一朵花的前瓣,此时花蕊已在焦外。看那些花瓣的边缘,由近及远,由清晰而渐模糊而渐化开……有明显的三步过度,无拙劣的二线弊端,感觉如一滴酽墨落在雪白的宣纸上,墨汁渐渐沁透纤维,层层推衍开去……令我想到“渲染”这个词。至于焦外的几朵小花,则成了几块融化的“黄油”。
联系Contax 85mm/1.4为人诟病的缘由,作为蔡司不向像质和成本妥协的产物,35mm/1.4的无懈可击是容易理解的。拥有它,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初步感受到光学巨人的“思绪”之宏大--无远弗及。记得当年买进它的时候,正是我第一次对大画幅座机蠢蠢欲动的时候。当35mm/1.4的24寸片子出来后,顿时将我对大幅机的欲望扫除大半。玩座机的朋友见笑--它在边边角角的结像毫无松懈,我没必要得陇望蜀。正如Rollei 35的小镜头有中幅机的风格一样,这枚SLR lens中最棒的35mm镜头是有着座机的风格。
仅仅是风格。
前面谈徕卡的时候,谈到Leicafans对品牌血统的偏执。其实Contaxfans亦然:疯狂追逐G版,排斥J版。这就是有名的G vs J之争。二者产地不同,味道略有差异,售价也不一致。这也难怪――这年头,即使正宗的日本货都不多了,何况德国货?
所以当我后来把它卖给北京一位大学教授时,尽管成色比刚到我手时已经差了,但居然小赚。
问题是:现在我宁愿当初没有卖掉它。
六、Contax 28-85mm及其他
在Leica R 28-90mm/2.8-4.0问世之前,这支镜头是所有28mm起步的标准变焦头里像质最优秀的。难能可贵的是,它拔得这个头筹竟然没有依赖那些昂贵的非球面、低色散等特殊光学玻璃。不过它体积巨大、口径惊人(82mm)、光圈非恒定等,也许都是追求“像质第一”带来的副作用。毕竟Contax整体上走的是使zeiss平民化的道路,必须顾及平民级镜头的成本。好处则是:它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支28mm标变――它的售价低于同级别的日本四大名牌(二手更甚),却拥有标变中最好的MTF表现,无论是整体、局部,还是细部。至于德头的“味道”,更非日头勉力可及。
谈到味道,对蔡司镜头最简洁的评价就是:鲜锐!如果把Nikon镜头比作刻完初稿的木雕,那么蔡司镜头就是在那木雕上涂了一层油。谈到色彩表现,我的体会是:徕卡冷艳,佳能明艳,美能达浓艳,蔡司是鲜艳。两次提到“鲜”,证明蔡司的“味精”比较多,这也是leicafans与zeissfans多年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其实蔡司非不能也,乃不为也――鲜,是它有意保持的风格。一个鲜,先声夺人,第一眼看去即是美女,第二眼再看涵养也不差。即使看多了觉得腻,但喜欢这风格的还是多数,不服不行。
说涵养,我指的是暗部表现,包含层次和清晰度,如人类思想的力度和厚度。我用它拍过夜景,观察处于底片边角的楼座窗户,发现结像毫不松懈,线条清晰,层次优秀,比我用过的几支日本专业标变都好。这体现了镜头的低反差分辨率,是德头的不传之秘。
用这个头去拍摄花红柳绿的春色最合适,春天的神韵就流淌在它所传递的光影里,沁人心脾。我猜想蔡司的光学设计师在看到它拍出的照片时,应该也会有一丝感动……
一些影人说德国人不擅长制造变焦镜头。这说法如果用在早期的徕卡单反镜头上,不算谬论。如果用在蔡司镜头上,则是见识浅薄、以讹传讹。不要忘记,世界上最早的几支变焦镜头是德国人设计制造的。Contax 28-85mm是一证,我更喜欢35-135mm那支,是Contax变焦镜王,几乎是日本人制造的最好的变焦镜。
说它最好,部分出于我对它变焦范围的偏爱,我一直喜欢35mm胜过28mm,喜欢135mm胜过85mm。资深的烧友都知道,过去行家推荐的三支定焦头配置一般是:35mm,50mm,135mm。现在一般变成:28(甚至24)mm,50mm,85mm。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影像文化视角的历史演变:
一、35mm对比28mm:35mm的视角和趣味是相对客观、平实的,而28mm的视角和趣味就变形、夸张一些,便于表现“NG趣味”,拍摄者惯于用它去制造一点惊奇。24、20mm就走得更远了。
二、 135mm对比85mm:135mm是头像镜,它逼迫观看者直视被摄者的灵魂之窗--眼睛,与另一个“自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而85mm是半身镜,它更利于表现被摄者的整体状态,包括衣饰、姿态等,人的精神状态仅是整体的一部分,并且经常不是最醒目的部分,观看者的感觉更像是在看表演,虽然也会有精神交流,但交流的距离被这个85mm镜头天然地“推”远了。
这种由35mm到28mm、135mm到85mm的变化,究竟侧证人类社会心理的渐趋浮躁、隔离,还是反映了某种正面的递进?有时候我想,一个擅用35-135mm镜头的影人,与一个擅用28--85mm镜头的摄友,在个人的审美趣味上也许有一点不同?
Contax 另一支变焦“牛头”是100-300mm ED,我没用过。它几乎是这个焦段像质最好的镜头,仅仅稍逊于徕卡R 105-280mm APO。说到这支镜头的全名,让人不得不佩服蔡司的严谨。在资深玩家眼里,拥有APO设计是顶级中长焦镜头的标志,“APO”三个字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品质、品位,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正因如此,在很多日本厂家比如适马那里,“APO”这个原本有神圣色彩的标识被滥用,其大量中档以下镜头在加入一、两片廉价低色散玻璃后,就公然宣称“APO”。这在APO的鼻祖--蔡司那里,是绝对行不通的!以这支100-300mm ED镜头为例,即使加入三片高级低色散镜片、像质在大多数日镜之上,蔡司也未将其列入自己的“APO”镜头序列,这一点甚至比徕卡严格。真正的蔡司 “APO”,都代表着世界摄影镜头的最高境界,是真正的神镜……。
我拥有过的蔡司镜头,还有35-70mm/3.4,80-200mm/4(后被我改成尼康口)、35mm/2.8,50mm/1.4,135mm/2.8,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蔡司的故事实在太多,除上述外,尚有西蔡与东蔡,蔡司与雅西卡、富岗光学、腾龙、尼康、索尼……。
最后,讲一个我自编的段子《老蔡与小赖的故事》,作为结尾。这个段子曾在摄影网络广为流传,我想了解蔡司与徕卡历史的影人都看得懂:
从前有个姓蔡的大厨,自己开了个酒楼,手艺好,选料精,做工细,那叫一个严谨!做出的菜色泽美艳,口感油润,鲜美爽脆,一时无双。当然价格也贵,其中一道名菜曾经卖到当时一辆高级马车的价格。光顾他酒楼的,也多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
蔡师傅厨艺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做菜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他自创的几个经典菜式被京城里其他饭馆竞相效仿,不过都没他家的正宗。
城里有个姓赖的年青人,祖上本是烧瓷器的,尤其擅长烧制餐具。小赖继承了老本行之外,又喜欢上厨子这行。其实他是想:开饭馆真赚钱,而且用著名的赖记餐具,盛着像蔡记那么好的菜品,那才叫顶级!确实,在烧瓷器这行里,赖记真是顶级的。
蔡师傅当然不会教小赖厨艺,他那么聪明,教会了他,抢了老蔡的饭碗怎么办?于是小赖就去偷师,三天两头去蔡记逛悠,至于其间有没有发生类似杨露蝉偷拳的故事,暂不可查。总之几年后,小赖也开了饭馆,几个招牌菜不仅形制与蔡记相似,口味也接近,只是鲜味稍差,可能没学到老蔡提味的绝技。不过很多人反而喜欢这个口儿,觉得更原汁原味。为了赶超蔡记,小赖下足了本钱:用料要挑最好的,做工要比蔡记更严谨,模样要更漂亮……他家的餐具原就很好,加上菜的味道也不逊色,于是小赖的餐馆也火了,简直有超过蔡记的势头,至少价格确是已经超过了。
老蔡师傅倒是不慌不忙,底气很足的样子,因为他当年曾经给皇上当过御厨!烧制大菜才是他的拿手好戏!那是真正的大菜,连盛菜的盘子也大,赖记是做不来的,是哈记、路记的。京城里头达官贵人多,有些人家专好吃大菜。这大菜小赖可烧不了。那些喜欢吃赖记饭馆的主儿,虽说平时也是挺胸腆肚,但见了皇亲国戚,就总不免直不起腰来--还是人家吃得狠啊,看看人家盘子里盛得那些东西,那细节、那层次,啧啧……。
然而后来,去蔡记酒楼的主顾慢慢少了。原因复杂得很:家里被盗、大排档竞争、价格偏高、餐具问题……总之,是内忧外患,几天几夜说不完。虽然烧大菜这活儿老蔡一直干得挺欢,可毕竟是不甘心,想来想去,决心把酒楼搬到郊区。那里原料便宜,餐具便宜,雇厨子、伙计也便宜,富裕起来的农民消费水平很高,况且他们对蔡记慕名已久。如果搬过去,大厨还是从城里老店派,但只监工不下厨了。老店只制作大菜和几个难度大的极品小菜…… 于是,蔡记的生意重新红活起来。
那些偏爱赖记的粉丝们知道蔡记迁郊这事儿以后,就四处传播:蔡记如何不行了,赖记如何天下第一了。慢慢的,竟然形成了一个恐怖的“赖记原教旨主义顾客”组织。曾经有一个叫小蔡的青年,因为在他们面前说了几句蔡记的好话,竟被他们用砖头活活砸死!
然而赖记的菜式始终未能摆脱蔡记的影子,虽然现在它的用料和细节比降价后的蔡记好一点。
它还是那么昂贵。
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竟然被它的原教旨主义顾客奉为神话。
它也始终做不了大菜和那些极品小菜。
其中一道小菜,名字叫--炒广椒。
七、福伦达Septon 50mm/2
福伦达是一家德国光学老厂,其制造相机的历史比蔡司还要悠久,是德国光学产业里唯一曾与蔡司比肩的巨人。著名的禄莱公司就是从它分流出去的,可见其实力。后来福伦达家道中衰,先被对手蔡司兼并,后又卖给出身于它的禄莱,最后居然委身于日本三流厂家柯西纳,对于喜爱这个百年名牌的粉丝们来说,实在是满把心酸泪,一部血泪史。
按照福伦达相机的兴衰史,我曾经提出一种对福伦达相机的断代分类法,即分为三个时代:原福时代,即原汁原味的正宗古典福伦达,其黄金时期是六十年代;混福时代,即被蔡司禄莱收购时期,此时的福伦达相机吸收了蔡司禄莱的一些技术,但血统已不纯净,江湖地位也下降;伪福时代,即品牌被日本柯西纳公司收购,该公司以“福伦达”名义推出了一系列外表复古的新镜头,无论镜头用料、光学结构、称呼或成像味道,已与老福伦达几无干系。至于柯西纳宣称的“购买品牌的同时还购买了设计图纸”则纯属欺世盗名之举。
这个分类法已被很多人接受。不接受的人也有,主要是那些已经购买了“伪福”镜头的用户。没办法,“屁股决定脑袋”,是国人多年来习惯的思维定式。
福伦达公司的产品覆盖面很广,不次于蔡司,既有大画幅相机,也有120双反、120旁轴,还有135单反、旁轴等等。120双反的代表作是SuperB,当年与禄莱Rolleiflex、蔡司Ikonflex并称为世界120双反的三大顶尖之作。它的120旁轴折叠相机Bessa II,是堪与蔡司超级依康泰比美的名品,其工艺之精细优美,尚在蔡司之上,尤其是其中配备复消色差APO-Lanthar镜头者,更是宝中之宝,真正懂行的收藏家无不趋之若骛,不惜一掷万金,然犹多半求而不得。我把配备APO-Lanthar镜头的Voigtlander Bessa II,与配备APO-Ross镜头的英国120旁轴折叠机Ensign 820 Auto-range一起,并称为世界120旁轴折叠相机的“绝代双骄”,二者的整体质量、罕见程度和收藏价值在蔡司超级依康泰之上。
说到这里,跑一下题:很多喜欢英国摄影器材的玩家认为英国镜头好于德国镜头。从整体上看,我不赞同这种观点。Ross和Cooke镜头在早期摄影镜头发展史上确曾风光一时,但德国光学很快赶上并长期占居霸主地位。英国确实制造过一些优秀的摄影镜头,存于Ross和Cooke两大体系内,比如Taylor Hobson,比如APO-Ross。
福伦达的135旁轴相机品种很多,且不细论;它的135单反主要是Bessamatic系列,我曾经拥有豪华版,数量比普通版少,很有收藏价值。它几乎所有部件都是金属的,大量使用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润滑性好的黄铜材料,份量很沉,造型典雅,工艺精美,体现了德国相机“百年有型”的制造理念。这里要谈的Septon 50mm/2,就是福伦达公司当年为它生产的配套镜头之一。
Septon这个名字,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了,甚至很多伪福镜头的吹捧者也未曾听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它在摄影产业中是大名鼎鼎的极品镜头。它采用了7片双高斯结构,全开光圈时像质很好,在被誉为世界光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至今在二手市场上,成色好的Septon仍可轻易卖到两千元以上的价格。想想看,数十年前的产品了。
Septon外型漂亮,全金属结构,水汪汪的镀膜玻璃,一看就是好东西!前年我用它拍摄红岛蛤蜊节,出来的片子结像清晰,色彩真实,反差适中,层次丰富,影调细腻,立体感强,充分体现了老德头特有的油润舒服感,的确是藏用俱佳、不可多得的名镜。
Septon 在国内难得一见。行家一般都去世界最大二手商品拍卖网站ebay找它的芳踪,偶尔有藏家放货出来。说起二手摄影器材,国内的市场真是可怜――极品的东西很少,价格却被奸商们抬得很贵。Ebay是琳琅满目,无奇不有。我自己玩过的好东西大都是从ebay拍来的,包括这个Septon。此ebay与国内的易趣有联系,却不是一回事。如果真想找好东西,没人去国内那个所谓的ebay,都去德国、英国、美国ebay搜索。想玩ebay,须具备一些条件:外语好,尤其要了解摄影器材专业术语;有招行或中行的国际信用卡;paypal注册;了解跨国邮递方式,最好海关有熟人;有时间泡网,因为欧美与我国时差较大,结标时间很多在北京时间的深夜;考察卖家的信用度,警惕网络欺诈(我曾因大意,在竞买自己的第二支Septon时被信用度不高的加拿大卖家欺骗,损失人民币数百元,这是我在ebay受骗的唯一经历,与很多老买家相比,损失算小的);了解ebay器材行情,买低不买高;了解目标器材的使用收藏价值,区别具体品种和生产批次;有竞买经验,不到关键时刻决不出手;有时候要与其他玩ebay的朋友联手耍一些花招……总之虽然不难,但不是人人玩得。而且要时刻记住:玩 ebay容易上瘾的。虽然不像吸毒那么可怕,也有浪费钱财之虞,该收手时且收手。
福伦达的135单反镜头,我还有过35mm/3.5,50mm /2.8,135mm/4等。35mm/3.5极小巧精致,简直是工艺品,成像很好,尤其是对纺织品质感的表现,可以轻易击败当今最优秀的日镜,因镜片外凸,被我爱称为“女神的珠戒”;135mm/4是我见过的最纤细苗条的135mm镜头,镜筒外裹皮革,仿佛高雅的贵妇,像质也好,拿它与徕卡135mm /2.8做对比测试,分辨率和反差都不输。原福镜头存在高低档差异,但不存在劣质产品,连低档的50mm/2.8做工成像都不差。在那个年代,相机属于典型高档消费品,不像现在--是个人就买得起。
原福里其他比较新蜜蜂的镜头是40mm/2和50mm/1.5,我无缘拥有。前者也是单反镜头;后者是旁轴镜头,名叫Nokton,与徕卡、蔡司的旁轴50mm/1.5齐名。我还有过一支混福镜头:55mm/1.4,是福伦达在禄莱新加坡厂生产的,德味依稀有,但与原福不同。
可气的是,无论是APO-Lanthar、Heliar还是Nokton、Ultron等尊贵的名号,后来都被柯西纳的伪福镜头拿来乱用(与真正的APO-Lanthar相比,那个同名的伪福125mm微距镜头简直是亵渎神灵),已经丧失了原本的寓义。一句话――糟蹋了!
时光流逝,风水轮转,现在早是日本相机的天下了。
秉烛品镜,怀念经典Voigtlander……
八、Schneider PA 35mm/4.0
施奈德Schneider,数十年来一直是德国大牌光学企业,更是有能力在光学设计领域向蔡司叫板的唯一厂家。光学设计向来是它的强项,一些独特产品甚至是蔡司也没有的。
不过施奈德只作镜头,不作机身。这样看来,它是不是与日本Tamron等厂家有些相似――也算副厂?看谁还敢蔑视“副厂”镜头?至少有施奈德在。
施奈德公司是目前大画幅镜头领域的带头人,普通影友所熟悉的施奈德镜头一般都是大中幅镜头,比如著名的林哈夫特选、禄莱120双反单反镜头。这些镜头无论做工还是光学表现,几乎都是最好的,某些方面甚至略好于蔡司和罗敦司德。135的施奈德镜头人们知道得不多。其实施奈德公司的产品非常丰富,覆盖摄影领域的大中幅、135、半幅甚至微幅,这点与蔡司相似。对于我,即使目前已不再“发烧”,但偶尔想到用一台精美无比的24x24mm幅面Robert Royral全金属全机械德国旁轴相机,接上几个小巧精致的“红标”施奈德镜头,那种手感、品位和把玩的乐趣,依然令人眼红。
在135领域,施奈德曾为很多著名相机厂家生产过镜头,这些厂家多数缺乏自研自产镜头的能力,比如瑞士Alpa、美国Kodak Retina Reflex、德国Exakta、Edixa。有的相机厂家虽然自己能设计制造镜头,但一些特殊规格的仍需求助于施奈德,比如大名鼎鼎的蔡司Contax 28mm/2.8移轴镜头,比如鼎鼎大名的徕卡超级安古龙,还有禄莱SL和M42系统……现在知道施奈德的厉害了吧。
仅仅规格出众,不足以成就施奈德的威名,影友们更关心的是像质。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像质也是施奈德的强项!无论大中幅还是小微幅,施奈德镜头一致体现出德国镜头特有的魅力,即使与其他德国品牌相比也有其独特的味道:它的层次比蔡司、罗敦司德更丰富,而色彩比徕卡更真实。
我曾经拥有几支施奈德135镜头:用于Kodak R.R相机的28mm/4,50mm/1.9,135mm/4;用于Exakta相机的40mm/4.5,135mm/3.5;用于Rollei SL的50mmm/1.8;用于Edixa的50mm/2.8,135mm/3.5,150mm/5.5,35mm/4 PA。其中印象最深的,是40mm/4.5,150mm/5.5和35mm/4 PA。前两者通体为黄铜镀铬,里外无半个铝合金零件,光径都不大,体积极小巧,做工极精致,堪称艺术品。那个35mm/4 PA镜头更是了得――世界上第一支135广角移轴镜头(我的那支是罕见的M42口),是后世诸多135移轴镜头的远祖。它外观黑白相间,前粗后细,像个蘑菇,成像优异,尤其是高光和暗部的层次非常美妙,绝不在以此著称的古典徕卡之下!我曾经测试它过曝的表现,结果令人吃惊:负片过曝两档,高光部位依然保留足够的层次。如果换成日本镜头,层次早飞到九霄云外了。这款镜头的产量很少,可与另一款更罕见的80mm/2并列为施奈德135镜头的两大王者。
这也是我二手卖镜头时最赚钱的一支――国内市场几乎见不到它。
关于施奈德135镜头,曾经有一个传说:当年每一支施奈德镜头从生产线下来前,都要经过严格质检。虽然某些其他厂家也会这样做,但不同的是:施奈德的质检人员会从检测的同款同批镜头中,选出光学数据最好的几支,在前镜筒刻一个红色三角形标志,施奈德公司对此不做任何额外说明。这即是坊间秘密传说的所谓“红标施奈德”。仅仅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我曾经留意国外二手市场并对比自己的施奈德镜头,发现某些施奈德镜头确实比同款、同批、同外观的其他镜头在前镜筒上多一个红色三角形标志,而且不可能是后人附刻的。为什么会这样?
无论真假,这个说法都为施奈德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我曾经誓言收齐世间各款红标施奈德,也是受此传奇的迷惑。
可惜施奈德现在已经不生产135摄影镜头了。对柯达、三星傻瓜相机镜头上的“Schneider”商标,资深玩家只会付之一笑,不会当真。
从这个意义上说,存世的施奈德135镜头将越来越少,值得收藏。除极品外,其它的价格不贵,如果看到品相好的,不要放过。
尤其是“红标施奈德”。
9:54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1月30日
10: 专业镜头
我个人的感觉,微距镜头是应该属于专业镜头的范畴的,虽然对于微距镜头一直没有非常精确的定义,只是根据镜头标识中出现的Macro来判定这是一支微距镜头。
一支微距镜头首先需要有非常平直的聚焦视场。
虽然我们肉眼已经难以分辨,但是真实存在的事实是,所有镜头在最终成像的焦点上都是有着轻微弯曲的视场的,这是因为镜头自身带有的曲度造成的。而微距镜头则是尽可能地修正了这种视场曲度。这么做当然是有理由的,因为平坦的视场能够更接近本来面目地反映出一些拍摄题材的要求,比如古钱币,邮票,艺术品的样本拍摄或者文件翻拍。在这种时候,微距镜头平坦的视场能够保证镜头中央位置与边角处的成像具有相同的高锐利度,而不会象普通镜头那样在越靠近边角处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地失去目标物的细节。
Minolta对于微距镜头的掌握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出色,至少在焦段设定上不如其他厂商更富有选择性。从始至终,Minolta只开发了50mm &100mm两种微距镜头。配合接环使用,两款镜头都能达到有1:1的等大放大功能。50mm镜头小巧轻便,而100mm镜头能够让摄影师获得更大的最近对焦距离,这在野外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微距镜头中还有一个专门的门类,皮腔镜头。这种镜头很小,很轻,甚至省略了镜身上的聚焦环,改用接合的皮腔通过前后的移动来完成聚焦过程。问题是,在使用上皮腔镜头具有普通微距镜头更大的不方便性。
――是的,微距镜头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不方便性。这是因为微距镜头在处于微距聚焦时,景深会变得非常狭窄。加上构图中需要考虑的焦平面问题,对被摄主体动作神态的瞬间捕捉,过于靠近的对焦距离导致难以有效布光 。 。 。所有的一切都让微距摄影变得异常痛苦难熬。所以许多专业三角架厂家会有一项产品叫做微距翻拍架,可以用来翻拍,而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了微距摄影中需要不断微调的机身位置。
生产于1960年前后的Macro 50mm f:3.5镜头,是Minolta的第一款微距镜头,同时也是Minolta为数不多的带有M39转接环的镜头――Leica/Minolta的转接环。同时镜头也带有1:1放大的接环。
这款镜头使用手动预设光圈,所以它拥有两个光圈环。但是与其它预设光圈镜头不同的是,这款镜头拥有两套完全不同的光圈刻度。f:3.5-22的有效光圈是使用在镜头被当作常规镜头使用时,而f:4.8-32的光圈范围只能使用在镜头连接上微距接环以后。此外,镜头还标有方便查找的放大倍率刻度和非常独特的曝光补偿系统。
Macro 50mm f:3.5镜头在随后的产品中取消了M39转接环,但是镜头的光学设计却一直没有改变,被一直使用到后MD时代。
50mm微距镜头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3.5-22 6/4 55 0.23 63 x54 260 1961
二代MC 3.5-22 6/4 55 0.23 68 x55 330 1969
三代MC 3.5-22 6/4 55 0.23 66.5 x55.5 325 1973
MC Cel 3.5-22 6/4 55 0.23 66.5 x55.5 325 1973
三代MC 3.5-22 6/4 55 0.23 64.5 x55.5 220 1976
一代MD 3.5-22 6/4 55 0.23 64.5 x55.5 220 1977
三代MD 3.5-22 6/4 55 0.23 64 x55.5 200 1981
100mm微距镜头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二代MC 3.5-22 5/4 55 0.45 57 x88.5 550 1971
三代MC 3.5-22 5/4 55 0.45 75 x88.5 600 1973
二代MD 3.5-22 5/4 55 0.45 74.5 x88.5 600 1978
二代MD 4.0-32 5/4 55 0.45 66.5 x88.5 380 1979
三代MD 4.0-32 5/4 55 0.45 66 x88.5 385 1981
然后应该是皮腔镜头。皮腔镜头同样是微距镜头的一种,镜头自身没有聚焦结构,需要连接在专用皮腔上工作。而这个皮腔大体可以想象成手风琴的连接风箱――没见过手风琴?那我也爱莫能助了。
对于皮腔镜头,我没有更多的了解或者研究,只是听说它在使用时会显得更麻烦。
记得当初准备进百微头时曾搞出个笑话,那时候对镜头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更不知道微距头中还有一种专门的皮腔镜头,所以当所以的条件都符合,拿到镜头时才发现,这颗镜头怎么这么小?当时真的很佩服Minolta的工程师们,能制作出这么小巧可爱的镜头来,然后才发现,这颗镜头应该如何聚焦呢?
按照Minolta的设想,皮腔镜头的最初作用是完全不同于微距镜头的,皮腔镜头更多是被使用在特写摄影相关的场合中。这同样反映在镜头的标识里,微距镜头是使用Macro作为其专有名称的;而皮腔镜头,比如1980年生产的12.5mm皮腔镜头就采用了Micro这个词。注意其中的第二个字母的差别,虽然仅仅是一个字母的差别,但是词意却不同。
皮腔镜头的出现与微距镜头出现的时间差不多,大概都在1960年前后。如同Minolta的第一支微距镜头一样,这支镜头同样拥有M39的Leica –Minolta转接环,可以应用在Leica相机上。
Minolta皮腔镜头一直使用手动光圈,除了50mm &100mm皮腔镜头。这两款镜头在标识中使用的也并不是Micro,而是Macro――BELLOWS MACRO。这里面当然有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皮腔镜头
焦段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12.5mm 莱卡代工 1.9-8.0 4/4 特制 25.5 x12.5 30 1974
12.5mm MD镜头 2.0-16 4/4 特制 33 x23.5 40 1978-81
25mm 莱卡代工 2.5-16 6/4 特制 28 x15.5 50 1974
25mm MD镜头 2.5-16 6/4 特制 33.5 x17 40 1978-81
50mm MD镜头 3.5-32 6/4 34 &55 57 x24.5 115 1979-81
100mm MD镜头 4.0-32 3/3 55 63 x35 165 1967
100mm MD镜头 4.0-32 5/4 34 &55 57 x28.5 150 1979
135mm 一代SR 4.0-22 3/3 特制 56 x55 200 1961-66
LEITZ PHOTAR 12.5mm f:1.9 -8.0,真正由德国Leica制造的显微镜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支镜头并非Leica为Minolta设计生产的,而是需要通过专门的转接环连接在皮腔上,从而实现5X –20X 的放大倍率。
MINOLTA BELLOWS MICRO ROKKOR-X 12.5mm 1:2 LENS MADE IN JAPAN,这才是Minolta生产的镜头,根据Leica显微镜头的设计方案,重新设计的。这种合作曾经出现在Minolta 24mm天星镜头中。Leica使用了Minolta的天星镜头的设计方案,设计生产了自己24mm镜头。
虽然Minolta的这款皮腔镜头的确来源于Leica镜头的设计方案,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并不代表这款镜头就具有德国血统或者德国味道。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摄影器材商,镜头的设计方案与镜头镀膜技术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而我始终觉得Leica是不会将自己的镜头镀膜技术转让给Minolta的,即使两家公司曾有过所谓的蜜月期。而如果没有Leica的镜头镀膜技术,即使Minolta使用了与Leica镜头相同的设计方案,同样不可能获得所谓的德国镜头味道。
1974年出现的第一款25mm皮腔镜头同样是Leica设计生产的,配合转接环在Minolta相机上能实现2X –10X的放大倍率。
25mm皮腔镜头能啮合在绝大多数的,20.32mm显微镜细丝螺旋纹路上,和Minolta卡口的镜头皮腔上。
50mm &100mm皮腔镜头,使用Macro作为镜头标识,具有自动光圈技术。而且据说为了这两款镜头,Minolta前后推出了三套镜头皮腔。
而Minolta设计生产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镜头,就是下面的三款镜头:调场,移轴和柔焦。我不知道Minolta在进入自动镜头时代是不是仍保持着创造奇迹的习惯和能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款诞生在手动时代中的专业镜头的确如同三颗璀璨的明星一直闪耀在夜空里,向每一个后来者彰显着那段辉煌的历史。――虽然它们超乎寻常的强大功能并不总是我们经常有机会使用的。
24mmVFC,场曲可调镜头。场曲可调镜头是在24mm大广角镜头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是一支专业性很强的镜头。VFC的原意是Variable Field Curvature。这支镜头上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调节环,用来改变焦点附近视场的弯曲度,使之能够靠近或者更加远离视野中心。而这种功能对于那些因为远离焦点,处在景深范围之外的景物是有一定帮助的。景深之外的景物往往是模糊的,这是因为相机成像原理造成的。而通过弯曲视场曲度,能够人为地把那些原本模糊的部分重新变得清晰起来。这对于那些无法采用小光圈加大景深获得清晰图像的场景是非常有帮助的。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2.8-16 9/7 55 0.3 67 x50 325 1975
一代MD 2.8-22 9/7 55 0.3 67 x50.5 340 1977
二代MD 2.8-22 9/7 55 0.3 67 x50.5 340 1977
三代MD 2.8-22 9/7 55 0.3 64.5 x50.5 340 1982
35mm SHIFT CA,移轴镜头。移轴镜头是Minolta第二款专业镜头,也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个体镜头功能最强大的镜头。移轴镜头具有VFC镜头调节场曲的功能,所以单位售价一直居高不下。
移轴镜头最主要的功能反映在类似建筑摄影上,在近距离建筑摄影上,由于透视关系的原因,两栋相邻的高楼会呈现出向某一个交汇点倾斜的现象。通过移轴镜头的调整,能够人为修正这种倾斜,使建筑物重新恢复到笔直挺立的状态。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60 1976
二代MD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55 1977
三代MD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55 1982
85mm f:2.8 Varisoft,Minolta的柔焦镜头与普通的柔焦滤镜效果并不一样,并不是柔焦滤镜简单地形成一种朦胧地氛围。通过调整柔焦镜头上面的三档柔焦开关,能够获得程度不同的柔焦效果。这也使得Minolta的这款柔焦镜头成为大多数肖像摄影师必须配备的特效镜头之一。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二代MD 2.8-16 6/5 55 0.8 70 x80 430 1978
三代MD 2.8-16 6/5 55 0.8 70 x80 430 1984
对变焦镜头不感冒,所以变焦系列就不转贴了!
加个原贴的链接:http://www.soupis.com/viewthread.php?tid=546&statsdata=30%7C%7C4867
10:49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9.长焦镜头:180mm, 200mm, 300mm
标准长焦镜头
Minolta为它的单镜头反光相机设计生产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镜头族群,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卖出它的相机产品。单镜头反光相机在使用超广角镜头方面明显不如旁轴相机,但是在长焦及超长焦镜头方面的使用上,却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
1959年到1960年期间,Minolta为其即将面市的新款相机设计了一款全新的长焦镜头――MINOLTA TELE ROKKOR-F 1:2.5 f=180mm。180mm是个非常受欢迎的焦段设定,f:2.5的大光圈更让这支镜头充分显露出Minolta对它的信心与期望。要知道,这种光圈定义在当时已经是同焦段镜头中速度最快的镜头了。而且,把这支镜头放在今天来看同样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Nikon的180mm镜头。开始定型生产于1977年的Nikon AI系列180mm镜头,最大光圈为f:2.8。虽然在后来的演化中镜头开始采用具有防消色散功能的ED玻璃,但是镜头最大光圈始终保持在f:2.8并且一直维持到1995年以后的自动镜头中。由此可见,Minolta这支设计于1950年以后的180mm镜头是拥有怎样豪华的设置。
这是一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镜头。虽然它的名气并不大,远比上象鹰眼,天星或者漫步者那些镜头那样让人耳熟能详,但是这支镜头却一直是众多收藏家可望而难求的珍品。实际上,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人曾一睹其芳容,都难成定论。因为这支镜头经过考证之后被认定属于Minolta为数不多的原型镜头,即使却有实物也绝难得见了。
的确,180mm f:2.5即使在如今来说也是一款高成本的镜头,而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势必影响到最终的销售。加上Minolta后来发展起来的长焦镜头序列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如此豪华的镜头也就没有继续投入实际生产的必要了。
所以说,Minolta历史上所生产的最具有吸引力的镜头,应该就包括这支只存在于广告宣传画册中的,极具豪华的180mm f:2.5了。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2.5-22 6/5 77 2.5 ? ? 1959
真正被投放到市场上的标准长焦镜头应该从200mm焦段开始计算的,而200mm长焦镜头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是1959年,一款带有半自动光圈的200mm f:3.5镜头。比起现在普遍流通在二手市场上的200mm f:4.0镜头,这支最大光圈为f:3.5的镜头也是很奢华的。当然不能比较后来的200mm f:2.8。1972年,第三代MC镜头序列时这支镜头开始使用新的镜头镀膜工艺,并且随着MC镜头序列的结束而结束了它的全部存在。一支重新设计的200mm f:4.0镜头被用来取代这支镜头。
第一支200mm f:3.5使用了半自动光圈,这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制。第一代MC镜头序列时,开始采用自动光圈技术。
1964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200mm焦段中的第二支镜头,最大光圈为f:5.0手动预设光圈镜头。――一点都不错,MINOLTA TELE ROKKOR-QE 1:5.0 f=200mm。这的确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在Minolta成功推出了200mm f:3.5半自动光圈镜头之后,竟然会回过头来开发这种慢速的,需要手动预设光圈的镜头。
这是一种商业上需要,Minolta曾经成功地运用在28mm f:3.5镜头的设计开发中。因为低成本带来的低售价,使得这款面向低收入用户群体开发的镜头同样获得了成功。
这款慢速镜头同样在第三代MC镜头结束时被取消了生产序列。
进入MD镜头序列以后,200mm f:4.0开始出现并且一直主导着200mm镜头的市场。这款镜头无论从速度上还是从价格上都很好地兼顾了高低两端的用户需要。当然,对于那些对镜头速度永远都嫌太小的用户来说,f:4.0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Minolta设计开发了拥有豪华配置的200mm f:2.8。直径达到72mm的超大前组镜片,和特殊的低色散镜头玻璃,使这款200mm f:2.8与后来开发的135mm f:2.0当之无愧地成为后MD时代的最杰出作品。
200mm镜头 视角12.5°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3.5-22 6/4 67 2.0 67 x138 770 1959-61
一代MC 3.5-22 6/4 62 2.5 70 x136 750 1966
二代MC 3.5-22 6/4 62 2.5 70 x136 750 1970
三代MC 3.5-22 6/4 62 2.5 75 x137.5 775 1974
一代SR 5.0-22 5/4 52 2.5 56 x149 430 1964
一代MC 4.5-22 5/5 52 2.5 63 x130 500 1967
二代MC 4.5-22 5/5 52 2.5 63 x130 500 1970
三代MC 4.5-22 5/5 55 2.5 64.5 x130 545 1973
MC Cel 4.5-22 5/5 55 2.5 64.5 x130 535 1975
MC Cel 4.0-22 6/5 55 2.5 65 x130.5 595 1974
三代MC 4.0-22 5/5 55 2.5 64.5 x131 520 1975
一代MD 4.0-22 5/5 55 2.5 64.5 x131 520 1977
二代MD 4.0-22 5/5 55 2.5 64.5 x131 520 1977
MD Cel 4.0-22 5/5 55 2.5 64.5 x130 535 1978
二代MD 4.0-22 5/5 55 2.5 64 x116.5 400 1980
三代MD 4.0-22 5/5 55 2.5 64 x116.5 410 1981
二代MD 2.8-32 5/5 72 1.8 78 x133 700 1979
三代MD 2.8-32 5/5 72 1.8 78 x133 700 1981
与200mm镜头复杂的品系不同,300mm镜头只存在两种不同的镜头系列,最大光圈分别是f:4.5 &f:5.6的镜头。
1960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第一款300mm镜头。那是一支巨大而且沉重的镜头,采用非常简单的4片3组光学结构。因为镜头本身速度很快,所以即使在300mm的长焦距下依然能保证相机取景器内有充足的光照。这支完全依靠手动预设光圈的镜头拥有1.25千克的自身重量,如果不配备三脚架接环,这种重量的镜头是很难使用的。更奇怪的是镜头最初采用的标识,用来表示焦距的单位并不是后来广泛采用的毫米单位,而是使用了罕见的厘米单位。整个镜头标识为:MINOLTA TELE ROKKOR-TD 1:4.5 f=30cm。
作为Minolta的高端产品,300mm f:4.5一直都在经历着变革。光学结构上的,机械性能上的,镀膜工艺上的。进入MD镜头序列时的整体改进算是最彻底的一次了,光学结构被改变了,采用了内对焦技术。一直伴随在镜头上的三脚架接环被彻底甩掉了,自身重量终于被减轻到一千克以下。
对应300mm f:4.5的是另一款低端镜头,Minolta 300mm f:5.6。同前者比起来,这支镜头无论从重量上还是尺寸上都没有那么夸张。当然,在应用上也不如前者那么宽了。
300mm镜头 视角8°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5-22 4/3 77 4.5 80 x245 1250 1960
一代SR 4.5-22 4/4 77 4.5 80 x250 1020 1965
一代MC 4.5-22 6/6 72 4.5 80 x200 1150 1969
二代MC 4.5-22 6/6 72 4.5 80 x200 1150 1969
三代MC 4.5-22 6/6 72 4.5 80 x199.5 1155 1973
二代MD 4.5-32 7/6 72 3.0 77 x177.5 710 1978
三代MD 4.5-32 7/6 72 3.0 77 x177.5 705 1981
一代SR 5.6-22 4/4 62 4.5 65 x197 545 1965
三代MC 5.6-22 5/5 55 4.5 65.2 x186 720 1973
一代MD 5.6-22 5/5 55 4.5 65 x186 695 1978
二代MD 5.6-32 5/5 55 4.5 65 x186 695 1978
三代MD 5.6-32 5/5 55 4.5 65 x186 695 1981
如果按照生产年代来叙述,300mm镜头之后应该直接是800mm镜头。因为Minolta在设计生产了300mm镜头之后就直接跳到了800mm镜头的开发当中,中间的空白是在很长时间以后,才被重新填补的。
比起300mm镜头,后来开发的400mm镜头品种更简单,只有单一的f:5.6一个品系。而这一品系却是驰名的APO系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所谓的APO代表了什么意思――当然是指所谓的人文含义。就APO的技术含义很明确,是Apochromatic的字首简写,意思是高度消除色散的,而带有APO字样的镜头则表示使用了Minolta独特的复消色散设计和特殊的低色散镜头玻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彩色像差的产生,特别能够提高长焦及超长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提高成像清晰度,降低色差干扰。但是APO的人文含义是什么?是阿波罗神?或者是启示录?!
无论怎样,MINOLTA APO TELE ROKKOR的镜头是一款成像锐度非常高的镜头。虽然镜头自身的尺寸和重量,让它在实际使用中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是作为Minolta长焦镜头技术的代表作品,这支镜头在坊间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中。
400mm镜头 视角6°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70 1976
一代MD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70 1977
二代MD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70 1977
三代MD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40 1982
Minolta历史上设计生产的,对焦行程最长的手动镜头是哪一款?或者说焦距最大的直线性镜头是哪一支?就是这支MINOLTA TELE ROKKOR-TD 1:5.6 f=60cm。
这支生产于1959年的镜头采用手动预设光圈技术,自身尺寸为132 x530mm,拥有高达4700克惊人重量。为此,镜头拥有自己的带有传动齿轮的支架,可以固定在三脚架上来辅助聚焦过程。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支巨无霸镜头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排除在生产序列之外了。之后,在1976年时一款新的600mm原型镜头出现在宣传资料里。值得庆幸的是,这款镜头并没有象当年的180mm镜头一样只是停留在宣传资料里。1978年,采用了全新APO技术的600mm f:6.3超长焦望远镜头出现在销售货架上。虽然这支专业性很强的镜头并不是普通用户经常有机会能使用到的,但它至少填补了Minolta超长焦望远镜头组群中的一段空白区域。
600mm镜头的专业性的确太强了。镜头采用的95mm前镜片组,使得很难有合适的滤镜能够与之匹配。所以600mm镜头采用了类似折返镜头才使用的镜后加载滤镜的方法。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减少聚焦行程引起的镜身变化,镜头采用了内对焦技术。而这种技术后来被广泛使用在自动镜头上。
600mm镜头 视角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5.6-32 4/3 126 10 132 x530 4700 1959
三代MC 6.3-32 9/8 95 5.0 108 x373.5 2400 1976
二代MD 6.3-32 9/8 95 5.0 108 x373.5 2400 1978
三代MD 6.3-32 9/8 95 5.0 108 x373.5 2400 1982
在超长焦镜头中,还有一类镜头是属于构思非常精巧的品系――折返镜头。如果抛开折返镜头固定光圈的弊端来看它的优点,这种巧妙的设计的确很有些意思。
曾看过一篇文章,认为最早的折返镜头技术是由Minolta设计开发的。对此我不想发表任何见解,史海沉勾难以考证。但是让我们尝试计算一下,400mm镜头的镜身长度是在250mm左右;600mm镜头的镜身长度是在370mm左右,那么以0.6作为常数来计算焦距最长的1600mm镜头,可以得出其镜身长度约等于960mm。那是一个什么概念?恐怕那不是镜头,是一支狙击步枪。而折返镜头的作用就是大大缩短了镜头的尺寸,让它能够更好地掌握在每一个用户手中。
诞生于Minolta手中的第一支折返镜头是1972年的800mm f:8.0镜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最早的折返镜头技术并不是Minolta提出的,因为在Nikon的镜头组谱中能查到A系和C系的超长焦距折返镜头,而典型的Nikon A系镜头应该是生产于1960年代。
折返镜头最大的特点是前镜片直径非常大,所以用来度量折返镜头的滤镜标准是后镜片组,通常是39mm。而使用在折返镜头上的滤镜也都是通过镜后接入的方式加载到镜头上。
前面说过,折返镜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就是镜头都是采用固定光圈的方式,这使得折返镜头在使用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在变换景深上。
超长焦距的折返镜头同样是非常沉重的,加上异常狭窄的视角,使得在通过镜头寻找目标时变得非常困难。沉重的镜身更需要坚固的三脚架加以支撑,这就越发限制了摄影师的活动范围。万幸的是,这种专业镜头并不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绑定在相机上。不然,那才是真正的恶梦!
折返镜头
版本 视角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250mm /5.6 10° 6/5 62 /39 2.5 66.5 x58 250 1979
500mm /8.0 5° 6/5 77 /39 4.0 83 x98.5 635 1977-83
800mm /8.0 3° 8/7 特制 8.0 125 x166.5 2000 1972-81
1600mm /11 1.5° 6/5 特制 20 178 x325 6850 1974-81
最后,让我们还是以一款只存在于历史传说中的镜头来结束折返镜头的叙述好了,这款镜头就是Minolta生产的,被称为“大玻璃块儿”的RF 1000mm f:6.3。
大玻璃块儿有多大?直径200mm的一整块镜头玻璃,的确算是很大了。很少有人见识过真正的大玻璃块儿,更多的只是看到资料上的文字。1965年前后的产品,7片6组的光学结构,30m的对焦距离,217 x450的外形尺寸。至于重量,10600克。很惊人,非常惊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终没有继续生产它的原因,虽然它几乎可以成为Minolta率先开发了折返镜头技术的有力证据,但是Minolta不会只为了博物馆的需要而去保留一条单独的生产序列的。
记住这款镜头的标识,MINOLTA RF ROKKOR 1:6.3 f=1000mm。虽然从使用上看这支镜头有些太笨重了,但是相信我,一旦你找到了它,自然会有人愿意拿着大把钞票来找你的,那些收藏家一直都在寻找它,Minolta的大玻璃块儿
10:46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8.中长焦:85mm, 135mm
接着把该说的镜头说完。
在我印象里,日系镜头中属Pentax对长焦尤其是超长焦望远镜头最感兴趣。在这一点上的造诣Minolta远不及Pentax,但仍然设计生产了从85mm一直到1600mm全焦段的长焦镜头。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镜头已经不是普通用户能用得到的了。你能想象自己扛着一支1600mm的超长焦望远镜头漫步街头的样子吗?为了打鸟?我想那种镜头都能够用来登月了。
长焦段镜头中最吸引人的那部分镜头莫过于肖像镜头了,也就是85mm-135mm之间的镜头。这种定义在其他品牌的镜头中也适用,并不是Minolta标新立异的作品。
为什么会有专门的肖像镜头?或者说我们用那些不属于肖像镜头的镜头去拍摄人像就会遭到模特的白眼吗?这里面的第一个定义是,所谓的肖像多半是指我们人的头肩部半身肖像而非日常生活中的纪念照。
为什么会有专门的肖像镜头?因为这些镜头的成像符合肖像拍摄的全部需要。我们知道广角镜头最突出的成像特点就是空间的拉伸作用,这在24mm乃至28mm镜头中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拉伸作用的本身就会破坏原有的比例,如果反映在人像摄影上,就是最靠近镜头的那部分--鼻子也好嘴巴也好会被超出限度地放大,而其他部分则会因为压缩而显得非常小。当然如果作为朋友间的恶搞--现在还有专门的变形软件来生成这种恶搞图像。这样的成像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作为很正式的肖像作品,不要说千载难逢地受约见去拜会火星人,就是奉招去给未来的丈人爹拍照,拿出这样的片子来恐怕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吧。
那么长焦镜头呢?长焦镜头具有非常优异的特写能力,也就是能够把距离很远的主体直接拉到眼前并且充满画面。这一点是明显区别于广角镜头的空间拉伸作用的,实际上长焦镜头是在压缩空间距离。而这种压缩能够在重现人的脸部特写时,会把凸凹有致的我们的脸压得很平,压成一张饼子脸。
而85-135mm之间的镜头恰好非常完美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而且,因为这个焦段的镜头所具有的恰到好处的最近对焦距离能够保证摄影师与模特保持合适的实际距离,既不会因为过于靠近而突破了对方的心理底线,又不会因为距离太远而只能使用高音喇叭喊话。
在三款肖像镜头中,100mm和135mm镜头都是很早就投入设计开发的镜头序列。早在1958年前后,最早的版本已经推向了市场。而在1960年面市的135mm f:4.0手动预设光圈镜头竟然拥有高达12只光圈叶片――后来的Minolta镜头,除了少数几款如鹰眼这样经过刻意设计的镜头以外,其他镜头的光圈叶片全部简化为6片,包括一直备受用户追捧的85mm 1.7肖像头。
12片光圈叶片是一项非常豪华的配置,当镜头适当收缩光圈后在虚化的背景里能够得到非常完美圆形光斑。这也是Pentax或者Nikon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其高端镜头中保持大数量光圈叶片的原因,但是达到12片的却极为罕见。而这款最初有着豪华配置的镜头在后来被适当放大光圈范围以后,最终却被简化为135mm f:2.8镜头的低端用户版。--世事沧桑啊。
1958年,在SR-2相机问世前后,第一支135mm f:2.8镜头出现了。镜头采用手动预设光圈。1961年,这支镜头被加入了半自动光圈技术。并且在随后不久改成了全部自动光圈镜头。1966年,镜头被加入联合测光技术,最早一批镜头的光圈环被从当初设计时的镜身中部移向了靠近相机的镜身后部。
1973年到1975年,当135mm f:2.8镜头进入第三代MC生产序列时,衍生出两个片组结构不同的产品系列,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在于镜身上聚焦标尺和光圈刻度的标识上。采用6片5组光学结构的镜头,使用双重标注,包括光圈刻度和聚焦标尺;而采用4片4组光学结构的镜头只用一种标记记号。
1979年,二代MD镜头序列中,135mm f:2.8镜头再一次修改了光学结构。镜头尺寸和重量进一步减轻――当然这同样得益于镜头制造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塑料材料。也正是基于这种,许多Minolta手动器材用户认为,Minolta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了!
就在Minolta用户为了Minolta的没落而哀叹的时候,1981年,Minolta发布了全新的高速镜头:135mm f:2.0。这也是Minolta在后MD时期发布的一系列大口径镜头之一。
作为肖像镜头,135mm镜头的使用完全是因为85mm &100mm镜头难求且售价较高而采取的折衷。而100mm镜头作为Minolta最早设计开发的镜头之一,一直保持着非常成熟的技术。如同135mm镜头所经历的一样,最初的100mm镜头同样采用了手动预设光圈,直到后来才慢慢改用为自动光圈。
在整个肖像镜头里面,最受关注的85mm镜头,却是Minolta最晚设计开发的。这款镜头最初发布于二代MC镜头序列中,一经推出就受到追捧而且始终求者如云。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款85mm的肖像头是被过于神话了,大家都在上下求索所以就把它过度美化了,进而也就抬升了它的价格。后来通过比较其他几个牌子的85mm镜头发现,原来所有的85mm镜头都如此。Nikon AI的85mm/1.4目前成交价位都在五百刀的样子,而Pentax的A系85mm/1.4星头都是一千刀的成交价位。--一千美刀!为什么不去玩Leica?如此比较,目前Minolta的85mm肖像头还是很有使用余地的。
1979年,Minolta又设计开发了85mm f:2.0镜头。对于这款拥有现代设计工艺的MD镜头,用户的反映却是褒贬不一。
85mm镜头 视角29°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二代MC 1.7-22 6/5 55 1.0 73 x62 460 1971
三代MC 1.7-22 6/5 55 1.0 71 x62 455 1973
二代MD 1.7-22 6/5 55 1.0 71 x62 455 1978
二代MD 2.0-22 6/5 49 0.85 64 x53.5 280 1979
三代MD 2.0-22 6/5 49 0.85 64 x53.5 285 1981
100mm镜头 视角2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0-22 3/3 43 1.2 56 x80 240 1960
一代SR 4.0-22 3/3 46 1.2 56 x80 240 1962
一代SR 3.5-22 5/4 55 1.0 63 x59 310 1958
一代SR 3.5-22 5/4 55 1.2 63 x59 310 1959-61
二代SR 3.5-22 5/4 52 1.2 63 x54 235 1965
一代MC 3.5-22 5/4 52 1.2 63 x54 240 1966
一代MC 2.5-22 6/5 55 1.2 65 x68 410 1968
二代MC 2.5-22 6/5 55 1.2 65 x68 410 1969
三代MC 2.5-22 6/5 55 1.2 65.8 x68.5 430 1973
三代MC 2.5-22 5/5 55 1.0 64.5 x64.5 375 1976
一代MD 2.5-22 5/5 55 1.0 64.5 x64.5 375 1977
二代MD 2.5-22 5/5 55 1.0 64.5 x64.5 375 1977
三代MD 2.5-22 5/5 49 1.0 64 x65.5 310 1981
一代SR 2.0-22 6/5 62 1.2 66 x63 425 1961
一代MC 2.0-22 6/5 62 1.2 66 x63 425 1966
135mm镜头 视角18°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0-22 3/3 46 1.5 56 x115 375 1960
一代MC 3.5-22 4/4 52 1.5 63 x88 370 1966
二代MC 3.5-22 4/4 52 1.5 63 x88 370 1969
三代MC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15 1973
MC Cel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10 1974
三代MC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20 1976
一代MD 3.5-22 4/4 55 1.5 64.5 x87 420 1977
二代MD 3.5-22 4/4 55 1.5 64.5 x87 420 1977
MD Cel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10 1978
二代MD 3.5-22 5/5 49 1.5 64 x72.5 265 1979
三代MD 3.5-22 5/5 49 1.5 64 x72.5 285 1981
一代SR 2.8-22 7/5 55 1.5 61 x96 535 1958-61
一代SR 2.8-22 6/5 55 1.5 63 x95 530 1965
二代SR 2.8-22 6/5 55 1.5 56 x115 417 1965
一代MC 2.8-22 6/5 55 1.5 62 x93 450 1966
二代MC 2.8-22 6/5 55 1.5 67 x93 490 1969
三代MC 2.8-22 6/5 55 1.5 67 x93.5 518 1973
MC Cel 2.8-22 5/4 55 1.5 64 x100.5 610 1974
三代MC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5
MC Cel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5
一代MD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7
二代MD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7
MD Cel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8
二代MD 2.8-22 5/5 55 1.5 64 x82 365 1979
三代MD 2.8-22 5/5 55 1.5 64 x81 385 1981
三代MD 2.0-22 6/5 72 1.3 79 x96 725 1981
Minolta一直很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在他的设计方案中,很少有镜头采用光圈环中置镜身的样式。这种设计在其他一些牌子的镜头上倒是很常见。所以后来在加入光圈直读技术及联合测光技术时,所有光圈环中置的镜头不得不重新设计镜头样式。但是很少不等于没有,实际上Minolta当时还是有一些镜头为了迎合当时的流行设计采用了中置光圈环设计,尤其是两款最早设计生产的长焦镜头中,因为个子高,有充分空间。
一代MC头,光圈环中置式样。按照年代推算应该是在1966-1968年间,具体生产时间会靠前。至于其中的一些具体数据,很多都是二次推算出来的。日系镜头的早期宣传资料尤其喜欢采用英制单位标注所有数据,包括最近对焦距离,重量尺寸等。所以就需要通过二次换算。
10:44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7.小结二
本是玩手动镜头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难题。各厂家的手动镜头都有版本问题,Pentax的M42罗口头,一二代K头,M头A头以及星头;Nikon的A头C头K头AI头。。。
在最初开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倒是很犹豫,应该如何系统地阐述Minolta手动头的版本问题--不是按照年代的断代,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版本论述。然后我发现这项工作对我来说似乎有些太庞大了,Minolta历史上出现过的好版本镜头是如此之多,许多镜头不要说我没见过,就是连听说都没有过,又如何能够系统地加以阐述?!
但是有一点我的确有意在回避,就是Minolta同Leica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许多人--我一直以为是我们中国的用户,后来发现大洋彼岸的美国鬼子原来也如此。都认为Minolta同Leica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合作,然后,Minolta镜头拥有纯正的Leica血统的传言就逐渐演变成事实了。按照我的理解,两个公司之间的合作是有的,建立在共同获利的基础上。甚至有人考证之后认为,Minolta同Leica的合作,真正得到了好处的是Leica,而Minolta镜头因此拥有了Leica血统就有些牵强了。
继续Minolta镜头的版本。
如果认真研究Minolta历史上出现的好版本镜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需要相当丰厚的物质条件做后盾。许多镜头要拿在手里仔细把玩认真体会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而这里面还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每个人的个人好恶。
我更喜欢55mm滤镜接口的镜头,没有任何理由。所以为此我只能放弃45mm/2.0饼干头。因为这支镜头从来没有出过55mm口径。midnight喜欢老版本的MC头,所以他只能为此收集到所有的官方遮光罩,因为老MC头在充分展现梦幻般色彩还原功力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抗逆光性差的问题,需要遮光罩配合使用。这倒成就了另一个好处,许多镜头在配合遮光罩使用时,都会显现出一种应有的气势。虽然Mionlta手动镜头的遮光罩远不如自动头使用的莲花瓣遮光罩看起来讨喜,但那种厚重质朴的做工还是可圈可点了。我现在一直很感兴趣最古老的一款矩形遮光罩,坊间倒是偶有出货。但是配合这款遮光罩的镜头实在是太古老太难使用了。为了一支遮光罩再去搞一支老镜头回来,总让我想起买椟环珠来。
关于鹰眼头前镜片组会发黄,说真的我一直有冲动要把它放到阳光下面曝晒,看看事实是否真的会让它发黄,然后再置于密闭的黑暗中等待发黄的前镜片组恢复正常。但是,虽然我很少使用,但是鹰眼头的珍贵我当然是知道的。自然只是想想而已,如何会舍得让它忍受这样的折磨呢。说到鹰眼,前几天看到一个欧洲人出鹰眼的官方遮光罩,最后居然以几十刀的高价成交--真是物以稀为贵!
35mm/1.8绝对是好东西,相信我,真正是一款让人难以释怀的好镜头。目前流通的版本应该就是双H版和黄X版的。其中,双H版又分金属聚焦环和塑胶聚焦环两个品系,是因为镜头生产材料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黄X版就有MC版和MD版两个不同的断代了,MD版的滤镜接口全部是49mm,为了保证我所有镜头序列保持在55mm口径,最终我收了三代MC黄X版。
许多人喜欢双H金属聚焦环的版本,因为全金属镜身带给人的厚重质感是后来的塑胶版本所不及的,虽然在成像与后来的版本并没有更明显的区别。但是因为下线年代过于久远,镜头品相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漫步者镜头本身就是一颗使用频率非常高的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磨损,加上时间的原因,品相好的双H金属版可谓凤毛麟角。
相对来讲MC的黄X版倒会有一些品相不错的存货,虽然价格不菲,但毕竟是一代名头,物有所值。我曾收到一颗MC的黄X头,除了镜身外表带有一些不名物质的喷溅痕迹以外,镜片内部竟然看不到丝毫灰尘。卖家向我透露说这颗头在第一手买主手中就没使用过(又一个象我一样挖坑藏镜头的家伙?)流转到子女手中才被当作废弃物便宜出掉。
至于说成像,我想过段时间山绿了以后会拍些片子出来。春节后大扫除被老婆发现我的藏宝箱,挖出其中镜头若干,便恐吓我如不使用趁早卖了,还能换几个买菜钱。看来,只能拿出来用了。
至于说许多人认为三代MD 35mm镜头的做工敷衍,其实并不局限于一支35mm镜头。大多数三代MD镜头都被认为如此,我个人认为这是用户对于那个曾经辉煌的手动时代的一种神往,毕竟Minolta已经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自动机及镜头的设计开发中,手动器材受到了冷落。如果真的如同许多人所认为,三代MD--或者称作后MD时代是完全敷衍的,那就不会出现三代MD镜头所采用的改良镀膜工艺了。要知道每一次制造工艺的更改都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利润。
如果想要收一颗35mm镜头,墨林在那边应该是有优势的。按照那边的行规,这颗头属于高档镜头,至少3/5的出货只限于北美市场流通,尤其是一些带原厂包装遮光罩皮桶等这些附件的近似新头的出货,是绝难流出北美市场以外的。至于MC的老头,想着一定要收那种带着遮光罩的出货,虽然这种广角头的遮光罩没什么更多的用处,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10:42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6.小结一
Minolta镜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许多老镜头在经过了时间的流转之后,会产生一种很神奇的焦外成像效果,这种效果被成为“魔幻般”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后期的MD头无法通过技术革新达到的。我看过85mm/1.7的MC和MD两颗镜头的成像,虽然两颗镜头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虚化效果,但是应该承认年代更远的MC头形成的图像更有一种视觉上的亲和力。但是在硬性指标上,比如抗逆光性上MC头明显低于MD头。所以购买MC 85mm/1.7镜头时最需要强调的一个附件就是原厂遮光罩。
135mm/2.0这颗镜头算是Minolta在整个第三代MD时代,设计生产的为数不多的几款高端镜头了。超豪华的配置,极具诱惑力的背景效果。真的是无与伦比。当然,价格也非常具有杀伤力。而且因为出生在三代MD时期,没有黄标头。
最后一款值得追求的镜头应该就是早于135mm/2.0出生的200mm/2.8了。坊间偶有出货,价高难求。这款镜头平时可以用来扫街,春秋候鸟过境时加上一支增倍镜就可以上山打鸟了。毕竟相比这支镜头,更专业的打鸟镜头300mm/4.5或是400mm/5.6 APO的可用性有些太低了,单体分量也太大了。MD时代重新设计的300mm/4.5还好一些,MC 300mm/4.5黄标头单体重量就达到1.1千克。扛着这么个东西上山,想想都头疼。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搞了一大堆镜头在家里,到底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一种拥有之后的满足感?那么如我现在已经无路可走的时候又该如何呢?试着让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真的去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标准镜头是市场保有量最大的一类镜头了,这在任何品牌的摄影器材中都是如此。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标准镜头的技术很成熟,很容易反映出各大厂商的各自不同的成像风格,比如Minolta镜头更让欧洲人痴迷的类油画成像风格,或者Nikon近似科学分析般刻板的高解析度。另一方面,标准镜头的工艺相对简单,制造成本低,所以各大公司都选择中速或者慢速标准镜头作为一些相机机型的配套镜头。
但是应该承认,标准镜头处在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焦段里。
向下,它能冒充小广角镜头拍摄风光片,当然取景范围会受到限制;向上,它同样可以完成一些肖像镜头的工作,当然对于模特表情的还原始终不如那些标准的肖像镜头完美。所以说标准镜头充当着万金油的角色,但是万金油往往就是因为它本身并没有更突出的特长。
唯一的优势是,标准镜头的价格一直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因为坊间存货量太大了。
尽管如此标准镜头还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用来入门的镜头,因为这支镜头的使用上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其实Minolta设计生产的那支MD 50mm/1.4,被认为是除了24mm/2.8天星之后锐度最高的镜头了。也就是说,Minolta对于这款镜头同样是付诸了相当的心血在里面。毕竟58mm/1.2鹰眼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拥有的,而进入MD时代以后重新设计开发的50mm/1.2虽然在速度上达到了鹰眼镜头的水平,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传奇色彩却终难赶上鹰眼镜头十之一二。
说到Minolta的标准镜头,不能不提的一颗镜头应该是MD 50mm/2.0。
这颗镜头我自己没有用过,原因当然是它的速度。但是就在整理这篇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几个使用过的用户对它颇高的点评。认为它是Minolta在后MD时代重新设计生产的为数不多的好镜头之一。
我想这种感觉更多应该来自于镜头对色彩的还原上吧,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我曾测试过二代MD 50mm/1.7与三代MD 50mm/1.7的成像,发现三代MD镜头在色彩还原上明显要比二代MD头浓艳。我也听说过许多三代MD镜头曾采用了不同于一代二代MD镜头的镀膜工艺,但是却一直找不到相关的资料。
最为我们使用的50mm/1.4,这支标准镜头,并不存在三代镜头与二代镜头在色彩上的明显差别,这是我做过测试之后得出的结论--当然这里面不排除镜头个体的差异。如果仔细判读那些数据就会发现(我想,我在读我那些文档中带有表格的数据可能会更方便一些,这些连接在页面上的数据没有了表格的限制,读起来很别扭。抱歉了。)。
MD 50mm/1.4 从一开始就存在两个不同的系列,55mm滤镜接口和49mm滤镜接口的镜头。两个系列产品并没有象大多数镜头在第三代MD镜头时重新修改了镜头片组结构,所以也就不存在成像上的明显差异。目前坊间流通的多为55mm口径镜头,49mm口径镜头倒是见过一款,想必在成像也不会存在更大变化。
标准镜头中50焦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是50mm Macro,这支镜头会连同100mm Macro在后面一同介绍。
不管怎样,我个人还是很喜欢标准镜头的。就想我说过的,平日里挂在相机上的基本上都是那支一代MD 50mm/1.4,赶上给外甥庆生之类的应景也都用这支镜头代劳了。虽然出不来什么好片子,但是如果仔细琢磨琢磨,倒也未必每张片子都要惨不忍睹。
说到一些镜头,真的是珍藏更多于使用,哪怕就是为了独自一人时静静的把玩,去体会那片刻的安宁与满足,也是值得的。
我曾仔细研究过一些镜头,发现Minolta对于它那些当家镜头品质的追求,始终是不曾放松的。同样作为肖像头,三代MD 135mm/2.8镜头使用了工程塑料制造的内部聚焦构件,而诸如85mm/1.7这种镜头,却始终在使用全金属的内部聚焦构件。--不是装饰在外面聚焦环上的那一圈橡胶粒,是聚焦环里面用来啮合的两部分。
谈起这些镜头我想起我老婆。我老婆对摄影是一窍不通,而且我无法跟她聊镜头的年代版本,跟她聊这些莫不如跟她聊肥皂剧。但是我老婆对于镜头好坏的判断自然有她自己的标准,一掂重量二看镜头反光。只要镜头够重,镀膜反光够迷人的镜头在我老婆眼里都是好镜头。当然包括85mm/1.7。
但是应该承认,镜头镀膜反光最浓艳最讨人喜欢,还是三代MD镜头。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三代MD镜头的成品时间较短,而且采用了后MD时代的镀膜工艺吧。
至于白标ROKKOR-X的传言,真正比较被认同的说法是,白标头的整体质量不如黄标头,是Minolta镜头生产序列转换时期出现的一段失控状态。按照时间排序,二代MD黄标头--MD白标头--三代MD头。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Minolta的官方认可,我想Minolta永远也不会去承认这一点。而且,白标头与黄标头之间即使存在成像差异,差异究竟会有多大都是很难说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解释就是,黄颜料用光了。
10:41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5. 标准镜头: 45mm, 50mm, 55mm, 58mm
标准镜头的范畴当然就是指45mm-58mm焦段的镜头了。大多数用户都很喜欢标准镜头,但是许多用户却无法最终决定是不是应该拥有一支乃至更多的标准镜头。应该承认,如果详细了解了标准镜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45mm f:2.0与58mm f:1.2之间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属于小广角镜头,而后者属于短长焦镜头。
我个人的看法是,至少应该拥有一支标准镜头,无论它的焦段是多少光圈是多大。标准镜头是所有焦段中技术发展最成熟的那一段了,无论一个镜头生产厂商的侧重点在什么地方,比如Pentax喜欢鼓捣长焦,Nikon最爱发展高锐度成像技术。但是要考察他们的技术实力,无不从标准镜头开始。因为标准镜头的技术力量最均衡,个体差异最小。
值得庆幸的是,标准镜头的售价一直都不是非常高,这使得许多人即使希望拥有一颗乃至许多一颗标准镜头成为可能。
历史上,Minolta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想法,就是让任何人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用户都有机会使用到高品质的摄影器材。如果其他生产厂商无法提供,那么Minolta会提供。几年以后,Minolta推出了SRT100型和SRT200型两款相机,以及一整套与之配套的镜头。
Minolta实现了最初的理想,但是用户却开始怀疑那些针对低收入用户开发的镜头是不是依然保持着Minolta一贯的高成像品质。答案是肯定的。
那些镜头,至少是很大一部分镜头要比那些售价高昂的上一代镜头表现得更优秀。这不是商业宣传。这种优势得益于不断发展的制造工艺,包括镜头镀膜工艺和镜身制造材料的改变。速度更快的标准镜头,比如f:1.4,需要额外的镜片单元校正光圈全开时镜头成像的畸变现象。这种额外的镜片单元虽然在那些上一代镜头中也有出现,但仅仅是校正了某几个特定焦段的畸变,而非全部。加上成本的限制,使得这种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困难。当然,慢速镜头就不存在大光圈下广角畸变现象。
45mm饼干头
技术进步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许多原来只停留在图纸上的镜头真正走下生产线,其中就包括这款45mm镜头。许多摄影师对这支镜头很痴迷,因为比起其他标准镜头,无论是50mm,55mm还是58mm焦段,45mm镜头的成像都最接近人类双眼的透视效果。而这种视觉上的认同,会让摄影师的作品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第一支45mm镜头生产于1964年,那是一款在目前来说很难再找到的镜头。因为镜身过于小巧,被用户戏称为“饼干头(pancake)”。第一支饼干头只有f:2.8的最大光圈,4片3组的光学结构,最初用于Minolta ER系列相机上。因为镜头调焦环实在是太狭窄了,所以在当时投放到市场上的饼干头有两个版本,聚焦刻度分别标刻着公制米和英尺单位。出于同样的原因,镜头标识中取消了用来表示自动光圈功能的AUTO字样。所以单纯从镜头标识来看,这支具有自动光圈功能的镜头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手动光圈镜头或者是手动预设光圈镜头。
1978年,45mm镜头被重新修改了光学结构,推出了市场。同样,这颗镜头的市场地位是低收入群体,或者用作入门级的镜头。但是市场的反映却完全出乎了Minolta最初的市场预期,这支镜头受到用户的追捧,导致售价一度超过最初的定价。这大概是许多人把这支镜头混淆成最初的那支古老的45mm f:2.8饼干头了,但是更靠近人类双眼透视效果的成像,无疑为这款镜头赢得了相应的市场地位。
有传言认为这支镜头使用了单层镀膜技术,就象售价更低的Celtic系列镜头。这种说法无法得到Minolta的官方认可,或者第三方的权威认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支出色的标准镜头,45mm f:2.0能够胜任任何场合下的大多数光照条件。唯一会影响到最终成像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摄影师本身的摄影技术。
45mm饼干头 视角51°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2.8-16 4/3 49 0.9 64 x17 130 1964
二代MD 2.0-16 6/5 49 0.6 64 x30.5 125 1978
慢速标准镜头
1959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一款55mm f:2.0镜头,这支镜头是对应55mm f:1.8开发的,开发初衷是顾及低收入用户群体的使用。这支镜头在镜身后部有一只可旋转的光圈调节盘,能够在SR-2相机及SR-1a和SR-1b型相机上实现全部光圈功能。
1962年,Minolta破天荒地设计开发了一款53mm镜头。关于这支镜头的出现,业界一直没有一个比较中肯的说法,很难说为什么Minolta会突然间选择这样一个奇怪的焦段开发出一支标准镜头来。也许这支镜头仅仅是作为55mm镜头进入紧凑型生产序列的一个产品过渡,因为这支镜头并没有在整个镜头生产序列中维持更长的时间,就被取消了。
在1960年以后,虽然SRT101相机的问世对镜头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Minolta并没有把标准镜头列入联合测光的预算范围。虽然这种功能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进且能大幅提升镜头的销售价格。直到1971年,一款新的镜头,55mm f:1.9出现了,用来配合SRT100型相机机身。这也是Minolta生产年代很早的,带有MC ROKKOR标识的镜头。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镜头使用了橡胶聚焦环。这一点不同于后来大量出现的MC ROKKOR镜头,反而更接近CELTIC系列镜头群。实际上,这款55mm f:1.9镜头是被当作MC ROKKOR镜头的早期试验镜头出现的。
1973年,55mm的焦段被进一步确定为50mm焦段并被最终定型,成为Minolta的标准镜头焦段。使用了改良镜头镀膜工艺生产的50mm f:2.0镜头配合SRT200型相机全面问世了。但是这款镜头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又被经过重新设计开发的45mm f:2.0镜头所取代,直到1981年,Minolta再一次开始生产50mm焦段的低价位镜头。
关于为什么在MD镜头生产序列――应该是整个手动镜头生产的尾声,Minolta又要重新生产这支慢速标准镜头,一些人认为是能够被挑选的45mm f:2.0镜头经常是有价无货,而且单一的焦段让用户失去了更多选择的机会。50mm f:2.0镜头的外形尺寸很大,接近速度更快的50mm f:1.4。或者说是50mm f:1.4镜头有些小巧。但无论如何,这款采用后MD镜头时代制造工艺生产的镜头,的确有着非常优秀的成像品质,甚至有些超出了它原本准对低收入群体的市场定位,算得上是一颗不惜工本的镜头。除了它无法克服的慢速光圈。
中速标准镜头
Minolta历史上生产过的标准镜头品种极为繁杂,这对于用户来说当然增加了可供选择的余地。Minolta设计生产的中速标准镜头因为其本身具有的高品质和低价格而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普通用户通常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镜头的光圈越大,镜头品质也就越好。当然如果生产厂商拥有这样的设计能力,这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光圈镜头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大光圈下的成像畸变控制。要想很好地控制成像畸变就只能额外增加镜片单元,而过多的镜片单元会引起光线的镜间衍射,形成鬼影之类的糟糕图像。所以,光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光圈小的镜头在成像上往往会超过那些大光圈镜头,至少不会比它们差。当然,那些浸含着心血设计开发出来的杰作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很难超越,而这种镜头往往只存在于大光圈镜头中。
55mm f:1.8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标准镜头,问世于1958年。这支镜头同时也是Minolta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光圈镜头镜身后部有一个大的光圈调节盘,在SR-2及SR-1相机上能够实现全部光圈功能。镜头同时采用了Minolta当时最先进的镀膜技术和镜身制造工艺,镜身后部。尽管如此,这支镜头的存在时间并不长。到1960年时,采用新型缓动式镜头接口技术的新型镜头取代了原来的镜头。镜头光圈范围也增加到f:22。
1966年,55mm中速镜头的最大光圈被最终确定为f:1.7并一直保留到后来。这次变化除了对镜头光圈作了调整并修改了紧凑型镜头时期那个遭人诟病的52mm滤镜接口以外,镜头的光学设计结构和外观式样并没有发生变化,可见这款镜头在其最初设计中就已经很成熟了。1973年,这款中速标准镜头被再一次修改,焦距被最终确定为50mm,镜头镀膜工艺也开始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镀膜。因为焦距的变化,镜头的通光性被加强,焦点也被进一步缩短了。
一直到最终Minolta全面退出手动摄影器材市场,中速标准镜头因为其成熟的设计和低廉的售价,仍旧是众多用户手中常备的镜头之一。
高速标准镜头
58mm f:1.4是Mion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款“速度魔鬼(speed-demon)”。1961年,当这款有着豪华配置的高速标准镜头出现时,的确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从光圈设定上看,这支镜头仅比55mm f:1.8快了1/2档的光圈,但是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出色表现为这款镜头赢得了应有的市场地位。
同样,这款镜头采用了钍和镧加工的镜头玻璃作为主要的采光材料,以保证镜头的高折射率。而这种放射性元素本身的衰变周期同样存在是镜头表面趋向黄色的现象。虽然这种偏色现象对于黑白照片的成像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彩色照片,则会引起整体上的色调偏暖。1972-1973年间,58mm f:1.4被进一步确定为50mm焦段。而50mm f:1.4高速标准镜头则几乎成了许多Minolta用户的标准配置之一。
在Minolta标准镜头序列中,甚至推广到Minolta历史上设计生产的所有镜头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镜头,莫过于58mm f:1.2鹰眼了。这是一款有着几近变态程度的超大光圈标准镜头,在1968年第一支鹰眼镜头被推出时,曾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据说这支镜头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Minolta能有一款真正能够与Leica相抗衡的高端镜头。镜头采用了钍和镧为主要材料生产的镜头玻璃,在长时间使用以后会出现镜头表面偏黄的现象。
这支有着华丽配置的镜头不仅仅拥有f:1.2的超大光圈,还拥有更近的对焦距离。在f:1.2的大光圈下,焦点成像会显得有些软,而不象其他Minolta镜头具有极高的锐利度。镜头在进入二代MC生产序列以后,开始采用新的镀膜工艺。但是在进入MD生产序列时被50mm f:1.2镜头所取代。
标准镜头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58mm视角41°
一代SR 1.4-16 6/5 55 0.6 64 x42 320 1961
二代SR 1.4-16 6/5 55 0.6 62 x40 265 1965
一代MC 1.4-16 6/5 55 0.6 65 x41 275 1966
二代MC 1.4-16 6/5 55 0.6 65 x41 275 1969
一代MC 1.2-16 7/5 55 0.6 69 x54 455 1968
二代MC 1.2-16 7/5 55 0.6 69 x54 455 1969
三代MC 1.2-16 7/5 55 0.6 70.8 x54 478 1973
55mm 视角43°
一代SR 2.0-22 6/5 55 0.5 62 x42 260 1959
二代SR 2.0-22 6/5 52 0.5 60 x35 200 1965
二代MC 1.9-16 6/5 52 1.75 54 x37.5 225 1971
一代SR 1.8-16 6/5 55 0.5 61 x39 260 1958
一代SR 1.8-16 6/5 55 0.5 61 x39 275 1961
二代SR 1.8-16 6/5 52 0.5 60 x35 210 1965
一代MC 1.7-16 6/5 52 0.5 63 x37 225 1966
二代MC 1.7-16 6/5 52 0.5 63 x37 225 1969
53mm视角45°
一代SR 2.0-16 6/5 52 0.55 58 x32 192 1962
50mm视角47°
三代MC 2.0-16 6/5 55 0.5 65 x35.5 230 1973
一代MD 2.0-16 6/5 55 0.5 64 x36 230 1977
三代MD 2.0-22 6/5 49 0.45 64 x36 150 1981
三代MC 1.7-16 6/5 55 0.5 64.6 x41 240 1973
一代MD 1.7-16 6/5 55 0.45 64 x40 195 1977
二代MD 1.7-16 6/5 55 0.45 64 x40 195 1977
二代MD 1.7-16 6/5 49 0.45 64 x36 160 1979
三代MD 1.7-22 6/5 49 0.45 64 x36 165 1981
三代MC 1.4-16 7/5 55 0.5 65.2 x46 305 1973
一代MD 1.4-16 7/5 55 0.45 64 x40 245 1977
二代MD 1.4-16 7/5 55 0.45 64 x40 245 1977
二代MD 1.4-16 7/6 49 0.45 64 x40 220 1979
三代MD 1.4-16 7/6 49 0.45 64 x40 235 1981
二代MD 1.2-16 7/6 55 0.45 65.5 x46.5 315 1978
三代MD 1.2-16 7/6 55 0.45 65 x46 310 1981
10:40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4: 广角,超广角: 17mm, 21mm, 24mm, 28mm, 35mm
我们接着聊广角镜头。
Minolta设计生产了一整套广角镜头。那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庞大阵营,焦距范围从17mm一直涵盖到35mm,而其中一个35mm镜头前后上就存在过近15个不同的品系。
17mm超广角镜头
17mm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视角最宽的直线性镜头,镜头的有效视角达到104°,如此宽阔的视角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更象是鱼眼镜头。
基于鱼眼镜头同样的原因,--高昂的售价以及相对专业的应用领域,17mm镜头同样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拥有并习惯使用的。虽然从设计上看这支镜头的确属于直线性镜头,但是那种属于鱼眼镜头才拥有的视角却需要极端专业的技巧来驾驭。
做一个比较接近的比喻,就是小时候看过的哈哈镜。在那种肚子向外鼓出的哈哈镜前面,由于强烈的形变,镜子中心的影像会被过分放大,而镜子边缘的影像因为受到极度的挤压而濒于湮灭。17mm镜头下的成像,就接近于此。
通常17mm镜头会被用作自然风光的摄影题材,而很少用于人像或者人群相关的场景。因为镜头带来的强烈形变会极度扭曲人的身体,而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扭曲会让大多数普通人产生非常不适的内心反应。这决不是好玩或者其他的恶作剧,根据心理学模型得出的结论认为:我们对于我们自身被违反常态的扭曲所能忍受的程度,要远低于我们对于小猫小狗被恶作剧一样地被鱼眼镜头或者超广角镜头扭曲的耐受度。所以非常不建议使用这些能够引起强烈形变的镜头拍摄人及人群相关的场景。
广角镜头存在一个难以规避的问题就是,大视角下环境杂光干扰。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晴朗的夏日,面对一条小溪按下快门,因为广角镜头拥有的大视角,天空中的太阳被纳入了取景范围中,虽然这并非创作本意。这时候,照片上就会出现一大片五彩斑斓的色斑。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任何一支超广角甚至小广角镜头上,而无论这支镜头属于哪一个产品序列哪一个版本。唯一一点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恼人的色斑有时候也会催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遮光罩当然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更多时候,在我们需要那些遮光罩的时候,它们却根本不在身边。而且配备给17mm镜头的折光罩根本就其不到任何有益的作用,反而会在照片上四边留下一圈黑色的阴影。一个折衷的方法是让自己躲进阴影下,躲开直射的光线。如果一定要使用折光罩,根据经验可以使用Minolta为21mm/2.8镜头配备的遮光罩。这支遮光罩在17mm镜头上同样很般配。
广角镜头的另一个问题是镜头边角失光(light fall-off)。17mm镜头反映得更明显,这是因为镜头本身的光学结构有些特殊,造成了它的边缘和角落因为得不到更多光照而显得比中心位置黑暗。尤其是在反映如蓝天这种大而平滑的场景时。--对镜头进行边角失光测试的重要方法就是拍摄蓝天。对于17mm镜头存在的边角失光有一个补救的办法,是使用中灰度滤镜来抵消镜头的边缘失光现象。(neutral-density filter:又称中性灰度滤镜。)
在设计上,17mm镜头采用了浮动镜片单元用来保证近距离下的成像品质。这种设计的唯一缺点是,随着聚焦过程镜头的前镜筒会发生旋转。这将影响到诸如偏振镜这种需要镜筒保持相对固定的滤镜的使用。一直折衷的方法是,在完成聚焦过程之后在安放偏振镜。实际上,Minolta在许多镜头设计中采用了这种行之有效的浮动镜片单元的方案,这种设计思路同样被其他镜头制造厂商所采用。
作为一支超广角镜头,虽然其“古怪的”成像效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二手交易市场中,这支镜头的交易价格一直保持在500美元左右的高价位。许多副厂同样生产过类似的镜头,比如Soligor,Tamorn或者Tokina。而且有些镜头的最大光圈甚至超过了Minolta的这支,达到了f:3.5,但是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这些镜头无法保证优异的景深效果,会显得有些暗淡。在所有副厂镜头中唯一一支符合起码要求的,应该是Sigma设计生产的14mm超广角镜头。至少在成像效果上,能够接近Minolta的这支镜头。
17mm超广角镜头 视角10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 4.0-16 11/9 72 0.25 75 x53 330 1975
一代 4.0-22 11/9 72 0.25 75 x53 330 1977
二代 4.0-22 11/9 72 0.25 75 x53 330 1977
三代 4.0-22 11/9 72 0.25 75 x53 325 1981
21mm &20mm超广角镜头
Minolta拥有非常长的历史,用来制造超广角镜头,早在1962年就推出了一款超广角镜头21mm f:4.5。这似乎是Minolta的一个特点,就象Pentax喜欢制造超望远镜头一样。
早期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确很缺少超广角镜头,那时候一支28mm镜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这里面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是超广角镜头通常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后镜组单元,而这个巨大的屁股根本无法装进相机的肚子里,会直接影响到反光镜的工作并影响到光路的完整性。对于其他类型的相机,比如旁轴相机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旁轴相机不需要也根本不具备反光镜系统。
1962年,Minolta提出一个创新性方案,并应用在其SR-7及后期的一些相机上。在这些相机上,反光镜箱能够被升起并且锁住,留出的空间就能够完全容纳下超广角镜头那个巨大的屁股了。但是反光镜被抬起锁住之后有产成了另外一个问题,被拦腰折断的光路无法向取景器传递正常的取景信息,整个取景器里面是黑漆漆的一片。对于这个问题Minolta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为每一支21mm超广角镜头配售一款单独的外接式取景器。--真的是很简单的解决方案,虽然算不上有创意。
21mm超广角镜头后来被彻底修改了光学设计方案,推出了MD镜头序列中的20mm超广角镜头。镜头同样采用浮动镜片单元设计,用来保证近距离下的成像品质。
不同于鱼眼镜头或者17mm的超广角镜头,对于20mm超广角镜头,市场上虽然也出现过副厂镜头,但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制造,如Camborn或者Promura。前者设计生产了21mm f:3.8镜头,后者制造了20mm f:2.8镜头。而这两款镜头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推敲的地方。
21mm &20mm超广角镜头 视角92 -9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5-16 9/5 55 0.9 60 x20 166 1962
一代SR 4.0-16 8/4 55 0.9 60 x20 166 1963
二代MC 2.8-16 12/9 72 0.25 75 x67 510 1971
三代MC 2.8-16 12/9 72 0.25 75 x66.9 515 1973
20mm镜头
三代MC 2.8-22 10/9 55 0.25 64.5 x43.5 240 1976
一代MD 2.8-22 10/9 55 0.25 64.5 x43.5 240 1977
二代MD 2.8-22 10/9 55 0.25 64.5 x43.5 240 1977
三代MD 2.8-22 10/9 55 0.25 64 x43.5 240 1981
1962年生产的21mm镜头标识:MINOLTA W.ROKKOR-PI 1:4.5 f=21mm。这支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超广角镜头,手动光圈,配售圆形相机外接取景器。而使用这支镜头,需要正确设定镜头光圈以及相机快门速度,并以此决定进入外部测光系统的通光量,进而设定相机上的刻度盘完成准确曝光。
1963年,在21mm f:4.5镜头基础上,Minolta设计生产了速度更快的21mm超广角镜头。镜头标识:MINOLTA W.ROKKOR-QH 1:4 f=21mm。这支镜头与前一款镜头除了速度上不一样以外,配售的外接取景器也由原来的圆形改成了方形。
1972年,第二代MC镜头序列中出现了速度更快的21mm超广角镜头。镜头采用自动光圈,因为相机技术的提升,已经无需为了容纳超广角镜头而锁起反光镜箱,所以配售的外接取景器被取消了。直到第三代MC镜头序列结束时,21mm超广角镜头的生产序列被正式取消,由经过重新设计的20mm超广角镜头所取代。
24mm大广角镜头
Minolta生产过许多值得骄傲的镜头,其中就包括这支24mm大广角镜头。这支镜头还有一个别名――天星(stellar performer:恒星表演者),因为它能够清楚地再现夜空中璀璨的星光。
作为一支大广角镜头,在光圈全开下依然能够保持非常高的锐利度,是非常难得的。而这支镜头被认为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锐利度最高的镜头之一,甚至达到了微距镜头的锐利度。而且,因为设计上的合理,镜头保证了极轻微的边角失光。也正是因为这支镜头的出色表现,Leica采用天星镜头的设计方案制造了自己的Elmarit-R 24mm镜头。
24mm镜头还有一个系列的产品是场曲可调镜头,这支专业镜头会连同另外两颗专业镜头在专门的章节里介绍。
市场上能够真正对Minolta 24mm大广角镜头构成威胁的副厂镜头几乎不存在。历史上有几个副厂生产了相同焦段的镜头,如Cambron 24mm f:2.8及Spiratone 24mm f:2.8,但都因为镜头自身的品质问题而无人问津。
24mm大广角镜头 视角8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2.8-16 9/7 55 0.3 62.2 x50 410 1973
一代MD 2.8-22 9/7 55 0.3 65 x50 275 1977
二代MD 2.8-22 9/7 55 0.3 65 x50 275 1978
二代MD 2.8-22 9/7 55 0.3 64 x49 215 1978
三代MD 2.8-22 8/8 49 0.25 64 x39 200 1981
1973年定型生产的24mm大广角镜头同样采用浮动镜片单元,用来保证大光圈下的高锐利度。镜头设计方案一直被延续使用,在二代MD镜头序列中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镜身式样,具体反映在景深刻度上,其中一种采用扁平刻度而另一种采用了锥形刻度。
到了三代MD镜头序列,镜头设计方案被重新修改,片组结构由原来的9片7组改成了8片8组结构,镜头滤镜接口也改成了被三代MD镜头序列广泛采用的49mm口径。
实际上,这种对设计方案的彻底修改在许多镜头生产中都存在,这也造成了三代MD镜头在成像风格上与一二代镜头的差异。
28mm广角镜头
作为一支常规广角镜头,28mm镜头是最容易使用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镜头之一了。
第一支28mm镜头生产于1962或者1963年前后,最大光圈f:3.5,使用一只非常罕见的矩形遮光罩。比起后来设计生产的高速镜头,这支镜头明显有些慢且不受重视了。但历史上的这支镜头并没有因为相对较慢的光圈速度而降低做工,降低成像品质。从其第一支镜头所采用的,复杂的7组镜片单元设计就能感受到Minolta对这款镜头的重视。
28mm f:3.5的生产序列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的第三代MD镜头序列,因为它相对小巧的镜身,轻便和低成本使它一直保持高需求的市场活力。当然,做为慢速镜头一直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弊端,就是造成取景视窗的相对黑暗,而且在低光照条件下不得不使用三脚架,以维持相机机身的稳定性。
针对28mm f:3.5镜头,许多副厂曾相继推出速度更快的广角镜头,来试图争夺一部分市场份额,比如Owens推出的28mm f:2.8,最初的上市价格只有20美元。问题在于,这些副厂镜头是通过减少所必须的片组结构来降低成本的,这些低成本的镜头虽然拥有更快的光圈,但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甚至达不到自身标称的20美元!
其后,在1969年左右,也许是感受到市场上大量存在的副厂镜头的影响,也许是为了满足Minolta用户的需求,速度更快的28mm镜头问世了。
28mm f:2.5镜头不仅仅是拥有更快速的光圈,为了得到普通镜头玻璃无法实现的高折射率,Minolta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材料来加工这款镜头,混合了稀有矿物元素的钍和镧加工的镜头玻璃。而这种成本高昂的镜头玻璃同样被应用在其他几款Minolta大光圈镜头上,比如最负盛名的“鹰眼”镜头。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钍和镧属于放射性元素,虽然这种放射性元素不会对用户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是任何放射性元素都存在衰变周期。反映在镜头上就是前镜片组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反射出一种淡黄色反光。而阳光的直接照射又会加速这种色变的过程,因为阳光中的UV(紫外线)会加快钍和镧的衰变速度。但是有经验证明,这种采用了放射性元素制造的镜头玻璃,在镜片明显趋向黄色以后,只要适当地密封保存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情况就会得到缓解甚至黄色反光会完全消失。所以这种镜头在使用中需要随时盖紧镜头盖并且避免阳光的直射,而阳光的直射不但会使镜片发生色变,还会造成镜头内部温度升高,使得润滑剂受热溢出,污染镜头。
在第三代MC镜头序列中,28mm f:2.5被重新修改了设计方案,修改后的设计把光圈进一步放大到f:2.0,成为一款配置豪华的广角镜头。
28mm f:2.0是一支高成本镜头,许多副厂并没有继续开发类似的产品。市场上存在过的镜头,一款是Spiratone的28mm f:2.0,整体成像偏软,尤其是在光圈全开时。这与其自身的设计能力有很大关系。Vivitar生产过一款28mm f:1.9的大光圈广角镜头,在成像质量上几乎达到了Minolta镜头的水平,而同时,这款镜头的售价也非常接近Minolta镜头的价格。
针对普通用户开发的28mm f:2.8镜头是在1974-1975年前后才出现在市场上的,这支镜头既有高于f:3.5的快速光圈,又保持着相对较低的售价,所以受到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拥戴。
――虽然说作为一支常规广角镜头,是一个即使只是业余摄影爱好者都应该拥有的镜头,而且其本身的价格也并不是非常昂贵。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许多兴冲冲拿到了一支广角镜头的用户在认真揣摩了许久之后才发现,需要或者能够使用到这支镜头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而28mm镜头通常都是许多用户用来压箱底的“看家镜头”!
28mm f:2.8镜头的售价乃至生产成本并不象配置豪华的f:2.0镜头那么让人望而生畏,快速光圈又比f:3.5镜头更具有诱惑力,所以许多镜头副厂都花大力气设计生产了大量的此类镜头。可是,绝大多数镜头甚至达不到Minolta镜头起码的成像品质。锐利度的下降,畸变控制的失效。虽然这些售价通常只有10-20美元的镜头,的确很吸引人――因为它们实在是太便宜了,但如果所追求的是高品质的成像性,那么这些售价低廉的镜头依然不是被考虑的对象。
28mm广角镜头 视角75°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3.5-16 7/7 67 0.6 70 x50 345 1963
一代MC 3.5-16 7/7 67 0.6 70 x50 350 1966
一代MC 3.5-16 7/7 55 0.6 63 x45 245 1968
二代MC 3.5-16 7/7 55 0.6 63 x45 245 1969
三代MC 3.5-16 7/7 55 0.6 63.4 x45 260 1973
MC Cel 3.5-16 7/7 55 0.6 63 x45 260 1974
三代MC 3.5-16 5/5 55 0.3 64.5 x41.5 220 1975
一代MD 3.5-22 5/5 55 0.3 64.5 x41.5 195 1977
二代MD 3.5-22 5/5 49 0.3 64 x40.5 160 1978
三代MD 3.5-22 5/5 49 0.3 64 x40 170 1981
一代MC 2.5-16 9/7 55 0.5 64 x61 340 1969
二代MC 2.5-16 9/7 55 0.5 64 x61 340 1969
三代MC 2.5-16 9/7 55 0.5 65.8 x61.5 350 1973
三代MC 2.0-16 10/9 55 0.3 65.5 x61 340 1975
一代MD 2.0-22 10/9 55 0.3 65.5 x61 340 1977
二代MD 2.0-22 10/9 55 0.3 65.5 x61 340 1977
三代MD 2.0-22 9/9 49 0.3 64 x50 265 1981
三代MC 2.8-16 7/7 55 0.3 64.5 x43.5 240 1975
MC Cel 2.8-16 7/7 55 0.3 64.5 x43.5 240 1975
一代MD 2.8-22 7/7 55 0.3 64.5 x43.5 240 1977
二代MD 2.8-22 7/7 49 0.3 64 x43.5 180 1978
MD Cel 2.8-22 7/7 49 0.3 64 x43.5 180 1978
三代MD 2.8-22 7/7 49 0.3 64 x43 185 1981
三代MD 2.8-22 5/5 49 0.3 64 x43 185 1983
第一支28mm f:3.5镜头标识:MINOLTA AUTO W.ROKKOR-SG 1:3.5 f=28mm。
一代MC镜头标识: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W.ROKKOR-SG 1:3.5 f=28mm。
Celtic镜头标识: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CELTIC 1:3.5 f=28mm。
虽然28mm镜头设计开发的时间很早,但是第一款镜头就采用了自动光圈技术,而不象一些镜头需要经历一个由手动光圈向自动光圈过渡的过程。
大多数镜头只有在进入第三代MD镜头生产序列以后,镜头滤镜接口才被修改为后期广泛采用的49mm。但是28mm f:2.8镜头在第二代MD镜头序列中就改变了滤镜接口。而三代MD镜头在市场也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系列,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片组结构。虽然从资料上看,不同片组结构的镜头在外形尺寸和重量上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真实情况是怎样?很难说。
35mm小广角镜头
许多人认为,35mm镜头无论如何都是一支需要拥有的镜头。因为在用途上,35mm镜头可以象标准镜头一样被使用,而镜头又具有标准镜头难以企及的63°大视角,来反映一个甚至一群人发生在一个特定环境里的故事,比如舞台。
35mm镜头也是Minolta最先发展的几支镜头之一,因为技术上的成熟,先后发展出近15个系列的镜头,包括光圈速度很慢的f:4.0和异常华贵的f:1.8超大光圈镜头。
第一支35mm镜头诞生于1958年,最大光圈f:2.8,这同样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广角镜头。镜头使用预设光圈,虽然只有7片6组的光学结构,却显得巨大而沉重。
1959年,Minolta在这支镜头以及另外两款最早开发的镜头上加入了自动光圈技术,以配合SR-2型相机。
1965年,Minolta开始了所谓“紧凑型”镜头的开发,35mm f:2.8的外形尺寸被进一步减小以符合紧凑型镜头的要求,滤镜接口也采用了Minolta不常用的52mm口径,并一直维持到1973年紧凑型镜头被取消。
35mm镜头是Minolta最早投入生产的镜头之一,通过这支镜头基本能看到Minolta镜头全部的技术变革,包括镜头接口的变化,镜头镀膜工艺的革新,外观式样的改变。
1960年,针对当时的低收入用户,Minolta设计开发了f:4.0的慢速镜头。因为镜头本身生产成本的限制,这款镜头并没有采用当时已经广泛流行的自动光圈,而是保持着手动预设光圈技术。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1965年这款镜头被纳入紧凑型镜头序列之中。
1967-1968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另一支备受用户推崇的镜头,35mm f:1.8漫步者。这是一款有着异常豪华配置的大光圈镜头,是许多Minolta摄影器材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镜头之一。曾有人说,如果条件限制只能选择一支镜头在身边,那一定就是这支漫步者。而漫步者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支镜头的确非常适合陪着摄影师随心所欲地徜徉在城市与乡村,在信马由缰的过程中记录下那些让摄影师心灵为之颤动的瞬间。
漫步者的成像是非常出色的,即使在光圈全开时。而光圈全开时的浅景深所形成的朦胧氛围又是许多镜头可望而难极的。收缩两级光圈之后,成像更会显得富丽堂皇。出众的近距包容性和广角覆盖度,使许多用户更喜欢使用这支镜头代替原来的标准镜头。
最初的漫步者巨大而沉重,相当于100mm镜头的外形尺寸。不断修改的设计方案以及随着生产材料的变化,大量塑料被应用在镜身制造上以后,镜头的重量开始减轻。
因为35mm镜头所具有的巨大市场潜力,所以大量的副厂镜头用低廉的价格希望能够争取到一部分Minolta的利润。但是许多镜头因为设计上的原因,根本无法达到Minolta镜头所具有的成像品质。从Minolta 35mm f:2.8镜头的光学设计就能看出,7片6组的复杂结构不单纯是为了炫耀自身的技术力量,更重要的是保证广角镜头对成像畸变的控制。而这些,是那些售价仅有十几到几十美元的副厂镜头所无法实现的。
35mm小广角镜头 视角63°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2.8-22 7/6 55 0.25 63 x53 300 1958-60
一代SR 2.8-16 7/6 55 0.4 63 x48 285 1961-62
二代SR 2.8-16 7/6 52 0.4 60 x45 205 1965
一代MC 2.8-16 7/6 52 0.4 63 x45 210 1966
二代MC 2.8-16 7/6 52 0.4 63 x45 210 1969
三代MC 2.8-16 7/6 55 0.4 63.4 x45 240 1973
MC Cel 2.8-16 7/6 55 0.4 63 x45.3 240 1973
三代MC 2.8-16 5/5 55 0.3 64.5 x41.5 220 1975
MC Cel 2.8-16 5/5 55 0.3 64.5 x41.5 220 1975
一代MD 2.8-22 5/5 55 0.3 64.5 x41.5 205 1977
二代MD 2.8-22 5/5 49 0.3 64 x38.5 165 1978
MD Cel 2.8-22 5/5 49 0.3 64 x38.5 165 1978
三代MD 2.8-22 5/5 49 0.3 64 x38 170 1981
一代SR 4.0-22 5/4 55 0.4 62 x36 210 1960
二代SR 4.0-22 5/4 52 0.4 60 x34 182 1965
一代MC 1.8-16 8/6 55 0.3 66 x68 420 1968
二代MC 1.8-16 8/6 55 0.3 66 x68 420 1968
三代MC 1.8-16 8/6 55 0.3 65.8 x67.6 415 1973
二代MD 1.8-22 8/6 49 0.3 64 x48 235 1978
三代MD 1.8-22 8/6 49 0.3 64 x48 240 1981
--35mm f:1.8漫步者无疑是昂贵的,无论是一代MC双HH金属版,三代MC黄X胶粒版,还是开始于整个MD镜头时代的轻装版,坊间的流通一直都是居高不下。许多人认为漫步者更适合作为一款人文镜头存在,用来反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故事。或者说35mm镜头更适合用来讲述一段故事。我不知道。虽然我拥有一支漫步者很长时间了,而且一直把它仔细珍藏着,但是我也仅仅是把它仔细珍藏着而已。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10:39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3. Minolta手动镜头历史回顾
再来讨论一下Minolta手动镜头的版本问题。抛开地域划分,如果根据生产年代加以区分,Minolta的手动头大致可以分为SR头,MC头,MD头。
其中的SR头因为年代久远,除了真正的器材发烧以外寻常用户很难用到。但应该承认其中也不乏良品。想着当时我曾有一颗前MC时代的55mm/1.7,也就是50mm标头的前身,无论从镜头品相到最终成像无不让人爱不释手。真实的全金属感觉是后来的MC直至MD头无法比拟的。当然,全金属头的缺点也不是没有,份量太重。
一代MC镜头开始引入许多新的技术,联合测光啊什么的。镜头标识出现了明显的MC字样,如: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TELE ROKKOR-PF 1:2.5 f=100mm <序列号>。此时镜头标识还是完全白漆涂字。
从二代MC镜头开始,产品标识中加入了黄色的ROKKOR-X标识(针对北美市场产品而言),但黄标后面仍然保留镜头片组结构数据,如MINO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W.ROKKOR-X SI 1:2.5 f=28mm <序列号>。
而三代MC头则取消了镜头标识中的片组结构数据,简化为MC ROKKOR-X。
这种标注方式被一直保留到一代MD镜头中。典型的一代MD镜头标识为: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D W.ROKKOR-X 1:2 f=28mm。标识中不再有产品序列号,序列号被改标在镜身上。
到了二代MD头,标识中的字样又发生了变化。如:MINOLTA MD ROKKOR-X 45mm 1:2.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不但词语顺序发生了变化,内容也有所不同。
而三代MD头时最好辨认的,因为标识最简单。MINOLTA MD 50mm 1:1.4 JAPAN Ø49mm。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个产品系列是CELTIC镜头。Cel镜头是Minolta在MC及MD镜头的生产序列中,为了兼顾当时的低收入用户设计开发的一个单独的镜头品系。虽然有着同主流镜头相同的焦段设定和光圈设计,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售价,镜头多采用低成本材料或者低成本镀膜技术。至于同主流镜头存在多大的差异,没有作过实际测试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本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Cel镜头既然能卖得很低价,自然有省钱的地方存在。
Cel镜头都会在标识中明显标出其特别的身份。如: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MINOLTA CELTIC 1:2.8 f=35mm <序列号>;及MINOLTA MD MINOLTA CELTIC 135mm 1:2.8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
这种镜头版本上区别,从上面的镜头标识进行甄别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而实际上每一次镜头版本的升级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在镜头上。从最开始的半自动光圈技术到后来的自动光圈技术,再到后来的联合测光等等,这其中还不包括Minolta镜头卡口技术的一系列变革。
对于用户来说,或者我个人的感受,许多版本升级增加的功能并不都是会被经常用到的。比如三代MD镜头上的最下光圈锁。或者许多功能是为了迎合相机机身技术的提升而增加的,比如为了便于光圈刻度直读修改了中置光圈环的设计方案。
那么,这种版本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些玩家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很难说。
我曾经想到要把手中的所有镜头重新洗牌,置换成一代MD镜头。原因是28mm/2.8只有一代MD头出了Ø55mm滤镜口径。后来我发现这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象85mm/1.7历史上就没出过一代MD镜头,是从MC序列直接跨进了二代MD序列;而35mm/1.8甚至在一代MD头时就使用了Ø49mm的滤镜接口,要想保留全部Ø55mm滤镜接口,只能收三代MC头。
--也许这就是版本变化对于我们这些寻常玩家的作用吧,把我们本来已经开始平静的生活搅混,让我们再一次燃烧起来!
10:38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2. 鱼眼镜头: 7.5mm, 16mm, 18mm
Minolta拥有庞大繁杂的镜头体系,要想详尽细致地阐述这些镜头,是非常困难的。而更困难的在于,许多镜头序列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果按照镜头的发展历程来展开,将会显得格外杂乱。
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按照镜头所处的焦段,划分为普遍意义的鱼眼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变焦镜头。--所以最开始讨论的镜头就是鱼眼镜头,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鱼眼镜头,但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仍然要把它加在前面。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吃鱼。
任何镜头都需要去主动修正反射在镜头内部的光线的失真现象,绝大多数的镜头是需要这么做的。因为镜头需要保证成像中线条尽可能地保证笔直或者接近笔直。当然,如果按照严格的检测标准,没有任何一款镜头能够通过测试,因为所有镜头都存在桶形或者枕形的畸变。只是对于这种变形的控制已经到了令我们肉眼难以辨别的程度而已。
鱼眼镜头利用的恰恰就是这种变形,用这些被扭曲的线条造成一个完全失真的场景,一个同样被弯曲的场景。有些人喜欢鱼眼镜头下的这种效果,但同样有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极度厌恶鱼眼镜头下的成像效果。
鱼眼镜头有两个不同的类型,全画幅镜头和圆形成像镜头。在全画幅成像镜头下,图像会充填整个画面;而圆形成像中,所有信息都会集中在画面中间的一个圆形区域内。
7.5mm鱼眼镜头
许多业余摄影爱好者并不熟悉鱼眼镜头,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鱼眼镜头通常都非常昂贵,极其复杂的光学结构提升了镜头的制造成本。加上鱼眼镜头并不会出现在大篇幅的广告宣传资料中,所以了解并真正使用它们的人并不多。
常规镜头会修正全部线性失真,无论是桶形还是枕形畸变都是需要被尽量避免的,要尽一切可能保证成像中线条的笔直。鱼眼镜头却要把直线变成曲线,这在Minolta设计生产的7.5mm圆形成像鱼眼镜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有镜头获取的图像都是圆形的,而最终通过相机获得的照片却是矩形的。通过鱼眼镜头获得的成像也是如此,只是因为鱼眼镜头获得的图像不足以填充整个底片,比如圆形成像鱼眼镜头最终会在底片四边留下宽约1mm的空白。
为了获得180°的超大视野,鱼眼镜头的前镜片组通常都是向外凸起的。这将意味着摄影师无法使用常规滤镜以免伤害到高高凸起的前镜片组,这也是为什么鱼眼镜头都会带有内置滤镜的原因。通常这些滤镜包括1A,R60,85,Y52,80B,FLD(中灰密度镜),虽然这些滤镜并不经常被用到,但是有备无患总会好一些。
在鱼眼镜头的演化中,7.5mm镜头从开始设计生产,就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方案,没有做过更大的改进,镜头焦点被固定在1.25m的距离上。事实上,镜头景深能够从0.4m延伸到无穷大以后,已经很少需要聚焦在这样的焦距距离上了。当然,如果镜头给定的距离标尺不够用,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拉尽聚焦目标,大概能够缩短0.18m的距离。对于鱼眼镜头来说,缩小光圈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因为镜头本身的成像特点,越靠近图像边缘的位置,成像失真会变得越严重。而缩小光圈能明显地改善这种失真现象。
7.5mm鱼眼镜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的,因为它高昂的售价,以及其夸张的成像同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还有一点,7.5mm镜头因为具有180°的水平成像角度,所以这支镜头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遮光罩――它本来也不需要遮光罩。
Minolta的这支鱼眼镜头无疑是非常昂贵的,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副厂镜头,供用户选择,比如Sigma设计生产的8.0mm f:4.0鱼眼镜头。但是这支镜头同样是售价高昂,而且不容易找到。
7.5mm鱼眼镜头 视角180°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4.0-16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3601975
一代MD 4.0-22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3601977
二代MD 4.0-22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3601978
三代MD 4.0-22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 355 1982
第一支7.5mm鱼眼镜头出现在第三代MC镜头序列中,固定焦距,圆形透视成像,内置滤镜,自动光圈功能。
进入MD镜头序列以后,镜头的最小光圈被增加到f:22,光圈环上出现了MD接片。MD系列的镜头要比MC系列的镜头轻,总体重量减轻了大约15g左右。而三代MD镜头同样在光圈环上增加了聚焦确认按键,虽然这支镜头采用了固定焦距。同时,还增加了最小光圈锁。
18mm &16mm鱼眼镜头
18mm鱼眼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鱼眼镜头,也正是基于此,这支最早出现于1958年的镜头成为了收藏家们努力寻觅的对象。镜头焦距固定,全画幅透视成像,采用镜尾加装滤镜的方式。镜头带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盖,黄色和一款UV滤镜,还有一支专门设计的,抽取式的遮光罩。
通过这支镜头,在小光圈下反映在取景器中的视野会显得相对黑暗。但这一点对于一支没有聚焦能力的镜头来说根本就不算是缺憾。虽然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9.5,但是优秀的景深处理能力恰当地再现了焦点处的所有事物。对于相对锐利的成像,缩小光圈的方法在这支镜头上的效果并不明显。
16mm镜头经常会被错认为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鱼眼镜头。实际上,它是在1958年之后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二支鱼眼镜头。对比最初的18mm镜头,这支镜头拥有许多重要的技术改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支调焦镜头,而不象它的前辈被绑定了焦距。其次,采用内置式滤镜,代替18mm镜头采用的后置式旋入滤镜。这种改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镜头重量的直线攀升,差不多两倍于18mm镜头的重量。
类似Minolta的16mm镜头,Sigma同样设计生产了自己的16mm f:2.8鱼眼镜头,希望能够抢占一部分Minolta的市场。根据评论,Sigma的这支镜头具有非常优秀的成像素质和操控性。但是却很少在坊间流通。
16mm鱼眼镜头 视角180°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g 生产时间
18mm
9.5-22 7/5 内置 固定 59 x41 240 1958
16mm
二代MC 2.8-16 11/8 内置 0.3 73 x63 445 1969
三代MC 2.8-16 11/8 内置 0.3 70.6 x63.5 440 1973
一代MD 2.8-22 11/8 内置 0.3 70.5 x63.5 440 1977
二代MD 2.8-22 11/8 内置 0.3 70.5 x63.5 440 1978
二代MD 2.8-22 10/7 内置 0.25 64.5 x43 256 1980
三代MD 2.8-22 10/7 内置 0.25 64.5 x43 265 1981
1958年开始生产的18mm鱼眼镜头是全画幅透视成像,手动光圈,约等于0.4m的固定焦距。镜头标识为MINOLTA UW ROKKOR-PG 1:9.5 f=18mm。
1969年开始生产于二代MC序列的16mm鱼眼镜头采用了f:2.8的大光圈,镜头内置有1A,Y48,80B,O56滤镜。自动光圈功能。典型的第二代MC 16mm鱼眼镜头标识: 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UW ROKKOR-OK 1:2.8 f=16mm。
1973年,三代MC镜头序列采用了Minolta全新的镜头镀膜技术。这款镜头的设计方案被Leica所采用,设计开发了Elmarit-R 16mm镜头。
三代MD镜头采用了Minolta新开发的镜头镀膜技术,镜头外观式样采用三代镜头序列式样。
――目前坊间流通的鱼眼镜头并不多见,多为二代MD序列的16mm鱼眼镜头,成交价格也始终居高不下。正像前面提到的,作为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鱼眼镜头并不是一支必备镜头,甚至作为一名痴迷于Minolta摄影器材的发烧友,同样会因为无法接受鱼眼镜头的透视成像效果而对它望而却步。
10:38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Minolta镜头系列介绍 (转贴): 开场白
作为S家的用户,不能不了解S家的历史,
了解S家的历史,当然Minolta就是首当其冲,
说到Minolta的手动镜头,那就让我不能自拔了!
刚好看到一篇非常全面的介绍Minolta手动镜头的文章,贴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
最开始整理这份资料的时候,是在我自己准备玩回Minolta手动器材的时候。在无忌诸位高人留下的帖子中领悟了许久,却发现自己依然是充满了茫然。――直到后来我知道这与Minolta一贯的经营作风有关,将市场划分为若干区块并投放带有不同标识的产品。
所以我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词典开始翻阅所有能找到的,与Minolta手动镜头有关联的帖子。之后,我踏上了攒镜头的不归路。直到我基本上攒到了那些曾让我梦牵魂系的镜头时,整理在手中的资料也够让我骄傲自满一番的了。所以想把它分享出来,因为现在沉迷在Minolta手动器材中的玩家还很多,更有一些入门的新兵。前段时间曾有想法在无忌上申请博客,只是博客一直没批下来,所以相关资料就贴在这里,各取所需好了。
在聊那些具体数据之前,有必要先聊一聊Minolta手动镜头的市场划分。或者叫做版本。
单纯按照市场划分来看,Minolta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两个最主要的区块,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包括日本本土销售的产品应该也是类同于欧洲市场的样式及产品系列。只是对此我没有具体考证过,不能绝对肯定。
一个对Minolta手动器材颇有研究的美国玩家认为,准对北美市场生产的镜头无论在用料做工及最后的成像上多少要好于发布在欧洲市场的产品。对此我同样没有具体考证过,不敢认同。
但是两大市场的区分,反映在镜头上却很简单。北美市场的产品在镜头标识中带有黄颜色的ROKKOR-X,也就是国内玩家所说的黄标头。这一标识从第二代MC镜头开始采用,一直延续到第二代MD镜头时代。第三代MD镜头无论北美市场还是欧洲市场的产品,镜头标识全部统一为Minolta MD。
而对应于北美市场二代MC到二代MD镜头的欧洲市场,镜头标识中只有一个白色的ROKKOR。举一个例子如:MINOLTA MD W.ROKKOR 28mm 1:2.8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这就是典型的欧洲版第二代MD时代的28mm镜头,而用来断定二代MD镜头的依据是其中的Ø49mm,这是第二代MD镜头才开始采用的标识信息。包括北美市场的黄标头也是如此。
北美市场在第二代MD镜头序列后期出现了白色标识的ROKKOR-X,对于此类镜头坊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个人考证之后比较认同的说法是:那段时间Minolta仓库里的黄油漆用光了,采买因为失恋闹情绪所以没有去买新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没办法只能改用了仓库里存量比较多的白油漆涂写这个重要的ROKKOR-X标志。
至于说所谓的黄标镜头与非黄标镜头之间是不是存在成像上的差异,差异有多大。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吹毛求疵,不足为论。
但是有一件事需要注意的是,Minolta生产的镜头曾经经历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光学结构的革新,一次是在第二代MC镜头前后,不但镜头的光学结构被重新设计,大多数镜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第二次是在二/三代MD镜头之间,许多品系的镜头被再一次修改了片组结构,而且,据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但是我一直没能找到相关的资料。
――我个人曾测试过50mm\1.7的镜头,三代MD镜头的色彩还原的确要比早期镜头浓郁艳丽。但这种情况在50mm\1.4上却没有发生,因为50mm\1.4是为数不多的在二代MD期间就展开了两个产品系列的镜头,并且一直没有再修改光学设计。
那么,在这篇东西里面难免会存在一些煽风点火的东西,毕竟Minolta曾经设计生产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手动镜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放毒,抑或在一个连八十岁老阿婆都在玩数码相机的年代,我就是捅破了藏有炭疽病毒的存储罐,还会有人中毒吗?
那么,这个帖子还有用吗?我不是很确定。
10:37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12月12日
美能达(Minolta)最值得拥有的几支手动镜头
美能达手动毒品总结:
观察和学习美能达手动镜头有一阵子了,经过在无忌这个大毒坛的浸淫,阅览了无数前辈留下的心得,又到EBAY上泡了一些日子,试着总结一下美能达常用手动定焦毒品的毒性,一孔之见,请大家补充指正.个人感觉玩美能达就是玩传统的感觉,从容而细腻,就象手磨咖啡,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其中的感觉.
毒性**,相当于安眠药素质很好,具有美能达特有的色彩浓郁油润,反差适中的特点,市场保有量比较大,价格在100-150$.
24mm f/2.8 MD W.Rokkor-X 毒性**
100mm f/4 MD Macro 毒性**
毒性***,相当于吗啡
素质出色,具有美能达特有的色彩浓郁油润,反差适中的特点,市场保有量比较大但比**的要少,价格在100-150$以上.
17mm f/4 MC W.Rokkor 毒性***
100mm f/2.5 MC 毒性***
50mm f/1.2 MD Rokkor-X 毒性***
毒性****,相当于****
素质非常出色,是美能达的代表作,也是最有用的焦段,具有美能达特有的色彩浓郁油润,反差适中的特点,市场保有量比较小,但市场需求依然强烈,价格在150-230$,基本没有偏离使用价值.
58mm f/1.2 MC Rokkor-PG 毒性****
85mm f/2 MD Rokkor-X 毒性****
35mm f/1.8 MD W.Rokkor-X 毒性****
85mm f/1.7 MC Rokkor-X 毒性****
200mm f/2.8 MD Tele Rokkor 毒性****+
毒性*****,相当于******
素质非常出色或极为出色,是美能达的杰作,具有美能达特有的色彩浓郁油润,反差适中的特点,市场保有量很小,为稀有物品,可遇而不可求,收藏价值大于使用价值,价格在300-600$,买了也不会用,主要是用来抱着睡觉和向同道中人臭显摆.
85mm f/1.7 MD Rokkor-X 毒性*****
85mm f/2.8 Varisoft 毒性*****+
24mm f/2.8 MC VFC Rokkor 毒性*****+
7.5mm f4 Rokkor 毒性*****+
毒性******,相当于不知道什么毒品了,反正是沾上就没跑的,基本上就象鹤顶红吧
素质极为出色,是美能达的超级杰作,比泥坑家能的同级别产品更优秀,市场保有量极小,为稀有物品,碰上的概率和被陨石砸到差不多, 只有收藏价值,根本不是用来拍照片的,价格在600-1000$,只用来抱着睡觉,看一眼都要让人家买门票.
35mm f/2.8 Shift CA Rokkor 毒性******
135mm f/2 MD 毒性******
16:16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9月8日
今天看见了一个很好玩的问题,大家讨论讨论!
题目是这样的:在一个游戏节目中,台子上面有三个箱子,其中一个箱子里有一个手机,台下有个嘉宾在猜手机在哪个箱子里,猜中了手机就归他。
现在嘉宾选了其中一个箱子。这时,主持人打开了另外一只箱子,显示出里面没有手机。
如果你是嘉宾,为了使得到手机的概率大一些,你是还坚持你所选定的箱子,还是换另一个没有打开的箱子呢?”
17:22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7)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
这篇介绍徕卡M口镜头的文章可以说非常主观,你可以为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找到相反的论据。也就是说,文章仅从个人角度谈论了不同年代版本的徕卡镜头,因此不要错把它当作你挑选徕卡镜头的指南或百科大全。文章中引用的一些论据是出自“Per van Hasberoeck”(一位非常著名的徕卡书作者)。如果你曾大量查阅有关徕卡的书籍和讨论,你就会明白所谓徕卡的专家们也并不总是意见一致。最奇怪的是每个读者还真把专家们的意见很当一回事。
无论哪款Leica M镜头都绝对能够展现你的摄影能力,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去驾驭。
Leica M卡口广角镜头篇(一):
[12/5.6 Heliar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年9月面市的、135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77mm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M口)的转接环。
[15/4.5 Heliar Aspheric福伦达] 1999年由Cosina生产,性价比极高,而且是目前唯一的LTM口镜头,需要转M口接环才能用于M机身。
[15/8 Hologon 蔡斯] 1972年至1976年生产的徕卡M口镜头,根据“Per van Hasberoeck”的书,一共才生产了350支,因此极其稀有。一支成色新、含原包装盒的这支镜头最高曾卖到15000美元。因此,这是一支不能用来拍照的镜头,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
[15/11-22 Panomigon] 法国1999年生产的f/11镜头配有固定的f/22最小光圈,售价不可思议——相当于两只福伦达的15/4.5 asph镜头,也许我遗漏了什么,反正这样的高价,我看不出选择这支慢速镜头的理由。
[16/8 Hologon Contax G镜头改装] 市面上冒出很多用Contax镜头改装的M口镜头,它们改装后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能在购买前先试用。这支Hologon镜头的表现当然很优秀,但是改装M接口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将它用在Contax G机身上岂不更加实惠?何况与G机身一起还能得到无法从M机身获得的某些功能。
[21/2.8 Asph.] 这支非球面镜头1997年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大概是所有徕卡21mm镜头中表现最优异的一支。令人欣慰的是它只比老款的镜头大一点点,有黑色银色两种选择。老款的21/2.8 Elmarit(1982-1997)已经停产,只有黑色M口,用于M6上可以TTL测光。过去,许多人更愿意选择轻巧的21/3.4,但是因为它与老款的21/2.8的光学表现相当接近,因此它们各有无数的忠实支持者。
---- 早期的版本最近对焦距离16-28英寸内无法测距
---- 新版本最近测距对焦是28英寸
[21/4 Super-Angulon] 1958-1963 年生产,银色M口和螺口,其中M口镜头都是由螺口镜头加佩后组接环而成,因此也可以变成螺口镜头用在L机身上。[真遗憾]其它的M镜头怎么不按这种设计生产了呢?这款镜头的评价在所有徕卡21mm镜头里是最差的,不过收小光圈至f/8后就能有不错的表现了。此镜因为有过长的镜身后组而无法在M6上测光。二手的镜头多见有镜片灰雾,其特殊尺寸的后镜盖和遮光罩市面少见。
[21/3.4 Super-Angulon] 1963-1980 年生产,只有M口,同样用在M6上无法测光,因其比21/2.8轻巧,故此许多人喜欢它。这是支解像力很高的镜头,在非球面的21/2.8 asph推出之前,21/3.4曾经被许多人誉为徕卡21mm镜头中最优秀的一支,直到现在仍然有些人坚信这一点。
---- 银色版
---- 黑色版,根据Per van Hasbroeck的书,有改进镜头的设计
---- 黑色版,为了用于M5而切掉部分后组镜框,因此可以测光,编号自:2473251起
[21/2.8 Contax G改接口]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Contax 16/8改装M口的版本?同样的忠告。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镜头,可以与徕卡最好的21mm镜头媲美,但是除非你患上严重的恋蔡斯情结,否则还是选择徕卡21/2.8 Asph.的好,否则简直是浪费钱。
Leica M卡口广角镜头(二)
[21/2.8 Kobalux aka Bower aka Adorama] 制作良好的银色镜头,配有取景器,非常轻巧,价格合理,需要M口的转接环才能使用。
[21/4 Color Skopar福伦达] 2000年推出的多层镀膜、螺口、轻巧的广角镜头。配有明亮的取景器,不寻常的近摄能力,以及从无穷远到近距离的极其快速对焦能力。用家的评价很高,是所有21mm镜头中性价比最高的。
[21-35 f/3.4-4 Konica M] 用于Konica Hexar RF,2002年3月推出市场的双焦段镜头限量生产了800个,配有21mm取景器,市价约为1550美金。
[24/2.8 Asph.] 1997年推出的锐利、昂贵的镜头,只有黑色。配售的24mm取景器是所有24mm旁轴取景器中最好用的一个,你可以买一个配合其它品牌的24mm镜头使用。许多摄影人选择24mm作为他们最常用的广角镜头。如果你只需要一支广角镜头的话,我投这支24mm一票。
[25/4 Skopar福伦达] 1999年生产的LTM口镜头有极高的性价比,当然也需要M口接环才能用。
[28/1.9 Ultron Aspherical 福伦达] 2000年产的徕卡螺口,7组9片设计,最近对焦0.7m,46mm口径,有黑色和银色,是所有旁轴系统里最快的28mm镜头。
[28/2.0 Summicron Asph.] 2000年产,大概是目前为止最好、最锐利的徕卡28mm镜头了。
[28/2.8 Summicron Elmarit] 徕卡共生产了四个版本的28 elmarit,每一个版本都比前一版有所改进。
---- 第一版1965-1972,黑色9枚镜片,德产,后组太长无法在M5、M6上测光。
---- 第二版1972-1979,黑色加产,8片镜,可以在M5、M6上测光。
---- 第三版1979-1993,黑色,对焦时镜筒不转,8片镜,E49,其光学表现比前期镜头有极大的提升。
---- 第四版1993年至今,E46,8片镜。
[28-35-50/4 Tri-Elmar-M Asph.] 1998 年生产的第一支徕卡旁轴三焦镜头,黑色和银色,尺寸大致与90/2.8 Tele-Elmar相当。它是目前在产最昂贵的28-50mm变焦镜头,也因其昂贵的售价、杰出的设计和稀少的产量,在未来它必将成为收藏品。银色版在 2000年已经停产。我个人更喜欢用定焦镜头。
[28/2.8 Rokkor] 1982-1985年为Minolta CLE生产,多层镀膜,比现产的徕卡28 Elmarit更轻巧。它的光学素质当然不如徕卡的Elmarit那么出色,但是价格只有其一半。仔细观察会发现该镜片边缘的镀膜会有难看的白色斑点,只要不严重就不会影响画质。
[28/3.5 Kobalux aka Bower aka Adorama] 制作良好的银色镜头,配有取景器,非常轻巧,价格也合适,不过又是螺口的。
35mm-43mm镜头
[35/1.2 Nokton Aspherical福伦达] 2002年推出的徕卡M口镜头,是目前光圈最大的35mm镜头。
[35/1.4 Summilux] 1961-1997 年生产,最早期的银色版是了不起的杰作,你无法想象它的工艺有多么棒直到你亲眼见到为止。后起的黑色版就“轻”了一点。这款镜头的光学设计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尽管它被认为没有35mm Summicron锐利,但是它给作品带来的光彩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这支镜头在40年里不断生产,根据资料从来没有改变过原有的光学设计。但是,根据 Per van Hasberoeck的著作,从1966年的编号2166702起,这支镜头的光学表现发生了明显的提升,这显然是因为重新设计了的原因。下列35mm summilux的产量很少,且已经停产,都将会成为今后的收藏品。
---- 银色版,极高的工艺,加产有眼镜用于M3,但也适用于所有M机,最近对焦26英寸。
---- 银色版,极高的工艺,加产无眼镜用于M2,最近对焦40英寸。
---- 黑色铝制,加产,镜筒上无“35”标记,从编号2166702起有新的光学设计。
---- 黑色加产,镜筒上无“35”标记,对焦环上没有无穷远锁。
---- 黑色,镜筒印有“35”标记
---- 钛色,配合M6钛而限量生产,未来的收藏品。
[35/1.4 Asph. Aspherical] 1991年生产至今,有银色、黑色、钛色。这支镜头的评价极高,但是比前期的35mm summilux大了50%、更重、更贵。全开光圈时已经很锐利,如果经常收小光圈用的话,35mm Summicron的pre-asph镜头有更高的性价比。
---- 第一版是限量生产,已经成为收藏品,有两个非球面镜片。据说共生产了2000支,与新镜头的区别是印有“Aspherical”的标识。
---- 黑色新版,镜头印有“Asph.”
---- 银色新版
---- 钛色新版,为M6钛机而限量生产。
[35/2 Summicron] 这款镜头的所有设计版本都极为出色,而且都比35mm Summaron锐利。虽然,这些不同版本summicron的不同设计和光学表现容易令人迷糊,通常越新的版本其表现往往越优秀。所有版本镜头的对焦环上都有一个方便的对焦杆。
---- 第一版1958-1969年生产,银色,(因其有八枚镜片组成,故此有人称其为“八枚玉”),有眼镜的版本是为了令M3有35mm的取景框;无眼镜的版本是为了M2而生产,产量较有眼镜版本为多。此镜在二手交易时多注意镜片是否有雾状。
---- 第二版产于1969-1973年,银色六片镜,编号自2316001起,与传统的光圈转环不同的,它配的是小小的光圈控制杆。
---- 第三版产于1973-1979年,黑色6片镜,编号自2646001起,E39。
---- 第四版产于1980-1998年,黑色和银色7片镜,E39。光圈转环是椭圆形:F值部分的光圈环比较小些,而手控部分的光圈环比较大。这种设计非常便于使用。银色版号看得多,但也比黑色版重许多。早期镜头在滤镜接口处有“LEITZ LENS MADE IN CANADA”,而镜头编号印在光圈环后。后期镜头则是“LEICA”和镜头编号都印在滤镜接环处。此镜二手多见,价格便宜。虽然35/2 asph. 在光圈全开时的表现更好,收小光圈后,两镜难分优劣。7片镜,是我个人的偏爱。
[35/2 Summicron Asph.或 Aspherical] 1997年生产至今,黑色为主。这支镜头的评价极高,大概是所有优秀的35mm Summicron版本里最优秀的一支。不幸的是,它比前期的镜头大了50%。 2001年12月,徕卡生产了500支35/2 APO钛镜配合M6的销售。
Leica Summicron 35mm f2.0 asph详细资料:http://leica.org.cn/bbs/thread-65-1-1.html
[35/2 Konica-M] 2001年生产,与Hexar AF 35/2相比有更新的光学设计。
[35/2.5 福伦达] 有两种版本,价格较平,多层镀膜、表现锐利的螺口镜头。
[35/2.8 Summaron] 1958-1974年生产,银色,表现尚好,但没有Summicron出色。有两个版本:带眼镜用于M3的和没有带眼镜用于M2的。无眼镜版本的产量是有眼镜版的一倍。二手镜头容易发现灰雾。
[35/3.5 Summaron] 1954-1960年产,银色,便宜、表现尚好,有两个版本:带眼镜用于M3的和没有带眼镜用于M2的。两个版本的产量大致相当。二手镜头容易发现灰雾。
[40/2 Summicron] 1973-1977 年为Minolta产徕卡CL机身而生产,是一支较为便宜的、表现锐利的镜头。若装在M机身上会带出50mm的取景框线。徕卡公司宣称这款镜头可能与M机身和其它徕卡旁轴机身不匹配。不过很难相信实际使用中会有什么对焦问题,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这类警告只不过是徕卡公司的市场策略,因为它害怕 40/2的销售会冲击那些更昂贵的M系列镜头。此外,有证据显示这支镜头还不是多层镀膜。
[40/2 Rokkor] 1973-1977年为Minolta CL生产,表现非常锐利,安在M机身上会带出50mm的取景框线。前文关于40/2的评论同样适用这里。此版不同之处在于镜头编号是印在滤镜环上的。
[40/2 Rokkor] 1982-1985年为Minolta CLE生产。前面的评论同样适用这里。此版的不同之处在于镜头编号是印在镜筒上的,而且还是多层镀膜。
[40/2.8 Rollei Sonnar] 2003年为Rollei 35 RF而生产,被认为是用的蔡斯玻璃、Cosina镜筒,然后在Rollei德国工厂组装。有人评价它表现出色。因为销量不高而产量少。
[43/1.9 Pentax] 2000年生产的第一支徕卡螺口Pentax镜头。光学设计与Pentax的43/1.9非球面单反镜头一样。只为日本市场生产了800支银色和1200 支黑色,配有取景器。我不知道Pentax是否还会生产其它限量的(如31/1.8、50/1.2、77/1.8)徕卡螺口镜头。这支镜头受到了 Pentax用家们狂热的追捧。因为有非球面镜片设计,这成为徕卡CL 40mm镜头里表现最锐利的一支,只是需要加个转接环用。市场价格约为150000日元,不便宜。
Leica M卡口 50mm标头视角
[50/1 Noctilux] 1976年生产至今的各个版本都是相同的光学设计。尽管有三个50/2加起来重,它仍有许多忠实的追随者。已经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超高速镜头。所有版本的Noctilux都因为产量稀少而将会成为今后的收藏品。若想舒适地使用这支镜头,可以考虑有额外25%对焦精度的M3或M6 0.85机身。后期Noctilux的镀膜被认为有所改进。
----- 第一版,镜筒没有印“50”,外接遮光罩,非常扎实的工艺是我喜欢这一版本的主要原因。(译者按:该版是E58滤镜尺寸,后期全部改为E60滤镜尺寸)
----- 第二版,镜筒上印有“50”,外接遮光罩
----- 第三版,镜筒印有“50”,内接遮光罩,我个人更喜欢外接遮光罩的设计。前三版都是加产
----- 第四版,从1998年Hughes卖掉加拿大的Midland Elcan工厂后,就一直在德国生产
[50/1.2 Noctilux] 1966-1975年产。这是一支稀有并极受收藏者追捧的镜头。从经济角度考虑,最好别买它来拍照片。新版的50/1 Noctilux比它更便宜、光圈更大、而且被普遍认为在各档光圈的表现比它更优秀。
[50/1.4 Summilux] 有两种光学设计版本,平均年产量约有2000支,因此这款Summilux镜头比我们想象的要稀有的多。最近对焦距离是40英寸,有黑色和银色。
----- 第一版 1959-1961年,银色
----- 第二版 1961-1968年,银色,改进的光学设计,编号自1844001起
----- 第三版 黑色氧化铝
----- 第四版 镜筒印有“50”
----- 第五版 1995年起内置遮光罩
----- 1997年的钛色镜,配合钛色M6而限量生产
[50/1.5 Summarit] 银色50年代初期的“超级”快速镜头。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故此人们要么喜欢它,要么不喜欢它。简单地说,这是一支镀膜过了的早期Xenon镜头。虽然它比后期的Summilux镜头明显偏软,但它也能拍出不锐利却美妙的作品。二手镜头容易有灰雾和擦痕。
----- 第一版 固定的光圈刻度与转动的光圈环
----- 第二版 固定的光圈指针与转动的光圈刻度
[50/1.8 Rollei] 2003年为Rollei 35 RF而生产。对Rollei 40/2.8的评价同样适用这里。
[50/2 Summar] 螺口的收藏版。我加入这款镜头是因为它也可以成为M机用家的主要选择。这是徕卡的第一支f/2.0镜头,二战前的1933-1940年生产。产量极高,因此二手多见,价格低廉。尽管没有镀膜,也不太锐利,但是它有不同寻常的优势。从f/2到f/4的光圈,它给彩色照片带来的那种柔和美丽的效果是其它的便宜镜头无法给予的。这款镜头非常适用于人像、风光和人体摄影。虽然这类二手镜头容易有擦痕或灰雾,但这些瑕疵反而能加强这款镜头的特殊效果。因为机身设计的问题,它用于M5或CL机身时不能缩头。
[50/2 Summicron] 出了非常多的版本,容易让人搞混。许多人认为这个summicron是所有品牌50mm镜头里最好的,因此它也广泛成为其它50mm镜头用于测试和比较的标准镜头。
----- 第一版 1954-1987年生产的银色缩头。表现虽好,但还是不如后期镜头。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7片镜,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最近对焦距离40英寸。
----- 第二版 1956-1968年银色Rigid,有少量特别定制的黑色版本。从审美上考量,这款镜头的外观非常漂亮,因此用家和收藏家都追捧它。几年前,一个日本的摄影杂志测试了这款镜头,认为它是所有50 summicron里面清晰度(折衷了反差)最高的。它曾经被认为与第一版的summicron有着相同的光学设计,但是现在已经被证实两个镜头的确存在一些不同之处。7片镜,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最近对焦距离40英寸。
链接:最性感的Leica标头:Summicron 50mm Rigid
----- 第三版 1956-1968年银色DR(Dual Range)版。这是第二版改制的具有特殊近摄功能。据美国最著名的(可惜已经停刊)摄影杂志“现代摄影”的测试,这支50 DR是所有曾被测试镜头中清晰度最高的。同样是7片镜,所有M镜头里它的近摄能力最强。虽然多数“专家”称它的光学设计与Rigid相同,但是许多经验丰富的DR用家却宣称两支镜头的表现有区别,并相信是因为它们的光学设计不同所造成的。由于多了一个架眼镜的平台,DR没有Rigid那么外观迷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受到用家的追捧。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
DR镜头有两组的对焦范围,因此命名“Dual Range”(简称DR)。DR只能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装上机身。那只眼镜是个可以随时装卸的取景配件,能轻松地安放在相机取景框前面的镜筒上部。眼镜的外形很象35八枚玉的眼镜。当镜头装在机身上后,先转动镜筒至其最近对焦点,然后才安上眼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开始进行近摄。安上眼镜后,拉出镜筒少许,这时镜筒的对焦环又能向更近拍摄距离转动了。实际使用时你会感觉简单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经验丰富的徕卡用家都认为DR summicron不仅是他们最喜爱的50标头,还是他们最喜爱的镜头,就是这样。这支镜头集高清晰度和低反差于一身,并且有极优美的焦外成像。
50/2 DR也许能用在M6上,但是你一定要在安装镜头前把对焦环设置在无穷远的位置,否则,镜头很难安上或卸下机身。有人曾说在M6上DR无法做到最近距离合焦。我没法确定这个问题是出在机身或镜头上,还是出在使用不当上。香港的Howard *****mer说很难在M6 o.85 #2296539机身上使用后期DR镜头的近摄功能,尽管将镜头安上机身没有问题,但是机身内部的某个部件显然阻止了镜头的近摄工作。我现在还无法确定是否所有的M6 0.85机身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买DR用于M6的话,先试一试总是个好主意。
早期的DR版本最近对焦至19英寸,且对焦环上有feet或meter刻度(不是同时有),另外还标注放大倍率从1:15到1:0.75。它的眼镜上有个带框的商标,里面写着“E. Leitz Wetzlar”。
后期的DR版本最近对焦至20英寸,且对焦环上同时刻有feet和meter,没有再标上放大率。它的眼镜上刻有“LeitzWetzlar”,没有商标框,对焦环的压花更大更深。我还注意到后期DR镜片上的镀膜更加“暖调”,但不能肯定是否所有后期DR都是如此。后期DR的眼镜无法用于前期的DR镜头,但是前期的DR眼镜却能用于后期的DR镜头。
----- 第四版 1969-1979黑色,镜筒没有印“50”,无对焦杆或锁。其表现无法与前后期的summicron相比。6片设计,是继DR后50mm镜头里能对焦最近的镜头,可最近对焦28英寸。
----- 第五版 1980-1995 黑色,镜筒印有“50”,有对焦杆,无内置遮光罩。我认为它比有内置遮光罩的后期版本更易使用,因此也是更好的选择。当然,我是使用外置遮光罩和对焦拨杆的坚决拥护者。6片镜,仅有195克重,德国生产。
----- 第六版 1995年至今,银色和黑色,镜筒印有“50”,内置遮光罩,无对焦拨杆,与前一版的设计相同,黑色重240克、银色重333克。
----- 2001年12月,徕卡生产500支50/2钛色镜头配合M6钛机的销售。
[50/2 Elcan] 为军用M4机身——KE7A而生产。极其稀有和昂贵。Elcan是“E. Leitz Canada”的缩写。它早先是徕卡的一个加拿大工厂,后来出售给了Hughes,后来又被美国的General Motors收购,最近又被卖给了Raytheon。这个厂至今还在生产一些经过挑选的徕卡镜头。它的特长是生产军用镜头。
[50/2 Konica M] 为Konica Hexar RF而生产,与徕卡镜头相比很便宜。
[50/2.8 Elmar] 1958-1974年产银色镜头,是原始Elmar设计的终极版本,受用家和收藏家喜爱。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4片镜,镜片容易出现灰雾。
[50/2.8 Elmar] 新的复古设计镜头,1994年与M6J一起生产,有银色和黑色。因其镜筒上印有“50”而易于分别。不知为何,这款镜头非常受欢迎。它的光学表现尚好,但还不如50mm summicron的3、4、5版好。它比Summicron少了一档的光圈,而且比4版的Summicron只轻了25克。不仅如此,它的制作工艺无法与前一版本(1958-1974)相比。从各方面衡量它都不尽如意,那为什么还要买它?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
[50/3.5 Elmar] 银色螺口缩头。我认为这是一支值得徕卡M用家认真考虑的50mm镜头。即使要加上一个转接环,它仍然是所有能用于M机身上的最轻最小的镜头 —— 比M 50/3.5或M 50/2.8 Elmar还要小。更重要的是,当缩头后,它仅从机身突出来1/4英寸!!!建议选一个战后产的有镀膜版本,而且准备好请专家清洁它,因为二手的它极可能有灰雾在镜片上。总之,它不寻常的尺寸和优秀的光学表现都令它成为你重要的选择之一。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50/3.5 Elmar-M] 1954-1961年产的银色缩头。经典的Elmar设计,成像锐利。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
Leica M卡口中长焦段镜头
[65/3.5 Elmar] 用于Visoflex系统的徕卡M机微距镜头。必须通过visoflex配件而用于M机身。它有极高的评价,而且被认为是Leica最好的M镜头之一。
----- 银色版,1960-1969年生产
----- 黑色版,1969-1985年生产,改进的光学设计,相对稀有,我发现它的数量仅有银色版的三分之一。
[75/1.4 Summilux] 1980 年产,极高的好评。我个人认为它作为人像镜头还不够长。所有的75/1.4 summilux都因为产量稀少而将会成为收藏品。总之,这支重量级的镜头有着了不起的好评和一大群热情的簇拥者。若想舒适地使用这支镜头,可以考虑有额外25%对焦精度的M3或M6 0.85机身。(译者注:75/1.4安在M3机身上只能看到50mm的取景框线,因此并不合适。)
----- 第一版用外置遮光罩,加产,相对更加稀有,E58滤镜尺寸(译者注:应为E60)。
----- 第二版内置遮光罩,加产,E60滤镜尺寸,编号3223300起
----- 第三版1998年起,德产,据称比前期版本的体积略小
[80/2.8 Rollei] 2003年为Rollei 35 RF而生产。前面关于40/2.8 Rollei的评论也适用此处。据信,这支镜头与Rollei双镜的设计相同。
[90/2 Summicron] 这是一支很长寿的镜头,1957年开始生产,有两大版本和众多变型。没有被大家注意到的是所有90/2的产量都极小,所以从收藏的角度考虑,早期银色版本的二手价格显然被低估,与其价值和稀有度不相称。
----- 早期银色,外置遮光罩,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 大头银色,内置遮光罩,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 大头黑色,内置遮光罩,镜筒无“90”, 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 1980年产黑色,体积只有前期版本的2/3大,镜筒印有“90”,收起内置遮光罩后会遮挡住光圈刻度。光学表现接近前期的版本。镜头前组不可卸下。
----- 1982年产黑色,镜筒印有“90”, 收起内置遮光罩也不会遮挡住光圈刻度。
----- 1992年产银色,1998年停产。
[90/2 Summicron Apo-Asph.] 1998年生产,是所有90mm镜头里表现最锐利的一支。2001年12月生产了500支钛色镜头配合M6钛色机身的销售。
[90/2.8 Elamrit] 1959-1974年生产,银色和黑色两种,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系统。与新版不同的是它没有内置遮光罩。二手镜头容易有镜片灰雾。
----- 银色,产量多
----- 黑色,产量稀少,约为银色产量的1/3
[90/2.8 Tele-Elmarit肥版] 1964-1974年产,徕卡第一次试图生产短小的90/2.8镜头。普遍被认为光学表现不错,但是还不如后期镜头。现在很难找到这款镜头了。
----- 1964-1967年产,肥版,几乎全是黑色
----- 1967-1974年产,肥版,全是黑色
[90/2.8 Tele-Elmarit 细版] 1974-1989 年产,是徕卡最轻最小的90/2.8镜头。它的尺寸与CL 90/4 Elmar大致相同,尽管光圈大一档。这是一支很好的旅行用镜头,虽然有人抱怨过它的锐利度,但也有人赞赏它。美国“现代摄影”杂志评价它比90/2 Summicron更锐利,这令许多摄影师惊诧不已。
我个人的体验是,5%的几率这支镜头会慢慢出现问题。不知道什么原因,它的后组镜片会逐渐产生严重的蚀刻,当然发现及时的话可以请专家清洁就能防止蔓延。如果任其发展,则清洁也无济于事,只会更严重伤害镜头及其表现。如果这样,你只能把它当作镇纸来用了。由于这颗镜头的后组镜片是密封的,即使你找到可更换的镜片,更换的费用也极其昂贵。
----- 银色版,极其稀有和珍贵,因为只少量生产后就改为黑色版了
----- 大多数黑色版是加产,德产的数量极少
----- 普通黑色版,加产,镜筒无“90”
----- 1983年为70周年M4-P机身而生产的纪念版,镜筒刻有“Leica 1913-1983”
----- 后期版本,镜筒印有“90”
----- 所有以上镜头都是相同的光学设计,只是外形不同而已
[90/2.8 M-Elmarit] 1989年生产的小巧镜头。许多人认为它是90mm镜头里表现最锐利的一支。与同款R镜使用相同的玻璃制作,令人意外地重。镜头前组不可卸下,镜筒印有“90”,内置遮光罩。这支镜头将在2003年停产,取而代之的是90/4 微距-Elmar。
----- 1989年产黑色,内置遮光罩
----- 1997年产银色
----- 1998年限量生产的钛色镜头,配合M6钛机的销售
[90/2.8 Konica M] 为Konica Hexar RF而生产,与徕卡镜头比要便宜得多。
[90/3.5 Apo-Lanthar福伦达] 2000年推出的黑色和银色的螺口镜头,6片5组,最近对焦1.2米,E39,最小光圈f/22,是目前唯一的多层镀膜90mm螺口镜头。
[90/4 Macro Elmar] 2003 年9月生产,独特的镜头设计,第一支长过50mm的近摄镜头,有黑色和银色。没有近摄接环时,最近对焦0.76米;有近摄接环时,最近对焦距离与50/2 DR一样是0.5-0.77米。最大1:3放大比率。可惜它的微距对焦环不能用在其它90mm镜头上。不过,幸好它的外置遮光罩可以反过来接。E39滤镜尺寸。
[90/4 Elmar] 这是50年代产的老镜头,表现尚可,后期的质量更好。4片镜,性价比高,今天成为最便宜的M镜头之一。更老的30年代生产的90/4 Elmar镜头虽然没有镀膜,但是能为你的黑白和彩色照片增添一种陈旧的经典感。
----- 银色Rigid版1954-1963年产,轻小,二手市场里普遍被低估。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后组是银色镜筒佩黑色环。早期是E36,后期是E39。
----- 银色缩头1954-1968年产,缩起来后能与机身一起放进EV相机套
----- 银色三片镜,“直筒”的elmar,属于收藏家的稀少镜头。
[90/4 Elmar & Minolta 90/4 Rokkor] 1973-1977年为Leica CL和Minolta CL而生产。是完全相同的镜头,都产于徕卡工厂。轻巧,表现锐利。对40/2 summicron的评语同样适用这里。几乎与第二版的90/2.8 Tele-Elmarit尺寸相同。
[90/4 Minolta Rokkor] 1982-1985年为CLE而产,多层镀膜,与早期的90/4 Rokkor相比尺寸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其编号印在镜筒上面,而不是滤镜环上。
[135/2.8 Tele-Elmarit] 1963-1997 年产,巨大的镜头,配有1.4倍的放大眼睛,这样相机的135mm取景框线变大,易于取景对焦。可以在M2/4/5/4-2/4-p/6上有效地利用 90mm取景框线来使用135mm镜头,也可以在早期的M3上使用。因它的体型巨大,在二手市场不大受欢迎。只有黑色,内置遮光罩,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 Visoflex。
----- 对焦环配有“Heavy Ribs”,放大取景眼睛用螺丝固定
----- 对焦环配有“Heavy Ribs”,放大取景眼睛浇铸固定
----- 对焦环配有“Fine Ribs”
----- 1975年产,光学设计与R镜一样,两节遮光罩变成一节。
----- 后期有“135”印在镜筒上。
[135/4 Apo-Telyt-M] 1998年生产,目前在产唯一的M 135mm镜头,而且还是135mm镜头中最锐利的一支。
[134/4 Elmar] 1960-1965年产,银色,有少量黑色,比135/4.5 Hektor更锐利,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135/4 Tele-Elmar] 1965-1998年产,只有黑色,光学表现优秀,非常受欢迎的一支长寿镜头。
----- 第一版外置遮光罩,可卸镜头前组,凸边的对焦筒,镜筒无“135”
----- 第二版1985年起内置遮光罩,不可卸镜头前组,有棱纹的对焦筒,镜筒无“135”
----- 第三版1993年起内置遮光罩,镜筒印有“135”
[135/4.5 Hektor] 1954-1960 年产银色,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它可以说是最便宜的徕卡M镜头,二手市场极多见,光学表现不赖。因为1997年的“Leica Viewfinder”杂志上的一篇评论而使它突然变得受欢迎起来,令一些多年无法将其脱手的经销商惊喜不已。
17:20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2)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8月29日
各厂家镜头卡口以及镜后距离一览表
接环名称
镜后距离
内口径
外口径
4/3 Mount
38.58mm(38.6mm)
φ44mm(47mm)
φ60mm
Alpa Mount
37.8mm
φ48mm
Bronica ETR Mount
74mm
φ74mm
Bronica GS Mount
85mm
φ81mm
Bronica SQ mount
85mm
φ74mm
C Mount
17.526mm
φ1inch
Canon EOS Mount
44.0mm
φ51.2mm(53.9mm)
φ64.9mm
Canon R/FL/FD Mount
42.0mm
φ47.9mm
φ53.9mm
Contax Mount
31.75mm
φ44mm
Exakta Mount
44.7mm
φ35mm(38.2mm)
Fujica AX Mount
43.5mm
φ40.8mm(49mm)
Fujifilm TX-1/
Hasselblad X pan Mount
34.3mm
φ46mm
Hasselblad Mount
74.9mm
φ69mm
Konica AR (Konica II) Mount
40.5mm
φ47mm
Konica FP Mount
40.5mm
φ40mm
Kyocera AF Mount
45.5mm
φ50mm
Kyocera Contax 645 Mount
64mm
φ72mm
Kyocera Contax-G mount
29.0mm
φ44mm
Kyocera Contax-N mount
48.0mm
φ55mm
Kyocera Contax Mount
45.5mm
φ48mm
Leica M Mount
27.8mm
φ41mm(43.9mm)
φ52.8mm
Leica R Mount
47.15mm
φ49mm
Leica Screw Mount
28.8mm
φ39 mm (38.2 mm)
M42 Mount(P)
45.5mm
φ40.6mm(42mm)
Mamiya 645 Mount
63mm
φ62mm
Mamiya 7 Mount
57.0mm
φ62mm
Mamiya RB Mount
111mm
φ60mm
Mamiya RZ Mount
104mm
φ60mm
Mamiya  Mount (NC/ZE)
45.5mm
φ49mm
Minolta SR/X Mount
43.8mm(43.5mm)
φ42mm(45mm)
Minolta Vectis Mount(APS)
36.0mm
φ36.8mm
Minolta α Mount
44.5mm
φ46mm?(44.8mm?)
47.3mm(50mm)
φ62mm
Miranda Mount
41.5mm
φ42mm(44mm)
Nikon F Mount
46.5mm
φ44mm(47mm?)
Nikon S Mount
31.95mm
φ44mm
Olympus OM Mount
46.0mm
φ44.8mm(47.3mm)
φ60mm
Olympus Pen F Mount
29.3mm
φ41mm
Pentax 645 Mount
71mm
φ61.2mm
Pentax 67 Mount
85mm
φ72mm
Pentax K Mount
45.5mm
φ44mm?(45mm?)
45mm(48.4mm)
φ59mm
Petri Mount
43.45mm(43.5)
φ43mm
Rolei 6006 Mount
82mm
φ66.5mm
Rollei/Voigtla"nder QBM
(44.5mm?)

Topcon Uni Mount
49.04mm
φ22.8mm
Yashica Pentamatic Mount
43.0mm
φ47mm
 
 
 
 
 
 
 
 
 
 
 
 
 
 
 
 
 
 
 
 
21:19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照相机:常见135镜头卡口的技术参数
照相机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是指:机身上镜头卡口平面与机身曝光窗平面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m。 在考虑镜头转接时,要考虑像场定位距离是否合适,由于120机身的像场定位距离一般都比135的长,所以120镜头转接到135机身上一般都是可以的。 在135系列之间采用转换接环进行镜头转接,要注意如下事项: 1、像场定位距离长的镜头转接至像场定位距离短的机身上,可以做到在无限远合焦; 2、像场定位距离短的镜头转接至像场定位距离长的机身上,无限远处不能合焦,但是可以在有限距离内合焦。 比如:C/Y卡口和F卡口的像场定位距离分别为45.5mm和46.5mm,而EF卡口为44mm,这样可以在不破坏原镜头机械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转换接环可以将C/Y口的镜头或者Nikkor镜头转接到Canon EOS机身上。 反之,Canon FD/FL卡口的像场定位距离为42.1mm,在不破坏原镜头机械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转换接环将FD/FL卡口镜头转接到C/Y卡口或者Nikon机身上,无限远是不能合焦的,只能在有限距离内合焦。相当于在机身与镜头之间加入一个接圈,将原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缩短了。 常见卡口的技术参数(按照最短像场距离排列) 卡口
机身像场
定位距离(mm)
卡口环直径
(mm)
卡口环类型
旋转方向
使用卡口的品牌
4/3
38.6
46.5
内三爪
顺时针
Olympus、Panasonic、Leica
AR
40.5
47.0
内三爪
顺时针
Konica
FD/FL
42.1
48.0
外三爪
顺时针
Canon T、A、F
MD/MC
43.5
45.0
内三爪
顺时针
Minolta、Seagull
FX/AX
43.5
49.0
内三爪
顺时针
Fujica
EF
44.0
54.0
内三爪
顺时针
Canon EOS
SA
44.0
48.5
内外三爪
顺时针
Sigma
A
44.5
50.0
内三爪
顺时针
Sony/Konica-Minolta/Minolta AF
C/Y
45.5
48.0
内三爪
顺时针
Contax、Yashica、Phenix
Kyocera/Yashica AF
45.5
50.0
内三爪
顺时针
Kyocera、Yashica AF
K/PK/RK
45.5
48.5
内三爪
顺时针
Pentax、Ricoh、Chinon、Cosina、Phinex
M42
45.5
42.0
内三爪
顺时针
Mamiya
45.5
49.0
内三爪
顺时针
Mamiya NC/ZE系列照相机
OM
46.0
47.5
内三爪
顺时针
Olympus
F
46.5
47.0
内三爪
逆时针
Nikon、Phenix
R
46.9
49.0
内三爪
顺时针
Leica R
Kyocera Contax-N
48.0
55.0
内三爪
顺时针
Contax N
 
 
常见卡口的类型
 
 
 
21:18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Leica Lens Serial Numbers -> Production Year
If you have a serial number of a Leica lens, this list will tell you when it was produced (1933-2000).
This list covers lenses from the Leica R series (SLR), the Leica M and the screw mount series (Rangefinder). Read the number off the lens and identify the production year from the list below.
If you also wish to determine which model or generation you have of that particular vintage Elmar, Elmarit, Summicron ... or perhaps which hood is designed for your particular leica lens - then look at the pointers at the bottom of this page.
[Danish] Leica Objektiv Serienummer og Produktionsår
Liste over Leica objektivers produktionsår med udgangspunkt i serienummeret (1933 and 2000).
Leica M/R/SM Serialnumbers
Start - End: Production year
156 001-195 000: 1933
195 001-236 000: 1934
236 001-284 600: 1935
284 601-345 000: 1936
345 001-416 500: 1937
416 501-490 000: 1938
490 001-538 500: 1939
538 501-565 000: 1940
565 001-582 294: 1941
582 295-593 000: 1942
593 001-594 880: 1943
594 881-595 000: 1944
595 001-601 000: 1945
601 001-633 000: 1946
633 001-647 000: 1947
647 001-682 000: 1948
682 001-756 000: 1949
756 001-840 000: 1950
840 001-950 000: 1951
950 001-1 051 000: 1952
1 051 000-1 124 000: 1953
1 124 001-1 236 000: 1954
1 236 001-1 333 000: 1955
1 333 001-1 459 000: 1956
1 459 001-1 548 000: 1957
1 548 001-1 645 300: 1958
1 645 301-1 717 000: 1959
1 717 001-1 827 000: 1960
1 827 001-1 913 000: 1961
1 913 001-1 967 100: 1962
1 967 101-2 015 700: 1963
2 015 701-2 077 500: 1964
2 077 501-2 156 300: 1965
2 156 301-2 236 500: 1966
2 236 501-2 254 400: 1967
2 254 401-2 312 750: 1968
2 312 751-2 384 700: 1969
2 384 701-2 468 500: 1970
2 468 501-2 503 100: 1971
2 503 101-2 556 500: 1972
2 556 501-2 663 400: 1973
2 663 401-2 731 900: 1974
2 731 901-2 761 100: 1975
2 761 101-2 809 400: 1976
2 809 401-2 880 600: 1977
2 880 601-2 967 250: 1978
2 967 251-3 013 650: 1979
3 013 651-3 087 000: 1980
3 087 001-3 160 500: 1981
3 160 501-3 249 100: 1982
3 249 101-3 294 900: 1983
3 294 901-3 346 200: 1984
3 346 201-3 383 200: 1985
3 383 201-3 422 890: 1986
3 422 891-3 455 870: 1987
3 455 871-3 478 900: 1988
3 478 901-3 503 150: 1989
3 503 151-3 540 467: 1990
3 540 468-3 583 830: 1991
3 585 831-3 610 680: 1992
3 610 381-3 644 475: 1993
3 644 476-3 677 030: 1994
3 677 031-3 730 290: 1995
3 730 291-3 770 920: 1996
3 770 930-3 818 624: 1997
3 818 625-3 857 849: 1998
3 857 850-3 882 996: 1999
3 882 997 ~ 4 000 000: 2000~2004
4 000 000 ->: 2004 ->
12:57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8月23日
世纪回眸!大话135相机镜头卡口进化史
1913年,德国中西部一个叫威兹勒的小镇,徕兹公司(Leitz,徕卡的前身)的首席光学技师奥斯卡•巴纳克按人眼的视角设计了24mm×36mm底片画幅的小型相机,这台采用42mm定焦镜头、1/40秒固定快门速度、可以拍摄40张底片的相机是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也是徕卡的第一部照相机,总共生产了两台,后来人们称之为“原型徕卡”(Ur-Leica),135相机的历史由此展开。

徕卡公司收藏的第二台Ur-Leica价值超过5000万欧元,是目前价值最高的胶片相机
不过,135单反相机的历史则直到20多年后的1935年才拉开帷幕。那一年,前苏联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35胶卷的单反相机斯勃特(Sport)。这种相机影像左右倒置,需要俯视取景,使用非常不便。1936 年,德国Ihagee的Kine-Exakta单反相机诞生,这台相机在技术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包括第一次实现了闪光与快门的同步,使用卷片把手上弦和过片等,很多资料都视这台相机为世界上第一部135单反相机。1949年,东德蔡司发表了Contax S单反相机,它首先采用了五棱镜取景技术,彻底解决了反射式相机取景影像左右倒置的关键性问题,成为相机发展史上第一架名副其实的单反相机。它基本实现了无视差取景,并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单反相机产品。这台相机采用42mm直径的螺丝接口系统(通常称M42口,为标准螺丝接口),从此拉开了M42螺口时代的序幕。
M42螺口单反相机从1949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末结束共经历了近30年的历史,直到宾得放弃螺口转而改用K型卡口才终止了 M42 的命运(尽管潘太康等采用M42螺口的单反相机直到80年代末仍有生产,且近几年Cosina生产的复古福伦达同样采用M42螺口,但这毕竟已经不是时代的主流)。在M42螺口盛行期间,康泰时、宾得、潘太康、百佳、雅西卡等厂家总共生产了上百部机身,镜头更是不计其数,至今仍是市场保有量极大的体系。 M42螺口的机身可以接上任何厂家生产的M42螺口镜头,而所有的 M42螺口镜头几乎全部都是全金属设计,做工考究,成像出色。不过,因为螺口镜头需要像螺丝一样拧在机身上,必然带来拆卸的不方便。而且,随着单反相机的不断发展,镜头需要传递的数据越来越多,螺口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终被抛弃。

Zeiss Ikon相机 与之相反的是卡口。卡口因为有技术专利,通用性不如螺口,所以早期没有螺口繁荣。1959年,在135单反相机的发展史上也是值得浓墨重彩抒写的一年。这一年,尼康、佳能、美能达这三大日本相机厂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款135单反相机。尼康F是尼康第一台135单反相机,也是尼康第一台专业单反相机,从此开始建立了尼康神话,也拉开了尼康F卡口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序幕。佳能第一台135单反相机是Canonflex,相比尼康大F要逊色不少,因为佳能当时的重心仍然在专业旁轴,对单反相机的发展估计不足,也没投入太大精力。SR-2是美能达第一款135单反相机(当时美能达宣称“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光圈自动与卷片杠杆连动,过片的同时可以自动调整光圈的相机”),也是美能达40多年单反相机生产历史的起点(也有资料称 SR-2是1958年发布,1959年首次亮相)。这三台相机都采用的是各自的卡口,而非通用性更好的螺口。
到目前为止,135单反相机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从螺口到卡口,从手动对焦到自动对焦,从传统单反相机到数码单反相机,135单反相机的卡口可谓是几经变迁。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主要的135单反相机生产厂家卡口、镜头的类型,及其演变历史。
佳能(Canon)
佳能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厂商,在单反相机的发展初期并不如尼康和宾得,不过一次次的技术创新终于把佳能送上了单反王者的宝座。当然,其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单单相机卡口就经历了4次改口。
上面已经提到,佳能早期的精力主要放在生产旁轴相机上,赶超徕卡是它的目标。不过当徕卡M3发布以后,连佳能都觉得赶超徕卡的目标太不现实,不过佳能在旁轴相机领域限得太深,以致于一开始研发单反相机时远远落在了后面。佳能单反相机的卡口也经历了多次改变,直至目前的EF卡口。
首先,伴随佳能首款单反相机Canonflex登场的是R卡口。这是一种三爪式的卡口,它通过镜头一侧套管式的固定圈旋紧来固定。R卡口是佳能最早着手的大口径化卡口,其将旁轴照相机的39mm内径一下子扩大到单反相机的48mm。从镜头设计的角度看,R卡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进步,毕竟大口径给了镜头设计师更大的设计自由度。佳能这种持续增加单反相机卡口口径的做法使得它可以设计很多大口径的镜头,比如后来的50mm F1.0L、85mm F1.2L和200mm F1.8L等。不过,三爪式R卡口安装的便利性不如插刀式,而且无法适应全自动开放光圈TTL测光也是它最大的硬伤。
所以,1963年佳能用可以收缩光圈进行TTL测光的FL卡口取代了R卡口。FL卡口采用其他厂家普遍采用的设计,也就是利用镜头内弹簧拉动光圈页片联动机身上的拨杆随时可以收缩到设定光圈,这是为对应TTL收缩光圈测光而开发设计的。FL卡口还将镜头内所带的自动光圈收缩机构进行了简化,镜头本身可以做的更小。然而,FL卡口也没有获得成功,以至于当时佳能在单反相机领域远不如尼康,甚至落后于美能达,在照相机业界的底层苦苦煎熬了8年。
1971年,佳能再一次改口,用先进的FD卡口取代了FL卡口。FD卡口在以往自动光圈拨杆的基础上增加了光圈值信号拨杆、开放F值信号触点、AE切换触点。所以,FD卡口不仅仅适应TTL开放测光,而且从设计伊始就立足于对应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

佳能FD卡口   我们不得不佩服佳能的远见卓识,依靠FD卡口,佳能夺回了以前所丢失的单反市场份额,并逐渐与尼康平起平坐。时间到达1979年,佳能将双卡式的FD卡口进一步改成插刀式的NEW-FD卡口,不过这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改口。      1987年,当遭遇了1985年的美能达α-7000的冲击波之后,佳能拿出了EOS 650机身,并对自己持续了近28年的卡口做了一次最彻底的清算,也就是用EF卡口取代了FD卡口。EF卡口这是一个完全电子化、大口径化的先进卡口,它没有任何机械式信号传递机构,只靠机身上8个、镜头上7个电子触点就可完成所有的信号传递并提供电力,因此镜头内可以安装驱动马达。另外,为了不给以后的发展留下祸根,佳能还采用了当时业界单反相机中最大的卡口口径——54mm,这不仅可以尽情开发各种大光圈镜头,同时也可以通过转接环接驳其它厂家、其它卡口的镜头。

佳能EF卡口 需要说明的是,佳能为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专门开发了新的EF-S镜头,不过EF-S算不上一个新卡口,只是新的镜头类型而已。
尼康(Nikon)
大家都知道尼康F卡口已经历经4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MF时代一直跨入AF时代,贯穿了从单反相机“刀耕火种”到“数字化”的时代。F卡口的内径是44mm,近似于35mm胶卷对角线的长度 (43.27mm),其意义是可以将从镜头射入的光线完全投射到35mm胶片上。

尼康MF卡口
自1959年尼康F单反相机问世以来,F卡口以其稳固的姿态被继承下来。到目前为止,它以其独特的方式稳步地完成了 TTL开放测光、开放光圈值的自动补正、程序模式的对应以及AF的实现等等进化。不过,尼康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譬如F卡口的内径只有44mm,差不多是135单反相机里最小的,相比佳能EF卡口的54mm内径整整小了10mm,这一方面使得尼康机身很难转接其他品牌的镜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生产超大光圈镜头的难度。否则,以尼康的造镜工艺,我们今天可能就会看到F1.0光圈的尼康单反镜头了。
Nikkor镜头的惊人之处在于它不但保持了卡口形式的不变,而且通过增设机械性的信号传递机构不断丰富功能。为此,包含在设计上的变更和镀膜方式的改良,版本的升级在不断进行,即使是同一焦距的镜头也有数种版本同时存在。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尼康主要有哪些类型的135镜头吧。 尼康AF卡口     尼康F采用插刀式镜头卡口,这种结构也一直保持不变沿用至今。随Nikon F机身一同发布的那些镜头,只是简单地称为Nikkor镜头,一般镜头上都带有“Auto” (指的是光圈叶片自动收缩)、焦距(早期的镜头以cm显示,后来才改成mm)和系列号。
发布于1977年的AI(开放光圈值自动补正方式,Automatic Maximum Aperture Indexing)镜头是Nikon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它采用了一种新的测光联动技术。过去是当镜头接到机身时,必须手动将光圈设到最大,或者先将光圈拧到最小,然后开到最大,才能实现自动光圈收缩。而新系统则能自动指示机身,使得镜头更换更加快捷。
1981年,为了用机械方式实现光圈优先(以至程序模式)的功能,AIS镜头取代了AI镜头。AIS和AI镜头的光学结构、甚至外观都没有太大变化,区分两者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刻度上最小光圈值的颜色,AIS镜头呈橙色,在AI镜头上则是蓝色。
1978年,伴随尼康EM机身的上市,尼康还发布了低价位的E系列镜头(Series-E)。这些镜头性能都很高,但整体不能和对应的Nikkor镜头相比,不过有些E系列镜头却受到高度评价,如75-150/3.5E,在停产很长时间以后的今天仍然非常抢手,50/1.8也被证明极其优秀,后来更是以 AI-S和AF形式出现。
1983年,尼康第一台自动对焦相机F3AF上市,这台相机其实是在F3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自动对焦组件,保留了F卡口。伴随这款相机发布的还有两支镜头:AF80mm F2.8和AF200mm F3.5 IF ED。某种程度上,F3AF是个实验系统,无论是机身还是镜头。
AF卡口首发于1986年,大多数早期镜头都是基于AIS和E系列镜头设计,但后来的镜头则在光学系统上为自动聚焦进行了优化,逐渐演变出D型和G型镜头。D型镜头是在1992年随F90上市的,这些镜头采用新的电子设计,可为机身的高级测光功能提供焦点距离(distance,D)数据,使得机身可以计算闪光指数,从而改善闪光摄影。这类镜头很容易识别,从镜头名称和镜身上的标识“D”就可以区分。第一只G型镜头是2000年发布的,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取消了光圈调节环,光圈只能通过机身进行调节,所以与早期的机身是不兼容的。早期的G型镜头都是塑料镜头,也因此被称为“狗头”。不过目前尼康有将G型镜头推广的趋势,生产了一批高素质的G型镜头,如“小竹炮”AF-S VR 70-200mm F2.8G。
另外,尼康在1998年还发布了P型镜头。P型镜头看起来和AI-S镜头是一样的,但这些镜头却拥有AF功能,代表产品有500mm F4.0 IF ED、1200-1700mm F5.6-8.0 IF ED和45mm F2.8。
针对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尼康还于2002年发布了专用于这类数码单反相机的DX镜头,这类镜头是无法接驳到尼康传统相机上的,否则在广角端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暗角.
美能达(Minolta)
当1959年美能达第一款135单反相机SR-2问世的时候,MD卡口就被固定下来,我国的“双鸟”——海鸥和凤凰也都借鉴美能达生产过MD卡口的单反相机。
美能达早期的手动镜头为MC镜头,后期的则为MD镜头。美能达的MC和MD镜头是同种机械卡口,都为MD卡口,仅仅是生产年代以及接到机身上所能实现的功能不同而已。MD镜头又分为早先的MD ROKKOR镜头和后来的MD镜头。MD ROKKOR镜头和MC镜头一样,只有手动和光圈优先AE功能;而MD镜头则能够实现双优先AE和程序AE功能。MD ROKKOR镜头在镜头上标有“Rokkor”和“Minolta”,而MD镜头则只标有“Minolta”。

美能达MD卡口
不过,早期美能达无论是相机还是镜头都不算出类拔萃,直到1985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一体化的AF单反相机α7000后,其光辉和荣耀才达到顶峰。当然,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摈弃了自己一直沿用的MD卡口,改为MA卡口(也叫α卡口)。与MD卡口相比,MA卡口的内径由原先的45mm增大到50mm,镜头的光圈环也取消了,改为机身调节,镜头与机身之间的信息交流全部依靠电子触点。

美能达MA卡口,也就是α卡口   2006年,美能达将相机业务卖给索尼后,其MA卡口也被索尼继承了下来,而索尼在此基础上也继承了很多美能达原有镜头,并且推出了数支卡尔·蔡司ZA自动对焦镜头。
宾得(Pentax)
宾得是日本单反相机的缔造者,在20世纪60年代也一度享受过单反相机王者的荣耀。不过,宾得一直固执地沿用M42螺口,直到1975年意识到M42的缺点后才开始改用K卡口。而这种后知后觉的作法,也令其丢掉了单反相机缔造者的王位。
1975年,宾得抛弃M42螺口改用K型插刀式接环,即PK卡口,它也是世界上采用最多的卡口之一,包括理光、启能、确善能以及国内的凤凰等公司生产的单反相机均采用PK卡口。

宾得MF卡口   与尼康F卡口一样,宾得PK卡口的兼容性也非常好,后来诸如程序曝光、自动对焦、电动变焦等新特性的增加也并未抛弃对原有镜头的兼容。除了很少几款镜头以外,几乎所有的、自PK卡口诞生以来的宾得镜头都是可以通用的。
早期的K及KA型镜头是手动对焦镜头,后来研制的FA及F系列镜头则为自动对焦镜头。宾得在原来的KA型卡口上增加了一个AF连接器和七个电子触点,与原有的K型及KA型卡口完全兼容。若将AF镜头装在MF SLR、或将MF镜头装在AF机身上,则除了AF之外,机身均能全部发挥镜头功能。与尼康F卡口的演化一样,宾得在MF向AF发展的关键问题——卡口设计上也可谓是“以不变应万变”了。

宾得AF卡口   早期的宾得AF镜头是机身驱动型,没有内部聚焦马达,镜筒上边有光圈调节环,内部也有CPU等,并无新奇之处。 1991年宾得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化AF单反相机Z-10和Z-1。这两款AF 单反相机的特点是具有自动变焦控制功能,因此也要求镜头内应该具有变焦马达。所以,宾得推出了FA(FA为Fully Automatic,全自动之意)系列AF镜头,并对原来的KAF卡口进行了改良,多增加了两个电源触点,用于供电给镜头内的变焦马达。新型镜头卡口的代号为KAF2,新旧两个系列的AF镜头又是兼容的。
2003年,配合新出的*ist单反相机,宾得推出了没有光圈调节环的FA-J系列镜头。而随着宾得多款数码单反相机的发布,宾得还开发了DA数码专用镜头(只能用在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上)、D FA数码传统通用镜头以及内建超声波马达的镜头.
奥林巴斯(Olympus)
奥林巴斯绝对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厂商,从来不缺乏天马行空之作。早在1963年,奥林巴斯就推出了一款半幅单反相机PEN F,时至今日仍是很多收藏爱好者趋之若骛的精品。
不过,在135单反相机领域,OM-1才是奥林巴斯的开山之作。1972年,奥林巴斯发布了其第一款135单反相机,取名为M-1,由于侵犯了 Leica M型相机的注册商标,故改名为OM-1。OM即Olympus M system的简称,这也是其卡口的名称。OM-1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小的单反相机,它采用了将五棱镜深入镜箱的设计,所以机身非常小巧,而且取景器十分明亮,取景范围高达97%,加之采用了空气减震器,使得快门释放的震动和声音大大降低,还具有反光镜预升等功能。OM-1前后生产了近15年,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之高。

奥林巴斯OM卡口   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实力,奥林巴斯在之后的单反产品发展上只能剑走偏锋,开发小型化的产品。从MF向AF的进化过程中,尽管奥林巴斯早在1983年就推出了实验性质的OM-30,但第一款真正的AF单反相机OM-707却是在1986年才发布,并有8支自动对焦镜头一同亮相。OM-707的卡口和最早的OM-1一样,老的手动对焦镜头同样可以在OM-707上使用。不过,OM-707的销售业绩惨淡,奥林巴斯也因此放弃了135单反相机的开发,转而生产ZLR桥式相机。至此,OM卡口也走到了尽头。

奥林巴斯4/3系统卡口   2003年6月,奥林巴斯旗下第一款可更换镜头数码单反相机E-1问世。它采用了全新的4/3规格、500万像素的柯达CCD和新的镜头卡口系统,我们称之为4/3系统卡口,而与之配合的Zuiko Digital镜头采用的即是4/3系统卡口。目前,除了奥林巴斯自家的Zuiko Digital镜头外,4/3系统卡口阵营还包括徕卡为其合作伙伴——松下生产的D型数码专用镜头和适马的部分镜头。
康泰克斯(Contax)
说起康泰克斯,不得不提卡尔·蔡司的老对手徕卡。前面已经提到,1913年Leitz公司创造了135照相机,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而为了与徕卡抗衡,1926年卡尔·蔡司通过收购 Ica、Contessa-Nettel、Ernemann和Goerz等四家小型照相机厂商组建了Zeiss Ikon AG公司。在初期,Zeiss Ikon制造了许多类型的照相机,但都未能开发出能够与徕卡相抗衡的机种。直到1932年,Zeiss Ikon推出了使用蔡司镜头的康泰时相机,它比徕卡更昂贵、对焦精度更高、配套镜头更多,不但代表了Zeiss Ikon系列中的顶级机,也从那时起,康泰时声名鹊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45年,位于德累斯顿的Zeiss Ikon照相机工厂被盟军炸毁,卡尔·蔡司一分为二。西德蔡司迁到了斯图加特,致力于使其原来的康泰克斯旁轴取景照相机更为现代化;而东德蔡司则被安排在蔡司的故乡耶那,致力于生产过去未完成的单反相机,并推出了标记着“Carl Zeiss Jena”的一系列镜头。
1949年,东德蔡司推出了其首款135单反相机Contax S,机顶有五棱镜,使用M42螺口。而西德蔡司则直到1953年才推出第一台135单反相机Contaflex,它使用BM(Bayonet Mount)卡口(禄来SL35系列的QBM卡口即是承自于卡尔·蔡司,1956年蔡司收购了福伦达Voigtlander,并于1972年将福伦达卖给了禄来)。1961年,东德蔡司停产了所有型号的康泰时单反相机,改而生产潘太康相机。1968年,西德蔡司的最后一台单反Contarex SE问世。东德蔡司生产的康泰克斯相机均采用M42螺口,而西德蔡司生产的康泰克斯相机则既有M42螺口,也有BM卡口。
随着50年代末日本单反相机的兴起,德国本土生产的康泰时相机由于成本过高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于是1972年,西德蔡司宣布停止生产康泰克斯相机,并积极寻求与日本相机厂商的合作。
1973年,卡尔·蔡司宣布与雅西卡(Yashica)合作恢复康泰时品牌的生产,雅西卡负责生产机身,卡尔·蔡司专心于设计和生产镜头,而工业造型方面则交给了德国保时捷(Porsche)集团。合作的结晶在1974年的Photokina上展示出来,也就是Contax RTS,RTS代表“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它采用C/Y卡口(或称Y/C卡口),采用这一卡口的卡尔•蔡司镜头生产跨越了30年,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镜头群。在摄影爱好者眼中,C /Y卡口的蔡司镜头有AEG、AEJ、MMG和MMJ之分:AE是能够实现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设定的镜头类型,德国制造的称为AEG(G指代 Germany),日本制造的称为AEJ(J指代Japan);MM是Multi Mode的简称,表示能够实现快门优先和程序曝光的镜头类型,德国制造的称为MMG,日本制造的称为MMJ。德国产和日本产的卡尔·蔡司镜头成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其对摄影爱好者的心理影响却非常明显。

C/Y卡口    2000年7月,日本京瓷公司(雅西卡的母公司,1983年京瓷并购了雅西卡)推出了新型的135单反相机Contax N1,这是一台自动对焦单反相机,采用的是新的N卡口,这也意味着原有C/Y卡口的镜头不能使用在这款AF单反相机上。与佳能、美能达一样,从MF到AF 的发展过程中,康泰克斯最终选择了壮士断腕,抛弃了原来的卡口。N卡口的内径达到了55mm,甚至比佳能的EF卡口还要大1mm。不过,康泰克斯的改口为时已晚,AF单反相机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尽管在2002年康泰克斯还发布过一款全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Contax N Digital,但由于价格昂贵,因此市场反响非常一般。

N卡口   2005年4月12日,对所有康泰克斯品牌的拥趸来说都是伤心的日子,日本京瓷公司宣布停止康泰克斯品牌相机的生产。继1972年之后,康泰克斯再一次退出了相机制造的历史舞台。
 
 
 
 
 
 
 
 
 
13:10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3)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8月19日
感慨,无奈到想学会生活!
来德国马上就要满整整8年了,坐下来回头看看,点点滴滴的事情还都历历在目。没有小说中那样顺理成章,也没有电视剧中那样的曲折,但是很多很多事情还是很值得去回忆,去品味的。
到现在为止,也算是忙忙碌碌了小半辈子了,人生的目标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学生时代,学校,家里的两点一线,不再是书本,考试,尝试着改变生活,对我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逛街只会走马观花,吃饭也只为了填饱肚子,但是人活着为了什么?除了来享受生活,难道还有别的目标吗?我也想潇潇洒洒的生活,享受逛街的乐趣,希望吃饭也是为了能尝尽酸甜苦辣,但是郁闷的是,我不会!!!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活着是多么的悲哀!
努力的工作态度,使我得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而且就是今天,我得到了公司的肯定,拿到了一份终生合同,作为对于我工作的肯定,我还是很开心能面对这份合同的,但是同时,我也是因为长时间的端坐,腰肌劳损的病又犯了!为什么是“又”,因为我记得,上次的受伤是学生时代干重体力活的时候得的。为此,我感到很无奈,要知道,这才短短一年的时间。
放开心,好好享受生活吧!让我去学会享受生活!
22:04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5)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8月13日
人像拍摄技巧 (转 )
一。10个经典人像摄影案例
『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大概是这个星球上最擅长拍摄人像的部族之一,他们总结出来的拍摄技巧已不是构图和色彩的简单搭配,而是更深入到拍摄内容,挖掘场景中最值得记录的闪光之处,下面这10条图文并茂的人像拍摄案例,非常值得收藏和借鉴。
1.随时随地注意周围的环境——在这张年轻母亲的照片中,当摄影师发现被拍摄者的祖母的照片时,立刻明白这张老相片将让他的画面产生绝然不同的时间感 (摄影师:David L. Arnold)

2.特写+轮廓——戏子眉毛上黑色的浓妆不仅带来了冲击力,同时突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摄影师:Paul Chesley)

3.三分法则+明暗反衬——摄影师将老绅士的面庞和牛津大学远景分别置于三分线上的两点,周围的暗处则自然而然地烘托出被拍摄者的脸庞与远处的建筑。这种构图很适合在旅游照中使用哦(摄影师:Annie Griffiths Belt)

4. 长焦镜头——利用长焦镜头拍摄人像尤其适用于被拍摄者比较“警觉”的情况下,例如这张穆斯林女子的照片就是用长焦镜头完成的,她们注意到被拍摄的人,但是因为距离较远,摄影师并没有被要求停止拍摄;如果用标准镜头或者广角近距离拍摄,不等你按下快门,这两位女子早就绝尘而去了...^_^(摄影师: Robert Caputo)

5.等待时机——摄影师发现了这个光影俱佳的场景,只是等到一个女子起身走向侧门时才按下快门,这也是Harry Cartier-Bresson的惯用拍摄手法(摄影师:William Albert Allard)

6.注意酒吧和咖啡馆里热烈交谈的人往往会有不错的拍摄机会,尤其当被拍摄者全身心投入到与另一个人的私语中的时候(摄影师:Jodi Cobb)

7.动静结合——女孩正在等待列车停下来,摄影师采用慢速快门+小光圈的方式展现出列车的动感,与站立的女孩的“静止”形成对比(摄影师:David Alan Harvey)

8.因为提前到场,摄影师才有机会拍下芭蕾舞开场前的热身排练,如果你打算拍演出或者活动,早去晚归总会让你有更多值得拍摄的机会(摄影师:Sisse Brimberg)

9.利用环境特点拍集体照——老屋的地基成为这张集体照中绝佳的拍摄场景,一只广角镜头也会容纳下更大视野(摄影师:Robert Caputo)

10.低视角——摄影师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采用蹲下的低视角,融入三个主要人物的同时,将上方的手抽象化,赋予照片特殊的象征意义(摄影师:Lynn Johnson)

二。人像创新 拍摄独特人像的7个摄影技巧
人是镜头前永远的主题,我们已经分享过不少拍摄人像的文章,总结性的例如『国家地理10个经典肖像』,『人像摄影中的13个拍摄灵感』,『给自己拍一张肖像:Top5』,小Tips则不妨重温一下『肩部』和『用光』的技巧,下面这一篇中,有不少其实已经很经典的idea,只是以另一种运用的方式呈现出来。
1.改变视角
绝大多数人像照片都是在与眼睛平行的高度拍摄,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完全改变一张照片的表现力,所以很多摄影老手都会告诉你:不妨站在你能达到的最高点。当然,放低机位也会达到同样的目的。

2.改变模特的眼神
人物的眼睛往往是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绝大多数肖像拍摄中模特都注视着镜头,自然而然地引起观看者与被拍摄者的“交流”;这种特殊的“指向性”如果利用得当,有时会获得特别的效果,不过,这种“指向”会直接影响到构图,如果无构图上的必要则切忌牵强,否则产生被拍摄者与摄影者“貌合神离”的感觉。
眼神成为了构图的延伸

同一构图中的眼神交流

3.打破构图常规
打破经典的构图常规(三分法则)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对场景的理解,如果你需要构成一种强势冲击力的效果,不妨尝试将模特放在画面的边缘。
如果没有眼神的“指向”,这张照片将非常失败(很快就复习到刚才的要点:)

将模特至于画面的左侧,注意模特姿势对构图的影响

4.尝试特殊的用光
人像中有无数种用光的方式,侧光可以烘托气氛,双闪灯可以突出轮廓,当然还有各种创意光影方式,夜晚拍摄时别忘了B门哦

5.设计特别的动作
人像摄影是模特和摄影师共同完成的作品,一张精心策划的照片必然比呆板的拍摄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你可以利用模特的各种动作来构建你的画面,奔跑、跳跃都是非常棒的主题,当然,前提是你要准备好一台具有连拍功能的单反。

6.拍摄模特的局部特写
这是以前重复过很过很多很过很多很多遍以至于已经成为经典的技巧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拍出漂亮的特写照片,原因?参考第1条关于视角的要点

7.拍一组照片
传说中的以量取胜可不是简单的连拍,如何从上百张照片里选取几张组成一幅作品是最考验后期编辑功底的事情,每一种排列都能产生特别的意味,答案并不唯一,但是每一个选择都体现了你对构图和故事的理解——这可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问题。

三。外景人像拍摄技巧
本人拍摄人像多年,由初期展览人像,菜街人像,到后来影会人像,到现在私影人像. 对人像摄影有少少体验,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顺便可以收集大家意见,集思广益,对增进摄影技术十分有帮助.
在这里我先提出初学者在拍摄,光线,构图和后制几个方面的经验,希望大家给点意见.
拍摄种类
展览会,菜街人像都不是练习的好地方和对象. 因为人多杂乱. 通常model只会照顾相熟的或记者的镜头,其它人要拍得好照片郄十分之困难. 更加不要说要求model做出某些动作给你拍照.
影会人像情形会较好一点,不过有些影会组织差,摄影师与model比例十分之大,加上每个model拍摄时间十分短,通常都只是半小时至一小时. 常常在当你已掌握了如何拍摄那位model的时候,就是结束的时候. 可以给你发挥的时间不多. 如果不幸遇着和某某人像大师(自称)或某某model fans同组,可以发挥的时间就更少,甚至基本没有得发挥.
私影则是最好的学习活动. 人数自己控制,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技术,又可以学习直接与model沟通. 是进步最大和最快的方法. 当然亦是最贵的方法.

光线
初拍人像宜找一些光线反差较少的地方拍摄. 由于背景和主体光线相差较少,曝光就较易掌握. 所以阴天和黄昏前都是不错的练习时间. 基本上用矩阵测光就可以应付大部份的场合. 可以把全部集中力放在构图上.
拍摄时最好放一块反光板在model面前,主要目的是为model眼珠加上眼睛光. 如没有反光板,可以用机顶闪灯. 利用hi-sync模式,就可以在大光圈情况下为model眼珠加上眼睛光. (在Nikon,hi-sync叫FP模式,要D200以上机种才有此功能)
构图
很多人拍摄人像时,都会把主体填满整个片幅. 这是一种构图技巧,但用多了便会沉闷,最后变成坏习惯. 不过主因可能是因为大部份的DSLR,观景器又细又暗. 加上大部份DSLR都有焦距增值问题. 构图时就会很自然把主体置中放大(其实想缩小是比较困难). 对焦容易时构图又有信心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几个办法. 其一是改用全片幅DSLR或一些观景器较大较光的DSLR型号. 其二是找个光线充足的地方拍摄. 光线多了,对焦方便了,构图时便有信心把视线放宽一点.
构图宜多把主体偏离中间,初初拍摄时会觉得很不自然. 但事后观赏就会发现十分自然. 留多一点空间在主体以外的地方,尤其是model眼睛视线的前方. 基本的井字分割线就最易掌握.
构图最好让照片有距离和层次感,令相片看起来空间感强一点. 其中一种初学者最易掌握的就是景深. 初学宜拍摄大光圈人像. 易掌握,成功感会大些. 背景雾化,构图处理上只要留意颜色就可以. 再者,背景雾化之后,主体自自然然地突出于相片中,主题清晰,而背景又只得一堆软绵绵的颜色,这类照片就十分得女仕喜爱. 但不幸的是,大部份DSLR都有焦距增值的问题,焦距增值的后果就是景深同时增值. 在一般人像拍摄距离(1.5米至2米左右),一般人像视角下(50mm至85mm),采用f2.8至4光圈,效果已经十分好. 但在其它DSLR,景深被增加上一级至一级半. 要拍摄类似效果,就要采用f2至f2.8光圈才会有效. (Canon用家可以选择改用5D或以上的型号. 而Nikon用家则只可以选择采用较大光圈的镜头. 例如85mm f1.8或50mm f1.8) 请留意,这里讲的大光圈,是指影像的某程度化开了,不是只有不清晰这么简单. 这是必需要真的大光圈才能做到. 当然拍摄时要留意主体与背景的距离,太近的话,就算有大光圈也未必有化开的效果.
另一种让照片有距离和层次感的方法就是利用景深加景物. 例如利用长走廊,长栏杆,长楼梯,围墙等等. 这些都是初学者易掌握的方法. 看起来有远有近,有放射线又有聚焦点,空间感自自然然就表现出来. 再加上大光圈,远远的景物已经化得无形,如果背景有充足光线(例如树叶透光,对象反光),便会有光晕出现,十分好看.
构图其实是个人风格的表现,不过初学宜多采用不用构图技巧,从而找出自己个人风格.
后制
后制可以十分复杂. 初学宜先集中在三方面.
其一是基本的照片光暗对比. 外影拍摄,色温问题通常都不会有严重问题. (基本上大部份DSLR的自动白平衡已经没有大问题. 如果真的有大问题,那么极有可能是相机本身有问题.) 基本的调教知识人人都有. 我会建议初学者要留意Contrast和Saturation的调教. 将Contrast同Saturation推高点会有好的效果. 因为大部份DSLR影像层次都较菲林少,加上低反差拍摄,影像会比较平淡. 加大Contrast同Saturation可以将相片的灰调抹去,相片会变得清晰和艳丽.
其二是皮肤处理和柔焦效果. 对初学来说,其实柔焦效果的副作用就是皮肤处理. 初学的做法就是. (1). 先在原图上增加一Layer. (2)在新的Layer加上Gaussian Blur Filter, radius调教到4 (3)利用Mask,把眼耳口鼻眉和一些金属物品的Blur效果抹去. (4)最后再调教Blur Layer的Fill数值,令到Blur的效果看起来自然不夸张便完成.
其三是表装相片. 表装不是摄影技巧而是平面设计,不过没有好的装表就会严重影响作品presentation. 建议初学者采用简约的装表技巧,除非作品有特别主题,或者你是平面设计专家.
其它还有色调问题. 这是初学比较难掌握的技巧.
四。肩部 人像摄影中如何处理肩部
在特写肖像中,肩部往往是最容易被拍摄者所忽略的重要部分——很多人都会注意到眼睛出现在三分点上,却忘记处理肩部在画面中的构图。
为什么肩部很重要呢?
首先,肩部是你拍摄主体“最宽”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到图片的视觉线条“趋向”,其次,恰到好处的肩部角度可以平衡照片的整体构图——尤其在人物面部倾斜的情况下。

近距离人像肩部主要有两个拍摄技巧:
1.“倾斜”
倾斜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两肩“高度不同”(上图),另一种就是两肩“前后不同”所构成的视觉倾斜效果(下图),你可以注意到,倾斜的肩部明显改善了照片的平衡感,同时让人物的姿势显得十分自然

2.“肩部的框架”
取景时尝试不要把人物的头部全部拍入画面,利用眼眉与肩部构成的自然梯形框架,可以获得更为专注与自然的肖像描绘,并且突出最重要的肖像元素——眼睛(如下图)

 
 
 
 
 
 
 
 
 
 
 
18:56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查看引用通告 (1) |写入日志
7月22日
今晚的晚餐
今天的晚餐比较特殊,去了一趟巴黎,才知道原来不来梅的消费水平相比巴黎来说真是低.
在香榭丽舍大街,一块梆硬的牛排吃掉我41欧,8片面包加一个螃蟹爪肉坑了我28欧,吐血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一气之下去了汉堡买海鲜,回家自己爽.不管如何,上菜先.
先来几张准备好的生猛海鲜!
龙虾在我的菜板上,任我宰割,哇哈哈哈~
就是刀小了点!

给它来张特写吧,能让我吃了它,不枉此生了!

听卖蟹的说,这螃蟹爪很好吃!

还是一张特写!

给它们来张合影,快说,茄子~~~

鱼:Dorade,味道极其鲜美!和石斑绝对有的比
刚过水的鱼,准备浇热油

成品,可以吃了,保管你吃了还想吃,那个鲜啊,太棒了!

蟹爪加上蟹料,还是一个棒字!!!

干烧龙虾,刚洒上了葱,准备出锅!

成品龙虾

再照!

再照!

来张合影,奢侈一番!

希望大家和我同乐!
21:41 |添加评论 |阅读评论 (5)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6月29日
从眉毛形状透视性格
捲曲眉
捲曲眉,眉毛捲曲,古稱羅漢眉,是適合出家修行之人,不過,如果眉形不完整,則代表此人思想簡單、沒有邏輯、任性,對人不夠親切體貼,但如果遇到權貴人士,則會拍馬屁。

勇士眉(三角眉)
三角眉也俗稱勇士眉,一般的殺手或武士,大都有這種眉,這種人剛毅果決,不怕遭遇挫折,喜歡以自我為中心。

一字眉
一字眉,也就是眉形像正楷一字的樣子,又有粗細之分。粗一字眉的人,膽子大、意志力強,說話聲音大而且嚴厲。細一字眉的人,固執、做事缺代耐性,也有可能成為智慧犯。

八字眉
八字眉,如果沒有羊視,有這種眉毛的人一定剛正不阿。但若眉毛的根部不夠清楚,則在三十歲出頭時,工作會不順利。此外,古書中曾提到,有八字眉或眉毛下垂的人,多有貪淫好色的傾向。

月型眉
月型眉,眉毛像彎月般,這種眉毛通常顏色非常淡。不管男女,有這種眉毛的人,性慾會很強烈。但如果是濃眉的話,則這個人非常神精質。

刀型眉
刀型眉,也就眉形如刀(菜刀方形)之人,其心也如刀,這種人聰明果決,處事犀利不講人情,不夠慈悲。

雜亂眉
雜亂眉,眉毛雜亂如荒草者,通常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注意力無法集中,做事也很莽撞。這種人最喜歡用武力和爭吵來解決事情。

掃把眉
掃把眉,有眉頭開散和眉尾開散兩種。眉頭開散的人,往往事情已經做快完了才全心投入;而眉尾開散的人,做事經常虎頭蛇尾。

上揚眉
上揚眉,眉尾上揚的人比較有殺氣和霸氣,過去有很多黑社會和殺手都有此眉,這種人好強不服輸,霸道不講理,非常有自尊心。

本人属于三角眉,但是不是杀手,不过有杀手的潜质!
12:56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6月27日
旧镜头MTF评分值(转载至国外权威网站Photodo)
最近中毒太深,上班的时候也偷偷看看相机的评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好贴,特此与各位中毒者分享!(http://www.photodo.com/products.html)
主要针对一些旧款镜头,有不错的参考价值!但也仅供参考:
1.该表格没有最近几年推出的新镜头;
2.评分参照主要是解析度、锐度、反差,并没有考虑到紫边等数码成像的特质;
3.国外的评测,作为大家购买旧款镜头的参考.
例如:Grade:4.8 : 35mm/AF - Canon EF 200/1,8L USM :
4.8系指分数,分数越高MTF数值越靓,解析度越高,高锐度高反差。
35mm系指对应的相机系统,即系135相机(该评测系基于胶片机的基础上的)。
AF/MF 自动对焦或者手动对焦。
后面是镜头厂家和型号。
一般长焦镜头比广角镜头解析度要高,定焦镜头比变焦镜头解析度要高,所以数值也高点.
Angenieux
Grade:3.3 : 35mm/AF - Angenieux 180/2,3 APO
Grade:3.3 : 35mm/AF - Angenieux AF 28-70/2,6
Grade:3.9 : 35mm/AF - Angenieux 70-210/3,5
Canon
Grade:2.2 : 35mm/AF - Canon EF 28-80/3,5-5,6 IV USM
Grade:2.4 : 35mm/AF - Canon EF 100-300/4,5-5,6 USM
Grade:2.5 : 35mm/AF - Canon EF 50-200/3,5-4,5
Grade:2.8 : 35mm/AF - Canon EF 22-55/4-5,6 USM
Grade:2.8 : 35mm/AF - Canon EF 35-70/3,5-4,5
Grade:2.8 : 35mm/AF - Canon EF 70-210/4
Grade:2.9 : 35mm/AF - Canon EF 28-80/3,5-5,6 DC
Grade:2.9 : 35mm/AF - Canon EF 75-300/4-5,6 IS USM
Grade:2.9 : 35mm/MF - Canon FD 100-300/5,6
Grade:3.0 : 35mm/AF - Canon EF 55-200/4,5-5,6 USM
Grade:3.0 : 35mm/AF - Canon EF 80-200/4,5-4,6 II
Grade:3.0 : 35mm/AF - Canon EF 80-200/4,5-5,6
Grade:3.0 : 35mm/MF - Canon FD 35-70/3,5-4,5
Grade:3.1 : 35mm/AF - Canon EF 24-85/3,5-4,5 USM
Grade:3.1 : 35mm/AF - Canon EF 28-80/3,5-5,6 II USM
Grade:3.1 : 35mm/AF - Canon EF 35-135/4-5,6 USM
Grade:3.1 : 35mm/AF - Canon EF 70-210/3,5-4,5
Grade:3.1 : 35mm/AF - Canon EF 75-300/4-5,6 II
Grade:3.1 : 35mm/MF - Canon FD 35-105/3,5-4,5
Grade:3.2 : 35mm/AF - Canon EF 28/1,8 USM
Grade:3.2 : 35mm/AF - Canon EF 17-35/2,8L USM
Grade:3.2 : 35mm/AF - Canon EF 28-80/3,5-5,6 USM
Grade:3.2 : 35mm/AF - Canon EF 35-80/4-5,6
Grade:3.2 : 35mm/MF - Canon FD 28-85/4
Grade:3.3 : 35mm/AF - Canon EF 28-105/3,5-4,5 USM
Grade:3.3 : 35mm/AF - Canon EF 35-350/3,5-5,6 L USM
Grade:3.3 : 35mm/AF - Canon EF 100-300/5,6
Grade:3.3 : 35mm/MF - Canon TS-E 24/3,5L
Grade:3.3 : 35mm/MF - Canon FD 20-35/3,5L
Grade:3.4 : 35mm/AF - Canon EF 20/2,8 USM
Grade:3.4 : 35mm/AF - Canon EF 300/4 L IS USM
Grade:3.4 : 35mm/AF - Canon EF 20-35/3,5-4,5 USM
Grade:3.5 : 35mm/AF - Canon EF 20-35/2,8L discontinued
Grade:3.5 : 35mm/AF - Canon EF 28-135/3,5-5,6 IS USM
Grade:3.6 : 35mm/AF - Canon EF 100-400/4,5-5,6L IS USM
Grade:3.7 : 35mm/AF - Canon EF 50-200/3,5-4,5 L
Grade:3.8 : 35mm/AF - Canon EF 28/2,8
Grade:3.8 : 35mm/AF - Canon EF 28-80/2,8-4,0 L
Grade:3.9 : 35mm/AF - Canon EF 24/2,8
Grade:3.9 : 35mm/AF - Canon EF 35/2
Grade:3.9 : 35mm/AF - Canon EF 50/1,0L USM
Grade:3.9 : 35mm/AF - Canon EF 135/2,8 Softfocus
Grade:3.9 : 35mm/AF - Canon EF 180/3,5L USM Macro
Grade:3.9 : 35mm/AF - Canon EF 28-70/2,8L USM
Grade:3.9 : 35mm/MF - Canon TS-E 90/2,8
Grade:4.0 : 35mm/AF - Canon EF 35/1,4 L USM
Grade:4.0 : 35mm/AF - Canon EF 200/2,8L USM
Grade:4.0 : 35mm/AF - Canon EF 600/4L IS USM
Grade:4.1 : 35mm/AF - Canon EF 85/1,8 USM
Grade:4.1 : 35mm/AF - Canon EF 200/2,8L II
Grade:4.1 : 35mm/AF - Canon EF 70-200/2,8 L USM
Grade:4.1 : 35mm/AF - Canon EF 70-200/4 L
Grade:4.2 : 35mm/AF - Canon EF 50/1,8 II
Grade:4.2 : 35mm/AF - Canon EF 100/2 USM
Grade:4.2 : 35mm/AF - Canon EF 80-200/2,8 L
Grade:4.3 : 35mm/AF - Canon EF 300/4L USM
Grade:4.4 : 35mm/AF - Canon EF 50/1,4 USM
Grade:4.4 : 35mm/AF - Canon EF 50/2,5 Macro
Grade:4.4 : 35mm/AF - Canon EF 400/2,8L II
Grade:4.4 : 35mm/AF - Canon EF 400/2,8 L IS USM
Grade:4.4 : 35mm/MF - Canon FD 50/1,8
Grade:4.5 : 35mm/AF - Canon EF 135/2L USM
Grade:4.6 : 35mm/AF - Canon EF 85/1,2L USM
Grade:4.8 : 35mm/AF - Canon EF 200/1,8L USM
Centon
Grade:0.8 : 35mm/MF - Centon 75-300/4,5-5,6
Grade:0.9 : 35mm/MF - Centon 18-28/4-4,5
Grade:2.0 : 35mm/MF - Centon 70-210/4,0-5,6
Contax
Grade:2.7 : Medi/AF - Contax 645 AF Zeiss Sonnar 210/4
Grade:2.8 : 35mm/MF - Contax Vario Sonnar T* 28-70/3,5-4,5
Grade:3.0 : 35mm/MF - Contax Tele-Tessar T* 300/4
Grade:3.2 : Medi/AF - Contax 645 AF Zeiss Distagon 45/2,8
Grade:3.4 : Medi/AF - Contax 645 AF Zeiss Sonnar 140/2,8
Grade:3.4 : 35mm/MF - Contax Distagon T* 25/2,8
Grade:3.7 : 35mm/MF - Contax Vario-Sonnar T* 35-135/3,3-4,5
Grade:3.8 : Medi/AF - Contax 645 AF Zeiss Distagon 35/3,5
Grade:3.8 : Medi/AF - Contax 645 AF Zeiss Planar 29252
Grade:3.8 : 35mm/MF - Contax Vario-Sonnar T* 100-300/4,5-5,6
Grade:3.8 : 35mm/MF - Contax Sonnar T* 180/2,8
Grade:3.8 : 35mm/MF - Contax Vario-Sonnar T* 35-70/3,4
Grade:3.8 : 35mm/MF - Contax Vario-Sonnar T* 80-200/4
Grade:3.9 : 35mm/AF - Contax G Hologon 38580
Grade:4.0 : Medi/AF - Contax 645 AF Zeiss APO-makro Planar 120/4
Grade:4.0 : 35mm/MF - Contax Distagon T* 35/2,8
Grade:4.0 : 35mm/MF - Contax Vario-Sonnar T* 28-85/3,3-4
Grade:4.1 : 35mm/AF - Contax G Planar 35/2,0
Grade:4.1 : 35mm/MF - Contax Sonnar T* 85/2,8
Grade:4.1 : 35mm/MF - Contax Sonnar T* 135/2,8
Grade:4.2 : 35mm/AF - Contax G Biogon 28/2,8
Grade:4.3 : 35mm/AF - Contax G Biogon 21/2,8
Grade:4.3 : 35mm/MF - Contax Distagon T* 28/2,8
Grade:4.4 : 35mm/AF - Contax G Sonnar 90/2,8
Grade:4.5 : 35mm/MF - Contax Planar T* 50/1,4
Grade:4.6 : 35mm/MF - Contax Planar T* 50/1,7
Grade:4.6 : 35mm/MF - Contax Planar T* 85/1,4
Grade:4.7 : 35mm/AF - Contax G Planar 45/2,0
Cosina
Grade:0.9 : 35mm/AF - Cosina AF 100-400/4,5-6,7
Grade:1.6 : 35mm/AF - Cosina AF 28-300/4,0-6,3
Grade:1.7 : 35mm/AF - Cosina AF 70-300/4,5-5,6
Grade:2.0 : 35mm/AF - Cosina AF 28-105/2,8-3,8
Grade:2.0 : 35mm/AF - Cosina AF 100-300/5,6-6,7
Grade:2.1 : 35mm/AF - Cosina AF 28-210/3,5-5,6
Grade:2.4 : 35mm/AF - Cosina AF 28-210/4,2-6,5
Grade:2.8 : 35mm/AF - Cosina AF 100/3,5 Macro
Grade:2.9 : 35mm/AF - Cosina AF 70-210/2,8-4,0
Grade:3.1 : 35mm/AF - Cosina AF 19-35/3,5-4,5
Exakta
Grade:2.9 : Medi/MF - Exakta Schneider Curtagon 60/3,5
Grade:3.2 : Medi/MF - Exakta Schneider Tele-Xenar 150/4
Grade:3.8 : Medi/MF - Exakta Schneider Xenotar 80/2,8
Hasselblad
Grade:2.7 : Medi/MF - Hasselblad Makro-Planar CF 120/4 macro
Grade:3.1 : Medi/MF - Hasselblad Distagon CF 14702 FLE
Grade:3.1 : Medi/MF - Hasselblad Sonnar CF 250/5,6
Grade:3.6 : Medi/MF - Hasselblad Planar CF 100/3,5
Grade:3.6 : Medi/MF - Hasselblad Sonnar CF 150/4
Grade:3.7 : Medi/MF - Hasselblad Planar CF 80/2,8
Grade:3.7 : Medi/MF - Hasselblad Sonnar CF 180/4
Grade:3.9 : Medi/MF - Hasselblad Distagon CF 18354 FLE
Konica (LeicaM)
Grade:3.8 : 35mm/MF - Konica M-Hexanon 90/f2.8LeicaM LeicaM
Grade:3.8 : 35mm/MF - LeicaM Summilux-M Asph.35/1,4
Grade:3.9 : 35mm/MF - LeicaM Elmarit-M 50/2,8
Grade:4.1 : 35mm/MF - LeicaM Elmarit-M 28/2,8
Grade:4.1 : 35mm/MF - LeicaM Summicron-M 35/2,0
Grade:4.1 : 35mm/MF - LeicaM Elmarit-M 135/2,8 discontinued
Grade:4.2 : 35mm/MF - Konica M-Hexanon 28/f2.8
Grade:4.2 : 35mm/MF - LeicaM Noctilux-M 50/1,0
Grade:4.2 : 35mm/MF - LeicaM Summilux-M 50/1,4
Grade:4.2 : 35mm/MF - LeicaM Tele-Elmar-M 135/4,0
Grade:4.3 : 35mm/MF - LeicaM Summicron-M 90/2,0
Grade:4.5 : 35mm/MF - Konica M-Hexanon 50/f2
Grade:4.5 : 35mm/MF - LeicaM Summilux-M 75/1,4
Grade:4.5 : 35mm/MF - LeicaM Elmarit-M 90/2,8
Grade:4.6 : 35mm/MF - LeicaM Summicron-M 50/2,0
LeicaR
Grade:3.2 : 35mm/MF - LeicaR Elmarit-R 24/2,8
Grade:3.2 : 35mm/MF - LeicaR Vario-Elmar-R 28-70/3,5-4,5
Grade:3.3 : 35mm/MF - LeicaR Vario-Elmar-R 70-210/4 discontinued
Grade:3.6 : 35mm/MF - LeicaR Vario-Elmar-R 35-70/3,5 discontinued
Grade:3.7 : 35mm/MF - LeicaR Elmarit-R 180/2,8 discontinued
Grade:3.8 : 35mm/MF - LeicaR Elmarit-R 28/2,8
Grade:3.8 : 35mm/MF - LeicaR Summicron-R 35/2
Grade:3.9 : 35mm/MF - LeicaR PC-Super-Angulon-R 28/2,8
Grade:4.0 : 35mm/MF - LeicaR Elmarit-R 35/2,8 discontinued
Grade:4.2 : 35mm/MF - LeicaR Vario-Elmar 80-200/4
Grade:4.3 : 35mm/MF - LeicaR Summilux-R 50/1,4
Grade:4.4 : 35mm/MF - LeicaR Apo-Telyt-R 180/3,4 discontinued
Grade:4.4 : 35mm/MF - LeicaR Apo-Telyt-R 280/2,8
Grade:4.5 : 35mm/MF - LeicaR Summicron-R 50/2
Grade:4.5 : 35mm/MF - LeicaR Apo-Macro-Elmarit-R 100/2,8
Grade:4.6 : 35mm/MF - LeicaR Elmarit-R 90/2,8 discontinued
Mamiya
Grade:2.9 : Medi/MF - Mamiya RZ M 140/4,5 macro M/L-A
Grade:3.2 : Medi/MF - Mamiya RZ 180/4,5 W-N
Grade:3.4 : Medi/MF - Mamiya RZ M 23833 L-A
Grade:3.5 : Medi/MF - Mamiya G 75/3,5 L discontinued
Grade:3.5 : Medi/MF - Mamiya RZ M 75/3,5 L
Grade:3.7 : Medi/MF - Mamiya 7 N 43/4,5 L
Grade:3.8 : Medi/MF - Mamiya G 50/4 L discontinued
Grade:3.8 : Medi/MF - Mamiya 7 N 23833 L
Grade:3.9 : Medi/MF - Mamiya 7 N 29312 L
Grade:4.1 : Medi/MF - Mamiya G 150/4,5 L discontinued
Grade:4.3 : Medi/MF - Mamiya 7 N 150/4,5 L
Minolta
Grade:2.4 : 35mm/AF - Minolta AF 35-80/4-5,6
Grade:2.6 : 35mm/AF - Minolta AF 75-300/4,5-5,6 II
Grade:2.6 : 35mm/AF - Minolta AF 80-200/4,5-5,6
Grade:2.7 : 35mm/AF - Minolta AF 28-105/3,5-4,5
Grade:2.7 : 35mm/AF - Minolta AF 28-80/3,5-5,6
Grade:2.7 : 35mm/AF - Minolta AF 70-210/4,5-5,6
Grade:2.7 : 35mm/AF - Minolta AF 70-210/4,5-5,6 II
Grade:2.8 : 35mm/AF - Minolta AF 20-35/3,5-4,5
Grade:2.8 : 35mm/AF - Minolta AF 35-105/3,5-4,5
Grade:2.8 : 35mm/MF - Minolta MD 24-50/4
Grade:2.9 : 35mm/AF - Minolta AF 70-210/3,5-4,5
Grade:2.9 : 35mm/MF - Minolta MD 28-70/3,5-4,8
Grade:3.2 : 35mm/AF - Minolta AF 100-400/4,5-6,7 APO
Grade:3.2 : 35mm/AF - Minolta AF 100-300/4,5-5,6 APO
Grade:3.3 : 35mm/AF - Minolta AF 17-35/3,5G
Grade:3.4 : 35mm/AF - Minolta AF 24/2,8
Grade:3.4 : 35mm/AF - Minolta AF 24-50/4
Grade:3.4 : 35mm/MF - Minolta AF 300/4 APO-G
Grade:3.5 : 35mm/AF - Minolta AF 20/2,8
Grade:3.5 : 35mm/AF - Minolta AF 24-85/3,5-4,5
Grade:3.5 : 35mm/AF - Minolta AF 35-70/3,5-4,5
Grade:3.6 : 35mm/AF - Minolta AF 135/2,8
Grade:3.6 : 35mm/AF - Minolta AF 28-135/4-4,5
Grade:3.7 : 35mm/AF - Minolta AF 300/2,8 APO-G
Grade:3.7 : 35mm/AF - Minolta AF 28-70/2,8 (G)
Grade:3.8 : 35mm/AF - Minolta AF 28/2,8
Grade:3.8 : 35mm/AF - Minolta AF 35/1,4 G
Grade:3.9 : 35mm/AF - Minolta AF 85/1,4 (G) New
Grade:3.9 : 35mm/AF - Minolta AF 80-200/2,8 APO (G)
Grade:4.0 : 35mm/AF - Minolta AF 35/2,0
Grade:4.0 : 35mm/AF - Minolta AF 100/2,8 Soft
Grade:4.0 : 35mm/AF - Minolta AF 400/4,5 APO-G
Grade:4.1 : 35mm/AF - Minolta AF 28/2,0
Grade:4.1 : 35mm/AF - Minolta AF 200/2,8 APO-G
Grade:4.4 : 35mm/AF - Minolta AF 50/1,4
Grade:4.4 : 35mm/AF - Minolta AF 100/2,0
Grade:4.5 : 35mm/AF - Minolta AF 50/2,8 Macro1:1
Grade:4.5 : 35mm/AF - Minolta AF 100/2,8 Macro
Nikkor (Nikon)
Grade:2.1 : 35mm/AF - Nikkor AF 75-240/4,5-5,6D
Grade:2.3 : 35mm/AF - Nikkor AF 24-120/3,5-5,6D IF
Grade:2.4 : 35mm/AF - Nikkor AF IX 24-70/3,5-5,6
Grade:2.4 : 35mm/AF - Nikkor AF 70-300/4-5,6D ED
Grade:2.6 : 35mm/AF - Nikkor AF 28-200/3,5-5,6 D IF
Grade:2.6 : 35mm/AF - Nikkor AF 35-135/3,5-4,5
Grade:2.6 : 35mm/AF - Nikkor AF 35-70/3,3-4,5
Grade:2.8 : 35mm/AF - Nikkor AF 28-70/3,5-4,5D
Grade:2.8 : 35mm/AF - Nikkor AF 35-80/4-5,6D
Grade:2.8 : 35mm/AF - Nikkor AF 70-210/4-5,6D
Grade:2.8 : 35mm/MF - Nikkor 300/4,5 IF-ED
Grade:2.8 : 35mm/MF - Nikkor 300/4,5
Grade:2.9 : 35mm/AF - Nikkor AF 35-105/3,5-5D IF
Grade:2.9 : 35mm/MF - Nikkor AF 28-85/3,5-4,5
Grade:2.9 : 35mm/MF - Nikkor 35-200/3,5-4,5
Grade:3.0 : 35mm/AF - Nikkor AF 28-80/3,5-5,6D
Grade:3.0 : 35mm/AF - Nikkor AF 28-70/3,5-4,5
Grade:3.1 : 35mm/AF - Nikkor AF 35-105/3,5-5
Grade:3.1 : 35mm/AF - Nikkor AF 80-200/4,5-5,6D
Grade:3.2 : 35mm/AF - Nikkor AF 28/2,8D
Grade:3.2 : 35mm/AF - Nikkor AF 28-105/3,5-4,5 D IF
Grade:3.2 : 35mm/AF - Nikkor AF 75-300/4,5-5,6
Grade:3.2 : 35mm/MF - Nikkor AF 24-50/3,3-4,5D
Grade:3.2 : 35mm/MF - Nikkor 35/2,8
Grade:3.2 : 35mm/MF - Nikkor 100-300/5,6
Grade:3.3 : 35mm/MF - Nikkor 35-135/3,5-4,5
Grade:3.3 : 35mm/MF - Nikkor F 35-70/3,3-4,5
Grade:3.4 : 35mm/MF - Nikkor 35/2,0
Grade:3.4 : 35mm/MF - Nikkor 400/5,6 IF-ED
Grade:3.5 : 35mm/AF - Nikkor AF 20/2,8
Grade:3.5 : 35mm/MF - Nikkor 600/4 IF-ED
Grade:3.6 : 35mm/AF - Nikkor AF 180/2,8 ED
Grade:3.6 : 35mm/AF - Nikkor AF 20-35/2,8 D IF
Grade:3.6 : 35mm/MF - Nikkor 24/2,0
Grade:3.6 : 35mm/MF - Nikkor 200/4
Grade:3.6 : 35mm/MF - Nikkor 400/3,5 IF-ED
Grade:3.6 : 35mm/MF - Nikkor 80-200/4
Grade:3.7 : 35mm/AF - Nikkor AF 24/2,8
Grade:3.7 : 35mm/AF - Nikkor AF 300/4 IF-ED
Grade:3.7 : 35mm/AF - Nikkor AF-S 28-70/2,8 IF-ED
Grade:3.7 : 35mm/AF - Nikkor AF 35-70/2,8
Grade:3.8 : 35mm/AF - Nikkor AF 35-70/2,8D
Grade:3.9 : 35mm/AF - Nikkor AF 35/2D
Grade:3.9 : 35mm/AF - Nikkor AF Micro 105/2,8D
Grade:3.9 : 35mm/AF - Nikkor AF 80-200/2,8D ED discontinued
Grade:3.9 : 35mm/MF - Nikkor 24/2,8
Grade:3.9 : 35mm/MF - Nikkor 28/2,0
Grade:3.9 : 35mm/MF - Nikkor 35/1,4
Grade:4.0 : 35mm/AF - Nikkor AF 85/1,8D
Grade:4.0 : 35mm/AF - Nikkor AF 300/2,8 IF-ED
Grade:4.0 : 35mm/AF - Nikkor AF 80-200/2,8D ED New
Grade:4.0 : 35mm/AF - Nikkor AF 80-200/2,8 discontinued
Grade:4.1 : 35mm/AF - Nikkor AF-S 80-200/2,8 IF-ED
Grade:4.1 : 35mm/MF - Nikkor F 28/2,8
Grade:4.1 : 35mm/MF - Nikkor 50/1,8
Grade:4.1 : 35mm/MF - Nikkor Micro 105/2,8
Grade:4.1 : 35mm/MF - Nikkor 180/2,8 ED
Grade:4.1 : 35mm/MF - Nikkor 400/2,8 IF-ED
Grade:4.2 : 35mm/AF - Nikkor AF 50/1,4D
Grade:4.2 : 35mm/AF - Nikkor AF Micro 60/2,8D
Grade:4.2 : 35mm/AF - Nikkor AF 85/1,8
Grade:4.2 : 35mm/AF - Nikkor AF-I 300/2,8 IF-ED
Grade:4.2 : 35mm/MF - Nikkor 50/1,2
Grade:4.2 : 35mm/MF - Nikkor Noct 58/1,2
Grade:4.2 : 35mm/MF - Nikkor 85/2,0
Grade:4.2 : 35mm/MF - Nikkor 105/2,5
Grade:4.3 : 35mm/AF - Nikkor AF DC 135/2D
Grade:4.4 : 35mm/AF - Nikkor AF 50/1,8
Grade:4.4 : 35mm/MF - Nikkor Micro 55/2,8
Grade:4.4 : 35mm/MF - Nikkor 85/1,4
Grade:4.4 : 35mm/MF - Nikkor 105/1,8
Olympus
Grade:2.6 : 35mm/MF - Olympus 28/2
Grade:2.6 : 35mm/MF - Olympus 200/4
Grade:3.0 : 35mm/MF - Olympus 21/2
Grade:3.6 : 35mm/MF - Olympus 35-80/2,8
Grade:3.9 : 35mm/MF - Olympus 100/2
Grade:4.2 : 35mm/MF - Olympus 90/2 macro
Pentax
Grade:1.7 : 35mm/AF - Pentax SMC-FA Zoom 28-200/3,8-5,6 AL (IF)
Grade:2.0 : 35mm/AF - Pentax SMC-FA 28-80/3,5-5,6
Grade:2.1 : 35mm/MF - Pentax SMC-A 28-80/3,5-4,5
Grade:2.2 : 35mm/MF - Pentax SMC-F Zoom 35-80/4-5,6
Grade:2.2 : 35mm/MF - Pentax SMC-A 70-200/4
Grade:2.3 : 35mm/AF - Pentax SMC-FA 28-80/3,5-4,7
Grade:2.4 : 35mm/MF - Pentax SMC-FA 100-300/4,5-5,6
Grade:2.5 : 35mm/AF - Pentax SMC-F 35-135/3,5-4,5
Grade:2.5 : 35mm/AF - Pentax SMC-FA 80-320/4,5-5,6
Grade:2.5 : 35mm/MF - Pentax SMC-F 24-50/4
Grade:2.7 : 35mm/AF - Pentax SMC-F Fisheye zoom 17-28/3,5-4,5
Grade:2.7 : 35mm/MF - Pentax SMC-A 24-50/4
Grade:2.8 : 35mm/AF - Pentax SMC-F 35-105/4-5,6
Grade:2.8 : Medi/MF - Pentax 645 SMC-A 35/3,5
Grade:2.9 : 35mm/AF - Pentax SMC-FA Zoom 70-200/4-5,6
Grade:2.9 : 35mm/AF - Pentax SMC-F 70-200/4-5,6
Grade:3.0 : 35mm/AF - Pentax SMC-FA 400/5,6 ED IF
Grade:3.0 : 35mm/MF - Pentax SMC-F Zoom 80-200/4,7-5,6
Grade:3.0 : 35mm/MF - Pentax SMC-A 400/5,6
Grade:3.1 : 35mm/AF - Pentax SMC-F 35-70/3,5-4,5
Grade:3.2 : 35mm/AF - Pentax SMC-FA 135/2,8 IF
Grade:3.2 : 35mm/AF - Pentax SMC-FA Zoom 28-105/4-5,6
Grade:3.2 : 35mm/AF - Pentax SMC-FA Zoom 80-200/2,8 ED (IF)
Grade:3.2 : 35mm/MF - Pentax SMC-F 28/2,8
Grade:3.3 : 35mm/AF - Pentax SMC-FA Zoom 28-70/4 AL
Grade:3.3 : 35mm/AF - Pentax SMC-F 28-80/3,5-4,5
Grade:3.4 : 35mm/AF - Pentax SMCP-FA 20-35/4 AL
Grade:3.4 : 35mm/AF - Pentax SMC-F 70-210/4-5,6
Grade:3.4 : Medi/MF - Pentax 645 SMC-A 75/2,8
Grade:3.4 : Medi/MF - Pentax 645 SMC-A 300/4 IF ED
Grade:3.5 : 35mm/AF - Pentax SMC-F 135/2,8 IF
Grade:3.5 : 35mm/AF - Pentax SMC-FA Zoom 28-70/2,8 AL
Grade:3.6 : 35mm/AF - Pentax SMC-FA 43/1,9 Limited
Grade:3.6 : Medi/MF - Pentax 645 SMC-A 120/4,0 macro
Grade:3.7 : 35mm/AF - Pentax SMC-FA 20/2,8
Grade:3.7 : 35mm/AF - Pentax SMC-FA 24/2 AL (IF)
Grade:3.7 : 35mm/AF - Pentax SMCP-FA 100/3,5 Macro
Grade:3.7 : 35mm/MF - Pentax SMC-A 200/2,8 ED
Grade:3.8 : 35mm/AF - Pentax SMC-FA 28/2,8 AL
Grade:3.9 : 35mm/AF - Pentax SMC-FA Makro 100/2,8
Grade:3.9 : 35mm/AF - Pentax SMC-F 300/4,5 IF ED
Grade:4.0 : 35mm/AF - Pentax SMC-FA 300/4,5 ED IF
Grade:4.0 : 35mm/MF - Pentax SMC-A 50/2
Grade:4.2 : 35mm/AF - Pentax SMC-FA 50/1,4
Grade:4.2 : 35mm/MF - Pentax SMC-A 135/1,8
Grade:4.2 : 35mm/MF - Pentax SMC-A Macro 200/4ED
Grade:4.3 : 35mm/AF - Pentax SMC-F 100/2,8 macro
Grade:4.4 : 35mm/AF - Pentax SMC-F 50/1,7
Grade:4.6 : 35mm/AF - Pentax SMC-F 50/1,4
Grade:4.6 : 35mm/AF - Pentax SMC-F 50/2,8 macro
Grade:4.6 : 35mm/MF - Pentax SMC-A 85/1,4
Praktica
Grade:2.6 : 35mm/MF - Ricoh Scanring 35-70/3,5-4,8
Grade:2.6 : 35mm/MF - Ricoh Rikenon P 70-210/4,5-5,6
Grade:3.1 : 35mm/MF - Ricoh Rikenon P 35-70/3,4-4,5
Grade:3.3 : 35mm/MF - Praktica 35-70/3,5-4
Grade:3.4 : 35mm/MF - Praktica 70-210/4,5-5,6Ricoh Ricoh
Rolleiflex
Grade:2.6 : Medi/MF - Rolleiflex Distagon 50/4
Grade:3.3 : Medi/MF - Rolleiflex Zeiss Makro-Planar PQS HFT 120/4
Grade:3.3 : Medi/MF - Rolleiflex Schneider Tele-Xenar PQ HFT 180/2,8
Grade:3.7 : Medi/MF - Rolleiflex Schneider Xenotar PQ HFT 29252
Grade:3.8 : Medi/MF - Rolleiflex Schneider Apo-Tele-Xenar PQ HFT 300/4
Grade:3.9 : Medi/MF - Rolleiflex Schneider Tele-Xenar 150/4
Grade:4.1 : Medi/MF - Rolleiflex Schneider Xenotar 80/2,8
Sigma
Grade:1.5 : 35mm/MF - Sigma 400/5.6
Grade:1.7 : 35mm/AF - Sigma AF 400/5,6
Grade:2.1 : 35mm/AF - Sigma AF 28-105/4-5,6 UC
Grade:2.1 : 35mm/AF - Sigma AF 70-210/4-5,6 UC
Grade:2.1 : 35mm/MF - Sigma AF 70-210/4-5,6 UC-II
Grade:2.2 : 35mm/MF - Sigma AF 24-70/3,5-5,6 Aspherical
Grade:2.4 : 35mm/MF - Sigma AF 28-105/2,8-4 Aspherical
Grade:2.4 : 35mm/MF - Sigma AF 70-300/4-5,6 APO macro
Grade:2.4 : 35mm/MF - Sigma 21-35/3,5-4,2
Grade:2.5 : 35mm/MF - Sigma 400/5,6 APO
Grade:2.6 : 35mm/AF - Sigma AF 100-300/4,5-6,7 DL
Grade:2.6 : 35mm/AF - Sigma AF 135-400/4,5-5,6 Apo Aspherical RF
Grade:2.7 : 35mm/AF - Sigma AF 28-200/3,5-5,6 Asph. Hyperzoom
Grade:2.7 : 35mm/AF - Sigma AF 28-300/3,5-5,6 DL
Grade:2.7 : 35mm/MF - Sigma AF 28-80/3,5-5,6 Macro
Grade:2.9 : 35mm/AF - Sigma AF 28-70/3,5-4,5
Grade:2.9 : 35mm/AF - Sigma AF 70-300/4-5,6 DL macro super
Grade:2.9 : 35mm/MF - Sigma AF 18-35/3,5-4,5 Aspherical UC
Grade:2.9 : 35mm/MF - Sigma AF 28-70/2,8-4 UC
Grade:2.9 : 35mm/MF - Sigma 70-210/4-5,6
Grade:3.0 : 35mm/AF - Sigma AF 28-70/2,8
Grade:3.0 : 35mm/MF - Sigma 300/2,8 APO
Grade:3.1 : 35mm/AF - Sigma AF 14/2,8 EX
Grade:3.1 : 35mm/AF - Sigma AF 14/2,8 EX HSM
Grade:3.1 : 35mm/AF - Sigma AF 17-35/2,8-4 EX
Grade:3.1 : 35mm/AF - Sigma AF 75-300/4,5-5,6 APO
Grade:3.1 : 35mm/MF - Sigma 35-70/3,5-4,5
Grade:3.3 : 35mm/MF - Sigma 28-70/3,5-4,5 UC
Grade:3.4 : 35mm/AF - Sigma AF 28/1,8
Grade:3.5 : 35mm/AF - Sigma AF 400/5,6 APO Macro
Grade:3.5 : 35mm/AF - Sigma AF 21-35/3,5-4,2
Grade:3.5 : 35mm/MF - Sigma AF 28-70/2,8 EX Asperical
Grade:3.5 : 35mm/MF - Sigma AF 400/5,6 APO Macro HSM
Grade:3.6 : 35mm/AF - Sigma AF 300/2,8 APO
Grade:3.6 : 35mm/MF - Sigma 28/2,8
Grade:3.9 : 35mm/MF - Sigma AF 70-200/2,8 APO EX
Grade:3.9 : 35mm/MF - Sigma AF 70-200/2,8 APO EX HSM
Grade:4.0 : 35mm/AF - Sigma AF 24/2,8
Grade:4.0 : 35mm/MF - Sigma MF 24/2,8
Grade:4.1 : 35mm/AF - Sigma AF 105/2,8 EX Macro
Grade:4.2 : 35mm/AF - Sigma AF 50/2,8 EX Macro
Grade:4.2 : 35mm/AF - Sigma AF 90/2,8 Makro discontinued
Soligor
Grade:2.9 : 35mm/MF - Soligor 80-200/4,5
Tamron
Grade:1.2 : 35mm/AF - Tamron AF 200-400/5,6 LD (IF)
Grade:2.2 : 35mm/AF - Tamron AF 80-210/4,5-5,6
Grade:2.3 : 35mm/AF - Tamron AF 28-105/4-5,6 (IF)
Grade:2.3 : 35mm/MF - Tamron 35-90/4-5,6
Grade:2.4 : 35mm/AF - Tamron AF 28-105/2,8 LD Aspherical (IF)
Grade:2.4 : 35mm/MF - Tamron AF 70-300/4-5,6 LD
Grade:2.5 : 35mm/AF - Tamron SP AF 14/2,8 Aspherical
Grade:2.6 : 35mm/AF - Tamron AF 28-300/3,5-6,3 LD Aspherical (IF)
Grade:2.6 : 35mm/AF - Tamron AF 100-300/5-6,3
Grade:2.6 : 35mm/MF - Tamron AF 90-300/4,5-5,6
Grade:2.7 : 35mm/AF - Tamron AF 28-200/3,8-5,6 LD (IF) Aspherical Super
Grade:2.8 : 35mm/AF - Tamron SP AF 300/2,8 LD (IF)
Grade:2.8 : 35mm/MF - Tamron 28-70/3,5-4,5
Grade:2.9 : 35mm/MF - Tamron 35-135/3,5-4,5
Grade:3.0 : 35mm/AF - Tamron SP AF 300/2,8
Grade:3.0 : 35mm/AF - Tamron AF 28-80/3,5-5,6 Aspherical
Grade:3.0 : 35mm/MF - Tamron 24/2,5
Grade:3.2 : 35mm/MF - Tamron 28/2,5
Grade:3.4 : 35mm/AF - Tamron SP AF 70-210/2,8 LD
Grade:3.6 : 35mm/MF - Tamron SP 180/2,5 LD IF
Grade:3.6 : 35mm/MF - Tamron SP 400/4
Grade:3.6 : 35mm/MF - Tamron SP 35-105/2,8 Tokina
Grade:3.7 : 35mm/AF - Tamron SP AF 20-40/2,7-3,5 Aspherical (IF)
Grade:3.8 : 35mm/MF - Tamron SP 300/2,8 LD (IF)
Grade:4.2 : 35mm/MF - Tamron SP 90/2,5 macro
Grade:4.3 : 35mm/AF - Tamron AF SP 90/2,8 Macro
Tokina
Grade:0.3 : 35mm/AF - Tokina AF 35-300/4,5-6,7
Grade:1.9 : 35mm/MF - Tokina SD 400/5,6
Grade:2.0 : 35mm/MF - Tokina AT-X 150 150-500/5,6
Grade:2.3 : 35mm/AF - Tokina AT-X AF 80-400/4,5-5,6
Grade:2.5 : 35mm/AF - Tokina AF AT-X 20-35/2,8 Pro
Grade:2.5 : 35mm/AF - Tokina AF 35-200/4-5,6
Grade:2.7 : 35mm/AF - Tokina AF 28-105/3,5-4,5
Grade:2.8 : 35mm/AF - Tokina AT-X AF 400/5,6
Grade:2.8 : 35mm/MF - Tokina AT-X 100-300/4
Grade:2.9 : 35mm/MF - Tokina AT-X 80-200/2,8
Grade:3.0 : 35mm/AF - Tokina AT-X AF 17/3,5
Grade:3.0 : 35mm/MF - Tokina SZ-X 28-70/3,5-4,5
Grade:3.1 : 35mm/AF - Tokina AF AT-X 28-70/2,6-2,8 Pro II
Grade:3.1 : 35mm/AF - Tokina AF AT-X 100-300/4 II
Grade:3.2 : 35mm/MF - Tokina SZ-X 80-200/4,5-5,6
Grade:3.3 : 35mm/AF - Tokina AF 20-35/3,5-4,5
Grade:3.4 : 35mm/AF - Tokina AT-X AF 80-200/2,8
Grade:3.4 : 35mm/MF - Tokina SL 28/2,8
Grade:3.4 : 35mm/MF - Tokina SZ-X 35-70/3,5-4,6
Grade:3.5 : 35mm/AF - Tokina AT-X AF II 300/2,8
Grade:3.8 : 35mm/AF - Tokina AF ATX 300/2,8
Grade:3.9 : 35mm/AF - Tokina AT-X AF 100/2,8 Macro
Grade:4.0 : 35mm/MF - Tokina AT-X 300/2,8
Grade:4.6 : 35mm/MF - Tokina AT-X 90/2,5 macro
Vivitar
Grade:0.9 : 35mm/AF - Vivitar AF 28-210/3,5-5,6
Grade:1.2 : 35mm/AF - Vivitar AF 100-400/4,5-6,7
Grade:1.3 : 35mm/AF - Vivitar AF 28-300/4-6,3 Series 1
Grade:1.6 : 35mm/AF - Vivitar AF 28-210/4,2-6,5 Series 1
Grade:1.8 : 35mm/MF - Vivitar AF 28-80/3,5-5,6
Grade:1.8 : 35mm/MF - Vivitar AF 100-300/5,6-6,7
Grade:1.9 : 35mm/MF - Vivitar Series 1 28-105/2,8-3,8
Grade:1.9 : 35mm/MF - Vivitar 28-210/3,5-5,6
Grade:2.1 : 35mm/MF - Vivitar 60-300/4-5,6
Grade:2.3 : 35mm/AF - Vivitar AF 70-300/4,5-5,6 Series 1
Grade:2.7 : 35mm/MF - Vivitar 28-105/3,5-4,5
Grade:2.9 : 35mm/AF - Vivitar AF 19-35/3,5-4,5
Grade:3.0 : 35mm/MF - Vivitar 28-70/3,5-4,8
Grade:3.0 : 35mm/MF - Vivitar 70-210/2,8-4,0 Series 1
Grade:3.1 : 35mm/MF - Vivitar 70-300/4,2-5,8
Grade:3.2 : 35mm/AF - Vivitar AF 100/3,5 macro
Grade:4.0 : 35mm/MF - Vivitar 105/2,5 Macro Series 1
Yashica
Grade:0.6 : 35mm/MF - Yashica 28-210/3,5-5,6
Grade:2.7 : 35mm/AF - Yashica AF 35-70/3,3-4,5
Grade:2.7 : 35mm/AF - Yashica AF 70-210/4,5
Grade:3.0 : 35mm/AF - Yashica AF 75-300/4,5-5,6
Grade:3.2 : 35mm/AF - Yashica AF 35-105/3,5-4,5
Grade:3.2 : 35mm/MF - Yashica 35-70/3,5-4,5
Grade:3.3 : 35mm/AF - Yashica AF 28-85/3,5-4,5
Grade:3.5 : 35mm/AF - Yashica AF 28-70/3,5-4,5 Power Zoom
Grade:4.3 : 35mm/MF - Yashica ML 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