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话话:超强台风“口水门”事件升级(敏思博客 2006-8-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14:33:32
瞎话话:超强台风“口水门”事件升级
今年第八号台风“桑美”过去已经近20天了。再过几天,由我所在单位承办的浙江省抗击“桑美”事迹报告会就要开场。但没有想到,一场关于超强台风的口水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刚才看到新浪网上一篇题为《福建记者赴桑美灾区采访,称与其他媒体所见不同》的文章,矛头直指新华社。我意识到这场口水战已然升级。
这是当今中国难得一见的媒体论战。作为媒体中人,知道了就抑制不住地要加以关注。难得在于,这是一场地方媒体和中央媒体的论战,或者说,一场省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媒体的论战。这让我想到正在热炒的河南一镇政府状告顶头上司——县政府和市政府的那场官司。因为也是难得的,因为据说此类官司还是第一次。而某种意义上,前者比后者更耐人寻味。
我查了一下,新浪转载的这篇文章,原题为《用事实说话:我们在桑美灾区的见闻》,作者为“福建日报采访组”;作为此文论战靶子的是新华社的报道,题为《为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桑美”台风报道一线采访手记》。两篇文章,一个见闻,一个手记,双方摆明了都是亲临现场之后的作品,也就是说都表明自己的描述是客观真实的。
这场论战,据信是福建省委书记一通指责“省外媒体”的讲话引发的,书记称这些媒体“道听途说,做了许多不实报道,网上也大肆炒作”。所谓“不实”,主要是指死伤人数和救灾是否及时等等,尤其是数字,媒体报道和福建官方数字相距甚大。
随后,福建媒体紧跟着出笼了《“桑美”风灾:拷问媒体良心》、《天灾已走远,莫为人祸所击倒》、《关于桑美台风之后的台风》等一批评论,继续批判“省外媒体”大灾面前“没有良心”。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当然不服,遂继续发表灾区见闻,继续披露灾害真相。尤其是新华社,发表了浙江分社四位记者采写的长篇报道:《为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桑美”台风报道一线采访手记》,高调地用“良知”与福建方指控的“没有良心”短兵相接。
这四位记者有几位我认识;报道中提到的带队采访的分社社长,也认识并一起吃过饭的,是很幽默的一个人;提到的到现场的分社副总编辑,也很熟悉。这些熟人的洋洋洒洒的《手记》,在新华网和新华网浙江频道同时发表。昨天早上第一次看到,仔细读后,我就觉得与福建方面的批判有关。这篇报道作为浙江频道的头条,已经至少从昨天早上持续到现在了,后来我知道,实际上是从26日开始的,就是说已经做了连续四天的头条了,这是很不寻常的。
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插曲是,昨天晚上,有较长一段时间,我发现新华网浙江频道无法登录,就赶紧打电话给网站负责人,我的大学铁杆。铁杆说,可能被人攻击了,已经请总社在查,并说这个报道非同一般云云,我说我已经感觉到了。好一会后,网站又可以登录了。
新华社的非同一般的报道发表四天后,今天,就迎来了福建日报的针锋相对的反击报道。
这篇以“福建日报采访组”名义发表的文章,一开头就说:“近日,在某个网站见到一篇有关福建防抗‘桑美’台风的署名文章:《为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桑美’台风报道一线采访手记》。此文记者自称深入灾区一线,然而文中所述,与我们的见闻,却又相去甚远。”
这篇同样洋洋洒洒的文章,分为“同是深入灾区、同是记者见闻”、“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福建究竟有没有作为?”、“天灾也是对新闻媒体的考验”三个部分,对新华社稿子中的一些关于比较触目的灾情的描述,特别是一些具体的点,比如13日中午在沙埕镇海面上究竟有没有可能看到十多具漂浮的遇难者遗体等,进行了逐条解释或批驳。
实事求是地说,福建的文章有点象法院的文书,看着很累;其中还有占很多篇幅的各种各样的单位名字、领导名字和法规条文,也是看着累的原因。
看来与我同样感受的读者不少,一位网友这样评价:……视角不同,一个(新华社)是从灾难现场了解到的状况,一个(福建日报记者)是从指挥部和各级机关了解的情况。(当然是现场了解到的生动好看啊)。
还有一个网友的评论也很有意思: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本文是正确的;站在政治的立场上,该文也是正确的;但良知没有了。
另外,注意到一个现象是:对新华社报道的评论,几乎清一色是支持和肯定;而对福建日报报道的评论,就比较难看了,是另一个清一色。当然,这仅仅是截至我发稿时看到的一个事实而已,不一定说明问题。
我关注了几天台风口水战,坦率地说,已经不大分得清孰是孰非了,因为在台风中伤亡了多少人,至今似乎还是一个谜。“口水门”事件究竟会怎样发展、怎样收尾,不知道,但我想这也许是件好事,因为或许意味着人们离事实的真相将越来越近。
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48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