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平战役看国共两党的政治得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5:17
从四平战役看国共两党的政治得失
此次东北之行在长春休息一夜以后,我的下一个目标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四平。
四平所以能成为国共双方的争夺战略重点,并不是偶然的。从地理条件看,四平处于东北地域的中心,它南距沈阳二百公里,北距长春一百公里。地域内有一条十字铁路,控制着辽宁和黑龙江两省的南北交通。其实四平同关内著名的关隘不一样,由沈阳到四平是高低不平的起伏丘陵,但坡度不大,高差也就几十米,但四平到长春却是一望无际的松嫩平原无险可守。正是这一马平川,才迫使林彪下决心在四平与蒋介石一战。
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城市反复鏖战四次,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那末四平战役残酷到什么程度呢?四平市中心有座纪念碑记载着共歼敌五万八千人,我的理解这是击毙敌人合计的数目字。而我军伤亡数字呢?四平烈士陵园记载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一万零八十三人,而无名无姓的烈士据说还有三万人。二次保卫战时一次就牺牲八千人,打得民主联军参战队伍失去信心,撤退时连逃跑带失踪又损失五千人,而这五千还没有算在牺牲战士数目之内。在国共相争的历史上只有红军长征时期的突破湘江战役损失人数可以同此相比。
四平烈士陵园坐落在四平城外东山上,距离城内有七、八公里距离的样子,但交通很好。陵园占地面积很大,并且还在扩建,可能是天人感应,我来时下起了雨,使陵园更增加悲愤地气氛。
陵园的主体是一座纪念碑,身后是半圆形的大理石碑墙,一万多名烈士的名字就刻写在墙面上。墙面有几十延长米,名字整整齐齐,有如军阵。现在那个时代经历的人活着的也大都作古,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结束了。此时我想起了陈毅那句有名的诗词:“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在碑墙的身后就是烈士的陵墓,但数量不多,中间有个大的陵墓,陵园工作人员介绍是合葬墓,具体数目不详。
四平市内建有四平战役纪念馆,坐落在市中心的英雄广场旁,占有一个街区的区域,进入馆内,有如回到了过去。但不如意的是馆内不容许照像和录像,为此我向馆内工作人员提出建议,这已经是过时的规矩,如果谁要模仿,自然有偷拍机,而照像可以扩大纪念馆的影响面,不存在不严肃的问题,但工作人员以领导规定将我敷衍过去。
四平的城市发展很快,解放前的建筑已经不见了,我这次问了几个人,回答都是解放前的建筑都拆掉了。在英雄广场旁留有一座三层小楼,水泥结构,这是当时我军保卫四平时的民主联军指挥部所在地,作为遗址加以保护。
我驱车特意来到四平的天桥,三战四平时,林彪的部队攻到此地,国民党守将陈明仁在天桥上筑有碉堡,在最危急的时刻将碉堡内的黄豆撒在天桥斜坡道上,这就是著名的“撒豆成兵”的故事。现在此地原址还在,但原天桥扩建了,成了四排车道的马路了。我在陵园同馆内人员攀谈时了解到拆建天桥时原来的石块有一部分就保留在陵园内,作为永久性的纪念物。
为了更好的了解四平,我在此住了一天,并驱车对四平周围进行了踏查。
在杜聿明进攻四平时,他的指挥部设在双庙子镇,此地在四平南二十多公里处,丘陵起伏的坡度较大,林彪的部队就是在此后建立的主防御阵地,并向东西一字排开,连绵数十公里。
双庙子现在是个乡,笼统的看乡内只有些与粮食有关的企业,平房较多,一派农村景象。
林彪的指挥部并没有设在四平城内,而是设在四平西北二十公里的梨树县城。我来到此地才意外的发现,林彪原有的指挥部还保留着。穿过县城,在县城的西郊阳光小学的墙外,我发现了遗址。
这里原来是地主的一个庄园,青砖墙面,鱼鳞瓦复顶,三栋独立瓦房,一正两厢,由一个院墙围起来。这里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保管的很好,但看得出由于地理偏僻,来得人很少。
从杜聿明所在的双庙子看,东面丘陵起伏明显,而越过京哈铁路,西向地势逐渐平坦,杜聿明在进攻四平正面受阻以后,就命令队伍两面包抄。其中西面的队伍直攻距离四平最近的老四平镇,此地离四平十公里,杜聿明就是由此打开林彪防线的缺口,并企图迂回包围四平。我驱车来到此地,这里现在已经是四平新的工业开发区,站在此地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平的高层建筑,但地势平坦,占领此地,右向可以侧击四平,前方就是林彪指挥部的梨树,距离也就十余公里,这可真是龙虎斗啊!
四战四平中,最著名的是二战四平和三战四平。
二战四平中,中国有影响的四个政治人物的态度决定了中国那一段时间的历史进程。
第二次四平战役是1946年4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当时是林彪守,杜聿明攻。林彪的守卫部队主力是原一一五师的老底子,八路军当之无愧的主力。而杜聿明指挥的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中的两大主力,所以四平战役的较量带有两党、两军决战的性质。
从蒋介石的政治目的看,是想用武力占领四平,取得重庆谈判桌上得不到的政治好处,当时蒋介石明确要求杜聿明占领长春。
毛泽东的战略意图是;力争我军占据长春,在谈判桌上有谈判的资本。这就是毛泽东力主会战四平的原因之一,还有他知道只有痛打敌人以后,才能同蒋介石谈判。所以毛泽东在3月21日打给同蒋介石谈判的周恩来电报讲;宁可战而失地,不可自谈判中失地。
而作为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的林彪从心里是不愿意打这场被动的保卫战的,他从山海关一路退下来的目的就是主动让出城市,分散蒋军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但林彪在看了四平地形以后,决心在此打一仗,因为他知道退出四平,长春无险可守。
国民党的东北军事主官事杜聿明,当时有病正在疗养,由副司令梁华盛指挥对四平的攻击,同林彪一接触就败下陈来。杜聿明又带病主持策划对四平的重新攻击。但他看到沈阳附近的本溪有大量林彪部队,就力主先期围剿辽南。辽南当时是林彪三纵、四纵的地盘,林彪为了加强四平的防守力量,在辽南受到压力时将部分队伍调到四平附近,而杜聿明也顺势将辽南的新六军全部跟着调到四平战场。这样,在二次四平保卫战没有开战之前,林彪先失一着,使杜聿明最大限度的集中了有限的军力。
同时这种先南后北的战略,在杜聿明头脑中深深扎根,以后的杜聿明在东北始终执行着先南后北的战略,而林彪相对应的南打北拉的对策,以及以后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略部署就是在此次雏形中引申出来的。
一个月时间的战役是一场血与火的搏斗,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双方都下了大赌注,拿出了看家的本钱,最后林彪败北了。
二次战役开始也把蒋介石打醋了,在占领四平后,蒋介石就非常谨慎,之前派白崇禧到现场助阵,但杜聿明看到了此回林彪决不是诱敌深入,而是真实的溃退,挥军北上,在数日内就占领了长春、吉林和松花江以南的大片土地。但杜聿明虽然与林彪同为黄埔军校的同学,显然在临机处置上没有林彪老道。林彪在撤退到公主岭时,军队还没有收拢起来,再加上敌机袭扰,昼伏夜行,军队成散状态。而廖耀湘的新一军是乘坐卡车长驱直入,到公主岭时已经超过了民主联军,双方形成平行、混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同此后辽沈战役后期林彪追击廖耀湘极其相似,只是双方角色反过来了。当时林彪在此次保卫战中阵亡八千人,但在此后的撤退中逃跑和被俘人员却高达五千人,军队打仗历来是兵败如山倒,林彪在劣势时临危不乱,努力稳住了局势。而杜聿明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没有像林彪打廖耀湘那样恶虎扑食,混战取胜,而这样的机遇对于杜聿明来说,林彪只给了他这一次。
此次战役,蒋介石是战役上的赢家,但却是战略上的输家,他国外受到马歇尔力主和谈的牵制,国内又担忧来助战的白崇禧争功,同时更认为林彪已经成为了流寇,竟莫名其妙的宣布停战,将战略争夺的重点转向关内,于6月份撕毁两党停战协议,从围剿中原李先念部队开始打响关内的内战。
毛泽东的心态又是什么呢?你要打,我奉陪。而且东北的压力太大,关里开打,可以减轻林彪的压力,正合吾意。
两党都想打,中国大地必然是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但正如毛泽东预计的那样,全面内战后,蒋介石准备继续调往东北的两个军被迫留在了关内,东北由此进入两军相持阶段,林彪终于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但林彪的歇息并不是罢手,他就如同武林高手,缓过手来必然要置人于死地。
毛泽东在此次战役后,也明晰了自己的观点,认识到同蒋介石战略决战的时机还没有到来,还要隐晦一些。明确提出东北要“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暂时避免兵锋,弯腰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
1947年6月以后,林彪认为民主联军力量壮大了,又跃跃欲试开始组织第三次四平战役。
这次战役双方战成平手,其中可圈可点的是四平守将陈明仁撒豆成兵,血战到底。林彪在占领四平五分之四地域的情况下,力竭而撤,功亏一篑。但回头看,三战四平对双方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林彪方面说,四平是个恶魔,是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以后对长春的长困久围战略就是受此影响。辽沈战役对打锦州犹豫不决,也是来源于此。
而对国民党,三战四平表面是胜利了,但他带来的副作用却是灾难性的。这是因为此次的胜利,使坐在参谋总长座位上的陈诚蠢蠢欲动,在他看来东北垂手可得,他扔掉了没有地盘和实权的参谋总长职务,欲作东北太上皇。
在这里看出了毛泽东与蒋介石运用军事将领的本质区别,毛泽东在二战四平失利的逆境下,反而提升林彪的职务,支持他临机决断,减少党内、军内对他的干扰。反观蒋介石在任用东北将领上,本来杜聿明已经掌控了东北局势,应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蒋介石认为在四平两度同林彪硬碰硬,林彪不堪一击,东北局势以定,开始安排嫡系。而陈诚在政治上娴熟,在军事上却是个庸才,派他主政东北失败责任全在蒋介石自身。
陈诚在三战四平后的47年8月份开始主政东北,到48年1月份撤职,短短不到半年时间,损兵折将,战略上由相持转入防守,气得国民党内大员人人喊杀,蒋介石在东北的大好形势由此一去不复返。
四平,为了解放战争,血流成河。四平,成为国共双方的角斗场。四平,更成为共和国的奠基石。
为四平而牺牲的先烈们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