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死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36:34
韩信是一个用兵如神的将军,也是一个典型的书生。读书人往往有十足的书生意气,纯真、正直、善良,心不设防。历史无数事实证明,书生意气是最靠不住的东西。这书生意气足以让书生误大事、倒大霉、惹大祸,弄不好会因此丢了性命。韩信的骨子里全是书生意气,这就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韩信是一介书生,他出身贫寒,但读书极为刻苦,用现在的话说,他读书已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则佳话,说是韩信在河边读书,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多亏有一位善良的老太太看韩信可怜,无偿地给他饭吃,才使韩信如愿以偿地读完了书。后来,韩信功成名就之时,专门报答了老太太。韩信知恩图报,是知识分子性格使然。不就是几顿饭吗,不报恩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可韩信没有忘记在他最为困难时帮助他的人,他知恩图报,讲求情义,是地地道道的正人君子。韩信在拥有重兵时没有背叛刘邦,说明他是讲诚信的,按说这是一种美德,然而,在欺诈盛行的社会环境里,韩信这种诚信反而成为一种弱点。后来,韩信果然丢掉了性命。以至到死时他还执迷不悟,认为这是天意。事实上,项羽被打败之后,历史将韩信和项羽之间翻了烧饼,过去,项羽是刘邦的心腹大患,现在,韩信成了刘邦的心腹大患。韩信心里一直想到的是自己的功劳,没有想到自己的功劳太大对刘邦是一件坏事,没有考虑到的刘邦的感受,没有一点防范之心。这与他的军事才能有天壤之别。
韩信读书,增长了才干,这是读书的好处。韩信用兵如神,并不是天生的,他读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诸如天文地理、世间万象、规章法度、政治形势、军事常识、用兵之法等等,这些,使他成长为一个军事人才成为可能。刘邦成不了一流的军事家,原因是他知识浅薄,不学无术,指挥作战靠小聪明是不行的。刘邦在这方面是服韩信的,这是他的自知之明。刘邦是一个痞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二流子。不过,他这个二流子还是有一些智谋的,特别是在用人上,还是较为大胆和开明的,所以他重用了韩信,韩信为他打下了大半个江山。
君子看重的是人格,人格在他们心目是无价的,往往是宁舍生命不舍人格。小人看重的是实际,人格不值钱,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刘邦是一个二流子,他不学无术,从骨子里瞧不起读书人,但他知道知识分子是可以利用的。为此,他拜韩信为大将军,还搞了隆重的授权仪式,这使作为书生的韩信受宠若惊,感恩戴德,一心一意为刘邦做事,把刘邦当成了恩公。刘邦是个大老粗,他从心里不买读书人的帐,你们知识分子是什么东西,所以,他在用读书人的时候,还不时地用稀奇古怪的方式表达他对知识分子的蔑视心理。如,他看到读书人戴着很端正的帽子,就叫人取下来,往里撒尿。一个大男人,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疯疯癫癫,算什么玩艺。这就是刘邦,就是夺取天下的刘邦。历史是一个玩笑大师,你说,刘邦是个二流子,有什么资格当天下之主,可人家当上了,你服不服。人家瞧不起知识分子,还利用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也得乖乖地配合人家吗。知识分子以清高著称,我看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知识分子并不是清高,知识子往往最急于证明自己的本事,所以,往往人家给了一些权力就会拚命地干,竭尽忠诚,但人家怎样对待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往往不是很清楚,常以天真的心态想问题。刘邦是一个二流子,一批饱学之士如韩信、萧何、张良等乖乖地投靠了人家。刘邦是一个二流子,人家不藏不掖,你不是不知道,你投靠人家,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有道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知识分子刚直不阿、性格直爽、心直口快,这是很容易被别人利用的弱点。当韩信领着刘邦给他的几万兵,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时,他竟然生出要奖赏的念头,于是向刘邦请示,要求封其为假齐王。这个要求说明两点,一是韩信想要一个名分,觉得自己立下了大功,得到的太少。二是要官心里不踏实,觉得伸手要真官不太仗义,于是就要一个假官吧。人家刘邦却看透了韩信的心理。什么假齐王,我封你为真齐王。韩信于是乐得屁颠屁颠的,干得更来劲了。其实,韩信太爱面子了,他觉得自己被封为齐王是很有面子的事。其实,他不知道,这是最让刘邦反感的事。韩信要齐王只是要个虚名,可在刘邦看来,这就是野心。其实,如果韩信真的有野心的话,完全可以韬光隐晦,不露声色,慢慢积蓄力量,就凭韩信的军事才能,打败刘邦实在是绰绰有余,可是他是一个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按说,凭韩信的功劳,给个齐王当当是有资格的,不过你伸手要那就让刘邦十分不快了。从此,刘邦便不再信任韩信,把他当成眼中盯,最后一步一步地剥夺了他的权力,当他手无兵卒可用之时,就成了人家随便宰割的羔羊了。
韩信是天真的,他相信了刘邦,但刘邦却一点也不相信他,这是他的失误所在。知识分子往往以善良的眼光看人。韩信认为,自己功劳大,刘邦理应给他应有的地位和好处的。可是,对于刘邦而言,韩信功高盖主,是一个心腹大患。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凭韩信的才能,他要独立是很有条件的,凭他的才能夺取天下不是没有可能。但他还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认为刘邦封自己为大将军,得知恩图报,因此,他没有听齐人蒯通之言,自立为王。可是,刘邦从心里害怕韩信,处处抵防着韩信。碰巧出了一个钟离昧事件。尽管韩信要了钟离昧的人头,送给刘邦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可惜,人家刘邦正愁没有把柄,于是,刘邦以有人告韩信谋反为名,夺了他的兵权,贬为淮阴侯。韩信就这样轻而易举被刘邦玩弄了。
当初,韩信为成就一番大的事业,承受了一个少年的跨下之辱,显示了他的度量和远见。假如当上将军的韩信能够看清形势,收敛锋芒,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说不定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他此时已经心高气傲,当初他承受跨下之辱的精神荡然无存,他被贬之后便与刘邦闹翻,借口有病不参加刘邦举行的活动,也不向刘邦表示自己的效忠的思想。和刘邦的关系搞得越来越糟。刘邦已当上了皇帝,所到之处,人们都高呼万岁。可韩信仍从心里看不起刘邦,对刘邦冷眼相待。想想看,你与皇上过不去,你还有好果子吃。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最多能带十万,刘邦又问,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你说人家皇上是个笨蛋,自己是个奇才,那还有好吗。韩信被吕后所杀,这是刘邦夫妇达成的默契,当然他死的理由是谋反。
其实,要想致韩信于死地,理由太多了。韩信最后死于谋反,让人觉得罪名很牵强,他手握重兵最有条件谋反时都没有谋反,最后没有了一兵一卒,却要谋反了,这从逻辑上很难说得过去。其实,韩信谋反最为恰当的时机是齐人蒯通劝韩信自立门户时,但韩信没有那样做,韩信说:"汉王待我情谊深厚,我为什么要为利而忘义呢?"其实,杀一万个韩信会有一万个理由。韩信之死,除了他功高盖主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他不服刘邦。人家刘邦并没有把身边所有的人都杀光。比如萧何、陈平等,就平安地生存下来,他们论才能,未必比韩信强,可他们对刘邦俯首贴耳,言听计从,这是让人最感到舒服的。韩信反其道而行之,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了。
四、刘邦的长处
刘邦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却也敢作敢当。他当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一走了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只要他认为该干,就会去干,没那么多小心眼,也没那么多小算盘。这样大度的人,韩信自然不是对手。
实际上,韩信的错误,正在于狐疑,即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实上他一直在反与不反之间犹豫。正好刘邦对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对刘邦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既感激,也怨恨,既蔑视,又畏惧,因此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反还是不反。当然,韩信的反,是被逼出来的。刘邦不逼他,他不会反。但要说他的造反或谋反完全是诬陷,似乎也不通。从他出卖钟离一事来看,韩信似乎也不是什么靠得住的人。他能背叛钟离,怎么就不能背叛刘邦?只不过在有条件背叛时不背叛,做了人家笼中之鸟时却蠢蠢欲动,未免糊涂罢了。这其实因为韩信是英雄不是枭雄,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的狠毒程度和卑鄙程度都比不上刘邦,结果做了人家的刀下之鬼。
的确,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是容不得犹豫和狐疑的。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当机立断,干净彻底,做什么都很到位,一点也不粘糊。刘邦自己虽然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计谋,但判断力极强,也敢拍板,而且豁得出去。正是这种资质,使他多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终至以弱到强,步步走向胜利。究其所以,就在于刘邦是流氓,是流氓中的英雄,因此敢于拿生命豪赌一把。
刘邦端的称得上“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用人时真能放开手用,整人时也真能下得了手。刘邦手下,真是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毫不在乎别人说他是杂牌军、草头王。但他杀起人来也六亲不认。他曾误听谗言,以为樊哙有不臣之心,竟命令陈平去杀樊哙。
樊哙可以说是刘邦最铁的哥们儿,早年在沛县就和刘邦是朋友。陈胜起义,萧何、曹参派樊哙迎来刘邦,立为沛公。以后,樊哙追随刘邦转战南北,战功赫赫。初入咸阳,是樊哙劝刘邦秋毫无犯,还军霸上,从而树立了刘邦的威望。鸿门宴上,是樊哙挺身而出,面折项羽,从而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樊哙还是吕后的妹夫,同刘邦是连襟。这样至亲至爱的人,也说杀就杀(最后陈平并未执行命令,刘邦又身受重伤,此事不了了之),可见其狠。
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刘邦最大的优点是“知人”。这里说的知人,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人性,既知道人性中的优点,也知道人性中的弱点,这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又能孤立敌人各个击破,终于运天下于股掌之中。什么是天下?天下并非土地,而是人。所以,得天下,也就是得人,得人心。刘邦很懂这个道理。
怎样才能得人心?也就是要能知道别人心里想要什么并予以满足。韩信念念不忘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之恩,说明刘邦已得他心,也说明刘邦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自己肚子饿要吃饭,知道别人也想吃,便让出自己的饭食;自己身上冷要穿衣,知道别人也想穿,便让出自己的衣服;自己想得天下想当皇帝,知道别人也想封妻荫子耀祖光宗,便慷慨地予以封赏。这种“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钱大家赚,有财大家发”的想法和做派,在中国最是大得人心。
项羽却从来都不会替别人着想,顶多只会弄些小恩小惠,在进行权力和利益再分配时,却完全只凭一己的好恶,卖弄自己的权威。他把原来的燕王韩广贬到辽东,把原来的赵王赵歇打发到代国,对于韩王韩成,竟然因为其谋士张良曾帮助过刘邦的缘故,先是不让他“之国”(到封地去),继而又降为侯爵,最后予以谋杀(实在小心眼儿),终于把韩成的智囊张良逼入汉营,和他作对到底(事实上刘邦东进反楚,是张良鼓动的;反楚的同盟军黥布、彭越,也是张良替刘邦联络的)。刘邦入关灭秦,功居首位,即便不能如约封为关中王,至少也该把刘邦的家乡封给他,或封得离家乡近一点,以慰藉这支人马的思乡之情。项羽自己一门心思要衣锦还乡,应该知道别人也有同样的念头(事实上刘邦的将士“日夜而望归”)。然而他不。也许是出于对刘邦先入关中的嫉恨,嫉恨他抢了自己的镜头,竟然把刘邦打发到当时视为蛮荒之地的汉中,以至于刘邦一天都不愿意在那里呆下去(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是“安能郁郁久居于此乎”),终于引兵东讨。从他一进咸阳宫就发呆不想走来看,刘邦原本也不是很有野心的人。如果当时项羽给刘邦一块肥肉,没准后来的事情就是另一个样子。至少是,谁要鼓动刘邦反楚,总不太容易,而已然回乡的士兵也很难再让他们重返战场。(张良就看到了这一点:“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但是项羽偏不让刘邦吃饱,这就逼得刘邦非吃了他不可。
不能替别人着想的人,其实对自己也缺乏体验;而能够以己度人的人,也多半有自知之明。刘邦确实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百无一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用计没有谋略,打仗没有武力。因此他把这些事情都放手交给别人去做,自己只做两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拍板。这样不但避免了自己的短处,也调动了别人的积极性,一举两得。加上他明是非,识好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勇于纠正自己错误,又能容忍别人的过失,不拘一格用人才,也使得别人心甘情愿为他所用,从而在身边集结起一群英雄豪杰,并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比如樊哙有勇,张良有谋,韩信会将兵,萧何会治国,简直就是一个优化组合。结果他这个老板当得非常潇洒,也非常成功。项羽不懂得这个道理,自恃天下英雄第一,什么都自己来,反倒吃力不讨好,变成光棍一条。
项羽不知人,也不自知。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所长,哪些是自己所短,当然也不肯认错。直到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还说是天要亡他,他自己什么错都没有,真是“死不认错”。刘邦则不同。刘邦也犯错误,而且犯判断错误和战略错误,但他肯认错,也肯改。公元前200年,刘邦对形势和军情作出错误判断(实则中匈奴诱兵之计),不听娄敬的极力劝阻,亲自带兵挺进;深入敌方腹地,结果被匈奴围困在白登(白登是平城附近的一个小城。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此役又称“白登之围”或“平城之围”),幸亏用陈平密计(其计不详)才能脱离危险。刘邦班师回到广武(今山西省代县西南阳明堡镇),立即释放关押在那里的娄敬,向他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并封娄敬两千户,升关内侯。
这样的度量,项羽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