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狗不如地活着——为什么中国人都活着那么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24:15
猪狗不如地活着——为什么中国人都活着那么累?
很高兴大家对我的关心,这是第三篇经济随笔,本来想说像猪狗一样活着,但我养过狗也曾喂过猪,觉得如果主人好的话,它们似乎过得还不错,所以想了一下把标题定为“猪狗不如地活着”。
其实我所写的就是学经济以来,用经济学思维来思考人生和社会现象的体会罢了。文章学术性不强,但没有点经济学知识的也不一定能完全看明白,所以应该比较适合初学经济学的学生看看,至于大多专家学者可能看了以后会直摇头(我们不要去管他们)。有些跟帖的说我可能要火,我说应该不会,我终归就是个教书匠,这个定位早已经注定了,充其量就是一个有着灵魂的教书匠而已。不喜欢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下边学生无动于衷,只有与学生分享经济学知识,有眼神的交流、精神的互动、思维的活跃,我才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教书匠不是上课的机器。
好了,闲话不谈,让我们回到今天这个主题:“为什么中国人活着都那么累?”。这个现象,我想不需要在这里罗列事实来证明,大家应该都看得到。下面我尝试着用经济学的逻辑给众位分析一下如何?学过西方经济学的都知道经济学里的基本假定:资源是稀缺的,而人是理性人。正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人们会通过理性的判断来最优化资源配置——也即做出选择。在这里暗含了一个基本的假定,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时间资源是稀缺的,人活着就面临无数的选择,你必须做出自己理性判断,选择合理配置你所拥有的资源。但是作为中国人,你有很多选择权吗?你从出生,上幼稚园,上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走入社会,进入单位,娶妻生子,直至终老一生,有太多是无法选择,或者被动选择的结果。没有主动选择的人生,你过着社会赋予你而你却不想要的生活,怎能不累呢?(90后为什么那么喜欢彰显个性,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很少能自己做出选择,其中很多人甚至毕业找工作都要靠关系,你以为他们想吗?那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其实他们比70后、80后更希望依赖自己)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活着那么累”的主要原因是“人生被动选择”的结果。下面来谈谈这个“人生被动选择”的结果是什么?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我们到底不知不觉被动地选择了什么?对于出生,我们跟外国人一样都无从选择,这个就不谈了,主要说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的事情。首先是读书期间:小学时候被动选择的目标是重点中学;上了重点中学以后被动选择的目标是名牌大学;上了名牌大学以后被动选择的目标是出国(在此中国游戏GAME OVER,当然如果留学回国GO ON,据说海外归来的很多适应不了会跳楼)或者就业到一个好的单位;如果不能进一个好单位,那么被动选择的结果是继续读研究生直到博士。(在以上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课程大多是被动选择的,就算选修课也多少是被动的选择,尤其是英语被动选择了10几年,四六级都过了,也还是处于低级水平)然后是工作期间:走出校园,我们离开宿舍,被动的选择是必须马上就业;就业以后的被动选择就是要透支几十年来购买的房子和车子;有了按揭的房子,你的被动选择是成家和培育下一代。(如果你是个彻底的理性人,那么你会发现在中国养育下一代是最不划算的事情。养个孩子,成本高得吓人,而自个的养老也不可能靠孩子。从收益和成本的角度考虑,只赔不赚。于是这个社会上彻底的理性人导致了“虐童”事件——被动的理性选择,最近新闻常有报道,并且还不只一两件这样的事情。考虑到养孩子太不划算,怕父母都不生养小孩导致灭种的风险,外国政府是极尽所能补贴生养小孩的父母。当然考虑到我国国情,中华民族不会有灭种的危险,我们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最后是退休以后:你面临的是已经为工作牺牲掉的多种职业病的躯体,你被动的选择锻炼来维持自己多活几年,跟政府较劲再多领几年退休金。
以上分析的结果,不难发现,中国人被动选择的结果或者目标都是短期性的和物质性的。就是选择的被动性、短期性和物质性决定了这个时代的茫然、浮躁和无奈。我想起了马克思曾经批判的“拜物教”,现实社会中追逐的金钱、资本、权利无疑都是“拜物教”的表现形式。而我们信奉马克思唯物主义长大的几代中国人,却落入了“拜物教”的怪圈。这不能不让我们引起反思,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可不是让我们信奉“拜物教”啊!鄙人能力有限,暂不去分析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拜物教”的区别,留给大家做课后作业吧。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民族忙于追求物质,并被物质所左右,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我们还是清醒一点,不要去奢望什么世界强国,追日超美了。该是好好冷静的时候,该是好好反省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到底需要什么的时候了。就是因为整天被动地忙于表面的物质追求,我们缺失的东西太多了。没有时间去思考真正的人生,没有精力去继承前人的精髓,更没有找到钥匙去打开精神世界之门,童年的梦已离我们远去(今日无梦是QQ上的心情),无止境的物质追求给我们带来的只有恐惧和麻木。我们是人,不是动物,更不是宠物,经济学从来不信奉“丛林法则”,人类的精神和信仰应该是维护市场经济的基石。
后续:如果顶贴多的话,我续写下一篇,用经济学的方式解说中国信仰问题《终极战争——信仰之战》。
第一篇《高考+英语+就业+供房+娶妻+养子+医保=被动地走进坟墓》链接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29431-1-1.html
第二篇《外国的月亮它怎么就比中国的圆?——出口与内销价格差异原因分析》
链接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0893&page=1&fromuid=121038
我还是回一下贴吧!首先,我要工作,不可能都在线上,也不可能都回答大家的问题,除非我手下有秘书。但我是个教书匠,所以我没有秘书。
上课我是不会讲这些观点的,我会让他们知道现实的残酷,但是告诉他们要乐观地对待。学生问我:老师我怎么总看你这样乐观,上课时候总那么开心呢?我回答:因为我不想把不开心的事情带到课堂,这也是职业道德,我要把最好的一面给你们。
这篇只是个引子,关键在于下篇信仰之战,信仰的战争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并且到了今日不断扩大。人活着为信仰而战,国家存在也是为信仰而战,只是我们大家很少看到罢了。
中国人活着没有多少信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也承认观点有些偏激,也多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你们来顶贴,形成互动。
很高兴大家批评我的观点,批评的人很多都是坚强的人,你们也都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大家也在思考问题,在反思,这样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