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28:55
1
陈叔同(训愿)先生生于1911年9月14日,慈溪(余姚)官桥人,系陈布雷之八弟。1924年就读宁波慈湖中学,早年留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曾深入东南亚前线采访,撰写了不少独特的新闻报道。曾任中央社记者、昆明分社主任、总社采访部主任。1949年移居台湾,任台湾<新生报>南部版主任、「总统府」秘书、<新生报>社长、台湾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等职。2004年12月13日病逝于美国。
二OO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月至三十一日,美籍华人陈叔同先生以九一岁高龄,率陈家子弟十五人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台湾千里迢迢返回家乡宁波寻根问祖,拜祭祖先在天之灵;探亲访故,与阔别半个世纪上海、杭州、宁波亲友团聚一堂,感受祖国亲人乡人的深情厚谊。
陈叔同先生一生依靠薪资收入生活,平素他和夫人周痕静女士克勤克俭、精打细算。目睹母校慈湖中学百年变迁后萌发捐资意向,设立《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基金》,专门用于奖励母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这次捐赠的十万美元奖学金凝聚着陈先生和夫人及家人热爱故里、关心教育、心系学子的拳拳深情,感人至深。
如酒乡情陈越醇
2001年12月30日,91岁的陈叔同率陈家弟子15人回浙江慈溪官桥寻根问祖。
民国政坛名人陈布雷先生目前在世的唯一兄弟、美籍华人陈叔同(训愿)先生以九一岁高龄,率陈家子弟十五人於二OO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月至三十一日,分别自美国、德国、台湾来到家乡宁波寻根问祖,拜祭祖先在天之灵;探亲访故,感受乡人深情厚谊。陈叔同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曾任中央社记者、昆明分社主任、总社采访部主任、台湾<新生报>南部版主任、「总统府」秘书、<新生报>社长、台湾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团组中有:陈叔同先生两个美国籍儿子陈迹、陈道博士,一个德国籍媳妇及两个孙子、孙女;还有他的胞兄陈叔兑(训悆)先生的四个子女及其眷属:陈迪、陈选、陈通、陈明真(女)博士和他们的子女,他们大都在美国和德国工作生活;陈布雷先生的四弟陈叔谅(训慈)先生的儿子陈思佛夫妇也从杭州赶来团聚;陈叔同先生在宁波的亲属陈叔谅先生的女儿陈绚文夫妇及子女;陈布雷先生的五妹陈若希的女儿翁汶英夫妇及家人;陈布雷先生的堂兄、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宁波辛亥革命领袖人物陈妃怀(训正)先生的孙女陈明楞等在宁波一起欢聚宴请接待。我尽乡人之谊,全程陪同了陈叔同一行。
十二月三十日,碧空蓝天,阳光明媚。陈叔同先生一行兴致勃勃专程赴老家慈溪官桥(现属馀姚)访问并拜祭其父母在天之灵,受到村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在村口参观了由布雷先生捐资建造的鸡山学堂,又到古老的官桥上大树下留影,真是流连忘返。他们来到了陈氏故居,这座古色古香的清代大宅院式建筑,虽已破落和年久失修,然原形古貌依然如旧。在这里度过了十八年岁月的陈叔同兴奋地离开了他的轮椅,迈著蹒跚的步履在屋前屋後、院内院外细细观察,久久端详,追忆他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一幕幕难忘的往事。其激动之情感染了每一位陈家子弟和在场的乡人。
虽已到了中午时分,他们还赶到村子东边的东山脚下王家桥前,在陈叔同先生父亲陈依仁墓前,虔诚祭拜瞻仰。
匆匆用完中饭,他们参观了位於古镇慈城的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慈湖中学。慈湖中学是陈叔同先生读过高小、初中,奠定学问基础的地方,也是一所名校,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慈湖中学正南面临一万多平方米的慈湖,湖中长堤上筑有「师古亭」(照片见封里),正是陈叔同先生常常在梦中回萦、久久难忘的地方,他们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留下了一张张醉人的照片,以解多年来对家乡的思念之苦。应陈先生的要求,他们又参观了他小时候常去的慈城保黎医院,该医院陈布雷先生也捐资过,现已修茸一新。
陈先生一行还去了具有七千年历史的馀姚河姆渡参观,并乘车参观了繁华的宁波市容。其他家人还游览了天一阁秦氏支祠和溪口蒋氏故居,并在市区购物观光。因陈叔同先生年迈体弱和患有感冒,未能一起前往参观购物。
陈叔同先生和家人在甬时间虽短,但所见所闻使他们感触很深,特别是当地政府已将他们的祖屋作为古建筑的代表予以保护维修,并作为名人故居供游人参观,对此他们表示满意。他们的第二、三代,大多还是第一次来宁波,对家乡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成就以及家乡的山水美景、古迹名胜深表赞叹,表示以後还要再来。陈叔同先生兴奋之馀,还为我题写了「周陈两家本属戚谊世交,此行圆满完成衷心致谢」的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