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笔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5:12:45
就王羲之的笔法及学习十七帖的基本问题简单归纳一下:
东晋时期,新的书体今草,行书,楷书,就是在王羲之笔下确立的。成就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决定因素,是王羲之的特殊时代。笔法与书体是相辅相成的,解散隶体而后的亦隶亦草亦行亦楷的过渡性书体,就是王羲之笔法的基础。从笔法概念上说,也就是中锋用笔而外,加入了侧锋笔法的运用,行笔之际,中锋侧锋交互运用,达到了自然的极致。
历来,说到学习书法,人人都说是学二王,但都不得其门而入,所谓“雷同姑妄说宗王”。事实也是,王羲之而后,善书者只能得王羲之的某一个方面,或某种书体的体式上,或某种用笔的精神上。而要做到如何接近,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王羲之的用笔,神龙变化,不可端倪。相对于模仿追踪其他书家,情形则完全不同。尤其是宋以下书帖,善模仿者常常可以乱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书体,比较容易掌握其结字行笔的规律。
我听过有人说,一看到今天的书坛清一色的二王书法,就令人生厌!其实,今天的书坛哪里有二王?哪怕有个二王的影子也好啊。说这话的人,是完全不知道王羲之的真正概念。
还有人说,学十七帖的刻本,如能参考王字的钩摹本,或孙过庭的书谱,才能有成效。这话当然没错,但是,如能说出对于今天一般学书者,如何学习刻本,又如何学习钩摹本,才是更重要的。王羲之的墨迹本,钩摹本已经摆在那一千多年了,谁不想学,学的人难道还少吗?又有谁学到了什么?所以说,问题并不在这里。今天说参考墨迹本,钩摹本的人,有很多人还没有领会这两种本子对于学书者的真实含义。如果你要怀疑我的说法,那么,你就看一看,说这些话的人,他的笔下有没有一丝一毫王羲之钩摹本的影子?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两个原因,一是这话听起来没错,二是人云亦云。自己能否做到,这王字到底应该怎样去学,恐怕没怎么想过,或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应该坚持一种科学的方法,老实的态度,认真的精神,说学王羲之,就要刨根问底,追本溯源,把问题弄清楚。
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我才让初学者先不要在所谓用笔上花费无谓的时间与精力,只管踏踏实实地一笔一笔地去写十七帖,所谓“写”就是了,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太漫长太漫长的过程。学草书,是一个人书写技能修养素质的综合运用,只要你不急于求成,只要你同时还在学习着楷书或其他的什么书体,只要你的修养水准还在不断提升,经过慢慢的涵养,终有出成就的一天。而学习方法得当与否,一可以决定进步速度,二可以升华书写的境界

展读此帖,古雅淳厚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陶醉。
首先要看的是每个字每一笔的“下笔处”,这很重要。其次是笔锋运行的来龙去脉及其“笔势”,关于笔势的概念,仍以蔡邕的“九势”为最早,所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后有卫恒之“四体书势”,所谓“竭愚思以赞其美......冀以存古人之象焉”。其中之“势”,仍以形势为指归。曰“形势”,曰“势”,曰“笔势”,讲的都是一种动态,而非一般意义的形态的概念。动态是事物运行所恃有的力度以及所展示的力的运行的方向。这里实在不能更多来谈“笔势”的概念,只是提示一下。讲到“笔势”,就要求所有的点画,每一笔,都要是活的,有动感的,先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每一笔的转折处,决不可拖过,也不可一带而过,或另起笔,或扎扎实实的“折”过,马虎不得。我起一个新名词,就叫做“宁折勿转”。第四行的“彼”字的末笔,是一捺笔,近于章草书的捺笔。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要“察之者尚精”。希望审视这一帖的网友,能有一些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