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能培养大师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23:28:08
来源:www.infzm.com

"人们普遍质疑在大学的重点建设热潮中,只见大楼起,不见大师出。殊不知梅贻琦的大学有大师,所指是要聘请好的师资,而从未赋予大学以培养大师的责任"

“大学与大师”,已成流行小说的题目,讨论这样的议题,难免流俗。不过,本篇立意并非谈论大学如何培养大师或为何还没有培养出大师,反而想深究一下大学怎么会与大师扯上关系以及如何扯上关系,其中有多少误解和扭曲。

将大学与大师联系到一起,肇始者应是梅贻琦。1931年底,他由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回国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为了强调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仿孟子故国说,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说当时未必引起广泛反响,而近年来却反复征引,到处流传,作为大学教育今不如昔的铁证。可是不知不觉间,意思有了不小的改变。人们普遍质疑在大学的重点建设热潮中,只见大楼起,不见大师出。殊不知梅贻琦的大学有大师,所指是要聘请好的师资,而从未赋予大学以培养大师的责任。在梅贻琦说那番话的时代,大学不要说培养大师,连能否出真学问,在堪称大师的章太炎等人看来,也还大成问题。学问之事,在野则盛,在朝则衰,而近代中国的大学,官办(国立省立)者无非庙堂之学,私立者大行妾侍之道。况且大学不过是人生中的学习阶段,即使拿到博士学位(民国时期还没有),至多只是奠定基础,就算潜质优越,前程无限,距离大师也还相当遥远。所以梅贻琦自己说办大学的两个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这是合情合理之论。若提出要培养大师,便成妄言。

此说从梅贻琦长校的清华大学本身就能找到见证。清华开办国学研究院,从全国各处招收来的学生大都已经学有所成,相对于刚刚升大的清华本科生,功力不止深了一层,又得到几位名师的亲炙,足以成家者甚多,帮助清华大学一举摘掉无学的恶名。可是不要说毕业之际,就算功成名就之时,其中有哪一位敢以大师自居?国学院出身的姜亮夫就承认,直到晚年,他还是不懂陈寅恪当年所讲的内容。后来陈寅恪继续任教于清华大学的历史、国文两系,其在历史系开设的课程,因为程度太深,学生难以承受,不得不一再降低难度。让大学培养大师,多少有些天方夜谭的味道。时下一些名校的大师班,以及虽然没有贴上标签,却宣称以培养大师为宗旨的种种宏伟计划,若非自欺欺人,就是愚不可及,或是别有所图。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口是心非,图的当然还是名利与权势。

换一角度看,清华国学院所请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虽然各有长短,当时已被公认为大师。在近代中国,如果这几位不能当之无愧,可以候选的也就屈指可数。梅贻琦敢于宣称大学要有大师,显然与他们响亮的名头不无关系。其余包括首席国立北京大学在内,都缺少如此充沛的底气。不过他们都没有大学的学历,也很难说是由大学培养的。梁启超只读过学海堂和万木草堂;王国维海内外的学历也很低;陈寅恪读过欧美多家名校却不取文凭,甚至没有注册,且从不称引师说。陈寅恪以朱熹为楷模,可以取珠还椟,不能数典忘祖。梁启超、王国维等过世后,清华国学院拟聘的几位大家,如章太炎、柳诒徵等,也都不是大学出身。而拿不到全美最容易拿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的胡适,被认为是有资格的受聘者,他敢于就任北京大学教授,而婉拒清华国学院导师的礼聘,不无自知之明。

进一步追究,即使是有大师的一方面,梅贻琦长校时的清华大学也不无可议。几位导师中硕果仅存的陈寅恪(赵元任和李济相继离校),因主持系务的蒋廷黻主张社会科学化的新史学,力挺雷海宗,实际上逐渐被边缘化。为他撑住台子的似乎并非清华的德政,而是他本人的学术声名和人脉关系。至于雷海宗,如今也有被捧为大师之势,毕竟略逊不止一筹。其对学生的影响,层级越低则越大,待到进入高深研究阶段,则不免褪色。抗战时期清华和北大、南开组成西南联大,如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艰难困苦中培养大师的典范。可是从钱锺书《围城》所描写的三闾大学的各色人等着,至少他的眼中这里不仅没有大师,良师也为数不多。而且他本人的遭遇即显示,潜在的大师在清华同样不能被预测和善待。钱锺书是否是大师,或许还有争议;但是,如果连他能否成为大师也未可预料,清华又如何能够自产自销“大师”?又如何当得起“大学要有大师”这样的理念呢?

大学未必能够造就大师,大师或许可以成就大学。如此解读,虽不中,亦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