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世龙:安徽大学吴宗友副教授掩盖风水本来面目误导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8:50

      据安徽法制报报道: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吴宗友副教授申请开设并讲授堪舆学选修课,据说是要借助大学这个平台,还中国传统文化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然而按记者的报道,这位副教授的作为,恰恰是在的掩盖风水的本来面目。见下引文:

      “吴老师说,关于‘风水’一词,最早出于晋人郭璞著的《葬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这一定义明确揭示了‘风水’,其实是古人有目的地改造自然,以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一种活动。是古人在处理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依靠自身经验长期积累出来的一系列营造村落、城镇规划的手段和技术。吴老师认为这其中蕴含的一些积极意义,仍然是我们今天建设城市、规划环境、选择居住时绕不开的理念。”

      须知在这部假托郭璞著的《葬书》中讲的并不是营造村落、城镇规划的手段和技术,而是如何把死人埋在那种能聚集“生气”的地方,使后人就能得到“鬼福”,其书名就已表明他的性质是为安葬死人的;而正因为风水的这种作用,所以会有南京墓穴售价超过闹市住宅价格,也是中新社报道的(2006-03-31 17:20:11)我想吴副教授如果把《葬书》的全文给同学们看过,或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现实,原来对风水持否定态度的吴同学恐怕不至于改变态度。       下面是《葬书》全文,不知吴副教授从哪里找出了“我们今天建设城市、规划环境、选择居住时绕不开的理念”。
葬书 东晋  郭璞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盛而应,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枯燥者,宜深。故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地势原脉,山势以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侯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为万金。经曰:行止气蓄,化生万物。
为土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而终。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行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夫重冈叠阜,群陇众支,当择起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背情,所不葬也。夫陇欲峙于地上,支欲伏于地中,支陇之止,平夷如掌。故经云:支葬其巅,陇葬其麓,卜支如首,卜陇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土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齐,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莺,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侵,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上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
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巅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水,开府建国。势如莺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形如负扆,有陇中峙,法葬其止。
王侯崛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罔还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昏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偕。形如仰刃,凶祸伏逃。马驰莺舞,凤飞腾蛇,委蛇鼋鼍鳖龟,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腾蛇凶危,形如百动,葬皆非宜,四应前接,法同忌之。
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委婉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行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砂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顺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紧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储而后泄,浑浑悠悠顾我欲流。
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流水,虏王灭侯。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干如穴粟,湿如?肉,水泉砂碟,皆为凶宅。
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有六凶。藏神合朔,神遁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巧,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 五凶,变应怪异为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经曰:势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自灭亡。耳至侯王,唇死其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凹,必后世昌。伤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祸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应速也。(取自大有小筑-古典文化专门站)        对此事,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另有报道比较详细。也转发于后以备研究。     设“堪舆学”选修课 “风水学”首登安徽高校讲坛
2007-02-08 12:08:22

  安徽新闻网2月8日电 安徽商报消息,一直被视为迷信的“风水”,首次登上了我省高校的讲坛。记者日前获悉,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就给三年级的同学新设了一门选修课——“堪舆学”,“堪舆”就是民间俗称的“风水”。这“风水学”究竟讲授什么内容?是宣扬迷信还是推崇科学?高校为什么要开设这样的课程?

  欲“还传统文化本来面目”

  “现在,人们对于‘风水’的偏见和误解太深,我想应该借助大学这个平台,教学生用科学眼光看待,还中国传统文化真实面目。”

  问及为何要在大学开设“堪舆学”选修课,安大社会学系一位老师表示,教授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想让人们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用其中的科学道理为今天的现实生活服务。

  他介绍,“风水”一词最早出于晋人郭璞著的《葬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一定义明确揭示了“风水”,其实是古人有目的地改造自然,以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一种活动,是古人在处理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依靠自身经验长期积累出来的一系列营造村落、城镇规划的手段和技术。而这其中蕴含的一些积极意义,仍然是我们今天建设城市、规划环境、选择居住时绕不开的理念。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起到特殊的作用。但其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限于古人的认知水平和手段欠缺,和一部分的别有用心的做法,“风水”也衍生出了一些“凶、吉”等迷信观点,这种做法是要批判的,开“堪舆学”课,目的也正在于此。

  “风水”选修课受学生欢迎

  正如这位老师当初所预料的,“风水”课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据了解,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每学期都超过了60人。该校一位选修过此课程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她就非常喜欢“堪舆学”课。“我觉得授课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讲课内容也丰富生动。至少通过这门课程,我知道了‘风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介绍,老师在讲授风水学时,通常会综合历史学、道家学说、儒家学说、古典文学理论等相关知识,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的对比等,结合五行、八卦等传统学说,用浅显言语阐述晦涩古文,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后,让学生更容易掌握“风水”的内容。李同学说:选修这门课,当时完全是怀着好奇的心理,选修后才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能简单地用“yes”或“no”来回答。选修这门课使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也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而吴同学开始选修这门课时,是出于对“风水”的否定,听了课之后,则改变了他原先对此所持有的怀疑态度。“老师还从批判的角度教会我们正确认识风水,不要被事物表象所迷惑。“这门课并不是教授我们如何去看‘风水’、用‘风水’,而是要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对待,不可走上迷信歧途。”

  -专家观点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邦虎:

  “风水课程”应看其核心思想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邦虎教授认为,一门课程开设的利弊,要看其核心思想。“堪舆学”最早是南京大学开的,安大社会学系老师开设的“堪舆学”选修课,目的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部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理解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然,也有一些人利用‘风水术’从事一些迷信活动,造成了恶劣影响。我们应当辩证地批判吸收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有其正确合理的部分。”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王光照:

  客观介绍风水学应无可厚非

  “安徽大学社会学开设这样的课程,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王光照研究员表示,“堪舆”等学术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它受限于当时人民的文明程度、历史文化生成条件、认知手段等诸多因素。因此,我们不应简单地用今天的历史视角去肯定或者否定它。谈到“风水”,王光照研究员认为,从目前文化、社会、历史等各个层面上来看,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过去的那种绝对地否定或者肯定某一事物的观点也不够全面。向在校学生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大学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同时,教师在教授这些知识时,还应做适当的引导。

  -新闻链接

  国内外高校的“风水热”

  东南大学1996年在国内就率先开设了“建筑风水”课程,由物理系教授李仕澄开讲《周易文化基础》,广受学生欢迎。而在国外,美国早在1976年就有了风水学专业的博士;日本2000多所高校中有110多所大学开设了风水课程。

  不过,引发国内学界关于“风水到底是国粹还是迷信”争论的,是南京大学“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事件”。有媒体报道:2005年,南京大学就曾办过“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每个学员的收费是5800元,培训班的合格者将获“建筑风水文化执行官(师)”。此举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让“风水课程能否进校园”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方明松、武静、陈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