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难点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9:05

2010年高考历史难点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

 

1.要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各民族的文化和对祖国历史的贡献。我国各族人民都创造了自己特殊的文化和历史,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都应得到肯定和尊重。
    2.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些战争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3.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现象。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4.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5. 要高度重视和认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它关系到国家治乱、社会进退、民族兴衰。

 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各族人民的长期友好交往    B.民族迁徙    C.婚姻关系    D.民族战争

10~13世纪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与3~6世纪民族大融合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为
    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B.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C.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D.内地边境地区经济交流频繁
  根据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下列概括表述,最佳的一项是
    A.民族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文化的交流    B.民族之间互学优点,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C.各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D.迁移、杂居、共处、互通婚姻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许多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设置丞相职位,反映了少数民族的     ①汉化②封建化③奴化④接受汉族先进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A.突厥 B.回纥 C.黑水靺鞨 D.吐蕃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和巩固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前期面临哪几方面的民族问题?
    (2)评述清政府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1)满清贵族与汉族人民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矛盾。
    (2)清入关后一方面镇压汉人的反清斗争,另一方面学习采用汉族的经济政治制度,沿用明朝的内阁制,采用奖励垦荒的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满洲民族封建化,建立起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清政府武装平定了噶尔丹、大小和卓等少数民族上层贵族分裂势力的叛乱;改革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加强对东北、西北、西藏、台湾地区有效管辖。这些措施开发了边疆地区,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清朝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清进行了大规模的反侵斗争,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推行闭关政策,虽对西方入侵有一定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导致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中学西传西学东渐的历史反差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的原理,在认识和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时要和我国各阶段的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相联系。
    2.要一分为二地全面地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既要看到它的历史辉煌和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又要看到其自身的不足。科技结构自身缺陷制约着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我国古代科技存在着先天不足。如,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大多是实践中的一种经验与总结,或者是一种推算;中国古代科技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中国古代许多科技成果往往和封建迷信连在一起。
    3.要突破思维定势,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长期以来,多认为中国科技落后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或者是近百年的事情,其实,我国在明朝中后期就逐渐开始落后于西方。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 在比较中发现差别,在比较中发现优劣。认识和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时要注意和西方科技成果相比较。
    6.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个国家、民族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是不断转化的。如,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在步入世界近代时,都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而在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将会奋起直追,赶超世界强国,重现古代文化的辉煌。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公元3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
    材料2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材料3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实为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李约瑟
    回答:
    1)举出313世纪之间,中国不同领域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三例(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除外)。
    2)概括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为什么明清时期我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4)与中国相比,16世纪后产生的欧洲科学有哪些特点?

1)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第七位,早于外国近一千年;唐代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郭守敬主持编写《授时历》,比西方早300
    (2)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火药及火药武器成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有力武器;指南针为欧洲人探寻新航路,开辟殖民地提供了条件。总之,这三大发明是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重要力量。
    3)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缺乏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八股取士使学子埋首经书,而不去钻研学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也不利于近代科学的诞生。
    4)重视对自然现象和未知世界的探索;涌现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家;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突出进展。
   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从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宋元时期,科学文化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
    2)从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正统地位的?
    3)试分别分析出现中学西传西学东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1)北宋时,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到了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技术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从16世纪后期起,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影响中国的文化。之后,这种势头衰落下去。到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同封建主义展开了正面交锋;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
    3)主要原因:
    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居领先地位,西方落后于中国,形成了中学西传现象。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西方近代科学产生,而中国的传统科技在专制主义统治下,却停滞不前,我国的科技已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19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一步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答案: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明清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著作,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从公元一千年前后到十六世纪后期,我国下列文化现象在世界上地位反差最大的是
    A.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    C.哲学思想    D.宗教文化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自16世纪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科学技术明显的落伍了。

    1.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③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2.明清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开始逐渐落后是在
    A.明朝中后期 B.清朝前期    C.鸦片战争以后 D.近百年以来
    4.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承古萌新”,下列哪项不能说是其“新”的本质
    A.科学技术,集大成,总结性    B.文学艺术,戏剧小说成主流,平民性
    C.思想哲学,反封建启蒙,民主性    D.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传入,新颖性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思想的发展过程。据此回答5~7题。
    5.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认为国家富强就可以改变一切    B.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C.其多数是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D.其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地主
    6.《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全盘否定中国的文化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据此回答。
    (1)请结合16~18世纪中国的社会情况,简要评述李约瑟对中国文化的论断。
    (2)西方的“现代科学”是怎样兴起的?

(1)评述:李约瑟的观点是正确的。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在明朝出现了《本草纲目》等总结性著作,但没有突破传统科学技术的范畴,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
    (2)试题中的现代科学,即近代自然科学,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深入发展而兴起的。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文艺复兴时期,数学、物理学等领域都取得突出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