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女性50强:梅林达 盖茨位列榜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26:42
商界女性50强:梅林达•盖茨位列榜首
 2006年10月一个炎热的星期天,全世界最富有的一对慈善家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梅林达•盖茨(Melinda Gates)站在尼日利亚阿布加市(Abuja)郊外的一片木薯地上,向正在收获木薯的农民询问如何让这种微苦的根茎植物变得好吃一点。木薯是许多非洲人的主食,但缺乏维生素,并含有天然形态的氰化物。

几个技术问题问过后,答案揭晓了: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木薯粉、木薯面包和木薯饼干。梅林达•盖茨尝了一下,很有技巧地询问面包师:“你觉得味道如何?”

一个同事这样描述梅林达:“她随时准备摞起袖子,亲自体验现实世界的酸甜苦辣。”

不惜长途跋涉去考察全球存在的健康问题是42岁的梅林达在慈善事业翻开新篇章之际成为强势人物的原因之一。作为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共同创立者,她是个空中飞人,从博茨瓦纳到孟加拉国都能看到她参与慈善项目的身影。她端庄高雅的举止冲淡了丈夫狂妄自大的IT巨头形像,使外界更能认可夫妇俩力求消除健康领域不平等现象的宏图大志。

基金会现有慈善基金319亿美元,投资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还答应捐赠300亿美元,主要为艾滋病、肺结核、疟疾、海外儿童疾病以及美国本土的教育和无家可归者提供一系列战略性的慈善援助。比尔•盖茨在建立软件帝国的过程中颇有些目中无人的举止,让不少人起初对基金会心存怀疑,但梅林达以谦和的态度帮助丈夫捐出大量财富,最终赢得他们的支持。

2006年8月,在多伦多举行的第1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XVI International AIDS Conference)上,梅林达和丈夫并肩走上演讲台,并说: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许多科学家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相对而言,“比尔和我都只是新战士”。当其他演讲者受到激进主义者的冷嘲热讽时,盖茨夫妇却得到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盖茨夫妇在讨论这次大会演讲稿内容时,就下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决心,梅林达•盖茨将致力于艾滋病防治的科学领域,而比尔•盖茨将致力于其女性健康领域,因为现在全球范围艾滋病新病例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妇女身上。梅林达将负责资助艾滋病防治的各类科研项目,以期开发出一种长期疫苗,以及预防药片和杀菌膏等短期手段,便于女性在对方不愿使用避孕套时防止艾滋病感染。与此同时,比尔•盖茨发表了一份女权宣言,用以宣传女性艾滋病防护措施:“无论她身处何地、身份和职业如何,女性在拯救自己生命时,永远不需要征得男人的允许。”

“这简直就是天籁之音。”纽约一家非营利机构国际妇女健康联合会(International Women‘s Health Coalition)的主席爱德莉恩•杰曼(Adrienne Germain) 说道。不过,杰曼女士有些失望,因为盖茨夫妇并未在大会上宣布进一步增加现有1.25亿美元的杀菌药物基金--这也证明:捐助数额越大,人们的期望值越会水涨船高。(基金会不倾向于全额提供研究资金,而希望吸引合作者共同资助该项目。)

虚心求教

科学界持怀疑观点的人长期以来对盖茨夫妇能否高效运作基金表示质疑,但随着基金会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及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开始对相关项目展开资助,基金会开始赢得他们的支持。

梅林达•盖茨在科学方面的钻研、向专家征求意见的态度以及对科学的尊重成为这种观念转变的关键因素。

“她问的问题都很到位,”世界卫生组织一名致力于天花和脑髓灰质炎防治的专家戴维•赫曼(David Heymann)说,“和人打交道总是那么谦恭有礼。”

梅林达在衣着上也很 素,经常穿着蓝色工作衫、休闲裤或长裙。这种形像与她所从事事业的严肃性很相称。

梅林达在印度的艾滋病防治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盖茨夫妇在那里捐款2.58亿美元防止艾滋病扩散,为妓女建立拥有医疗设施的社区中心,为长途卡车司机(另一类艾滋病高发人群)设立连锁诊所等。起初,盖茨夫妇的慈善事业引起印度政府和媒体的关注及怀疑。印度政府对比尔•盖茨引用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预测的艾滋病数据嗤之以鼻;媒体质疑比尔•盖茨的慈善捐款是否只是别有用心的商业宣传。

这时,梅林达•盖茨精心安排了一次对印度的访问,不但平息了不少怀疑的声音,也为基金会的慈善工作赢得更多信任。她身披金盏花环,与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女子握手交谈,称赞她们在防止艾滋病和保护自己孩子方面作出的努力。她告诉《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自己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供养自己上大学也是颇感吃力,并表示她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关于印度的事情,因为“他们应该了解世界上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及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

梅林达在出嫁前原名梅林达•安•弗兰奇(Melinda Ann French),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她就读于一家天主教女子学校乌尔苏拉学院(Ursuline Academy),学校的校训是“Serviam”,意思是“谦恭为仆”。她称赞老师苏珊•鲍尔(Susan Bauer)启蒙了自己在数学上的天份。乌尔苏拉学院和其他熟悉梅林达的人都不愿多作评论,以尊重她的个人隐私。

在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她用五年时间完成文学学士(B.A.)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连读课程,获得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并在IBM公司实习两次。她所在商学院的一位教授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说,一天他在批改管理课考卷时,有份卷子引起他的注意。

“这份卷子的答案比我自己准备的还好,”他说,“所以我开始使用梅林达的答卷作为标准答案。”他说,当初真该把她留下来。

1987年梅林达•盖茨获得MBA学位,开始了自己的另一条职业生涯道路。她被微软公司(Microsoft)选中,逐步成为一系列微软IT产品的客户经理,在全国往来出差拜访用户。她先是做Word软件的产品经理,然后负责微软电子百科全书Encarta和旅游服务软件Expedia(这两个产品后来都剥离出微软公司)。

“梅林达思路开阔、考虑问题深入,富有战略眼光。”微软负责人力资源的资深副总裁丽莎•布鲁默(Lisa Brummel)说道。在一个崇尚自行解决问题的文化氛围中,梅林达还推崇决策时的团队协作。

“公司里有很多聪明人,他们(以前)都喜欢自行其是。”布鲁默说,“梅林达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那么,这种做事方式是否让她很受欢迎呢?“这让她获得大家的尊重,”不过同事们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接受她的这种方式,布鲁默说道。

“我们那时都不太懂得团队协作,”布鲁默说,“现在公司在这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以前只有梅林达做得非常出色。”

琴瑟相调

后来,另一种形式的协作开始了。梅林达在一次公司聚会中遇到比尔•盖茨,两人开始相恋。那时微软公司的办公室恋情十分流行,有不少同事结为连理。

不过这是个不太一样的灰姑娘童话,新娘的学历要比新郎高(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后创立自己的公司),而且运动方面也更优秀。梅林达热衷于跑步和皮划艇,还攀登过华盛顿州14,411英尺高的瑞尼尔山(Mount Rainier)。比尔•盖茨喜欢打桥牌和高尔夫。两人都很爱好填字游戏。

梅林达具备从里到外的知性美。“她非常聪明,”比尔•盖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有一次我们出去玩,路上她出了一些数学方面的小测验和我一起做,她完成得非常好。我们一起做填字游戏时,她也比我厉害得多。”他说,早在结婚前两人就开始讨论将他赚的钱用于慈善事业。

在1994年两人的婚礼前,身患癌症的盖茨母亲玛丽曾给梅林达写过一封信,信的内容现在广为人知,玛丽要梅林达与世人分享两人的财富和好运。比尔•盖茨也没有带梅林达去Tiffany珠宝店,而是去内布拉斯加州奥哈马市的一家珠宝店买订婚戒指。那家店是由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管理的,后者的董事长兼CEO就是沃伦•巴菲特。

感同身受

巴菲特不但经常和比尔•盖茨打桥牌,吃汉堡包,还把梅林达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老板凯瑟琳•格莱姆(Katharine Graham)。已经过世的凯瑟琳生前写了一本自传,详细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保守的女人发展成为媒体巨头的领导者。盖茨夫妇的同事说,这本书激励梅林达认真考虑自己在公众事业上的发展方向。

梅林达在微软公司工作了九年,直到1996年生下第一个孩子。梅林达谢绝就本文接受采访。基金会的发言人表示,今年夏天巴菲特答应向基金会捐款的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此他们担心对梅林达的过多关注可能会影响基金会的整体工作。这种谨慎态度并不奇怪,因为媒体和网络一直对盖茨夫妇穷追不舍,从两人的恋爱史到家里衣橱的大小,事无巨细,倍感关注。

梅林达自出生后即信奉罗马天主教,但她在公众场合从不提及自己的信仰。不过,她在多伦多大会上的演讲中,反对任何人将宗教信条置于艾滋病防治之上。“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避孕套能够拯救生命。”她说,“如果你反对散发避孕套,那就是说你认为有东西比拯救生命更为重要。”

她还谴责一些政客不愿为妓女提供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想想那些去红灯区寻欢的已婚男人,他们都有妻子和孩子,”她说,“如果你对性工作者的艾滋病防治不闻不问,那就等于弃这些妻子和孩子的安全于不顾。”

在今年盖茨夫妇共同出席的场合上,比尔•盖茨总是把梅林达称为基金会的全职合伙人,称赞她在规划慈善项目上的战略眼光,以及她在与受捐助人沟通上的出色能力。

“早在结婚前,我们就讨论过将财富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回馈社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尔•盖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我们起先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将有钱人享受到的医疗科学进步扩展到每个人身上。”不仅要为穷人提供常规疫苗,而且还要支持高科技的研究项目。

2006年7月去南非德班(Durban)访问一个杀菌剂实验基地时,梅林达谈到了妇女们如何喜欢艾滋病杀菌膏等问题。“梅林达在一些方面更有发言权。”比尔•盖茨在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Clinton)共同出席多伦多大会时笑着说道。

“梅林达和一些人群沟通时,更具有自然而然的亲和力。”比尔•盖茨在邮件中写道,“我们俩都喜欢自己实地去看一看”,她现在跑的地方比我还多。如果是单独出去,两人会“尽快地与对方分享”遇到的奇闻怪事。如果她读到一本书觉得很好,会“很激动地”与我分享心得。

盖茨夫妇基金会的负责人派蒂•史通斯弗(Patty Stonesifer)已经认识梅林达20年了,她说梅林达的天赋在于发现科学的日常影响力--在微软公司的技术分析会上表现如此,而从事慈善事业时在自己手上擦杀菌膏感受一下也是这一特质的体现。

基金会美国项目的负责人艾伦•高斯顿(Allan Golston)说,梅林达还在“美满家庭”(Sound Families)慈善项目上推行前瞻思想,该基金会项目旨在向西雅图的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和咨询服务。高斯顿说,梅林达要求该项目把眼光放长远,将救助对象扩大到濒临无家可归的人群,以期及早帮助他们。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的经济学家欧维•瑞哈特(Uwe Reinhardt)和梅林达同为杜克大学理事会成员,他说梅林达“头脑灵活”,而且平易近人。“她身上看不到任何有钱人的坏习惯。”瑞哈特说道。

梅林达已经放弃了杜克大学理事和其它外部董事的身份,把精力集中放在家庭和基金会上。和巴菲特一样,她依然还是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董事。

专心敬业

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兼CEO唐纳德•格莱姆(Donald Graham)是凯瑟琳•格莱姆的儿子,他称赞梅林达担任公司董事所作出的成绩,因为她“专心敬业、思虑周详,而且非常了解技术领域。”

“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向她咨询的事情太多了,而且每次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格莱姆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道。

比尔•盖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和梅林达合作为基金会工作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两人经常相互通邮件,比尔•盖茨在微软的办公室发,梅林达在家发。

两人的豪宅位于华盛顿州麦地那市(Medina)的一个滨湖地带,梅林达在那里照顾他们的三个孩子珍妮弗(Jennifer)、罗瑞(Rory)和菲比(Phoebe)。三位继承人和众多他们从未谋面的受捐人一起,分享着盖茨帝国庞大的财富。和巴菲特一样,盖茨夫妇决定不给孩子留下整座金山。正如梅林达•盖茨对《印度时报》所说,她要培养孩子懂得“如何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