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文化 培养自主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3:52

营造课堂文化   培养自主学习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新课堂文化建设的探究

【摘要】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在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传统的育人目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新课堂文化也随之出现。新课堂文化否定了那些“过时”、“陈旧”的传统课堂文化因素,提倡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认识、去探究,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来促使其生命的发展。新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课堂文化    自主学习  

 

一、引子

我校地处偏僻的边远农村,在教改之前,虽然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但是升人初中后,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是提高了,反而降低。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到越来越难,甚至有一些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信心。每年,学校的英语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全校优秀的学生比例在上升,后1/3学生的人数也在上升,中游的学生的成绩则呈现下滑的趋势。我校的英语学习情况,七年级好于八年级,八年级好于九年级。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主要的原因是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的因素还在起作用,抓“好的”、弃“差的”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面临中考的九年级。一切为了中考而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些教师则由于种种原因,缘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没能真正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地位关系,在备课时只顾备教材、教学进度,习忽略了备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大部分农村教师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忽视学生在学时的主体作用,上课生搬硬套,大搞“一言堂”,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导致学生独立性差,依赖心强,缺少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和克服困难、创新求实的坚强意志。

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态发生巨大变化,或是力不从心,讨厌英语,或是干脆不学英语。因此,要改变原来的这种教学现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文化?什么样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课堂文化呼之欲出。新课堂文化到底是什么呢?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载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地超越和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满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因此,围绕学生的个体,倡导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生命价值是本次课堂文化改革的重点之一,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把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英语教育改革的一大理念。

二、探究内容

一)概念的界定

1.课堂文化: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放松地得到发展。课堂文化要充分体现个性、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其人格的形成。课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貌、风气。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较强的聚合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理论来源于上世纪后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取的,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的”。自主学习,即自行获取知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是一种自我教育行为。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当今新课程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

二)探究的原则

1.互动性原则:新课堂文化呼唤着合作学习,新课堂文化下,合作学习的互动观与传统的互动观不同,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进一步拓展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未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于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教学反思的互动基础上的。

2.目标性原则:新课堂文化下的课堂教学,都要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和达成,不仅强调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融知、情、意、行于一体,兼顾认知、情感和技能多种教学目标的协同达成,十分注意人际交往的技能目标。

3.因材施教原则:新课堂文化理念倡导人本教育。在新课堂文化的实施中,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在和谐、平等的教学互动中,既顾及了全面,又照顾到个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全体同学。

三、探究的策略

针对我校具体情况(部分学生厌学),这部分学生往往就是从小娇生惯养,平时学习依赖心强、自主独立性差,在学习时缺乏刻苦创新的坚强意志。加上课堂教学中的传统课堂文化的局限性,直接导致这些学生的厌学。所以,笔者认为我校的课堂教学现状根本没有体现现代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个体因素,直接影响到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适宜现代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要从根本出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倡导和构建新课堂文化,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求教师从思想观念彻底认识到教改的真实意义,重新衡量学生的价值,重新设计课堂教学的各种规范。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的教育智慧激发和创建富有生命力的、有效的课堂。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营造多样性的课堂文化”作为我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营造多样性的课堂文化

  1.关爱学生身心,关注生命发展,构建生命的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而,新课堂文化要求教师把关爱学生的身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首要任务来实施。没有关爱学生的课堂,就不会有互动,更谈不上活力四射;没有尊重学生的课堂,将会“死水一潭”,甚至会产生师生抵触的局面。

    ⑴爱护学生,构建生命的课堂。爱是一种沟通,一种包容,一种接纳,一种力量。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关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信任,才会接纳该教师的全部,才能向教师毫无保留敞开自己的心扉,提出自己的疑问,说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只要教师付出真诚的爱心,才能消除他们心中自卑的阴影,唤醒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从教师的关爱中体验情感的支持,从而参与到班级集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来,从中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信心。

⑵尊重学生,关注生命的发展。在新课堂文化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和引导好学生英语学习。“好问”是中小学学生的天性,面对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学生,面对着他们提出的各种“幼稚”、“天真”的问题或“刁钻”、“古怪”的回答,教师的态度是怎样?新课堂文化提倡教师应尊重学生,包容学生,给学生应有的鼓励和指导。我们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天性,即使学生的问题是那么的“幼稚”、他们的回答是多么的“刁钻”,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课堂评语应该有:“You are brave! Pay attention to-----”、“You are hardworking,-----”“You are so clever,-------”等等。只有这样的课堂,师生才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的身心才能得以舒展思维活跃;师生真情关爱,民主平等,使得师生和谐共处、情感交融、愉悦互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相反,没有尊重的课堂没有体现生命的“需要”,更谈不是生命的发展。

    因此,新课堂文化认为,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尊重生命的独立,呵护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倾听学生生命的“脉搏”跳动,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中,共享学生生命成长的真实体验。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彭泽平说:“好的课堂在于精神生命的涌动”。

2.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和谐环境,构建生态的课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生命力的小环境。由这些独立的生命体组成的课堂无疑便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说是一个自然的生态园,学生就是生态园中花、草和树木,而教师就是生态园中辛勤劳动的园丁。为了使生态园更生态、更美丽,他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因此,对于英语新课堂文化,生态的课堂是指和谐平衡的课堂文化,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教学讲究教与学要平衡、师与生要平衡、引导与探索要平衡。这一系列的平衡是建立在师生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只有和谐的生态环境,才能培养出美丽、生态的生态园。

⑴,创造和谐教育环境,还学生学习空间。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我们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只是封闭的室内教学和“填鸭方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讨厌英语学习,这种课堂文化已经远远地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新课堂文化指出生态的英语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顺应学生英语学习的自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必须顺应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英语课堂上的师生平等、和谐共处的教学环境呼之急出,师生的英语“教”和“学”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学生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学生心向自然的情愫。

⑵走进学生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素质教育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而,面向全体学生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片面地只看学生的成绩,忽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呈现。在新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课堂空间,尊重学生,尊重生命的个体,尊重每一个学生内心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独立个体的需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然宽松的教学环境下,让他们在快乐地学习 、自由地成长,然后,逐渐发现他们各自的天赋,然后才有的放矢的“施肥灌溉”,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开发他们各自的创造能力。这样的教学环境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驯技强化般的鞭打。教师的话语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的笑容激情荡漾,似阳光和煦,温暖学生的心房。这样的教学真正地体现了教与学平衡、引导与探索平衡、师与生平衡,更重要的是它完全体现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展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真”和人文主义精神“善”。有利于后进生的成长。

因此,新课堂文化认为,生态的课堂教育应该顺应自然,顺应学生的各自的天性,在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气氛中,让这些“小树” 快乐地学习 、自由地成长;这种新英语课堂文化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重新解读教育,重新发现生命价值,提高思维品质,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条。

3.依托课堂情景,联系实际生活,构建生活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世界处处即生活,处处有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我们的课堂也是生活,也是教育。

⑴联系实际生活,唤醒学生“认知”-。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冒处来的,更不是人的大脑天生固有的,而是由先人通过了解、认识,经过反复地实践和研究得出的经验总结,英语作为一门实用的语言,也是如此,它的内容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初中三年中每一单元的话题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事例,一条条宝贵的经验以英文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因而,新课堂文化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围绕每一节课堂的话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切实地开发课堂上的课程资源,灵活地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信息与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的事例纳入英语教学内容,实现“英语教学回归生活”。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后进生,让他们自己去认识英语,领悟英语知识,了解社会生活。日积月累,从而让他们懂得自己今后在英语学习中如何发展,并怎样去实现发展。

⑵借助媒体教学,还原实际生活。课堂即教育,课堂是生活。我们提倡英语教学方法生活化,就是把英语课堂教学看作是一种生活实践,把英语课堂缩影成学生探索社会的窗口,通过多媒体教学,把学生从生硬的英语文字教学中带回现实生活中来,还原实际生活。如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9 section A。因为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对于我们这里的农村初中来说,学生可能了解个别乐器,如吉他、鼓,但是小提琴和小号等乐器,他们并不知晓,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的乐曲(由不同的乐器来演奏),让学生去猜,猜中有奖。而后再配上该乐器的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哪一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把学生从课堂拉近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觉他们确实听到小提琴或小号演奏的音乐,效果显著。因为学生从身边的音乐进入到英语教学中来,整个课堂让他们在音乐中畅游。

因此,新课堂文化认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的课堂应贴近实际生活,把抽象的英语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在感受中认识英语,在认识中理解英语学习,在理解中升华,从而达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完善英语学习的自我认识。

4.突出学生主体,注重体验参与,引导探究学习,构建生本的课堂

《英语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指出新课程的实施以突出学生主体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体,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中,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学习,体验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⑴突出学生主体,关注个体差异。课堂是教师的“阵地”,也是学生的“战场”。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主体的作用,不能避实就虚。否则就会陷入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圈子里。新课堂文化的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师组织英语教学必须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学习、钻研。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存在,对于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仅凭教师的每一次45分钟课堂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更多的、更合理的时间应留给师生共同解决学习困难、研究学习课题和探索知识奥秘。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引导他们克服英语学习困难,解开学习的心结,带领他们由英语课文进入到博大的英语知识领域里学习、探索,让他们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他们越有机会表现自己,就越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在不断的表现中产生了自我发展的要求和愿望,由此来推动他们主动把握机会,争取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⑵注重参与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农村初中的学生独立性差,依赖心强,缺少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和克服困难、创新求实的坚强意志。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让有些学生失去信心,他们完全依赖教师的传授,甚至连答案也希望教师给出,更不用说让他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病。新课堂文化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教师要处理好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细节,比如说,从贴近生活的教材入手,让学生感悟身边的英语知识,用英语写下自己经历过的故;通过课外的生活材料,把它制成教学幻灯片来进行英语教学;从身边的具体事例做起,从学生的“听、说、读、写”入手,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甚至必要时,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入实际生活,到公园、体育馆、街市或田野去体验英语、去学习英语、去运用英语,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中他们就会从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会带英语学习的乐趣。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能使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由繁琐到简单,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英语,在体验中成长。

⑶展开师生对话,引导探究学习。新课堂文化提出师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都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因此,英语教学中课堂文化既包括了师生间的互动对话练习,生生间的互动会话交流,也包括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共同探究。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语言和知识点讲授,学生被动在接受教师的传授,课堂上缺乏师生的沟通和互动,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新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组织课堂教学,推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于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来说,还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促进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倡合作学习,使班级形成一感股自由对话、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良好学习风气,让他们在自主自由地探讨中,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也让学生在快乐的合作学习中,总结出自己英语学习的经验。

⑷作出自我评价,释放自我能量。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及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绝对不是一场英语竞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绝不能只看成绩而不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对学说生的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尽量多鼓励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总结自己英语学习的得失,为调整自己以后的学习目标、制定更好的学习计划作好了铺垫。这不仅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水平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的主要源泉,更重要的是还让学生持续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效。这是学生对自己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表现。所以,新课堂文化认为,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自我评价引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发展的的工作空间。

因此,新课堂文化认为,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资源;动力之源;能量只源。在课堂上,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教师应紧紧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实现自我发展。

五、新课堂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在新课堂文化的建设中,教师密切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纪律有效性,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要做到自主与纪律双赢。

   2.正确处理好课堂上学生的各种生成性问题,从学生的突发事件中生成出来课程资源,教师的处理是一种艺术。教师要从突发事件中挖掘出其积极因素用作课堂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注意教师态度要严肃,语言要柔和。

   3.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尽量做到中肯,切勿指责、漫骂。平时,给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一成长档案,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作出评价,然后由教师把学生作出的自我评价交给全班同学来共同测评。评出优秀,进步最快的。

六、小结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课堂文化,在新课堂文化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呼唤生机和活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体现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生命;体现出重思维过程,重学习方法变革,重性格品德的塑造;体现出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主体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使主体得到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应当宽容待人,要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的表现应始终采用鼓励性评价,不失时机进行点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面向全体,产生共鸣。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学会发展的需要,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一种实际行动,是广大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过程,教师要给学生以最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在教学中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因此,要构建新的课堂文化中,教师就必须以当前教育的神圣使命为依据,对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定位,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处,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文化,以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为此,我们教师还必须重建教师专业文化,必须对现有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并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只有做好上述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改革才会曙光在前。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名篇 [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1.

[2] 张仁贤. 感悟素质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