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洪洞大槐树(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2:09
中国2000多个县政中,知名度最高者恐数山西洪洞了。一出《苏三起解》传统戏曲,名传大江南北。而与这名曲同样出名的,是早已家喻户晓的山西洪洞县。洪洞之所以名闻九州天下,还因了她乃亿万华夏人心中的故乡,因了此地有一棵万众为之心仪的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一首民谣,在华夏大地已经吟诵了600多年,代代相传,妇孺皆知。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中国五千年文明与西方不同处之一就是,崇拜祖上根业,祭祀先族功德,清明必上坟,续谱当寻祖,无论贫富,盖莫能外。是以中国人清明时节纷纷返归故里烧纸添坟,年节岁末摆贡祭奠先族,每数十岁且重修家谱,以示育泽后代,勿忘列祖列宗,传统风俗延续了千百年。在中国广袤的大地,几乎近半的宗族续修家谱,都与洪洞县有着不解的历史渊源。
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的洪洞县,向为山西省人口第一大县。“洪洞”之名,传统的说法是缘于城南的“洪崖”、城北的“古洞”合名而来。洪洞是一方富饶而丰腴的土地,得天独厚的水土自然条件,繁衍生息了世代为耕的人民。上苍赐就了晋南这片祥土吉壤、这片华夏先民的洞天福地。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史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院落宏大,殿宇巍峨,僧众云云,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鹳鸟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中国史上最为庞大的移民活动,就发端于大槐树下。
明朝初年的移民活动自明太祖朱元璋起,经建文帝、明成祖,历时50余年,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史所罕见。当时移民不外乎经济的原因和政治、军事的原因。以政治、军事为宗旨的移民活动,主要指明朝初年朱元璋强迁苏、凇、嘉、湖地区的富户与其龙兴之地濠州和龙居之地南京,以及明军攻克大都后,为加强该地的军事实力,将山西或山后地区大量的民户迁徙至居庸关以南和北平地区。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尽快使新迁之都北平繁荣起来,又将江南地区大量的富户和工商业者强行迁至北平。明朝初年,以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为宗旨的经济移民活动,则以山西的大槐树移民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计划性也最强。这种移民活动,从洪武二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前后共计18次之多,移民总人口超过100万人,迁民地区涉及今天的18个省市的500余县市。据《明史》、《明实录》及大量家谱、碑文记载,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迁入地,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北京等地,少量分散于今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朱元璋的世居安徽凤阳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主战场,又是水、旱、蝗灾的频发地区。朱元璋起兵于此,转战江苏、安徽、湖北等地10余年,与元军及张士诚、陈友谅部反复争夺、殊死拼杀,造成了当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破荒凉局面。
当一幕幕的战争悲剧在燕赵鲁豫轮番上演时,三晋大地却是另一番景象,远离战祸的山西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丁兴旺,经济繁荣。故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洪洞一带。
面对中原地区人力不济,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累年岁租不入的局面,明初的当务之急便是恢复发展生产,明统治者把移民屯田的目光投向了人口最稠密的山西,空前绝后的大移民不可避免的在此发生。因此,明初移民,朱元璋首先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称帝不久,就首先将太湖流域的数千民户强行迁入他的家乡(《明史·食货志一》)。洪武九年十一月,又“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见《明史·太祖本纪二》),目的是尽快让他的家乡繁荣起来。而河南地区的移民则以洪武年间迁入者居多,永乐年间次之。据方志、家谱、碑文资料统计,移民中有95%以上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如河南辉县的《穆氏家谱·序》中云,穆氏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乱柴沟初迁河南卫辉……穆家营庄,历居数世。至万历年间,又迁于获邑西北隅距城十五里穆家营”。从河南地区移民的分布情况来看,多处于黄河和淮河流域,这一地区因元末天灾人祸而人烟凋蔽。河北、北京地区的移民,据家谱、碑文等资料分析,大多是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入,这与该地区“靖难之役”期间战乱破坏严重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60多个县市。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还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徙而去。
移民,离开了故乡和亲人,却难舍不了的浓浓乡情。当年,许多眷恋故土的乡民含泪泣别古槐,告别家乡,离开了丰沃厚重的黄天厚土,离开了富足安康的中原大地,再也看不到汾水岸畔的渡船,再也听不到萦绕槐园的鹳鸣,背井离乡的人把对故乡的追忆,编织成一代代人期盼的梦,永远镌刻在古槐后裔深深的记忆中。上路那一刻,迁徙者们怎能不恋恋依依,声泪俱下!当人们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挪挪蹭蹭,渐远乡井的时候,人们泪眼中最后看到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是那老槐枝桠间的一簇簇鹳窝……于是,老槐树和鹳窝便成了迁徙者们诀离故土时的最后标识。
自移民的第一天起,移民后裔对故乡的思念就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故乡的一草一木,均深深镌刻进人们的心田。当时的移民从大槐树动身时,不少人或者纷纷折槐枝带在身边,或者带一把槐树的种子,把对家乡的情感,对亲人的留恋,都倾注在这小小的槐枝槐种上。为了表示对故土的思念,他们到了新的居住地,安居之后,便把槐树精心栽植在新居的庭院里、大门口或大路的旁边。逢年过节,还献上供品,烧香、叩拜,祈求先祖保佑全家平安。以至有的槐树干枯了,人们都不愿伐掉。现在,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一些地方,至今尚保留着这种传统习惯。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当第一代迁徙者归根无望之时,面对故乡明月,人们谱不出逐水曲,唱不出游牧歌,脱口而出的是这首“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悲歌可当泣,远望可当归。数百年来,这首古朴的民谣,慰藉过多少古槐后裔的创伤,激动过多少古槐后裔的心房,唤起过多少古槐后裔的向往。
大迁徙中,坊传着这样一些佚闻,《洪洞县志》载:围绕大迁徙,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及“小脚趾复形”的原因,曾在冀鲁豫皖一带门道户说,妇孺皆知。大迁徙中,移民双手被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凡大小便,均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溺便”。长途跋涉,大、小解次数多了,便将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只要高呼“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于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同义语,当今中国的许多地方一直沿用至今。
山东有民谣云:“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曰“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即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实施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悠悠然600多年过去,当年移民们出发地点广济寺和大槐树,早已被汾水冲毁,幸而在大槐树的东侧同根滋生出第二代槐树,经过400多年的风雨,第二代古槐如今也已干枯,但如同移民子子孙孙生生不息、世代繁衍一样,在第二代古槐北侧又同根生长出第三代槐树,佳树延年,代代相传,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三代古槐作为移民历史的见证者,成为亿万古槐后裔识别家乡的标志,成为人们魂牵梦绕的根。那大槐树上的老鹳窝,成了现今一亿多华夏子孙心目中故乡的象征,成了人们萦回梦里的精神家园。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赋诗题词者,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仰望古槐者,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1914年,曾在山东等地为官的洪洞人景大启、刘子林等人倡议募捐,于古大槐树东旁同根孽生出的第二代古槐处筹建了古大槐树遗址,并竖碑立碣、组织人编纂《古大槐树志》。20世纪80年代后,以大槐树移民遗址为载体的寻根问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大槐树移民后裔们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虔诚地来到大槐树下,追忆那曾经的梦中情景,当地成了数以亿计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宗的圣地。这种挥之不去的“同宗共族,天下一家”大槐树情节,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在明代移民遗址上,一座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拔地而起,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汾水岸畔,已经发展成为占地300余亩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了海内外移民后裔寻根访祖的圣地。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寒暑易节,春去秋来,相思何时歇?多少年来,遍及全国根系祖槐的莘莘游子,魂系槐乡,诸多的平民百姓、文人墨客往来络绎不绝。近年来,旅居海外的游子,港、澳、台同胞,更是怀着对先祖的敬仰、对故土的眷恋,纷至沓来瞻仰古槐树的雄姿,寻访老鹳窝的踪迹。
顺应民心民意的思潮,自1991年始,洪洞县每年清明时节都在大槐树举行“寻根祭祖节”。开园之日,看那来自海内外数万自发前来祭奠的众生,阵列有序,庄重肃穆,虔诚躬礼,蔚为壮观,让人为之震撼,为之感泣,象征着“家”之根的大槐树已经深嵌在人们心底。当是时,让人能真正体会到“民心所向”一词的涵义。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已经成为华夏后裔们虔诚谒拜祖先的精神家园。洪洞,浓缩了华夏的大半部古文明史,那里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液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