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9:25

    自己的生活      故事要从同事小朱最近收养的两只流浪猫开始。 

    自加入我们这个动物福利组织以来,小朱对动物的爱心渐渐膨胀起来,上个月竟“一不小心”收养了两只流浪猫。两子猫倒也不讲究先来后到,论资排辈,很快结成了嬉戏合作伙伴关系,但对小朱和他那不到50平米的出租房来说,负担却有点太重了。这事甚至惊动了他在老家的妈妈,老太太特意打电话来,勒令他不得“超养”,净化“人性空间”,以免玩猫丧志。 

    小朱“听从妈妈的召唤”,带着预备遣送的小猫来让我们的外国兽医打针。不经意说起,“我妈也希望送走一只,她觉得我养两只猫太花时间。”不想我们身高1.78米的兽医Kati顿时变脸,语气激烈地说:“这是你的生活。你要喜欢把时间花在猫上就可以花在猫上。”潜台词是“谁也管不着。” 

    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了,不过当时她反应之快、语气之激烈,让我小小吃了一惊,就觉得外国人的青春期就是要长些,自我意识就是要强些。 

    我不知道我们的Kati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听到这句话,所以对自己的生活有这么强烈的主权意识,还是因为先听到别人对她这么要求,然后对自己有了这样的要求。反正,在我刚刚长大的时候,每次对父母说“这是我的事情,不要你们管”之类的话的时候,我妈一定要呼天抢地地一番,骂我没良心。 

    这大概就是东西方观念地不同吧。我们从小总是被教导,对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可能拥有全部主权;从小就被教导,与众不同是件多少有些丢脸的事;从小就被教导,永远不要太相信自己。 

    看看我周围的外国同事。首先是我亲爱的老板Jill,她在自己40岁的时候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创办了动物基金会,只是因为她看到了人们对动物的残忍,她想要改变并坚信自己能够改变;再说我们的Kati兽医,将近40岁了,单身,原来在美国一所大学搞研究,只是因为喜欢大熊猫,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四川,最后又来到了我们乡下的救护中心;我的另一位美国朋友,在广州生活了10年,住出租屋,工作不稳定,也没有什么钱,但他仍然不愿意回到纽约长岛开乐器店的父母身边,只是因为他喜欢广州乱哄哄的热闹气氛...... 

    他们听从内心的召唤生活,似乎从不担心“未来”、“如果......”之类的问题。而我,完全想象不出自己40岁时,能不能把“自己的生活”说得流利些,坦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