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的改革,走一步是一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3:10
     周五下午开完会回办公室,MSN上一哥们发来一句“终于开始了”,我莫名其妙,问他什么开始了,他说“重组开始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映却是没什么反映,只是简单了回了一个“噢”字。我自己也有点奇怪,为什么一点都不激动、不高兴?甚至有些反感,就好比一个欠了你十年钱的人有一天突然和你说要还你钱时的那种感觉。

       还是到sohu上去确认了一下,再到C114论坛上一看,重组的消息和讨论已经满天飞了,也出现了象“皇宫”兄弟这样的超级牛人J。是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不过和我当初预计的不太一样,我03年预计的是电信和联通合并,移动和网通合并。现在看来,这种预计还是对国内电信业的了解不够深入所致。

 

 

 

 

 

       在国内,电信业的发展和改革(也许包括其它行业的改革)永远都是政治第一、企业第二、消费者第三,或者说是国家第一、组织第二、个人第三。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当前的时局。

 

 

 

 

 

先从国家说起。很多人站在专业的角度或是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觉得这次的重组很不合理,但是站在政治和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次重组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或者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自从1999年电信移动分家之后,实际上国内电信业的改革和一些重大举措基本上都是政治行为,这导致了一些违反市场规律和专业逻辑的行为出现。比如说联通上C网,完全是中美政治经济博弈的一个产物,其结果就是一个实力并不强的运营商却荒唐的运行着两个毫不相干的移动网络。又比如说电信南北分拆,把好好一张固网拆成两半,让电信和网通到对方的垄断地盘去得不偿失的发展固话,结果把两家对国家通信安全至关重要的基础运营商折腾的疲惫不堪(南北分拆的背景其实也根国家和政治有关,这里就不多说了)。再比如说TD-SCDMA,已经被国家定性成为自“两弹一星”以来少有的革命性技术突破,所以移动是不上也得上,这已经不是技术和市场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任何运营商也只有服从命令。

       和国家的对外、对内利益相比,上个把新网络、拆个把旧网络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在国家的眼里,通信网络从本质上来说既不是一个产业网络,也不是一个消费网络,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信息网络,它有多大、用什么技术、如何运营都是次要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牢牢地掌握在国家手中。因此绝不能仅仅通过市场和专业的角度来看待电信重组问题。

       由于国内的电信业竞争严重失衡,国家不得不考虑重组问题,但前提是要承前启后。因此电信和网通绝不能重新合并、联通绝不能消失、C网绝不能消失、TD必需由最牛的运营商来运营、还要兼顾几家实力均衡。这样一来,重组方案也只有这样定了:移动最牛上TD,电信和网通只能把联通拆了分别重组,三种3G制式都上,一家运行一种,这样对外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博弈过程中能有回旋余地,对内也能缓解竞争失衡和网络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这种重组方式是完全合理的。至于移动怎么去向消费者推TD,电信怎么去把C网基站从联通的铁塔上移出来,联通和网通怎么去融合,都是相对次要问题了。而且这些问题虽然困难,但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国家毕竟不是《黑客帝国》中的母体计算机,能够考虑所有问题。

       但是,但是,但是。。。。。。通信行业的框架虽然是国家定的,但是发展却是由市场和消费者定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哪张网便宜、方便就用哪张网,这个和政治无关。国家无法准确预测通信业的发展趋势,也无法完全左右市场的发展,这就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总是在市场和政治之间来回振荡,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走一步算一步。这大概可以称的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信业发展之路了。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TD。和重组一样,TD是目前业内争论最大的话题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恨它的人越来越多。相信坛子里面有很多兄弟都不看好TD,甚至会把TD看成是阻碍电信重组的罪魁祸首。但反过来看,国家为了TD的发展甚至不惜造成电信业竞争失衡的局面,可见国家的决心有多大。因此可以判断TD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既成功又失败。

       在政治上,TD肯定会获得成功,因为不管TD有多少专利是属于自己的,都已打上了国产标准的烙印,国家一直都在大力支持。因此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管TD的技术是否有问题,移动都必须得把网络建起来,不管TD的手机是否好用,都必须有人要去用(也许是政府、也许是部队。。。)。只要网络建起来,有人用,这就是胜利,国家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么多了。在未来的史书中,也许会这样记载TD:“
   。。。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国际通信标准,TD-SCDMA勇敢地突破了西方的层层技术***和围堵,成功地进行了商用,为国产4G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铺平了道路。它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在市场上,TD肯定会失败。因为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使用终端品种少、通信质量不稳定的TD手机。和另外两大3G标准相比,TD太嫩了。这就好比人家在卖漂亮的小汽车,结果你却弄了个四轮拖拉机来让客户选择,结果可想而知。由于产业链没有有效形成,TD的发展和完善速度将远远落后于另外两大标准,因此TD的发展很可能会一直停留在试验网阶段。其实汽车行业也是这样,我们很久以前就造出了国产红旗车,可现在满大街跑的却都是国外品牌的汽车,而国产红旗都进了博物馆。

       当本次电信重组完成后,国家就要考虑3G牌照的问题了。鉴于上述对TD未来的分析,预计国家对3G的发展很有可能采取这样的态度:先不发3G牌照,而是以试验网的名义大举建设TD网(现在已经是这样做了),并且要尽量拖时间。先观察一下TD的运营效果,如果效果好,就向所有运营商发3G牌照,而这时TD已经“笨鸟先飞“了;如果效果不好,也要向所有运营商发3G牌照,因为这是政治问题,而TD这时就已经基本完成历史使命了,国家也没有必要大力投入,只要维持住就行了。可以预计,由于TD的发展空间不会很大,移动在3G业务上将处于劣势,而新电信和新联通则可以获得一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移动一家独大的失衡状况。但是,由于国家对TD的态度,决定了3G在中国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经过TD的经验教训,国家肯定也在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将会在4G发展过程中采取更科学的方法、给予更大的支持。因此,3G时代只是一个过渡,4G时代才会是中国通信史上的真正革命。  说完国家再来说说组织。“六合三”重组完成后,国内只剩下了三家运营商。对于中国移动,业界对其未来几年的发展普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而对电信和联通的发展预计却有很大的争论。就象很难预测“5.12”汶川地震一样,我们很难预测这三家企业的未来发展,只能依照各自的眼光去做一番推论。从长期发展来看,我个人谨慎看好中国电信、谨慎不看好中国移动、彻底不看好中国联通


 


       先说移动。移动无疑是本次重组的最大输家。如果从一些角度来分析,移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近几年中国最背运的运营商,其未来的发展也不见得会有多好。可能很多人会对这个观点感到吃惊,移动发展的这么好,怎么会说它“背”呢?

首先,从移动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总的来说是大而不强,没有抓住历史机遇。虽然业绩不错,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突破,只是简单的重复一个垄断独大企业做的事情——扩张并压制其他运营商。在全业务经营方面,小区宽带业务被信产部叫停,因此移动也没有获得多少固网的经营经验。从全球范围来看,实力雄厚的中国移动没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也是个战略失误(当然,这与国家的软实力有关,不能全怪移动)。而且到目前为止,移动没有任何运营3G网络的经验,这使得移动在未来的海外扩张中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其次,TD与移动的捆绑,使得移动丧失了很多机会。有种观点认为,由于TD进展不顺利,延误了3G牌照发放时间,从而使得移动有机会继续扩张2G用户,加大了领先优势。其实TD延误最大的受害者反而是移动。本来,如果TD早几年成熟,那么TD的运营者很有可能是固网运营商,而不是移动。移动极有可能获得WCDMA牌照,从而尽早积累主流3G的运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在国内的竞争,也有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届时移动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优秀运营商。但是现在,由于移动在国内一家独大,国家只有把TD这个政治任务交给移动来运营了,而对移动再发放WCDMA牌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有人还在梦想移动会在国内获得WCDMA牌照,这完全是不懂政治。如果国家再给移动发WCDMA牌照,就等于承认TD发展失败,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移动必需挺过3G这段时间,它需要投入巨大人力财力建设TD网络,这张网络至少要保证温总理外出考察时能打通电话,除此之外,不会有多少经济效益产生。可以预计,在未来国内的3G竞争中,移动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高端用户和年轻用户流失的风险较大,而且TD的运营也并不能给移动的海外扩张带来多少帮助。

第三,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使其很容易成为被制裁的对象。从政治上考虑,国家绝对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运营商存在,对移动的限制是迟早的事情。而本次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表明,把大部分用户都集中到一个运营商的网络上,对国家的通信和信息安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如果手机用户能够比较平均的分摊在多家运营商,那么这次汶川地震就不会出现移动网络大面积瘫痪的情况。也许本次地震的教训将会促使国家下定决心彻底改变移动一家独大的现状,这意味着移动未来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第四,重组后移动将面临强劲的竞争。从表面的统计数据来看,移动的经营收入相当于新电信和新联通之和,貌似很强大。但如果从每个本地网来看,实际上移动与另一个主导运营商(南电信或北联通)的经营收入差距很小,实力相当。电信业务的竞争主要是在本地进行的,因此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北方联通和南方电信都是现网组合,很快就会具备强大的全业务运营优势,业务捆绑经营是必然趋势,到那个时候,移动如何凭借自己单一的业务和有限的固网用户数与对手竞争,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第五,移动缺乏全业务经营的经验和组织架构。虽然移动合并了铁通,但是后者对于移动经营固定业务的帮助将极其有限。有人可能会说,移动有几千亿现金流,有先进的管理和组织架构,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对于电信这个行业来说,很多东西是有钱也不能很快搞定的。比如说小区宽带,移动可以花大价钱去做光纤宽带广告,可以花高薪去招聘数据专业人员,可以不惜血本的去打价格战,但是,钱再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搞定进入小区的通信管道,很难改变固网运营商已经在用户心中树立的宽带品牌,很难改变网上内容贫乏的现状,很难改变网络质量与固网运营商的差距,很难建立一个真正适应固网发展的体系架构。说到管理和架构,一直以来都是移动引以为豪的东西。没错,如果单纯从2G业务来说,移动的管理和构架确实是先进、高效,但是如果从固网和全业务经营的角度来说,移动的这种构架则十分片面、相去甚远。当开始全业务经营的血拼时,移动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构架甚至IT系统都不得不做出颠覆性的调整,同样会出现与老运营商类似的部门增多、流程不畅、管理混乱、效率下降的问题。如果移动因为市场压力而急攻冒进,则很可能导致内部混乱的恶果。

前段时间有人在网上说移动要大力发展光纤入户,说实话我是不太看好,如上所述,与发展手机业务相比,移动要想发展宽带,肯定会是一个相对缓慢、充满曲折的过程。这里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移动偷偷搞过小区宽带,我所在的小区的宽带业务也被移动搞定,独家垄断(移动的市场能力确实强大啊,电信的弟兄们汗一个)。移动吹嘘其光纤网络“很好很强大”,很快就忽悠了一批客户,但是没过多久,就有不少客户在业主论坛上大骂移动的宽带网络是个垃圾,打魔兽老是断线,打开网页的速度也是很慢。迫于压力,小区物管不得不在论坛上搞了一次投票,让大家选宽带运营商,结果有40票投给了电信,而移动的得票数只有5张。最后,小区不得不引进电信宽带。

当然,移动还是有很多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里也不用多说了。总的来说,移动是中国目前最成功、最先进、最强大的运营商,他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和更好的发展。然而,由于现实的一些束缚,在未来的时间里,移动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今后,国家应该给予移动更多的机会,包括主流的网络技术、海外的扩张机会,努力把移动培养成世界领先的跨国运营商,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在国内一家独大、大而不强,只是制造竞争失衡的局面,给国家和消费者带来麻烦。  

说完移动再说电信。从90年代末开始,中国电信就一直在走霉运,一直都是国家压制和拆分的对象。昔日的老大如今已经沦落成为一个二流的区域运营商。当然这也怨不得国家,谁叫你电信当年那么嚣张?装个电话居然要几千块钱的初装费,连公安局的电话都敢停机,把国家和老百姓都给得罪了,那是肯定要被修理的啊。

不过这次重组,电信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毫无疑问,中国电信是本次重组最大的赢家。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但是风险也不小。可以说,本次重组能否成功,关键就要看中国电信的表现了。

与其他运营商相比,电信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明显的竞争短板,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对手。与其他运营商相比,电信(指南方)的网络资源仍然是最丰富的,运营队伍是最庞大的,运营经验是最丰富的。与移动相比,电信的全业务优势更加明显,信息化服务水平更高,体系构架更加健全。与联通相比,人事重组给电信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小的多。总之,电信就如同一头奔跑的大象,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步履稳健,绝不停歇,这对于其他任何一家运营商来说,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

对于中国电信的各位兄弟来说,根本不必担忧企业的发展。由于电信本身多年积蓄、实力雄厚,只要给个机会,就立刻能干出一番事业来,是典型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例如小灵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实际上,电信不止一个机会,而且在几年前,电信的第一个机会就来了,确切的说,这个机会实际上是一个人——他就是王晓初。

王晓初对于中国电信的意义,就如同当年邓小平对于中国的意义。他给中国电信带来的变革,可能要经过很多年才能显示出巨大的威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觉得这个人的伟大,在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史上,此人注定会名垂青史。

众所周知,王晓初来自移动,在移动的时候,此人就以能干出名。到了电信后,更是粉丝一大堆。据电信的哥们讲,王晓初是既有管理才能又有战略眼光、既精通业务又懂政治,属于中国通信业难得的“全业务”人才。而且此人今年刚满50,发展前景极其看好。在未来,王很有可能成为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领军人物,把中国的通信产业推向世界先进水平。

好了,说了王这么多好话,那么他到电信后究竟干了些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正确把握了战略发展方向,把电信定位成“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个口号,但是实际上,这几年来电信一直都是围绕着这个定位在做事情,推出了“号码百事通”、“我的e家”、“商务领航”等品牌和服务。由于中国电信在互联网领域的巨大优势,在未来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电信的转型一经实施,其他运营商方才如梦初醒,纷纷效仿:移动赶忙把“移动通信专家”的广告宣传词换成“移动信息专家”,并且搞起了12580;网通也搞起了116和家庭业务捆绑。

毫无疑问,电信是目前中国信息化服务水平最高的运营商。虽然“号码百事通”、“我的e家”这些业务现在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在未来,它们将发挥巨大的威力。

“号码百事通”的近期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所有日常生活信息的精确检索,远期目标则是提供“信息无所不在”的全方位服务。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号码百事通”将通过手机、固话、浏览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所依赖的信息来源,这将是令任何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都感到恐惧的发展前景。想象一下,在未来的3G、4G时代,当中国电信的手机终端演变成一个无所不包的信息源时,其他运营商还能靠什么手段去拉拢用户。对于“号码百事通”的威胁,移动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开始大力推广“12580”业务。据说,王建宙曾在公开场合向王晓初叫板,说要让12580超过114。但我个人认为,12580很难超过114,因为114的查询功能自古有之,早已深入人心,而且近年来又经过了电信的大力发展,领先地位已牢牢确立,移动还是慢了一步。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和朋友外出旅游,当时找不到一个地方,我的朋友立刻条件反射似的对我说:赶快打114问一下(而我这个业内人士居然没想到用这个工具,真是汗啊)。

“我的e家”将会成为电信对付移动的一个杀手锏业务。“我的e家”捆绑了固话、宽带、手机、甚至IPTV业务,并且能够灵活地提供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电信非常明智地在重组之前就开始大力推广这一品牌,从而为今后的CDMA手机捆绑业务打好了基础。一旦C网到手,电信将会开始进一步挖掘以家庭为单位的通信组合功能,并采取更为灵活和优惠的资费政策,这将给移动带来很大的威胁,而移动短期内无法提供类似的产品,将会非常被动。更为可怕的是,“我的e家”很可能会和“号码百事通”融合发展,形成网络接入与信息服务完全融合的综合产品,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业务信息服务产品。如果电信能够走到这一步,那么移动的好日子就基本到头了。   

对中国电信来说,另一个重要发展机会无疑是CDMA。对于电信接受C网,业内争议很大。目前CDMA在全球处于众叛亲离的窘境,国外运营商纷纷倒戈,就连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也是全球最大CDMA运营商)也宣布未来将会放弃CDMA的演进路线转而投奔LTE。因此国内很多人都不看好C网的发展,认为电信购买C网得不偿失。但是,如果综合一些宏观因素和电信自身因素来考虑,电信运营C网实际上是利大于弊。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如果国家想要CDMA逐渐消亡,那么很简单,把CDMA扔给新联通就行了,电信接手联通G网。而国家把C网交给电信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运营商,说明国家对C网有一些战略上的考虑——这个考虑就是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国家很清楚,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和平崛起而不被美国遏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经济上紧紧的和美国捆绑在一起,让你没法制裁我、隔离我。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中美之间出现矛盾,国家就会派遣一个庞大的采购团到美国去大把的花美元采购,国内航空公司也会纷纷向波音公司抛出定单。道理很简单,你想制裁我,你就失去了最大的客户,如果美国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对不起,美国政府只有下台。从这个道理上来讲,国家会把CDMA这个美国标准作为一个重要筹码,既然是一个筹码,自然不会太轻太小,因此C网在国内还是会有不小发展空间的。

其次,从整个CDMA产业链来讲,还远没有到崩溃的地步。根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底,全球WCDMA商用网络累计达到204个,CDMA2000 商用网络累计达到234个。WCDMA用户达到1.84亿户, CDMA2000用户达到3.14亿户。CDMA可以说如日中天,整个产业链也非常成熟,既能够提供几十美元的便宜手机,也能够提供丰富的3G应用。一旦电信运营C网,那么全球CDMA及3G的格局马上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C网本身的4000万用户加上电信准备转网的6000万小灵通用户就是1亿CDMA用户,这足以支撑一个产业链的发展,也足以让那些主流设备厂商重新审视自身的C网发展战略。

第三,从电信自身的角度来说,C网虽然不如G网,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从业内的竞争形势来分析,因为联通的G网和C网已经被彻底做成了低端品牌(而且电信手上准备转网的小灵通用户也都是低端的),所以即便电信获得了联通G网,也无法挑战移动全球通高端品牌的霸主地位。因此,从近期来说,电信无论是运营C网还是G网,都只能以中低端的品牌形象来运作。有人会以为电信获得了C网后会轰轰烈烈地与移动全面开战,拼个你死我活,其实这种情况决不会出现。王晓初到电信后说的第一句名言就是“绝对不要和移动正面对抗”,事实上,电信这几年也是这么做的。电信将通过“我的e家”、“号码百事通”等产品去攻击移动的软肋,从中低端用户做起,逐渐向竞争对手的用户群渗透,低调而稳健的发展C网。如果有人把电信这样一个企业想象的很简单,无疑是低估了一个阴险的对手。

第四,从电信的发展战略来说,C网只是一个过渡,因此C网只要还过得去就行,没必要对C网的未来发展过于叫真。前面说了,3G在中国只是个过渡。到了4G时代,有了足够的带宽保证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互联网才能够在手机终端普及,信息应用才能够真正普及。未来的通信领域是信息为王,所有的终端都将会是智能信息终端。因此,中国电信作为国内最为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在4G时代将会迎来真正的春天。目前业内普遍看好的准4G技术是LTE,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来看,无论原来用的是哪种CDMA制式,演进到LTE体系其代价都是一样的,因为LTE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原来的技术毫不兼容。也就是说,无论是WCDMA也好、CDMA也好,如果要升级到LTE网络,铁塔上的基站只有整个换掉,实际上烧的钱都是一样多。从这一点上来说,各运营商在4G时代都可以选择向LTE演进,其网络建设都是在一条起跑线上。而电信在信息服务上领先,反而更有优势。

最后,说一说收购C网的弊端。其实这个很多人都提到了,一是电信收购C网要花将近1000亿,耗尽了现金流,很不划算。二是电信要把C网从联通迁移出来,难度很大。就第一个问题来说,对于象电信这样一个巨型企业,钱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电信本身的现金流储备就很充足,而且只要国家批准,随时可以到股市上圈钱,还可以卖一些股份给国外运营商。就第二个问题来说,资源遍地的南方电信绝对有实力在一年之内把C网基站从联通的铁塔上搬到自己的铁塔上,如果有人不相信,请回忆一下固网运营商当年发展小灵通的情况,我所在的城市里,电信小灵通网络从立项到开通只用了三个月时间,上万基站在半年时间内就布好了,这确实有些让人感到恐怖。倒是北方电信会遇到麻烦,肯定没有能力完全迁移C网,只有和联通签署合作协议了。

其实对于中国电信来说,最大的风险既不是接手C网,也不是竞争对手有多厉害,而是来自于自身内部。电信最大的问题就是基层的老观念、老作风阻碍了全集团战略计划的有效推行,说白了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王晓初虽然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他无法改变基层那些四、五十岁的领导的思想观念。这种现状无法短时间改变,只能通过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改革手段逐步改善了。

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中国电信坚持自己的战略目标,稳步前进,就肯定能够在未来的信息时代有所作为。  

最后说一下联通。联通从产生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个悲剧。其实创业初期的联通反而是优秀的,联通的创始者都是一帮实干家,素质较高,本来可以有所作为,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但是由于通信行业的特殊垄断特性,没有资源将寸步难行。因此国家只有不断给联通划拨资源,进行扶持。资源一来,必定人也会跟着来,而且还来了很多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矛盾,何况还是来自不同公司的人,其结果就是永无止境的阶级斗争。当年联通和国信合并时联通的干部被干掉了多少,恐怕老联通的弟兄们还是记忆犹新吧。

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联通,就是“乱”。在联通,没看到哪个战略目标能被真正贯彻执行几年的,也没看到哪个领导能够在一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干几年的。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和内部的阶级斗争,企业的思想和行为总是不停的换来换去,让人感到心慌,甚至麻木。很多人看不起联通,其实联通的牛人很多,但是在联通这种企业环境下,牛人再多也没用。包括前段时间广东移动的一些老总跑到联通总部去当官,一样搞不定。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企业里,人人自危,又有多少人能够把心思放在发展业务上呢?

更为糟糕的是,在国家眼里,联通永远都是一个试验品和配角。因此,只要有了什么不好的东西、风险大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往联通身上招呼。例如几年以前上C网,又如现在与网通的重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未来联通发展的不好,远远落后于另外两大运营商,那么国家很可能考虑再把联通和广电合并。到了那个时候,中国联通将作为中国企业整合的反面典型而永载史册。

在接下来的重组工作中,由于联通与网通的实力相当,因此权力斗争将极为惨烈。在新联通里,有原电信的人、小网通的人、吉通的人、联通的人、厂家的人,这些人将会组合成无数个利益团体,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进行阶级斗争。网通重组的历史教训表明,如果让两个企业文化相差很大的公司合并,那么其结果必定是1+1﹤2。如果合并的两家实力相当(更何况网通还是个烂摊子),那么很有可能出现1+1﹤1的恶果。即便有WCDMA牌照,有出售C网所得的几百亿现金,但是由于无休止的内耗,新联通将会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衰落。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联通未来的结局很有可能是被外资收购(不考虑广电的因素的话)。如果是这样,可能对联通反而是件好事情,新的外资股东也许会对联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联通的管理将会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对于联通那些牛人和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来说,也许是个机会。


最后说一下个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本次重组肯定是好事。三家运营商都搞全业务,竞争更充分,资费会更便宜。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说,本次重组肯定不是好事,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的利润将会逐渐下降,人力成本的管控将会更加严格,通信人的生存环境会更加恶劣。

不过不必担心,大规模的裁员不会发生,因为这是政治问题。据说一次某运营商老总和市里领导吃饭,席间老总半开玩笑的说由于企业效益不行,可能要裁一些人,结果这位市领导当即就急眼了,说“你们运营商好歹还有不少利润,居然都要裁人?!那我那些亏损的工厂怎么办?你敢裁一些人试试?还讲不讲政治?”。不裁员,那也就只有降薪了。前几天还看到网上有文章胡说电信行业平均年薪10万,这是完全不知道通信人目前的处境啊,除了问候这个统计作者全家,我是没法做评论了。


这个行业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是谁的错?国家会说肯定不是我的错,我既要应付国际纷争、又要解决国内矛盾,我容易吗我?信产部会说肯定不是我的错,政策是国家定的,我只是忠实履行,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行业问题,我容易吗我?企业会说肯定不是我的错,我作为国企要对国家负责,作为上市公司又要为股东负责,我容易吗我?消费者说这肯定不是我的错,我只是想话费便宜一点,可是来修电话的人一会说是电信的,一会说是网通的,现在又说是联通的,头都晕了,我容易吗我?可这难道是我们这些通信人的错?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年复一年的辛劳工作,可是未来的命运却往往不能由自己掌握,我们容易吗?!在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面向,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未来的道路究竟在何方?我们也只有走一步是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