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电子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20:24

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怎么办

  10月19日,是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锡婚”纪念日。10年前的联姻,为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开启了信息服务的另一扇大门,以面对网络时代资讯浪潮的挑战。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国每45.9万人口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7%;占全国图书馆24%的700多座县级公共图书馆,全年无一分钱购书经费。这些数字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堪忧。
  是什么让人们远离图书馆?面对网络时代的资讯大潮,公共图书馆又该如何应对?
  点击,浏览,下载,只要在网络上输入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1秒钟后,就会蹦出千百页你所需要的信息。
  想看最新的《哈里·波特》,只要登录网站,几分钟后,一本数字图书下载完毕。
  知识爆炸的时代,包罗万象的互联网,一改传统的信息检索、储存模式,对“封闭式”的图书馆提出了挑战。据图书馆的统计资料显示,读者人数常随着月份不同而呈现出相对悬殊的状况。七、八月份因为学生放假,是个高峰期,九月份随着学生开学而冷清。记者随机采访几位路人,在问及为什么不去图书馆时,大多数的回答是“没想到”。在不少人印象里,图书馆成了老得掉牙的旧书堆,去图书馆成为一种怀旧情结的奢侈享受。

  是什么让人们远离图书馆?

  今天,利用网络便捷的手段获取信息,使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传统的到图书馆查阅信息的方式,这对公共图书馆的人气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人们舍弃图书馆,真的是网络惹的祸?
  据文化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占全国图书馆24%的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没有一分钱购书费,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图书馆成了“空壳”,几年甚至十几年没买一本新书或者很少买书。
  今年8月19日,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会长、北大信息传播研究所所长李国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县级图书馆的馆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建筑,与比肩林立的新建筑相比,显得分外寒酸破败。
  更有不少财政陷入困境的图书馆,还出现了“人吃书”(人员经费挤占购书费用)和“书吃人”(有的图书馆为了挤出少量的购书经费,不得不扣减职工的工资)的现象。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有的贫困县一年用于招待吃喝或购车的财政支出,就可以解决一个县级图书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购书经费。可见,基层图书馆的困境,并不仅仅是有没有钱给图书馆购买图书的问题,而是和政府是否重视图书馆这个“精神粮仓”大有关系。
  那么,在经济发达、财政实力强的大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境况又如何呢?
  遗憾的是,读者借书难、借书门槛高等遭遇屡见报端。
  2004年10月《南方周末》发表了暨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继武的文章。在某图书馆借书时,遭遇工作人员种种怠慢后,周继武发出了这样的喟叹———“图书馆将藏书变成奇货可居的垄断资源,将图书借阅演变成‘租书’或‘抵押’,限制或剥夺低收入者、低职位者、低职称者、低学历者、无职业者和外地人的阅览权或外借权,无疑是对公共图书馆理念的践踏和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误导”。
  最近,《望东方周刊》报道了北大中文系漆永祥教授,为从事学术研究,希望复制或抄录某市级图书馆完整保存的清代古籍《国朝汉学师承续记》。他历经5个月不懈地与该图书馆有关管理部门联系申请,最终还是被对方以“不可破例”为由而拒绝,不得不遗憾地放弃课题研究。
  大城市的图书馆,即使藏书浩瀚,却又因种种原因而未向读者提供充分的服务。这样的图书馆,又如何散发魅力,更好地吸引读者进入知识的殿堂呢?
  2004年上海市城调队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对图书馆的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图书馆的文献少,另一个是服务差。这两个致命的缺憾,让人们不得不舍弃图书馆。

  以变革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也应该发生变革。图书馆不能仅仅以藏书多少而骄傲,而应进一步体现在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上。”上海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王世伟对记者说。
  读者最迫切的愿望,不是占有多少信息,而是在庞杂的信息中准确获取所需资讯。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借还书服务者,转变为“知识导航员”,为读者提供多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
  在上海图书馆,有40多位知识导航员,全年全天候向全球的读者提供公益性的信息咨询服务。除了图书馆内的导航员,还有40多位来自高校图书馆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港澳等境外图书馆的专业导航员,构成了实力强大的咨询队伍。对读者留在网页上的问题,导航员在48小时内就能给予答复。
  知识导航服务还渗透到了上海各区县分馆。在闵行区图书馆,馆长助理张劲芳告诉记者,她和同事们每天回答的问题甚至超出了图书馆的范围,有人在网上问如何养宠物,如何办理房产手续,还有一些初到上海的外来务工者,来咨询就业信息。“虽然问题很杂,但每天都能为这些从未谋面的读者服务,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张劲芳对此颇有成就感。
  但她同时认为,仅靠服务的转型,还不足以让公共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站稳脚跟。图书馆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留住读者的脚步,还要有与众不同的馆藏。即使实力雄厚的图书馆,也要更多地拥有能称得上“镇馆之宝”的东西。
  据了解,上海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馆藏特色。譬如,闵行区图书馆以收藏上海本地287种地方志史、外省市地方志79种为特色;黄浦区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涉外经济信息;杨浦区延吉图书馆则富藏女性研究文献;闸北区图书馆拥有不少有关茶文化的文献。而实力雄厚的上海图书馆,则以家谱、古籍等珍贵文献而闻名国内外。张劲芳说:“对于这些特色收藏,人们如果不到图书馆,就不太容易接触到。有的文献看似冷僻,但正是这些富有个性的收藏,成为人们对这座图书馆最深刻的记忆。”
  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忽视了自己的馆藏特色,仅成为图书的汇聚之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馆变成了扩大化的书店,甚至有的就是一座旧书库。如果在网络上就能轻易读到的书,在网上就能便宜淘到的书,人们还愿意跑远路到图书馆来看吗?
  张劲芳认为,图书馆的变革,更应该抓住网络技术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不受时空约束、便捷快速的特点,为图书馆打造资源共享的平台。
  据张劲芳介绍,深圳在打造“图书馆之城”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了各图书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尤其图书借还实现了“一卡通”,让读者只需办理一张借阅证,就可在全市任何一家分馆之间借、还图书。
  记者了解到,这项工作正在上海逐步推进。如今,上海的“一卡通”功能也正从市区级的图书馆,向基层街道图书馆延伸。
  不仅如此,图书馆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拓展信息服务的范围。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不仅服务于读者大众,还要汇聚、整合各种资讯流,进一步发展成为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提供决策咨询的情报服务体系。”图书情报学博士出身的上图馆长吴建中描绘着蓝图。
  现在,上海图书馆情报所已经为政府、人大搜集各类民情,提供决策信息,还为一些国有企业提供咨询。“我们有这么多馆藏资源,有遍布世界的庞大的专家队伍,有专业的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哪家咨询公司能有我们这样雄厚的学科背景和咨询实力?我们可以让手中掌握的科学情报转化为生产力。”

  图书馆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网络时代,图书馆不是不行了,而是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际图联在20世纪70年代颁布了“公共图书馆标准”:每5万人应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藏书最少3册;一座图书馆服务辐射半径通行标准为4公里。
  上海1700万人口,目前仅有200多家公共图书馆。这与国际图联的要求相去甚远,也与上海应该具有的城市文化地位不相适应。但这不足的数字,也意味着上海的图书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全国来看,图书馆事业的地区发展水平极为不均衡,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最关键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一些地方将大把的钞票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对公共图书馆这样的文化设施却不舍得花更多的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图书馆对塑造城市精神文明,提高市民素质,激发科学创新的精神,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虽然只要10元钱就能办理一张临时阅读证,不论身份、学历,上海图书馆几乎所有阅览室都能向读者开放;但据统计,现在上图的常年持证读者仅22.5万人,相对于全市1700万人口来说,实在微不足道。由此可见,市民的图书馆意识还比较薄弱,信息素养还有待培育。王世伟副书记很惋惜:“图书馆使用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为什么只泽被少数人。我希望更多的市民、更多外来务工者能使用它,这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已经列入了国家未来五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的发展步伐也在悄然加快。
  从10月中旬开始,普陀区甘泉街道的居民只要步行十多分钟来到街道图书馆,就可以还掉从上图借来的书籍。这是上海第一家实现了“一卡通”的街镇图书馆。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的张馆长说:“现在,社区内的居民不必为了还书而往返奔波了。”
  “如今,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像一棵参天大树的庞大根系,向基层的每个角落延伸,离读者更近一点,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上图党委书记邵敏华说,“上海将在未来的五年内,从200多家街道图书馆中选择100家,以每年20家的速度,让它们成为中心馆的基层服务点。不仅如此,今后在地铁、商厦、邮局、车站等处,都将有读者还书的公共服务点,让人们生活在书香的世界中”。
  有人说,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枢纽,是激荡思想的源泉。哪一座城市,图书馆里的读者越多,就越是充满希望成为学习型的城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上海有更多的居民,以居住在图书馆周围为自豪,以节假日在图书馆里看书为嗜好,以终身学习为人生的追求。

  他山之石 纽约公共图书馆:6分钟借到书

  坐落于曼哈顿中心区域,面向著名的第五大道。1921年5月24日对公众开放的第一天,约三至五万参观者涌入图书馆。一位读者要求阅读有关道德观的书,他在上午9:08分递交索书单,然后在6分钟后就拿到了他所要的书。在放满了56公里长的书架的书库内,出现了这样的奇观,图书馆员要使用旱冰鞋来保持他们取书的速度。

  新加坡图书馆:自助借还书

  读者外借图书时,只需将借书证磁卡插入机器内,并将图书放在指定的地方,电脑自动识别,屏幕同时显示,完成借书手续,电脑打出条子。还书时,只需将图书投入图书馆外面的还书口,还书口上的显示灯亮即图书已还。读者还可以把书还到马路边的邮筒内,由邮局分拣,再送回图书馆。

  纽约皇后区图书馆:水电付费凭证也能借书

  读者进图书馆阅览不需办证,所有纽约居民(包括暂住人口)均可免费办证。读者必须先填一张寄给自己的明信片,等收到明信片后,再带上明信片、身份证件和一张近期的水电付费凭证或信用卡账单就可以来图书馆领取读者证。即使还没有获取正式的读者证,也可以凭身份证件和水电付费凭证或信用卡账单借两册书回家。

  记者手记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图书馆是人类的头颅。图书馆,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的课堂,肩负着传承人类遗产、普及终身教育的功能,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健康。
  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去图书馆?因为,图书馆具有特殊的文化氛围。书香清远,能安静人心,能激扬智慧,为其他文化场所所不及。
  放眼世界,德国平均6600人有一家图书馆;芬兰平均5000人、奥地利平均4000人、瑞士平均30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相比之下,中国的图书馆实在太少太弱。
  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素质,而提高国民素质,阅读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如果大量财富仅仅倾注在“物质食粮”的创造上,那么,我们拿什么“精神食粮”提供给嗷嗷待哺的公众,又何以提升城市文化地位,建设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


本报记者 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