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记者成功的10个关键词 献给第十个中国记者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04:57
决定记者成功的10个关键词 献给第十个中国记者节2009年11月09日 11:09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在2009年这个初冬的周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中国记者节。

但在这个属于中国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这只队伍中的大多数却无暇休息--也许他们正匆匆赶路;也许他们正奋笔疾书;也许,他们正四处奔波,为弱者的际遇呐喊;也许,他们正满含热泪,为时代英雄放歌……

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记者的诞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一代代新闻人以服务社会公众为己任,以推进人类进步发展为天职,用自己的付出,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回顾记者这一职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有10个关键词如同启明星,闪耀在每一名优秀记者的成长成才之路上。这些词汇囊括了成就一名优秀记者的品质和素质,也昭示了这一职业的使命与担当、追求与理想。

关键词一:正义

正义--从古至今,都被人们看作"百德之总",是"一种最高的价值观念"。

秉持正义,同样是历代中外优秀记者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

翻开中外新闻史,"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者代有人出。中国有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外国有斯诺、爱伦堡、李普曼、法拉奇等。虽然他们所处时代和环境不同,这些新闻大家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顺应时代潮流,追求人类进步。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早在1883年,美国现代新闻业的开创者普利策就曾在创办的报纸上宣言:"它将真正致力于人民的事业,而不为有钱有势者谋利益;它将揭露一切诡计和无耻,抨击一切社会罪恶和弊端;它将以真挚诚恳的态度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为我们这一代记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名有职业抱负的优秀记者,不仅要忠实见证和记录社会变迁的轨迹,还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唯其如此,才无愧于社会引领者的称呼。

关键词二:勇敢

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记者这一职业诞生以来,从来都与安逸和懦弱绝缘。它总是与危险和挑战相伴--不仅是"全天候"的,而且是"探险"式的……危险地区、危急关头、危难时刻,总有他们最先出现的身影。

在多年来由不同机构进行的各种职业的危险度调查中,记者与军人、警察等一起名列榜单前列。

"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战地摄影师罗伯特o卡帕的这句名言,曾被千千万万战地记者奉为职业圭臬。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战地记者,更是几乎所有新闻记者工作状态和职业追求的真实写照。

记者的勇敢是纷飞的硝烟下镇定自若的高水准报道,是突破重重遮蔽为公众敞开事实真相的不懈努力。即便在鸽哨携着阳光的岁月,记者的工作也时常面临着危险,从'98抗洪到汶川抗震,始终有两种人不顾安危往前冲:军人和记者。

一名优秀记者的工作状态应该是如此简单而干脆:时刻准备出发,时刻迎接挑战,时刻投入战斗!

关键词三:亲民

勿忘人民--这是著名记者穆青一生的钟爱,也是他一生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菁华。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记者生涯中,穆青报道的主角始终是人民群众。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光辉的形象,通过穆青的笔,走进了一代乃至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范敬宜先生说:穆青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所以他有最肥沃的养分,他的作品也能代表最大多数的人,他能用最底层的事感动最高层的人。他有我们许多记者都不曾享受到的幸福。

亲民,要有亲和力;亲民,要有吸引力;亲民,要有感染力。

亲民,意味着报道题材要以民生为本,意味着报道姿态要多倾听群众的呼声,意味着报道形式要多选择平民的视角,意味着报道作风要向着民间深入、深入、再深入。

优秀的报道总是"一头系着中南海,一头连着大杂院",而优秀的记者必定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者。

"以人为本"、"三贴近",这是一名优秀记者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同样应当成为一名记者工作成绩的检验标准。

关键词四:公正

公正是记者的良知,公正的实质是平等。

落实到记者工作中,公正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以"平等"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新闻事件的"当事者"各方,始终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尤其不能以一己之利代替社会的公众良知,更不能以一孔之见假冒民意替代公论。

在记者的天平上,不论王子还是贫儿,都是一样的份量。

与公正原则相对立的,是新闻报道中的偏见、歧视和极端。

有专家认为,随着传媒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媒体"正变得冷酷",其标志就是新闻的极端化倾向。

对新闻极端化最具代表性的表述莫过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一些媒体为了迎合所谓"市场竞争",往往筛选最极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报道,一味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吸引受众眼球,而对真正影响社会大众公共利益的事情却冷漠对待乃至无动于衷。

有失公正,是对记者职业的最大背叛。

任何时候,一名优秀的记者都应远离猎奇和炒作的诱惑。

关键词五:律己

新闻记者--"无冕之王",但这决不意味着记者能够忘乎所以。

普利策曾把媒体视为文明社会崛起的一股强大力量,同时也认识到新闻业良性运行的难度。正因如此,他提醒人们:"新闻事业的最难之处就是既要保持新鲜报道的生命力,又要使其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

一直以来,总有一些笼罩着"无冕之王"光环的新闻从业者陶醉于自身的"布道者"角色,而对履职尽责的边界难以保持清醒。于是,"新闻侵权"和"职业越界"时有发生,媒介寻租、职业腐败案例不绝。特别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记者这一职业不仅时刻都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而且还要承受来自各层次的压力。唯有清醒和自律,才能保持记者的操守,才能守护职业的良知。

美国著名报人李普曼说过:"新闻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敬畏,才是最大的新闻检查者。"

律己,是记者职业的底线。做一名当代中国的优秀记者,不仅要政治强、业务精,而且要作风正。

关键词六:敏锐

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我国当代著名女记者郭梅尼也曾说过:"要当好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要抓住这个时代最新的东西,要反映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

无论是"观测风云",还是"时代慧眼",所指的都是记者特有的敏锐感。而是否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是一名记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举世轰动,是因为他从黄土高原上那支披满了硝烟和尘土的红色队伍中,敏锐发现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星星之火,进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使命、求索、奋斗,真实地展现在了世界面前。

历史学家评价:斯诺是"自马可·波罗之后在西方世界认识中国问题上影响力最大的西方人"。

在今天这个信息极度快捷也极度泛滥的时代,记者的新闻敏感已不仅仅表现在发现"独家"的能力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记者的敏锐=发现力+穿透力。

<<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