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黑不打“保护伞”等于没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06:11

打黑不打“保护伞”等于没打

2009年11月09日 来源:京华时报 

  进入11月以来,重庆涉黑案件的系列审判渐入高潮。黎强、谢才萍等黑恶团伙的首犯和骨干先后被送上法庭,而文强等落马官员的案件也将陆续进入司法程序。昔日,那些仰仗黑恶势力建立起来的黑色商业秩序正在逐渐消退。

  11月6日,对此次“打黑”行动持续关注,同时也是重庆高级人民法院智库专家的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喆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重庆打黑”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百姓在看打黑决心有多大

  记者:各界都很关心“重庆打黑”,人们关注的是什么?

  林喆:我想,受害人的家属是在看作恶者是否受到严惩;重庆的其它百姓是在看政府对“打黑”下了多大的决心;其它省份的人,则是因为他所生活的地方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们想看看重庆能为全国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想看看“重庆打黑”积累的经验是否能推广到他们那里。

  记者:作为一个反腐专家,你关注的是什么?

  林喆:“重庆打黑”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它表明,当一个城市的一把手下决心要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社会邪恶势力时,会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福音,会受到老百姓怎样的拥护。此外,“重庆打黑”也有很多启示。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黑恶势力正在渗透到我们的一些部门中,腐蚀拉拢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还看到,只要地方主政官员有胆识、行动果敢,细心追查下去,没有打不掉的黑恶势力。

  记者: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打黑非主动而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林喆:国外有些媒体说薄熙来在重庆“打黑”有个人动机,这是一种心理很阴暗的猜测。这很奇怪。他是市委书记,主政一方,保一方平安,是他分内的事。什么都不做,就正常吗?在一些地方,想认真做一些事,就被猜测是“作秀”;想做一个依法办事的官员,就被猜测有个人动机。说这些话的人,心理很阴暗;有这种议论的地方,社会正气没有弘扬。

  空降专家是打黑的好经验

  记者:2008年6月,“打黑英雄”王立军空降重庆市公安局,短短3个月,破获刑事案件32771起,逮捕近万名涉案分子。为什么要空降“打黑”专家?

  林喆:空降“打黑”专家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可以摆脱本地人员不得不面对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上一把手的强有力支持,必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说明,我们之前的“打黑”思路有问题。一个地方黑恶势力猖獗,表明他们已经腐蚀拉拢了司法队伍中的一些党员干部。依靠这支自身有问题的队伍去打黑,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记者:2008年重庆市的一份材料披露,“根据统计,我市群众的安全感最近几年一直都保持在92%左右,2007年达到了最高峰的93.73%”。你怎样看待这类材料?

  林喆:司法局长本身有问题,他报上来的材料自然是有问题的。制造这类不负责任、粉饰太平的材料,是谎报军情,要有一定的查处机制。一个地方治安好不好,材料说好不算,人民群众说好才能算。晚上姑娘们敢不敢上街?商贩们能不能正常营业?黑恶犯罪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打击?地方一把手上街转转就会清楚。封建社会有微服私访,看来现在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体察民情的方法。

  记者:关于“重庆打黑”风暴,有议论说,这是在搞“运动”,搞“人人过关”。对于这种议论,你怎么看?

  林喆:现在看来,重庆的问题不是文强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群体腐败的问题。案件涉及到了某个人的问题,当然应该出来说清楚。对于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一定要追查到底,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清除司法队伍中的腐败。有这样的担心很正常,但只要我们的司法机构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就不是“运动”,也不是“人人过关”。

  司法反腐是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有人说,“重庆打黑”最有成效的是在政法队伍内部肃清了“内鬼”,标志性事件是8月7日重庆市原司法局局长文强涉嫌严重违纪被“双规”。你怎样看待文强的落马?

  林喆:打黑不打“保护伞”,等于没打。黑社会的渗透,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寻找司法官员来做自己的保护伞。文强可以做一个腐败样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监督机制的落空。他的涉案财产据说上亿元,这就说明我们的官员收入申报机制有问题。我们还没有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一个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至少应该有审核、公示、追究责任等环节。

  记者:“重庆打黑”目前已有10个厅局级官员落马,其中多为司法官员。在你看来,这说明了什么?

  林喆:黑恶势力的猖厥与这几年的司法腐败紧密相关。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司法领域腐败的严重性及其后果。其它领域,比如行政领域腐败,这个地方的治安还有救。司法腐败就危险了,它实际上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伸张正义、弥补公民权利缺损、惩治犯罪的专职机构。若这道防线失守了,那这个社会的法律体系、道德体系就崩溃了。

  黑恶势力大多占据暴利行业

  记者:“打黑”风暴挖出了多个黑社会组织。在这些黑社会组织的犯罪记录中,有什么特点吗?

  林喆:黑恶社会组织对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也是无止境的。从目前公布的材料来看,黎强为了抢占客运市场,甚至制造群体事件向政府施压;岳村从警察岗位上病退后,其团伙以开办邦德公司为名,通过跟踪、监听等手段,多次敲诈党政官员、企业老板。这都是之前的黑社会组织犯罪中常见的做法。

  记者:为什么这些黑社会组织头目都是亿万富翁?

  林喆:为了支付庞大的开支和黑金,黑恶势力占据的都是暴利行业。他们依靠各种非法手段赶走正当生意者,坐收垄断之利,所以发展速度要比一般的公司要快得多。传统的黑社会,除欺男霸女、收取保护费外,大多从事非法买卖,比如开设妓院、赌场、走私、偷渡、贩毒等。现代黑社会组织保留了这个特点,只不过披上了公司的外衣。他们大多以开设有大量资金往来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证券公司等为幌子,聚敛钱财。

  记者:“打黑”并不是重庆的首创,为什么“重庆打黑”格外引人关注?

  林喆:重庆此次“打黑”,是在前几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打黑”的基础上,一以贯之的规定动作;规模上,就抓捕人数,广东今年的“打黑”成果甚至还超过了重庆,但在落马官员的人数和级别上以及新闻透明度上,重庆确实要比其它省份更显眼一些。

  事实上,重庆的黑社会组织,在这些年国内的黑社会势力中并不是最典型的,但重庆司法人员的堕落非常引人注目。之所以会这样,我的理解是,重庆地处长江之滨,码头文化带来的袍哥义气盛行巴蜀大地,重庆的黑恶势力发展与其它地方相比,有着更为适合的滋生土壤。还有,与薄熙来个人有关。这些年,他一直是媒体关注的人物,他的个人形象和工作魄力一直为百姓所关注。

  举报渠道要建立保护制度

  记者:“重庆打黑”之前的2007年,某网站一帖子曝光了“wen”姓副局长与黑社会的交往,同时还影射了重庆的很多黑社会组织头目。这些人中,后期也有很多人被抓。你认为,这个帖子反映了什么?

  林喆: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可恶,谁善良,百姓心里很清楚。为什么没有向有关方面举报,那是因为我们的举报渠道还不畅通,所以他们只能采取网民灌水的方式来反映问题,来获得重视。

  记者:后来有80%的举报材料都是实名举报。

  林喆:这说明社会风气已经改变。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民众认为这样的举报不会危及自己的安全。另外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大家对重庆打黑行为的信赖,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记者:身为反腐专家,你认为反腐机构应怎样从群众中寻找线索?

  林喆: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举报人保护制度。就举报材料来说,一要缩小接触范围,二要完善传递程序。所有接触的人都要签字,一环扣一环。一旦被举报人受到伤害,要进行追查。事实上,我们的规定很完善,科技手段也能达到,只要每个环节都认真一些,领导的决心再坚定一些,线索不是问题。(记者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