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亚洲城市化(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7:20
中国,广州。内陆移民聚居的老城区里,那些光线昏暗的小巷有些中世纪的味道。巷子里的简易房屋摇摇欲坠,打工者们在12小时的辛劳工作之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
比较具有现代感的,是涂写在墙上的兜售伪造身份证的手机号码。此外,附近的豪华公寓小区、城市高架道路上的轰鸣声、成千上万家批量生产出口到欧美的鞋类和CD播放机的高科技工厂,也充满了现代气息。
据联合国(UN)预测,明年某时,全球67亿人口中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历史转折点耐人寻味。我去广州的这个城区,就是希望有人能够回答这一问题:为什么人类终于要离开乡村?
当今中国 = 狄更斯笔下的英国?
我曾设想,将广州市区比作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艰难时世》(Hard Times)中描写的英国北部城市。毕竟,在英国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如今冲击着中国南部乃至亚洲其它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在社会和经济层面有着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尽管当今中国变化的速度更快,规模也更大。英国是全球首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绝非巧合。
事实上,亚洲发展迅猛的城市(包括广州在内),与维多利亚时代风格不尽相同,而是中世纪与超现代风格的尴尬融合。只有煤烟和烟雾符合狄更斯笔下的描述,然而,那些民工叙述的故事,或许与一个半世纪前背井离乡的英国人有共通之处。
“村里找不到工作,”张丁楠(Zhang Dingnan,音译)在她租住的简陋水泥屋里说,电视里播放的国产肥皂剧几乎盖住了她的声音。她解释了自己7年前为什么从湖南乡下来到广州。同时,她也在叙述着一个恢弘的故事:为何全球有数亿像她这样的人,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迁徙的一分子。
那天早上,我曾试图与广州火车站的来往民工交谈,但无处不在的警察和便衣让他们紧张,不敢开口。一些民工将就着睡在广场上。这里有来找工作的农民,有正要回乡探亲的“前”农民,还有带着孩子来看望父母的爷爷奶奶,湖南人和四川人用扁担挑着鼓鼓囊囊的行李箱或麻袋,而劳动中介公司在为工厂物色廉价劳力。
晚上,我幸运地被带到张丁楠的家中,她的家在一处不起眼的建筑物的一层,屋里很干净,但十分破旧。她的亲戚和朋友在广州来来往往——她们村里,已有40人来到这个城市——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日子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住在这间用瓶装水招贴画作墙纸的屋子里。每个月的房租300元人民币(合20英镑),长期住在这儿的包括她丈夫(当保安为生),以及最近才来广州的女儿,今年17岁。张本人35岁,干着3份兼职,给住在广州的外国人做家务。
境况开始改善
在外打工,最苦的就是把孩子扔在家里——无论在南部非洲还是东亚都是如此。张丁楠本来把一双儿女托付给留在村里的公公婆婆,但她的公公被拖拉机撞残了一条腿,而婆婆去世了。因此,孩子们13、14岁的时候就得靠自己生活,邻居们不时来帮点忙。“村里的居住条件好多了,”张丁楠表示,“但赚不到钱。”在广州,他们的境况开始改善。女儿贺永(He Yong,音译)在广州凯旋华美达大酒店(Ramada Pearl Hotel)找到了一份工作,甚至还能说几句英语。母女俩的手机都搁在厨房桌上。
中国是大规模人口迁徙改变地球面貌的最明显例子,因为中国有13亿人,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实,这种变化遍及巴西、尼日利亚、墨西哥,以及印度(该国拥有11亿人,是全球人口第二大国)。
印度比中国更为贫穷,而且迄今城市化进程也落后于中国,但其城市“古今融合”的风格类似于中国。在钦奈(原名马德拉斯)中心地区的Greams Road贫民窟,在一块福特(Ford)Fiesta汽车的巨幅广告牌下方,几千名泰米尔人挤在简易屋和矮小砖房里,旁边是死气沉沉、又黑又臭的Cooum河,几处灌木丛上挂着废弃的塑料袋。当地居民饱受蚊子与热病的困扰。2004年底,当汹涌的印度洋海啸袭击当地海岸时,水边那些用木板和棕榈叶搭成的简易屋被卷走了。然而,没人想要离开,因为这个贫民窟有着数十年的历史,钦奈有很多的就业机会,无需支付房租,政府还发放大米和做饭用的煤油。
在这些光线昏暗、烟熏火燎的房屋里,居住着建筑工人,家务佣工、油漆匠和电动三轮车夫——这些过去的农民推动着这座城市不断扩张的经济。34岁的家庭主妇科马西(Komathi)总结道:“这个地方挺舒服的。”她是围住陌生来访者的一群兴高采烈的女性之一,访客锃亮的皮鞋上溅满了烂泥和其它更可怕的东西。科马西的丈夫在打日工,这意味着他找到什么就做什么。她的女儿也和自己的丈夫以及年幼的儿子一起住在Greams Road。她有两个儿子,一个还在上学,另一个在干机修工。男人都在外头工作,或是在找工作。生活艰难但并非令人绝望,而且随着印度经济复苏,情况正在好转。
让下一代接受教育,跻身中产阶级
然而,正改变着我们世界的城市移民现象,不只是农民成为佣工或工人的故事,也是民工们用收入资助子女读书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的子女也许能得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城市办公室工作,让他们有机会跻身新兴中产阶层。
在距离Greams Road不远的钦奈南部一处绿荫葱葱的住宅区,马里亚姆•拉姆(Mariam Ram)正忙着为她的高科技企业TnQ Books and Journals招聘更多毕业生,该企业负责国际科学期刊的出版筹备工作。西方出版商已把费钱耗时的筹编工作外包给她这样的公司了。当我看到拉姆时,她的公司已经雇佣了638名员工,在两座大楼里全天候运营,她正准备再招30人。“公司员工的最低资质,是获得一流大学理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她表示。“其余则要求硕士或博士学位。我们正在疯狂地招聘。我们要的人需要具备英语、科学和信息技术等专业,同时工资很低。除了在印度,你在哪儿都招不到这样的人。”
“我认为这个国家显然更加富裕了,”她说。“你每次来,都能看到变化。印度正处于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时期。”
钦奈尤其如此。这座城市以其保守的文化为荣,但也准备迎接那种令班加罗尔和孟买居民振奋而又疲惫的飞速增长。在距离拉姆办公室几条街的地方,汽车和卡车与山羊、母牛、自行车以及三轮车争道。在城市以外,我看到在闪闪发光的圣戈班(Saint-Gobain)玻璃厂和某科技园旁边的农田里,一位农夫正驱赶两条小公牛拖着一张犁,而载着新式风力涡轮机的卡车正向西开往班加罗尔。
“我们公司刚创业那会儿,所有员工都有自行车,有些人还有小型摩托车,”7年前创立OfficeTiger的前高盛银行家约瑟夫•西戈尔门(Joseph Sigelman)表示。“现在他们都有了小型摩托车,有些人还有汽车。”OfficeTiger是一家为银行、律师和出版商提供后台服务的“业务流程外包”企业。该公司在钦奈有近3000名雇员,平均年龄为26岁。“从他们拿到聘书起,就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