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场战争中国军队防不住日本第一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1:23:09

近日,中国媒体热炒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的《下一场战争》一书,温伯格以一个军事专家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日趋成熟的作战方式──信息战。可是与此同时,中国《解放军报》日前撰文指中国军队缺乏信息化手段,缺少战争设计,特别是对未来战争的研究不够深入。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就是人们常说的“像战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战斗”。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个对未来战争的设计问题。而未来战争离不开信息战,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军队缺乏使用卫星监控等信息化的手段的支撑。
为何温伯格的《下一场战争》一书,会突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呢?因为人们发现,这位1981年至1987年任里根政府国防部长长达七年的着名防务专家写于1996年的书,准确地预测到了第二次海湾战争。温伯格在书中预测了未来二十年内全球最有可能爆发的五场战争,即第二次朝鲜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第二次太平洋战争、第二次美墨战争及第三次世界大战。尽管书中温伯格耸人听闻地提到了日本将会再度偷袭中国与美国,但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评价的:它可以提醒我们“时刻注意面临的危险”,居安思危,牢记“永远不缺潜在的侵略者”。
记得日本原防卫研究所研究员中村寿夫等军事专家曾表示,21世纪的战争将不再是炸弹与高技术武器的对抗,而是大量运用信息进行作战。战争的形态正由工业化时代的“消耗战”向信息化时代的“瘫痪战”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打“瘫痪战”奠定了基础。“消耗战”指的是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以大量消耗人力与弹药等资源为特点的战争样式。 日本军方强调,信息将成为未来战争决胜的重要因素。
在温伯格模拟的第二次太平洋战争中,他生动地描述了日本是如何发动下一场战争,如何袭击中国,其中还大量提到日本对中国发动信息战的模拟情况:
“与此同时,在冲绳岛女川山底下的一个秘密地下军事基地里,日本军事情报本部的大和田吐师及其同伴正在一台台大型电脑前不停地忙碌着。大和田吐师是着名的电脑软件编程与网络工程专家,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获该院电脑工程学博士学位。他是日军信息战部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是一名典型的‘二十一世纪战争武士’。尽管大和田吐师从来没有拿过枪,但他却是日军的一名陆军中将,指挥着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信息战部队。他手中的武器就是电脑,他的对手则是机器。他攻击的目标不是人,而是现代战争中控制人的生命的电脑和通信系统。大和田吐师已连续工作了八个多月,编制了一系列复杂的电脑病毒程序。
“8月20日0时刚过,庞大的日本海军舰队已经部署就位,甲良石川首相下令正式开战。大和田吐师和他的信息战部队立即通过电话线路,向中国台湾国立电信公司的程控电话交换机施放了一系列的电脑病毒程序。这些破坏力极大的电脑病毒迅速吃掉了控制台湾整个电信系统的电脑程序。数分钟后,电信系统和电脑网络全部瘫痪,电话不通,电脑网络中断。大和田吐师紧接着又向控制台湾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和海上导航的电子指挥控制系统,投放了11枚电脑病毒逻辑炸弹,立即使台湾的陆上、空中和海上交通均告瘫痪。日本发动第二次太平洋战争的第一枪已经打响。”

(美国陆军未来作战系统部队网络战示意图)
中国媒体《青年参考》指,《下一场战争》,反映了温伯格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但不能不承认,模拟描述中的部分因素,今天已经成为令人担忧的现实。温伯格以一个军事专家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日趋成熟的作战方式──信息战。该报得出结论,不能不对温伯格提到的“现实因素(日军偷袭中国)”增强警惕。
然而,当信息战日趋成为成熟的作战方式的同时,信息战却成为中国的软肋。众所周知,日本军费每年递增约为5~6%,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0多年来,日本每年在指挥自动化系统这一项投入的资金约为10~15亿美元。据《解放军报》日前报道,中国军队缺乏信息化手段,缺少战争设计。
报道称,不管是作战也好,军事演习也好,日常训练也好,战争设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解放军在战争设计方面有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比如,对未来战争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作战地区、作战对象、作战样式的研究,缺乏超前设想;作战设计创新点不多,战场态势比较简单,敌情设计不够全面;体现联合作战的特点不够充分,其手段还停留在手工作业上,缺乏使用传感器、卫星监控、战场电视等信息化的方法手段……正是由于对未来战争设计的层次不高、内容不全、技术含量较少,往往使训练与未来战争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
对此,《解放军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战争设计,首要的是加强对作战思想的创新,在训练演习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其次,要加强对作战对手的设计,把敌情研究透;再次,要加强对武器装备的设计,须知技术影响战术,有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仗;最后,还要加强对体制编制的设计,使体制编制达到人和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从而发挥人和武器装备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