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文化的融入深化高校课程整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6:45

论后现代文化的融入深化高校课程整合

姚远1   陈晓慧 徐世东3

1华夏大地远程教育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3

2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 长春市 130017

3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100022

Email:xsdyy2000@tom.com; yaoy@edu-edu.com.cn

摘要: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与后现代范式的关系着手,探讨了信息技术具有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进而阐释了将信息文化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这一深化高校课程整合的途径。

关键字:后现代主义 信息技术 范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信息技术既为教育提供教学内容,又为教师提供教学工具,还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促进了学与教的转化。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能够在应用中进行,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对信息技能的有意义学习和对信息技术的深入理解。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教育革新,那么这种革新会给传统的课程体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我们说,信息技术的加入和整合,会使课程体系呈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这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后现代主义本质和规律。

1       信息技术与后现代主义

2           1.1   后现代范式

科学研究总是在一个范式中进行。以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与天文学作为组织框架,可将西方思想发展史划分为三大范式: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范式。前现代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是一种发展但跳跃式的关系。它们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们的发展都承接了前一范式,是前一范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1.1.1   前现代范式

包括从有记载的西方历史到17、18世纪的科学与工业革命时期。这是一个持地球中心论宇宙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包括生态、认识论以及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平衡或相称在内的宇宙和谐观。在这种观点中,人们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

1.1.2   现代范式

在16和17世纪,前现代范式被一种新的数学与机械的宇宙学所代替,这就是现代范式。现代范式的产生归功于数学体现出的简单而有秩序的美,使人们发现了自然的秩序——自然规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了自然是和谐的、简单的、自足的;而掌握了伽利略的实验观、笛卡尔的理性方法和牛顿的原理,促使人性开始对自然予以控制,同时也对他人开始控制。

现代范式以稳定的、统一的宇宙秩序为基础,依赖于一种封闭的、非转化性的、线性发展的宇宙学,强调控制。

1.1.3   后现代范式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现代范式将为后现代范式所取代。后现代范式假设的是一种非常不同的社会、个人和思想观。后现代社会表现出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特定性、形成性等特征,从而超越了现代范式的确定性、稳定性、普遍性、因果关系等特性。后现代范式还超越了现代范式中的控制观点,重新回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主题上。

1.2 信息技术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1.2.1   信息技术是后现代主义观点的一个科学基础和思想来源。

信息技术不仅以自身的非线性、多元化、自组织等特点支持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而且由于它所塑造的虚拟世界越来越迎合人的感觉需求,这就给人们提供了又一个反思世界的客观性的角度。维纳认为,现象世界必将取代现实的世界。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确实出现了这种现象: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可能。人的感官很难将虚拟的与现实的区分开来,在感觉上说,虚拟实在与真实的实在不存在差距,所以似乎没有理由认为客观实在才是唯一的实在,这是一个涉及认识能力的问题而非认识论的问题。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用其自身的非线性、多元化和虚拟性等特点,成为后现代主义反主流思潮的、尤其是非线性、多元化、客观相对性等观点的科学技术基础的有力支持。

1.2.2   信息技术作为新科技时代技术力量的一分子,必将具备这个时代所表现出的一些基本特点。促进新科技时代进步的多种科学技术及其观点形成了新时代的科技精神和文化氛围,这些门类的科技和它们总的精神都会影响这个时代的每一科技的观念和发展。在这种普遍联系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形式、特征、走向等,就会因此受到后现代主义这一时代精神及其科技背景的影响。

因此,信息技术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信息技术既支持后现代主义观点,又受到后现代范式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与后现代主义将具有整体相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  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带给课程体系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前面论述的后现代范式的内涵和信息技术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解了这两个问题能让我们坚信信息技术本身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看到后现代特征与信息技术之间是天然的、本质的联系。因此信息技术的加入必然使课程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

2.1 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体系要体现出非线性

与信息技术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将突破现代范式的线性序列化观点,新课程体系的内容和形式都被视为非线性的。在这种观念下,课程是一种转换过程,这一过程由复杂的、自发的相互作用所构成;课程不再被看成是一系列相邻的单元,而是被视其为丰富的、开放的经验的多层次组合。

新课程体系的非线性还将体现在学习目标的非预设性和学习过程的形成性中。由于学习者各自的认知结构不同,学习过程中的进展具有形成性,所以学习目标不能够预先完全设定,要在学习过程中适当修订。形成性就是旧结构无法预测的新结构自发地、自我生成地形成。教师不仅要评价在一种水平所获得的成绩和运算,而且要考查处于各个水平各个阶段的突现的结构和特点。在这种突发的成长前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和顺序,学生也可以自行调节学习路线。

2.2 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体系要体现出复杂性

与信息技术整合后的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观对学习者成就的考察方式,不仅仅把学习者回答的正确率和时间作为考察的指标。而是要把学生的多种运算水平(尚未意识到的水平、摸索水平和表现出来的水平)综合考虑。我们不能再用线性、累加等简单方式来看待时间,而应该允许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反思和整合达到认识上的质变。反思、再组织和互动游戏的方法应该成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

复杂性还体现在课程对真实情境的要求。这一要求的依据部分地来自对大脑正常运作原理的探知。“大脑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精细和敏感的模式探测装置,它所要处理的是自然复杂性而非整齐的逻辑简单性”。因此,为使大脑的这种精细和敏感性得以发展,还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还原至生活,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情境应更好地接近于真实情境。

2.3 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体系要引导主体和客体平等的意识

工业时代的科学家们坚信客观万物是可以认识和控制的,而代表后现代范式的生命科学的发展为我们展现了可预测和控制性的有限。查尔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作为一种“事后”的声称,对预测什么将发生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这种观点改变了人们所认为的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并控制客体的观点,推动了认识主体与客体平等的观点。

我们要认识到:学习者与学习内容间不是简单的控制和学习关系,而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和讨论使知识更有条理、阐释的内容和效度更符合学习团体的规则;学习内容和知识作用于学生,使其认知结构发生调整和突破,使学生成长。同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同时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成长。

2.4 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体系要求反思和对话

反思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从被单一地复制而转向有个性地发展,在对话与反思中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顺应环境,或者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局限,产生顿悟或突破。信息化课程要将学习者的主动性看作内因,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看作是学习的直接原因。在皮亚杰提出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化模式中,学生通过努力克服不平衡——在此学生表现出干扰、缺点、错误、困惑——从而在更高的水平上以更多的理解进行重新组织。在这种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在某种顿悟或突破之前,学生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反思与对话。

信息化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反思的时间和对话的环境支持,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善。

2.5 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体系要推动多元化观点

帕蒂认为,要从多种观点出发看待任何事物和物体。从多种观点出发,不是要在观点之间轮换而是要促使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一相互作用中存在着转变性发展的关键。我们再来看,在生物界物种在复制和繁殖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范围的变异性,一个物种的后代才可能生存下来,在此依靠的是一种强烈的随机性。同理,培育人才的课程也要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于各种情境和要求的人才。

2.6 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体系表达平民化和大众化的思想

信息文化不同于其他社会文化,它具有全球性和平民化。信息时代的课程借助于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课程的理念,能够发展出适应各种人群、各种需求、终身化的课程体系。权威不再是专家和教师的惟我独尊。权威的结构变成了共同参与的、对话式的、多种形式的。在学习者与教师和专家的互动过程中,知识的内涵和意义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成为了适应各个学习团体的意义。

由上综述,处于后现代范式中的信息技术负有传递后现代精神和理念的使命,因此整合后的课程就具有复杂的非线性、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多元化、反思和对话、平民化和大众化等后现代社会特征。这些后现代主义的观念透过课程获得表达,通过网络、计算机多媒体、交互视频等技术手段呈现并实施,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在未来社会实际中的生存发展。

3     高校本科教育的课程整合——信息文化的融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场教育革新给新课程体系带来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那么这种后现代范式的文化与特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呢?针对于高校本科教育来讲,这种信息化课程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说,高校课程整和的实施,实质上是信息文化的融入,即信息技术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与精神的融入。

3.1 课程内容

本科课程的内容设置可以比较好地体现现代范式与后现代范式的过渡与融合。

首先,我们的本科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种类型: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由此,我们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给学生呈现的问题、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使用的方法、评价学习成果的策略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包括大量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的内容。

其次,本科课程将使学生逐渐接触学科内最新发展的理论、最新发现的现象和最具前沿性的问题,这些理论、现象和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突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和结构,具有很显著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因此,我们要为本科学生设置复杂、开放的课程内容,这既是顺应了后现代科学范式的发展趋势和文化精神,又依据了本学科的动态和发展方向。

3.2 课程形式

既然本科课程需要创设复杂、开放的课程内容,那么呈现和组织这些内容的形式也必然是多元的、复杂的、开放的。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我们能够呈现和组织多元化的知识内容。

此外,作为建构主义学派之一的认知弹性理论以及源于认知弹性理论的认知弹性超文本,是适用于非线性和多维度方式跨越复杂教材的理论与技术,可用于系统化地开发非线性的与多维度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认知弹性理论和认知弹性超文本,能够支持以多种观点呈现信息,这样能将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呈现和延伸,促使学生把一个复杂问题从多个角度审视,从而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弹性理论和认知弹性超文本是呈现和组织多元、复杂、非线性、开放性课程内容的有力工具,是我们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力支持。

3.3 组织实施方法

我们探讨高校本科教育的课程整合,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处于革新与进步的环境下,正确对待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信息环境下,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需要不断反思的过程;对知识的掌握与迁移需要一个学习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以至融合的过程;对知识的界定与运用需要一个协商与交流的过程。因此,我们对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就是一个为学生创设平等、反思、协商的学习环境的过程。

在课程组织实施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案例和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与知识内容间相互作用;我们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知识和策略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反思而深化理解和认知;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平等、协商的研讨环境,使学生自觉地结成学习共同体,完成知识的社会意义建构、促进协同解决问题能力的生成。

3.4 教学系统要素

正如一些专家所论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我们看到了教学系统中第四种要素——教学媒体的重要性。教学媒体这一要素的突显,使传统的教学系统“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成了“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我们必须关注: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了哪些改变,这些变化给教学的各个过程带来了怎样的方向和特征。教学媒体的加入,使得整个教学系统的流程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改变,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随着教学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我们对课程的设计、课程实施过程、教学策略、指导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要相应调整,以满足新框架对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

3.5 融合

我们对教学系统要素的探讨,实质是在系统的框架内、用系统的方法来思考整合问题。而如果我们从现代、后现代两种范式的发展和承接关系来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则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对课程体系彻底的革新。

代表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精神的信息技术要与课程相整合,就要面对后现代性与现代性的冲突和融合。这两种具有相对立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事物怎样能够融合在一起呢?正如前面所述,应该在整合后的课程中增加复杂、开放的内容,采用非线性、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和组织这些知识与内容,提倡反思与协商的学——教方法,调整教学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地位与作用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我们将复杂性、非线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等特点引入本科课程中,促进信息技术、信息文化深入地整合到本科课程中来。

这些后加入的新鲜元素与传统课程之间虽然有文化和特征上的对立,但是它们之间应该是并存且相互支持的关系。那么两者是如何支持与融合的呢?我们可以借鉴生物学家对大脑研究的成果来思考这个问题。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微观的分子水平上处于一种混沌的、随机的、多元的、无休止的复杂变换状态,而在个体生物水平上,大脑又具有一定的模式、保持着一种连续性。这两种水平之间如此惊人的支持与融合,都归功于生物非常卓越的自组织性。与大脑复杂的结构化相对应,我们的课程应包括等级序列性、各水平统一和互补的功能等。这就是需要我们细致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因此,我们相信只要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疏通和引导,借助于人际互动的自组织性,信息技术及信息文化是可以与高校课程相融合的。而这种文化的融合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入整合。

参考文献:

[1]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宇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2]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教育技术通讯

[3]  刘文旋,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来源《北大在线》,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54/1/class005400018/hwz37893.htm

[4]  岑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http://www.zsdj.com/keyanchenguo/2002/huojianglunwen/144.doc

[5]  黄荣怀主编,信息技术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