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北京初秋 胡同·秋之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20:03
www.hexun.com  【2005.09.27 10:26】精品购物指南/秦俭

渊源
北京城并非生而有胡同。但胡同如今却成了北京民间文化的公认代表。
据说,“胡同”这个如今听起来地道老北京的词竟然是元朝时候蒙古语的译音。
北京的胡同,是很有理由骄傲的,光是某些胡同的历史,就已经比一些国家建国的历史还要悠久,更何况胡同里还藏着那么多故事。
胡同名字大多像家常唠嗑一样朴实亲切,比如翠花胡同,一看就是个小家碧玉。当然也有无比诗意的,比如百花深处胡同,听着怎么就那么浮想联翩呢?
每个名字,都是一段时间与空间的提纲,标注着胡同里曾经的活色生香。
当然还有胡同里那些或大或小、或豪华或简朴的院落,那些精雕细刻的门墩,多少不一的门当,残缺或者完好的瓦当,这些无比感性的信息,组合成我们对于旧日胡同生活的想象。
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百姓来说,风清云淡的初秋,胡同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怀旧的空间,一个想象另一种生活的氛围,满足我们平淡生活中一点点无伤大雅的好奇心,即使只因为这个,那些原始的胡同也就应该有了被完好保存的充足理由。

初秋胡同 收罗记忆的温暖残片
据我看,北京的胡同像古瓷,纹理细腻,古趣盎然,值得玩味,但易碎。 初秋,是探访那些胡同“幸存者”最好的时机,天高云淡,胡同里的氛围也像天气一样,温和明朗,变成一件富有生命的瓷器,虽然仅余残片,却仿佛刚从长袍里掏出来似的,带着体温,分外亲切。
后海胡同 喧嚣里的本色节奏
下午3点,从荷花市场门前雇上一辆三轮车,沿着前海西岸向后海什刹海行进。我总觉得,那些崭新的门楼与熙攘的人群,并不是我想象中胡同应该有的样子,就好像慕名去见一个纯朴美丽的姑娘,可看见的却是她浓妆艳抹的样。但让我欣喜的是,毕竟,如果你愿意发现,深深的胡同里还是存在着自己的节奏。从宋庆龄故居往南,七拐八拐来到一片难得的空场,老人们下棋的下棋,遛鸟的遛鸟。面对镜头,他们既不诧异也不反感,经过见过太多起伏之后的从容,与胡同的不事张扬倒是声气相通。
大小金丝胡同里,最让我欢喜的是老旧木头电线杆的藤蔓,叶子已经稀疏,藏不住其中憨头憨脑的丝瓜和葫芦,住户想来该盘算着何时可以摘下来炒盘新鲜菜。
下午4点多钟,阳光特别的浑厚金黄,胡同里多了遛狗的。一个少年牵着毛发闪亮的金毛巡回犬,打个唿哨一起发足飞奔,在槐树叶子稀疏的影子里,一点一点阳光的亮斑在他们身上跳跃,那快乐的样子,竟也能让人驻足观望。
胡同里最有趣的,其实是热辣鲜活的众生像。
我曾经在拍照片的时候接受过一个大婶的教导:这些破玩意有什么好拍的呀,去东城那片胡同保留区,比这儿好看多了!
我也曾经在胡同里看见酒吧的霓虹灯与邻居晾晒的被褥床单交相辉映,在路的另一侧,杨柳依依,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推着轮椅上的老头,遛遛弯儿,看个景儿。
我还曾经在拥挤的胡同口看见过汽车司机与骑自行车的人拌嘴。司机:您不怕刮着您这车呀?骑车人:没关系,您看哪儿合适,随便刮吧!
按照老北京话讲:人接了地气儿,总能变得特别鲜活,胡同因为是个能接到地气儿的地方,所以孕育出来的景象也特别鲜活。
坐在三轮车上,听别的车夫跟客人说:咱们来胡同,不也就想看看老北京的模样吗?
其实我们这些外人,想在胡同里找的也不过是那么个“劲儿”,老房子、老树、老人新人,都带着热乎劲儿,缺一样也就不完整了。
也许我们能留住那么几条所谓有价值的胡同,但能留住那个年代的生活吗?
熟人领路
韩师傅,后海一带三轮车夫,干这一行已经两年了。
胡同里人多,三轮车也多,一般都有组织,是公司给出的车。我们一般从上午8点干到晚上6点半。一入秋,客人最多的时候是下午2点以后,天儿好啊,那时候胡同里都能堵车,所以你要是想躲个清静,最好一早就来。
作者亲历感觉:人太多了!胡同里也有交通拥堵!三轮车可以讲价钱,但师傅多为外地人,讲的都是导游书上的版本,不够活色生香,不过有名的景点倒是不会错过。建议如果不热衷景点,租辆自行车也不错。
温情公告
停车:前海后海一带出名的难停车,可以在宋庆龄故居正门的那条路上停车,或者在恭王府门口广场上停车。
自行车:前海东岸就有租自行车的,一般一小时20块钱,但需要先交500块钱押金!
胡同游链接
除了前海后海,金鼓楼、地安门以及新街口附近的胡同也不错,而且更生活化。 小径厂街、南草厂街、分司厅胡同、北兵马司胡同都可看看。还有经过改造后的南池子一带,虽然褒贬不一,但下午时分坐在紧邻长安街的皇城美术馆边上,虽然周围的风景很人工,但有水有树,而且闹中取静。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