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公共服务业的成本该如何买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30:13
金羊网 2005-09-08 14:20:24
冯苏宝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日前提出了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它发出的信号是,居民生活用水等基础水价将要加价。与此同时,广州的区域性管道燃气也纳入了一种市场化价格调整的轨道与程序,其信号依然是:准备加价!水、电、气是现代城市的民生之本。自2003年以来,广州市政府在平抑电价方面打了好几个漂亮仗,令电价从高位降落,处于同国内一些重要城市相持平的水准。为什么政府在控制电价方面能够负起责任,却任水、气价格异动?
缘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水、气涨价无疑是一种长期趋势。广州水价改革已酝酿数年,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推行,“方案”中所涉及的“阶梯计价”方式,在一些城市已成功实施,所以其改革方案的出台与价格调整应属于情理之中事。但从这次价格异动的内在因素分析,水价调整的基本依据则在于自来水公司水价成本是否亏损,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广州0.9元/立方米的自来水价格长期低于其成本价,故而通过加价来消化成本,成为了生产企业的一项“公共选择”。区域性管道燃气的定价走得更远,索性依托了市场机制,虽名为政府定价,但决定因素还在于国际市场合同价格和广州石化挂牌价浮动情况,即通过市场这个价值链,将上游、下游、生产企业和消费民众联缀了起来,由后者最终买单,这是借助价格涨落去转嫁企业成本和风险。
应该说,这一情况同当代企业经营潮流是相悖离的。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几乎是各行各业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形势,其应对之策,主要是通过在“中间环节”消化成本以及提高竞争力,包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产能,进行布局调整,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经济等等。对于存在着竞争的行业而言,希望通过涨价来消化成本几为不可能,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减价容易加价难”,“率先加价者必自寻死路”已成为企业一定会遵从的经营规则。而水、电、气企业为什么只去选择“加价”华山一条路,那是因为它们经营的是资源性产品和垄断产品,更关键是因缺乏市场竞争而失去了在“中间环节”有所作为的动力。
但水、电、气企业显然同一般的垄断企业不同,属于公共服务业,其产品具有集体消费性质,是区域内所有居民应该自由、平等并且廉价享用的物品,它们是政府提供并通过国有经营系统组织与管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一、使用者在消费这些产品时不能根据市场原则,而要根据服务的需要;二、生产企业不应追求利润最大化,绝对不应向消费者转嫁亏损;三、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供应与服务,平衡各方利益,在公共产品的定价机制上合理使用税收,形成内部转移价格等责任来。
广州市在电价控制上的成功案例,证明在水、气领域应该是有所作为的。所以,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以及社会协商机制的建立,在此领域进一步负起责任来,另外,还必须推动公共服务业企业在“中间环节”下功夫,必要时,在此领域引入适当的外部竞争。
(晓航/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