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元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48:20

【行走岁月】上海元素(社团推荐)   

                 
  不同的城市会有什么样的新鲜在诱惑我们的感官?我们变换着视角迈动着双脚,去触摸每一座新鲜或陌生的城市。这是一种立体的阅读,有关城市,有关旅行。
   ——题记
                 
  我对上海这座相邻的国际大都市,应该不算陌生。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来这里,但是以往的来访都是因为时间短而走马观花,而这次因为来上海工作几个月,时间比较充裕,于是决定尽量抽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因为想要了解上海,就必须走近她,触摸她,领略上海大都会与古文明海派文化的融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一座城市的涵养,是一座城市的脊梁。一个物质丰富的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犹如人没有灵魂。所以尽管上海开埠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不妨碍她传承和延伸中国古老的文化和历史。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因为上海不仅仅是一个金融中心经济中心,也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个人更多的还是欣赏上海的文化特色,即有中国本色又有海派风格,融和了各种优秀文化的上海一直是人们的瞻目点。上海什么都有,什么都齐全:潮流的空气、怀旧的味道;时尚与前卫,文明和古老,都会向你展示。每一个接近它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喜爱,尽管你可能会对上海的某些方面有些微词,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上海总是会使你流连忘返。
                 
  对上海的解读,不能像随便翻阅一本书一样。既便你走马观花似地去过外滩,走过南京路,淮海路,甚至去过东方明珠,登过金茂大厦,也不能说你就完全了解上海,那只能说明你来上海观光过,留过影,仅此而已。理解上海得理解上海的两面性,老上海人骨髓里的浦东浦西之分,岌岌可危的石库门与淮海路的霓虹逼人,古韵飘香的豫园与外滩的现代海派。
  提起上海,你会想到什么?我的头脑里会浮现:外滩、东方明珠、南京路、淮海路、新天地、老房子、外白渡桥、书店、上海人、咖啡吧、酒吧、时尚、前卫等等这些构成上海元素的名词。说起上海这些元素真是有些说不尽倒不完,只能拣要紧的说说。
                 
  一、街道
                 
  有街才有市,马路是城市的血脉。上海这个城市是由一条条纵横交叉的马路结网而成的,马路交叉纵横如河水的幽深与复杂。根据道路营造的模式不同,现代城市大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如北京的道路呈棋盘状,非常对称的规则,显然在建造之初是经过缜密规划的;另一种则可以上海做代表,它的道路是自然生长态的,有点自由散漫,不很规则,仿佛是一棵树,这里冒出条枝,那里分个杈,依据自身的生存逻辑而进行。上海的道路是不同时期不同构思,所以造就了目前道路的自由和复杂。这种如蜘蛛网般的错综复杂,才形成了上海道路的特殊景观,它的拐角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往往有一座建筑物在那里过渡,完全没有棋盘式道路拐角的呆版。也许这样的道路环境造就了上海人的慎密细致的性格,精挑细选,求得最快最好的捷径。
  上海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商业街、文化街、休闲街,很适合闲逛。在上海这个容易迷醉的城市,逛街,看建筑已经成为我了解上海的理由。经常约了上海的朋友秋趣一起去逛马路,秋天的马路和街道落满了金黄的树叶,马路在我们的脚下变得亲切和可爱起来。在马路上逛街,目光随意浏览,便可以触摸到那些由墙、洋房、树组成的街道路口,它们因为染上了历史的风霜而意味深长。
  在南京路上你会感到购物的人气旺盛,那些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对上海货的钟情不言而喻;在淮海路上你会和更多的上海人邂逅,拎着精致的包,着装前卫的俊男靓女和你擦肩而过;在衡山路上你会看见许多漂亮典雅的吧,人们在路边喝茶喝酒喝咖啡,休闲的让你羡慕;在思南路、绍兴路、多伦路上你会感觉到一些文化气息,书吧、老洋房、法国梧桐、名人故居让你感觉到一种静谧和历史的幽香在诱惑着你;在外滩背靠那些罗马式、哥特式的老建筑,展望浦东的东方明珠塔、金贸大厦,你会感到海派的风范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让你领略东方大都市的浪漫;当你在乍浦路小吃街,襄阳路服装街,在穿越那些窄窄的弄堂的时候,你会看到上海的另一面,有些凌乱狭窄和不洁,这时候我的感觉就好像看到一个服装体面的人,偶尔露出里面破旧的内衣。当汽车载着我“飞”在延安高架路的时候,上海是灰蒙蒙的,是一种悬空的感觉,无着无落的。
  上海的街道正在经历一种新旧的交替、大气和小气,高雅和庸俗、海派和民俗共存的格局,这是一种真实的上海。也只有仔仔细细地逛逛上海马路的人才能感受到马路上的上海才是真实的上海。
                 
  街道就是城市史。这里一棵百年老树,那里一幢老房子,会有耐人寻味的故事,那是历史的片断,亲切易懂。
                 
  二、新天地
                 
  上海这座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开始的摩登情怀,传承至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不可割裂的精神气质。当我面对灯火辉煌的酒楼和娱乐歌舞厅时,总让我充满遐想:旧时的月份牌、百乐们舞厅纸醉金迷那是怎样的一种难以重复的华丽风情。
                 
  有些城市注定是属于夜色的,上海就是一个著名的不夜城。上海的夜色最让我犯难:好玩的地方那么多,大的、小的;热闹的、安静的;新天地、茂名路、衡山路。而最近被上海人最津津乐道的娱乐休闲的地方就是新天地了,我听秋趣说过多次,几乎每一位来上海的朋友相聚她都选择在新天地。可见新天地在上海人眼里是多么的受宠。
  新天地实在是上海的时尚舞台。来这里,是为了表演时尚和看时尚的。正是这种看与被看,渲染了新天地的那种浮华热闹。那些坐在星巴克室外椅子上的人,保持着一份从容和冷静,慢慢地啜着香浓的咖啡,间或用冷静的目光扫视着那些走过的红男绿女们的兴奋和躁动。你会觉得这种热闹和海派的氛围好像为这个大都市增添了夜晚的亮点。我一共去了两次,一次是白天,一次是夜晚。虽然各有风情,但还是夜晚的新天地更加让我难忘。
                 
  当夜色降临,老弄堂里昏黄的街灯散发着《花样年华》王家卫的静谧时,新上海的红男绿女们和那些为数不少的老外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不管是长发飘飘的靓女还是头发染成综黄色的俊男,他们往来穿梭、狂歌劲舞都成为这片夜色中的一道风情,或休闲或激情。
                 
  新天地的真正热闹是在入夜之后,这不仅是因为人多,而且各种声响,各种炫目的灯光,将这里燃烧了。尤其是恰逢雅典奥运会召开之际,那悬挂在室外的超大屏幕上播放的奥运比赛更使它的气氛达到沸点。那些各色酒吧里常常客满,有演奏爵士音乐的、有管弦乐的、有摇滚乐的,各种声音交织着,就是露天的咖啡桌也会被挤满。你会看到每个人的嘴巴在动,他们说着什么,宣泄着情绪。在这个时候,你想找个清静之地是很难的。那天和朋友约会就是选择了一个咖啡吧略为安静的一角。我们喝着各自点的饮料,说些大家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觉得心情很放松。
  等到又一个白天中午再来这里的时候,仿佛前一夜的喧闹都已经销声匿迹了。这里是静悄悄的,冲刷的干干净净的地面,只有一些售货的推车在安静地等待你的到来,售货小姐热心地推销她的工艺品;那些酒吧好像睡着了,疲惫的椅子东倒西歪的,黯淡了的吧台空无一人,它们在积蓄精力为了晚上的辉煌。这时的新天地是清晰的,安静地像个少女。我被这些老房子所吸引,还发现了那晚被我忽视的“中共一大会址”竟然也在旁边等着我。
                 
  我欣赏了新天地的两种风格,说不清更喜欢那一种,好像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喜爱它的理由。在过往路人和普通人市民眼里,上海新天地是具体实在的地理概念。在新人类的眼里,新天地是生活的底色;在前卫作家眼里新天地是欲望表演的舞台;在市场眼里,新天地是上海时尚文化和经济蓬勃发展的标志。在我眼里新天地是我和上海对话的地方。
                 
  三、上海的桥
                 
  桥在上海这样一个靠水的城市,仿佛柔和人身段的缀饰。桥的古老和现代和谐地打扮着苏州河和黄浦江,为上海更添一层丰韵。有桥的城市,如岁月有痕,往往会驻留浪漫而忧愁的往事。桥,也为上海添一层大气和回味。
  有河必有桥,桥是纽带,缔结了两岸的生活和空间。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几百年来它滋养着两岸的土地。走在苏州河上,自然可以看到不少的桥,跨苏州河出口的第一座便是著名的外白度桥,这座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它依然挺拔,忠实地屹立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在上海我最钟情的桥就是这坐桥了,也许它会使我想起初恋和曾经的爱情。
  据说在这里原来有一座木桥,是英国人威尔斯在1854年建造的。因为属于公益事业,所以规定不论中外人士过桥一律收过桥费五文,车辆加倍收费。数年后,桥出现了倾塌的险情,1875年工部局强行收购接受该桥,并出资重建,由于桥紧靠外滩公园,所以叫Garden Bride(花园桥),重建后的桥因为不在收费,所以也叫它“外白渡桥”,就是过桥不受费的意思。上海话的“白”,有不付却享受之意。1906年因为上海要建有轨电车,原木不能铺设轨道,工部局将旧桥拆除,重建为钢桥,次年建成。
  站在外白渡桥上看着那坚挺的钢梁,我感到了一种阳刚之美。不知怎的,我站在外白渡桥的桥头,总是会想起那部经典的影片《魂断蓝桥》,也许这坐桥和蓝桥有些相似?那些钢铁的护拦好像一张钢网,感觉远处可能会走来一个美丽的费雯丽。也许这种西式的桥让人容易想起那些场景。
  从外白渡桥往四川路走,有一座“乍浦路桥”,短而高,走上去都很费力,骑车更加费力。有一年我住在乍浦路,晚上去看外滩就经过这座桥,所以印象较深。有些骑三轮车的人不得下来推行,据说旧社会专门有人候在桥边靠帮人推车赚点小钱。
  现在,最为气派的要属横跨黄浦江的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了,这些气势如虹的大桥更给上海增添了非凡的魅力。有桥的城市给人以遐想,也使得水面生动活泼起来。桥是水的筋骨。刚柔相济,也是人们亲近水的纽带。在大桥上你会看的很远,也往往会浮想联翩。
  上海的桥会让你感到难忘,因为桥有故事,因为桥有魅力。
                 
  四、百年老店
                 
  十九世纪中叶,西洋人带着冒险家的野心、探险者的猎奇眼光涌进了上海。他们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来了新颖的思潮,带来了新鲜的技术技能。异域的生活习性和礼仪,形形色色的吃食。
  走在马路上,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实惠的一面:你看到最多的是饭店、酒楼。高级的星级饭店到街头巷尾的食铺一应俱全。而我更多的还是关注那些百年老店,他们出售的不仅仅使商品,还有历史的沉浮和怀旧的情愫。他们散落在城里的角角落落,给我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实惠,也带来了审美的愉悦和旧日的回忆。今天我们对它作一番巡视,看一看这些百年老店的坚持。
  上海是商业发达之地,商甲云集,百业兴旺,培养出不少富有特色的店家。这些商店起步的时候规模也许不大,但是他们执着地守着自己的特色,始终不愉,精益求精,终于成为名店。如今他们年迈了,甚至有了百余年的历史,他们面对新的超级商场一家一家开出来,但是他们依然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历久弥新。
  临近国庆节的南京路有着节日的气氛。“邵万生南货店”又开始涌来络绎不绝的人群。“沈大成点心点”的两面黄依然诱人,虽然不如麦当劳、肯德鸡那么时尚,但食客依然踊跃。到底是中国人,我们的肠胃已经受了几千年中国传统食品的调教,一下子还真的离不开它们。“三阳南货店”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于1860年开张,至今144年历史。原先它以马蹄糕闻名的。现在的南北杂货更是琳琅满目。还有“棚街女子时装店”1937年犹太人开设的,“亨达利钟表店”1864年德国人创办的。这些百年老店还是那么富有诱惑力,让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古老的亲切。
  当然,上海还有许多路上有百年老店,只是南京路比较集中一些罢了.

五、老洋房
                 
  老洋房是上海的特殊建筑,也是上海的骄傲。它们记录着过去的峥嵘岁月,又留给今天永恒的凭吊。几经风雨几经沧桑,里面栖居过各种各样的人物,也有过各式各样的故事,它们是一册册生动的历史书籍,现在有些老洋房已经向人敞开了,改作了餐厅,老建筑与餐饮文化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效果,老房子也在沉寂中复苏了,让我们去品味其中的故事。我常常去看那些老洋房,只有晚上时间多一些,于是约了秋趣姐一起去逛逛那些有老洋房的街道。
  在僻静而短小的东湖路上,有一个很好的去处,7号俱乐部,这是一幢法式的西洋别墅,黄色的墙体,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进入门厅,我的眼睛便暗了下来,那是因为受了雍容华贵的压迫而造成的,也是因为我遭遇了历史。
  走在淮海路看见了“大公馆”。那是1921年飞黄腾达的犹太商人Ray joseph在上海请了一位著名的法国建筑设计师设计打造了一座精美的阳光花园,并取名为“大公馆”。据传,30年代初,当时上海大名鼎鼎的大亨杜月笙手下的门人因承包“航空彩票”获了暴利,便重金购下大公馆献给杜月笙(时称杜公馆)。1946年杜月笙又将公馆送给军统特务戴笠,后戴笠又转给当红明星下,一时名人云集,宾朋满座,莺歌燕舞。当时因为门口有门卫不让我和秋趣进去,我们只能在门外看看那富贵的门面了。
  位于华山路849的丁香花园曾经是李鸿章的别墅花园。丁香花园是李鸿章的第九房姨太太,由于与正室不和,李鸿章也有长居上海的打算,于是在上海建造了这座新颖的别墅花园。楼房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建筑师罗杰斯的作品,他最擅长的就是把建筑艺术和现代享受融和在一起。所以楼的风格结合了美国式的别墅建筑,使得我一看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有些老建筑是宗教建筑。比如淮海路的东正教堂。五个圆圆的穹顶是孔雀蓝的颜色,尖顶是金色的,非常引人注目。大厅里面金壁辉煌,四周墙上有关宗教的壁画都是用金色和其他鲜艳的颜色画上去的。现在这里已经成了高级的西餐厅,非常西化,也极气派。
  在皋兰路上,还有一座东正小教堂,建于1982年,最早叫“圣尼古拉斯”。前几年一个瑞士画家租下了这座小教堂,装修之后变成了一家法国餐厅,画家在南非有葡萄酒生意,酒名叫“阿香蒂”,于是也做了餐厅的名字。看见这样一座教堂改成了酒吧,觉得很好奇。我硬拉着秋趣进去看看,我向服务生说明只是进来看看,他也就友好的笑笑。里面只有一些外国情侣在喝酒,价格当然不菲。餐厅的环境非常特别,尽量利用教堂里本来的建筑结构,墙上精致的雕花,透着古旧的幽情。餐厅经理是法国人。法兰西的浪漫加上上海的动感,便是“阿香蒂”独有的风格。
  在徐家汇,我看到了一座欧式大院,在一片绿意中,欧陆式建筑与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庭院相映成趣,这便是当时四大家族之一的孔氏家族的一幢别墅。而今,红亭、小桥、石凳与桂花依然如旧,那棵百岁的五针松已经被挂上“名树古木”的招牌,时光却已悠然而去。
  现在这里是“孔家花园”酒家,做的是经典的家常菜,透露出大户人家的精致。在老洋房里品尝摩登的美食,不正是大上海活色生香的后现代诱惑?
                 
  六、书店
                 
  在书店里逗留,我会有一种在其他场合所没有的优雅和崇高感,因为书的精神性淡化了交易中的金钱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书店是个沙龙,是文化人汇集的地方。这在欧美是有传统的。上世纪20年代巴黎有个“莎士比亚书店”,那里曾招拢了一大批文豪:乔伊斯、海明威、斯坦因都在那里盘桓过,他们谈论、喝咖啡、写作,乔伊斯的大作《尤利西斯》也是尤该书店出版的。在美国,有个叫作“城市之光”的书店,是现代诗人的领地。
  西风东移,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也开始形成了这种书店文化,福州路两边纷纷开出了书店,吸引了大批文人在此渔猎闲逛。在法租界内,有几家西文书店,当时的鲁迅先生几乎每天到内山书店,坐在那里喝茶、会客、翻书。英国作家萧伯纳三十年代来到上海大为感叹,他以为上海文人的生活方式已于巴黎相去不远了。
  遗憾的是,这一传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断了,文人再也不可能在书店内聚谈。上海的福州路是以大型书店多,类似上海书城这样的书店是以比较正规,规模大而著名的,我还是比较喜欢散落在上海各地的几处特色书店。
  那天为了庆贺一下自己的文学社团开张,我们几个“榕树下”网友约了在绍兴路的“老房子公馆”聚会。路过一个叫“汉源”书吧的地方,让我的眼睛一亮:别致的装潢,一些老家具古董散落其间,图书从底到顶整齐地排列着。由于窗户的透明,你在马路上就会看到里面黄黄亮亮的灯光,在巧克力色彩的门框里透出来,有一种非常古朴的味道,就像我想象当中三十年代老书店的样子。在这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时尚男女一边喝着香浓的咖啡,一边随意的翻着书。我真的很羡慕上海人了,有这么多好的书店可以让他们随时光顾。
  上海好的书吧还有很多,淮海路宋庆龄故居旁,有一个叫“咖啡书吧”的,其布置也特殊的很,中间几个方桌,高背的椅子,边上的沙发椅要低的很多,还有不少的绒毛玩具点缀期间,有一种自家书房的感觉。据说这里经常举行文学讨论会,在此朗诵诗歌或小说。有时候大作家陈村、王安忆、陈丹燕等都会来到此地停留,也许你哪天就会碰到。
  定西路的“静园”书吧也是值得一去的,那里的书与咖啡配合的相当好,琳琅满目的书飘出了书香,桌椅都是深色调的,让人沉静。最有特色的是这里还有贵宾室,也就是包房,人们在此可以静心地读书和思考问题。也许这就是书店取名静园的初衷吧。
  如果你经常坐地铁的,一定知道陕西路地铁站的“季风书园”,这也是读书人的乐园,它不仅面积大,书的种类也多,而且新上架的速度也快,书的铺排也颇科学,一本书你可以在几个层次上看到它,从外面的平台,再到里面的书架,它总是在提醒你,令你不能遗忘。在书店的一头,还有一个很随意的咖啡吧坐,你可以坐下来,随意地翻书,是很舒适的。那天我就是特意赶到那里,看了一个多小时,过了一把看书的瘾。
  美罗城四楼有一家叫“思考乐”的书店。从窗户外望去,第一眼便是那一本本瘦瘦的蓝布线装书。古籍线装书柜前的人不多,三两个稍有年纪的人在翻看。书店布置是绿色的基调,养眼而清新,背景音乐似有若无,一排排台灯营造出淡雅温馨的读书氛围,专门的凳子不多,许多人就坐在台阶上或者地上,像是在自家一样随意。
  总觉得书店不是百分之百地物物交换的场所。书店里有书、有人、有感觉、有风格有情调、有交流。闲时就去逛逛书店,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和享受。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书店,才让在上海的生活充实而快乐。
  我在上海的书店闻到了久违的书香。
                 
  七、上海人
                 
  也许全国各地人中遭人议论最多的人就是上海人了。无论在影视表演中、相声小品中,往往拿上海人说事,也往往和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相比较,一南一北,很有些代表性的。似乎小气、精明就是上海人的秉性。我不想对一些上海人表象的东西过多的评价,只想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评价做一个个人的推测,虽达不到深层次的思考,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孔之见。
                 
  上海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上海是产业工人大军的基地,上海的能工巧匠和精明使得上海的产品做工精良,经久耐用让人刮目相看,上海货曾经是辉煌一时的,外地人来上海总要为亲朋好友采购许多上海货。这就使上海人有理由和资格为此骄傲一番。
  值得上海人高傲的理由还有很多,因为他们确实见多识广。20世纪初,当内地的人们固守着自己老祖宗的一套东西的时候,上海人最早见到了西洋的舶来品:爵士乐、跑马场、舞厅、股票、洋酒、咖啡、电影、洋房等等。就是现在他们还可以熟练地在各种吧里点着熟悉的外地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饮料和酒的名字,诸如哈根达斯蓝色冰点之类的已经是不稀奇了,还有些我见过现在写出来到觉得依然想不起来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他们也可以对没有见过的东西泰然若知好像早就烂熟于心,不必像没见过世面的外地人那样大惊小怪,但是绝对会去暗中打听一下,以便自己记牢。记得上海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一书中有对上海女孩衣着品位评判的描述,大意是:上海某女孩子看见对面走来一位穿着漂亮裙子的另一个女孩,虽然很想看看她的衣裙评价一番,但是经过她身边的时候,还是目不斜视,只用余光一扫,等到走过去之后,某女孩会迅速回头,恨不能眼睛里长出一双手,飞快地捏一下那衣裙的料子是不是正宗,做工是不是精细等等。这段描写确实抓住了上海女孩的特性——好奇又爱面子又不露声色。    以前上海人大多住的不宽敞,人口的激增不得不让上海人在蛳螺壳里做道场,在那么狭小的地方,不得不精打细算地安排立身之地,于是上海人的家里能够利用的空间总是会很合理的利用,让你感到是那么的妥当巧妙,让你不得不由衷地佩服上海人的聪明。在突然涌来许多新生事物和新增流动人口的事实面前,上海人的生存压力显然要大的多。于是上海人要事事讲究,做事要精明地盘算是否划的来,是否经济实惠。
  上海人在这个大都市里经过文明的熏陶,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见不得外地人的乱穿马路、随地吐痰,见不得他们大呼小叫和皱皱巴巴的衣服、乱蓬蓬的头发和没有洗干净的脸。如果看见了,嘴里咕哝一句“乡下人”以视鄙视。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让外地人愤愤不平和大大不快。其实细细想来上海人的教养实在是上海都市文明熏陶的结果,大上海的中西合璧的风俗和文化让不懂文明风雅的人也会沾点文雅的气息。要知道三十年代的上海就是一个疯狂的花花世界了,看看近代史上中国的名人们,几乎没有那个人不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经风雨见世面的,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领袖们也是在上海大开了眼界,设立了办事处,领略了上海的新潮,无论是思想上、生活上、还是文化上,让名人们在上海更加见多识广,更加出落的风华正茂。就是平常的上海人经过耳濡目染,骨子里也养成了傲视一切的优雅气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了解了这些上海的渊源,我觉得作为外地人还是要客观一些理解上海人的心态,上海人也要理解外地人的仰慕上海的心里,外地人仰慕的是大上海的气势和风光,而不是仰慕你上海人。我敢说,如果让作为外地人的你在上海呆上几年,也许你也会沾上上海人的海派习气和风格。
                 
  如果你换个角度看上海人,你也许会发现上海人的许多优点和可爱:上海人处事是不会让你感到过分热情和过分冷漠的。上海人对待朋友如茶的风格,需要慢慢地品味才会认可你,如果你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上海人也会很热情地接纳你;如果觉得你会对他有威胁和伤害或者感觉不好,上海人会很客气地拒绝你;上海人不会轻易地用武力反抗谁,选择沉默或者口头谴责那就是对谁的最大鄙视;上海人的思路很清晰计划性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早就规划好了,不会冲动的做一件无准备的事;上海人注重文化生活,喜欢看美术展览和参加大型文化娱乐活动,我在世纪公园看到上海人观看焰火晚会,一家一家的老远赶来,老老少少津津乐道,180元一张的门票也不吝啬;上海的男人很平和,很少有大男子主义,关心妻子不论在人前人后表里如一;上海人喜欢读书,遍布在各处的书店总能让你有进去看看的欲望……
  我以为上海人的精明个性要作为褒义来理解,正是因为精明才是讲究效益的表现,上海人讲究实惠,正是这样的讲究才会避免吹牛、假大空、浪费的现象,所以怎样理解上海人和理解上海是分不开的,没有上海人也就没有上海的辉煌。我们不能在喜欢和羡慕上海的同时却将上海人的缺点夸大了,也不能无视上海人的优点。以前有位网上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上海人到了极至就是“绅士”,东北人到了极至就是“土匪”。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的话,现在看来也似乎不无道理。
  其实任何城市、任何地方的人都有多元性,如何看待它们是每个人的感觉而已,只是现代的城市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还是什么地方都是各有千秋,于是也就养育了各有千秋的人。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应该客观地看待和评价他们。
                 
  上海的元素很多,想说的也很多,只是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展开。面对这个大的话题真是有点苦于说不清,道不明,只是想理一理自己对上海感觉的思路,虽然肤浅,也许还有谬误,但还是想写出来搏您一笑,也不枉我对上海两个多月的一番探询和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