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时代 末路英雄惟有穷途而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0:56:35
如果问一句:“你有偶像吗?”相信大多数人都说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说雷锋、王进喜;七十年代的人说是陈景润;八十年代的人说赖宁、张海迪、女排、北岛,甚至还会有人说周润发、翁美玲;九十年代的人会拉拉杂杂地说出一长串:张国荣、梅艳芳、王菲、四大天王、周杰伦、F4……
雷锋、张海迪、F4、周杰伦、李宇春……这些英雄和偶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同时又折射出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的变化。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共建制之初,内外交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这种情况下,迫切地需要一个革命英雄主义的偶像来号召全社会民众投身国家建设。雷锋、保尔·柯察金、“铁人”王进喜、焦裕禄、邱少云们无私奉献、为国家牺牲小我、艰苦奋斗的品质恰恰契合了这一要求,于是,英雄诞生。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是这些英雄的主要特征,这也正反映出在社会主义早期建设的需要。
时间发展到八十年代,刚刚经历过文革的中国社会开始全面复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风潮开始兴起,中国社会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这个时期英雄的概念也随之多样化起来,除了传统型的英雄,一些港台明星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大众倾慕的偶像。像《射雕英雄传》中的俏黄蓉——翁美玲,《上海滩》中的许文强——周润发,不知倾倒了多少少男少女。
娱乐明星开始偶像化的风潮一开,九十年代即泛滥起来,并彻底多样化起来,而且英雄、榜样的力量已经大大削弱,而加重了偶像的意味。这个时期的偶像多跟随流行风潮而动,如罗大佑、崔健、王菲、周星驰、F4、周杰伦等都在潮流的涌动声中被推向了偶像的宝座。而且偶像崇拜也从娱乐明星蔓延到“实用型”的偶像,比如张朝阳、潘石屹、韩寒等都相继成为偶像新贵,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一时期人们需要成功、渴望财富的心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树立的英雄、劳模都不再是民众争相崇拜的对象,人们开始自主选择偶像,甚至是造就一个偶像来崇拜,比如“超级女生”李宇春就完全是一个民选偶像。
时间发展到现在,人们开始质疑并颠覆以往的英雄形象,并试图将他们推下神坛。而且现代资讯快捷多样的传播方式也提供为此提供了便利,人们在网络上恶搞英雄:“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为什么牺牲?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纯粹的娱乐搞笑风还没过,红色经典又开始上场,《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随后,又有杂志发表文章质疑董存瑞英雄壮举的真实性,称无人亲见,仅仅是推测。至此,官方苦心孤诣塑造的英雄们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有人抨击这是一个精神平庸、英雄缺失的年代,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消费型”的娱乐偶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
其实他没有明白的是,社会环境已非吴下阿蒙。大革命和战争年代已经远去,那个最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去动员整个社会“大炼钢铁”的年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然的,那些能让人化崇拜为力量的英雄也就失去了存活的土壤。
这个日益多元的时代需要张扬出越来越多的个性和创造力,它更强调个人价值。就算是偶像崇拜,人们也会选择那些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来做偶像。以往官方一味拔高并抽离人性的“非人化”英雄此时已经失却民众“市场”,而时代也没有来得及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于是,英雄末路,唯穷途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