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溢嘉:“中国元素”的迷惘(南方周末 2009-10-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14:16

电子报 >>南方周末>>第1341期

【文化解码】“中国元素”的迷惘

作者: 王溢嘉 2009-10-28 21:36:14 来源:南方周末

大家为什么会这么热衷到先进文明中寻找中国元素,然后津津乐道、陶醉其中

今年9月,林璎设计的“美国华人博物馆新馆”在纽约唐人街隆重开馆。第一次知道林璎,是多年前到华府时,去参观她设计的越战纪念碑(墙)。它的造型非常独特:两面呈V字形相交的黑色花岗岩壁,从地下三米深处缓缓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墙上镌刻着58132名越战阵亡美军的名字。当你沿着斜坡往下走时,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的书,但也能感觉到好像大地裂开来接纳那些死者。

这个纪念碑如今已成为建筑史上的一个不朽标志,而创作者林璎当时未满21岁,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很多人喜欢提起林璎的中国身世,因为她是民初文化名人林长民的孙女;父亲林桓是陶艺家,1948年赴美,曾担任过俄亥俄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她的姑姑与姑丈,梁林夫妇设计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她设计了华盛顿特区的越战纪念碑,这似乎显示林璎的艺术细胞和设计才华颇有家学渊源。有人更从越战纪念碑里寻找到中国元素:除了大地接纳死者、建筑与大地和谐共存等老掉牙的说词外,更重要的是指出刻镂着死者名字的V字形花岗岩黑墙,代表中国的“人”字,林璎似乎想借此呈现中国儒家的人本主义精神。

听起来真让人神清气爽。类似的论调在近来也颇为风行,从艺术、科技到商品,这里一个中国元素,那里一个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几乎无所不在。当然,大家也乐见中国元素能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但这是否太过一厢情愿?

林璎1959年在美国出生,母亲是上海人,亦任教于俄亥俄大学。但在林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几乎从未向她提起“中国往事”,所以林璎不会说中国话,对中国也相当陌生,在设计越战纪念碑之前,根本不知道有林徽因和梁思成这样的亲戚。至于那V字形的两面墙,据林璎自己说那是来自她想“用刀将地面切开的冲动”,她站在纪念碑预定地前面,“想象自己将刀刃切入地面,并将切口翻起;一种原初的暴力和痛苦就在那时被治愈了”。所谓“人”、“儒家”、“中国”云云,其实八竿子也打不着。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中国的“人”字对纪念碑作象征性解释,而丰富它的意涵,但这却非林璎创作时的原意。由此也可知,若要做象征性解释,那中国元素就真的会无所不在。问题是大家为什么会这么热衷到先进文明中寻找中国元素,然后津津乐道、陶醉其中?

林璎说她在20岁之前,尽一切可能“要成为一个美国人”,在设计越战纪念碑时,从来没有想过要用亚洲裔或中国人的观点去看去做,但事后却被很多美国人无情地贴上这样的标签,她本身的中国血统成了她难以摆脱的宿命,这对她打击很大,她也因此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定位问题。

1985年,她随母亲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后来又随父亲回到林家在福建的老家,而开始慢慢觉察到,或者说在自己的创作里添加中国元素。纽约的“美国华人博物馆新馆”是林璎在美国惟一跟中国相关的作品,置身其中,你可以看到明显的中国元素。当然,你也可以找出它具有某些美国元素,但试问有几个美国人会因此而津津乐道、陶醉其中?

(作者为台湾出版人)

http://www.infzm.com/content/3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