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贫困人口仍达1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57:04

内地贫困人口或仍达1亿 扶贫移民将纳入十二五规划

2009年10月20日 07:4421世纪经济报道【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当日,在北京召开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发言介绍,国家正着手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制定未来十年的扶贫规划,即《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据了解,新规划将在过去十年扶贫规划的基础上,调整目标、任务和政策重点。在扶贫瞄准对象上,中国的扶贫对象将增加到4000万人以上;在政策瞄准点上,将把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结合起来,各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区域开发将得到强调。

同时,在国家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扶贫规划中,“整村推进”和“扶贫移民”两个专项规划,已经过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该规划制定后,将纳入国家“十二五”基本建设计划中。

扶贫对象:4007万

一系列数字可说明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问题。据范小建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7年的1479万,减少数量为两亿多。

最近20年来,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占世界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中国是第一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

但面临的问题仍不乐观。范小建表示,整体看,我国扶贫对象规模依然较大。按我国政府新的扶贫标准,到2008年底,扶贫对象数量为4007万,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总人口,而如果参考国际每人每天1美元标准,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贫困人口数量大约在1亿左右。

同时,在一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贫困程度仍然较深,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形态特殊、公共服务欠缺,贫困人口比例一般在30%-40%,而由于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劣,许多人只有通过易地搬迁才能解决温饱问题。这些地区扶贫工作难度很大,成本较高。

在已经逐渐脱贫的人群中,返贫问题也比较突出。据范小建介绍,自然灾害频繁依然是农村贫困人群致贫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个别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率是其它地区的5倍。

同时,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又令扶贫工作变得迫切。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1,2008年扩大到3.3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

在一些乡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不容忽视,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在最近一次扶贫会议上直言,在一些乡村,少数人群的畸高收入掩盖了多数人的贫困。

范小建还提到,国际金融海啸的发生,也对扶贫工作带来了新影响。表现之一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机会减少,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增幅显著回落,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扶贫重点县增长为7.6%,后者六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农民打工收入减少”。

其次是农产品[11.14 1.64%]价格下滑,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明显下降。2009年上半年,中国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2.7%。一些农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如畜产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0.9%,苹果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5.9%。

第三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扶贫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出现困难;加之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经营效益下降,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放缓。

范小建表示,尽管国家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使这些现象有所扭转,比如2009年第二季度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9.5%,增幅有可能超过全国农民增收平均水平,但经济下行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影响到目前还不同程度存在。

扶贫模式创新

面对上述问题,政策层也在采取措施。

首要的是对各省区贫困人口的“瞄准”。按照2009年新调整的扶贫标准,全国扶贫对象共有4007万人,这比原来绝对贫困人口的规模增加大约2500万人。这些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推算而来,是一个总规模,并不能立即还原为县乡村具体的贫困人口,因此要通过扶贫战略实施,将这4007万穷人尽快甄别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

“从9亿多农民中找出4007万扶贫对象,犹如大海捞针,工作量相当大。”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坦言。

扶贫办的设想是,与民政部、财政部、统计局、残联等单位一起共同推进,首先在全国选择11个省、20个县试点。

同时,国家的扶贫战略和规划也在推进。范小建介绍,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未来十年中国扶贫开发纲要,无疑,这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扶贫工作的方向指引。

此外,根据此前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国务院扶贫办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扶贫规划。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整村推进”和“扶贫移民”两个专项规划,已经过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该规划制定后,将纳入国家“十二五”基本建设计划中。

围绕上述规划,一系列制度将得到陆续完善。其中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将二者衔接的具体方式制度化。

今后农村各种专项扶贫将与行业扶贫、区域开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搬迁扶贫等具体模式也将得到推进。

另据了解,一些创新扶贫模式也在试点推进。

其中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被认为行之有效。该项目由国务院扶贫办与世界银行合作,总投资600万美元,在广西、四川、陕西和内蒙古四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60个贫困村,进行小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社区发展基金以及社区资源管理和环境改善等内容。

该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将扶贫资源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自己管理扶贫资金,自己负责扶贫项目的申报、决策、实施、管理及监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了解,下一步该试点将进一步推广。

扶贫资金难题的破解也在探索。最近,国务院扶贫办和农行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的意见》,设专项贷款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在筛选扶贫龙头企业和项目上,除继续坚持由省、县扶贫办向农行推荐项目、农行“自主选择、独立评审”外,还将进一步发动群众和社区参与,挖掘更多的有潜力而又确实困难的龙头企业。

同时,国务院扶贫办与农行还将共同推出“金融参与、连片开发”试点,通过更多贷款的支持和资金整合,推进整村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提升和贫困人群的最终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