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冬面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怎么做好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8:27
乌冬面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怎么做好吃?

  
  乌冬面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怎么做好吃?
  乌冬面
  乌龙面(日文:うどん;英文:udon,在日文汉字中写为:饂饨),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也被称为乌冬面
  是一种以小麦为原料制造的日本面,在粗细和长度方面有特别的规定。
  名字
  乌龙(udonn)undonn的发音是由unn-donn转变而来的,「乌龙」的汉字可能是台湾因发音相近而借用的吧!在日本也经常写成“うどん”,但是在比较有名一点的老字号,则经常写成另外两个汉字:馄饨。而汉语的馄饨则是用外来语表示的“ワンタン”。
  规定
  现行的日本农业规格(JAS)中,圆面的截面直径要在1.7毫米以上,角面的宽度在1.7毫米以上的作为“乌龙面”,以下的则为“日式凉面”(宽度1.2~1.7毫米,厚度为1.0~2.0毫米),以此区分。除此以外,社会上通用的观念里,还有细面的“细乌龙面”和“日式凉面”的明确区别。
  基本做法
  通常,用低粘性的粉和中粘性的粉加入若干的盐而制作,食用时多采用酱油制作的汤底。
  “乌东”面实际是中国的切面,它的基本做法是用盐水和面,促使面团内快速形成面筋,然后擀成一张大饼,再把大饼迭起来用刀切成面条。后来,在制作过程中人们往往在面粉中再加入大米粉,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介于切面与米粉之间,吃起来口感比较软,再配上精心调制的汤料,也不失为一份可口的面食。当然,现在的乌东面基本都是机器加工的了,并且有时还会在面里加上蔬菜汁等佐料,制作出花样繁多的品种。
  类型
  简单来说作为平民主食、大米主食的代用食物,在喜庆时则作为“热”食物,在古代的日本各处都非常受欢迎。以消费量来说讃岐乌龙面在四国的香川县排第一,在干乌龙面的产地群马县排第二。烹调方法和配料强烈反映了地区差别,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类型存在。
  历史
  *一般认为是中世纪时从中国传到日本。
  *一种说法认为,最初并不是被面,而是包着蜜的一种甜品。
  起源的传说
  *真伪不明,但是根据香川县的口头传说,乌冬由弘法大师空海从唐朝带回去的,因为濑户内海雨水稀少,很难种米而传授给讃岐人。一般认为,这就是现在的讃岐乌冬的原型。
  *另一种认为是因为伊势生产的米不足,但在很长时间里这个被认为是乌冬的起源。
  美味做法
  一、
  主料:乌冬面2包约重约500克,鸡肉约250克,冬菇6只,银芽约180克,鸡蛋1只,韭黄少许。配料:腌肉料:姜汁、生抽、油、盐、砂糖各1/2茶匙,生粉1茶匙,白酒适量。调味料:蒜蓉、磨豉酱各1茶匙,盐1/2茶匙,老抽2茶匙。
  做法:
  1、鸡肉切丝,用腌料拌匀,起油镬炒熟,冬菇浸透,切丝,加少许油、生抽、生粉和糖拌匀。
  2、鸡蛋打匀成蛋液,煎成蛋皮后切丝,银芽洗净,沥干。
  3、烧热油两汤匙,爆香蒜蓉和磨豉酱(即部分调味料),放入冬菇,收慢火炒片刻,改中火,下乌冬面和银芽同炒,待银芽炒至七成熟后,放入鸡丝和韭黄兜炒片刻。
  4、最后加入鸡蛋丝,以盐和老抽调味炒匀即成。
  备注:银芽备用时,要用清水浸着以保新鲜,待烹调时,才将之沥干。炒银芽时,不宜在其未熟前下盐同炒,否则会“出水”变软而不爽口
  二、
  材料:乌冬面(2包,400克)、日本小青瓜(2根)、甜豆(2两)、红萝卜(1/3个)、蒜头(3瓣)
  调料:油(5汤匙)、酱油(3汤匙)、盐(1/5汤匙)、麻油(1汤匙)、糖(1/6汤匙)
  做法:
  1红萝卜去皮洗净,切成丁;青瓜洗净切成片;甜豆撕去老筋,洗净也切成丁;蒜头拍扁去衣剁成蓉。
  2锅内烧热注入5汤匙油,爆香蒜蓉,倒入红萝卜粒、甜豆粒煸炒1分钟。
  3将青瓜片倒进锅,添入1汤匙麻油,连同红萝卜与甜豆一起翻炒30秒。
  4倒入乌冬面,洒5汤匙水,将锅内食材翻炒1分钟,直至乌冬面与食材均匀混合。
  5加3汤匙酱油、1/5汤匙盐和1/6汤匙糖入锅,翻炒几下入味,便可装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