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奴才与诺贝尔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2:04

              人才、奴才与诺贝尔奖

竹叶连

2009年10月12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已经见底,紧张了一阵和平奖之后,已经站起来60年的中国人民,在欣欣向荣取得伟大成就正在崛起的伟大中国,又一次以举世瞩目的成就,保住了这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零的记录,仍然没有人摘得该科学奖。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惊人记录!

首先,中国特色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外汇储备和科技人力资源(科技部官员称)都是世界第一;其次,伟大中国,最重要的中国特色是政治正确,社会主义优越性,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和谐社会,尤其是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推行和坚持的指导一切的 “ 科学发展观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能够拥有所有这些优越条件。所以,理所当然的是,应该能够获得最多这个公认代表科学最高成就的诺贝尔科学奖。

可是,整整60年过去了。60年,一轮甲子,整个新中国,并没有获得预期可观的诺贝尔奖,甚至没有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在据称如此优越的条件下,为什么整个新中国60年没有培养出一个有能力夺取这个科学最高奖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才?腐朽反动没落的旧中国产生了七八个诺贝尔奖人才,先进革命优越的新中国一个也没有产生,答案何在?

有一种答案说,诺贝尔奖是西方的,资产阶级的,反动、反科学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屑一顾。但是,每年临近10月,又要热论一番某某同胞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某某有望夺得今年诺贝尔奖,某某华人夺得某某奖,云云,兴趣盎然。

还有一种答案是,诺贝尔奖是西方的,是歧视中国的,不会发给中国人。可是,一旦有华人获奖,又马上拉亲戚,套近乎,引以为荣,喋喋不休,兴奋不已,有如自己获奖。

也有一种答案说,人才与奴才的用法不当和混淆,是落奖的根源。又分两派。一派认为是因为把奴才当成人才用;另一派则认为,是把人才当成奴才用了。反正,两者都是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内因。说来也是。记得当年50、60、70年代,以老大哥为是,坚决一边倒,全民大批判DNA,说孟德尔-摩尔根即发现DNA的分子遗传学是“反动的、反科学的、为帝国主义服务的” ,万炮齐轰,坚决打倒,没有一个人敢为DNA说一句好话,大家都成了反DNA的积极分子。只有一个 “右派朋友” 谈家桢例外,被御赐可保留意见树为对立面做靶子,让他在一定范围和稀泥放炮说米邱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各有千秋。有人说这就是人才与奴才的大转换,或者说是奴才剿灭人才的大决战,由此为新中国的科学观和科学发展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指明了方向。

现实是,本世纪(姑不论上世纪)2/3诺贝尔生物学 /  医学奖都是属于DNA的。既然在咱们新中国DNA已经打倒了,变成了反科学的伪科学,还有什么是科学的呢?这笔糊涂账迄今没算,没有明辨是非,没有公开平反。诺贝尔科学奖不喜欢来中国,不就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了吗?

那一种答案有道理呢?

或者,人才、奴才与诺贝尔奖,他们之间有没有一定关系呢?我看也许有吧?您说呢?

2009,10,13.  U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