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比较别太早下结论?美专家解读印比中强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16:53
中印比较别太早下结论 美专家解读印比中强在哪里
 
2008年11月06日
“月船”“嫦娥”大PK 中印探月各有千秋
印度干什么都把中国当作目标说明了什么?
组图:探访中印边界“人间秘境”西藏南伊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中国取得的成绩尤其明显。不过作者认为,在有些方面,印度却比中国强。那么,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呢?
中印比较结论别下得太早
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3,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比印度高70%到80%。很多学者和政府官员都说,印度没创造出中国这样的经济奇迹。
可是,比较两国的发展势头,不能简单着眼于当前的经济增长率。
最近一两年的迹象表明,某些关于中印比较的结论下得太早了,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尤其从金融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影响的角度来看,印度内在的经济增长潜力比中国大得多。
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为其他国家提供制造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服务,生产鞋、服装、玩具、家用电器等。从国外转移到中国来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含量并不高,即使是电脑生产,表面看来科技含量很高,但这些技术实际上已经标准化,成为简单的加工生产,利润率也并不高。
印度金融票证化程度更高
金融证券业发展最大的作用是把所有不能直接流通的死的资产,包括人力资本、房地产、土地以及未来的收入等,通过金融票据化的发展变成活的资产。这样一来,资源配置的增值效率就能达到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前,印度资产和财产的股票化、证券化的程度是中国的8倍。印度通过民间的和证券市场的金融证券化配置和调动资源、利用现有资产和财富发展经济的能力比中国强很多。
具体来说,印度的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47000个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
印度银行的商业贷款中,有35%贷给国有企业,其他65%贷给私人、家庭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占GDP的比率为70%;相比之下,中国的银行贷款,70%贷给国有企业,30%贷给私人。此外,中印银行呆坏帐的比率也不一样。印度的贷款往往流向那些能带来更高回报的私有企业、产生呆坏帐比率比较低的私有企业。
印度私有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私有化的程度,使印度经济能为创业者提供比中国多得多的发展资金。
全球资本流向印度
在今天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竞争已经远远不是简单的劳动力竞争。
今天世界的竞争主要是制度竞争,看哪个国家更能为金融证券交易双方提供更好的契约执行架构和信息架构。如果一个国家能在这两方面做得更好,就可更多地从事那些经济附加值更高的工作,经济增长质量就可更高。
事实上,很多机构现在并不放心也不太愿意把更多的钱投在中国,他们更愿意把钱投在印度,但短期内没有办法,毕竟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和印度相比还有优势。
中国得强化“软”的方面
中国表面看来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地方官员把大量精力放在形象工程上。但我们不能只陶醉于这种表面的东西。印度与中国在进行一场赛跑,事实上,它正在紧步追赶。中国如果继续把钱大量投入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忽略看不见摸不着的制度建设这种软的东西,是很危险的。
当然,不管怎样,中国现在至少可以直接同印度等其他国家比较、竞争,这本身也是很有促进作用的,长此以往,中国将在制度等软的方面进一步改革,让人们在更可靠的契约执行架构、交易执行架构之下,勇于交易。在诚信缺乏、信息不畅通、即使有信息也不那么可靠的环境下,任何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都不容易在这个社会里有太大的发展前景。(作者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