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将从工行上市中大赚一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2:46
高盛将从工行上市中大赚一笔2006年09月28日20:05英 | 大 | 中 | 小
尽管无缘承销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的新股发行,但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依然可以从工商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大赚一笔。

这应归功于高盛今年5月出资25.8亿美元收购了工商银行5.75%的股份,这是高盛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工商银行下月将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从市场目前的认购状况来看,高盛所持股份可能会增值一倍。

从高盛参股工商银行一事可以看出,投资银行在亚洲的赚钱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尽管传统的投资银行服务收费依然可观,但与直接参股该地区企业的斩获相比却已是小巫见大巫。

许多投资银行如今更加依赖自有资金来赚取利润,他们正把资金投向亚洲,特别是投身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之中,而且时常因此获得不菲的收获。虽然高盛在工行的投资比例位居各大投行之首,但它的同行们在投资中国方面也同样积极。例如,瑞士银行(UBS AG)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就购买了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Ltd.)的少量股份,而中国银行在今年通过IPO发行了112亿美元的股票。多年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私人资本运营基金和房地产基金一直积极投资中国的项目。摩根士丹利还在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td.)中持有34%的股份。

中国对于高盛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两年前高盛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当时高盛出资在中国设立了一家投资银行,从而绕开了外资参股国内证券企业的持股上限障碍。高盛的高级管理层,特别是曾任高盛首席执行长的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M. Paulson)曾频繁地走访中国。

高盛从投资工行中获得的利润目前尚无法兑现,因为根据当初的协议,高盛在三年内不得出售所持的工行股份。也正是因为参股了工行,所以才使得高盛失去了承销工行股票这个大好机会。从以往中国大型银行把募集资金总额的2.5%作为承销商的酬劳来看,此次负责承销工行在港发行股票的五家投资银行有望获得约3.50亿美元的承销收入。

目前来看,参股中国的银行业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新加坡政府的投资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是中国银行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在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中均持有少量股份。这些持股目前的估价在110亿美元左右,而当初淡马锡控股支付的成本价只有44.7亿美元。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Corp.)也在中国银行业中持有少量股份,从理论上讲,他们的投资也增值了不少。

事实上,外资廉价参股中国银行业已经引起了中国国内的不满,有人指责政府贱卖国有资产。淡马锡也因此不得不减持了在中国银行的持股。

尽管盈利前景颇为诱人,但仍有不少人对投资中国银行业心存疑虑。中国的银行业目前正在试图改变放贷控制不严、营私舞弊和风险管理不佳的历史形象。在获得政府600多亿美元的注资之后,中国最大几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得到了改善。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在近期一份评价工商银行的报告中指出,资产负债状况近来出现的改善能否长久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惠誉认为,工行的资产质量状况依然欠佳,截至去年12月底其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为4.7%就是一个明证。

尽管投资中国银行业不失为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船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仍有人对这种做法感到不解。他们质疑,为何要投入大笔资金去换取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少数股份。在投资30亿美元获得建设银行9.9%股份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尽管美国银行的这笔投资已经升值了2倍多,但该行并没有在中国组建任何一家合资企业,而建立合资企业是外资银行扩大自身在华业务的一条有效途径。美国银行预计将在今后几个月内成立一家信用卡合资企业。

毕马威(KPMG)中国区企业财务部主管高铭达(Gavin Geminder)表示,中国银行业引入海外投资者的原因有很多,此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中国的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公司治理,这实际上是在给它们的IPO背书。

对高盛来说,与其他金融机构结成合作伙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它对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的投资可以了解一些它参股工商银行的理由。高盛2003年初斥资12.7亿美元购买了一批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优先股。这一投资充实了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资本金,也使高盛有机会借助这家日本金融巨头的财力来为自己的一些交易提供资金。与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合作还使高盛得以接触日本这家银行的一些客户。这笔投资本身也是笔划算的买卖,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自接受高盛的投资以来其股价已上涨了两倍多。

今年早些时候,高盛及其私人资本运营部门向三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Sanyo Electric Co.)投资了10多亿美元,以帮助日本这家处境不佳的电子公司调整资本结构。虽然自这笔投资获得批准以来三洋的股价已下跌了17%,但高盛当初是以七五折买进三洋股票的。三洋的主要业务往来银行是三井住友金融集团。高盛在日本的投资项目还包括高尔夫球场、建筑公司、主题公园以及日本传统式旅店等。

虽然高盛的投资项目遍及整个亚洲,但中国才是该公司在这一地区的投资重点。该公司早就发现,对非上市企业的早期投资能够产生丰厚利润,还能给自己带来投资银行业务。1994年,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各向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投资了3,500万美元。去年,这两家公司将它们所持的9.91%平安保险股份出售并获得了10亿美元收入。

高盛在中国还投资了一家媒体公司以及该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

这些投资许多都是通过高盛的私人资本运营部门进行的,而高盛参股工商银行主要使用的是该公司的自有资金,它入股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则全部使用的是自有资金。高盛参股工商银行是为了与中国这家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建立一种更为密切的关系,后者自称拥有250万企业客户和1.5亿个人客户,共拥有18,000家分支机构。高盛与工商银行结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持续5年,在此期间高盛将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坏帐处置与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向工商银行提供协助。高盛还将参与工商银行的产品创新工作,在这一领域两家银行有可能进行一系列更具体的合作。就像当初投资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一样,与工商银行结成合作伙伴也有可能给高盛带来正寻找投资者的新客户。

瑞士银行(UBS AG)驻纽约的分析师格伦•休尔(Glenn Schorr)说:“一家美国的投资银行与中国一家主要银行结成战略伙伴,这是一种伟大的合作关系。两家银行最差也能从这一交易中大赚一笔。”

Kate Lineba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