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获诺贝尔奖,为什么不可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01:15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最终花落谁家,总是聚集了世界关切的目光。国人更是翘首以盼、望穿秋水,期冀最高领奖台上出现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中国人的身影。不过,梦想总比现实美好,今年的诺贝尔奖再度与国人擦肩而过。

  尽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带来些许遗憾,但人们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欣喜之情——华人科学家高锟日前膺获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不少人据此认为,这昭示着中国人与诺贝尔奖的间距正在缩小,因为去年诺奖得主钱永健毕竟只是美国土生土长、与中国几无关联、连中文都不通晓的隔代华裔,而高锟则是生于长于赤县神州、与故土关系甚笃、后才改籍的华人。

  姑且就这么认为吧,诺贝尔奖并非真正与中国人“绝缘”。然而,说此话时,心里终究不太舒坦,倒貌似鲁迅笔下自欺自骗以求自慰的阿Q精神。世界上科学技术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奖青睐外国人可以理解——或许存在价值观念偏见和歧视,但为何这奖也垂青外籍华人,偏偏中国籍者与之无缘?这是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也困扰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一大难题。他曾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远超同期欧洲近代科学却略逊一筹。

  是啊,中国古时的科技创造多如牛毛,随便拔根寒毛都比其他国家的腰还粗。当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问世时,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美洲大陆则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就连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也毫不夸张地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事实的确如此,中国人自古以降从不缺科技发明的DNA,至少在能否获诺奖上拿IQ差异说事是站不住脚。至于华裔能而国人不能,或许也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完全解释得通的。综观之,华裔与国人的微妙区别就在于,西方科技创造的氛围与国内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对待诺贝尔奖的心态以及从事科研的态度之上。

  毋庸讳言,当下国人普遍存在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节”,即一开始就以诺贝尔奖为追逐目标,把获奖的结果比创造的过程看得更重。于是,心态发生扭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就如挖井人一样,挖几下不见水便易地重挖,结果换了无数地方终究也没挖出水来。而现实中不少科研工作者也挣脱不了功利主义的阴影,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更多的是出于个人或者少部分人的利益考虑,鲜有人献身于世界的科技发展以及人类的文明进步。如此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又怎能抛开私欲杂念潜心钻研真正做出巨大贡献呢?

  “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这是诺贝尔奖的创立者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留下的两句名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及其以他为代表的一批西方人从事科技发明创造的态度——不逐名争利、甘愿为世界做贡献。而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惟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即对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大小,关键就在于此。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国人反思的同时更应奋起。我们努力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也应逐渐扭转从事科研的心态。诺贝尔奖是国人希冀收获的果实,但科研路上花的芳香也是一种享受。梦想照进现实,相信诺奖不再遥远。

  周欢《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