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财产公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11:37
中国式的财产公开作者:小丁来源:本站编辑部来源日期:2009-10-7本站发布时间:2009-10-7 15:03:28阅读量:407次

   本想写一篇关于国庆的文章,但发现网上各种点评各家解读实在是铺天盖地,于是决定还是不凑这个热闹,转而说一说官员财产公开,这届四中全会前后吵得沸沸扬扬,却又马上被60周年大庆冲淡了的事情。

    财产公开早已不是新闻。21年前,全国人大就已经起草了公务员财产申报的草案,1995年,中办、国办也出台了处级以上干部收入申报制度。但所谓收入申报和真正的财产公开还相距太远,只能说是万里长征第一步。2008年5月正式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实施一年以来,花拳绣腿有余,伤筋动骨不足,除了几个赚人眼球的诉讼案,这部条例对中国官场的腐败基本没有多少震慑作用,几个公民对政府开支的公开申请也都是不了了之,更别提公开官员自己的财产。

    当然,中国之大,事情都得慢慢来。去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大张旗鼓地搞了一次官员财产申报,一时间被称为破冰之举。但尘埃落定之后,大家发现其实所谓的财产申报,更像是一场没有实际意义的作秀。55名官员,“收礼”一栏全部填“无”;财产申报,也分公开和秘密,且只要在申报以前上缴非法所得,既往不咎。这种模棱两可,法制界限模糊的财产申报,基本没有起到破冰的作用,反倒被冰给冻住了。

    然后有浙江慈溪的廉情公示。当时许多人以为,一个阿勒泰,一个慈溪,一西一东,一落后一发达,一内陆一沿海,可能是中央在有意试点,为以后的大动作做准备和演练。慈溪虽然公示的内容比阿勒泰更具体,也抖出了“多数局级干部有2房2车”这样的花边新闻,但所谓的公示却只限于官员所在机关大院的公告栏,既不上网,也不登报。而且与阿勒泰一样,慈溪也采取了人治色彩很强的手段:让官员互相监督,进行匿名投票,看自己的同事是否谎报财产。尴尬的同时,显现出政府在缺乏真正监督下的无奈。

    本来阿勒泰和慈溪已经成了旧闻,但最近湖南浏阳所谓“最彻底”的财产公开,再一次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中国“最难产”的法规。之所以说浏阳公开是“最彻底”,无非是其要求官员公开的财产项目较阿勒泰和慈溪更为细致。各种见得人的收入,比如奖金、津贴、补贴、福利费、咨询、讲学、写作、审稿、书画、婚丧喜庆等所得,都要申报。虽然阿勒泰的申报通知中也有类似规定,但毕竟浏阳没有分“公开”和“秘密”两条申报路线,已是进步。然而,没有制度约束的财产公开无论怎样在细处纠结,终究缺乏彻底公开的底气。浏阳“被公开”的干部,仅仅是75名即将被提拔的官员,现任领导,退休干部,皆不在公开之列,像是走过场公开时限更是令海内外贻笑大方:三天而已。大有“想看官员财产请抓紧”之势,仿佛让这些官员的家底多见几天阳光就要天下大乱。试水试得如此捉襟见肘,不知浏阳这“最彻底”的公开到底是在破冰,证明公开的易,还是在反讽,证明公开的难。

    地方官员在行动,北京的学者也没闲着。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期间,坊间学界流传着不少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性安排”的猜度。《暸望》周刊也在7月底放风出来,说“社会也期待,党能够充分运用一切有利于铲除腐败的成果,比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等。有理由相信,四中全会会在社会的最期待处作出新的制度性安排。但四中全会开过,公报大家一看,整个一篇党八股写作学习范文,财产申报制度再一次雷声大雨点小。虽然还有2012年的十八大可以期待,但阿勒泰、慈溪和浏阳的三次尝试,恐怕已经让有识之士认识到,革命真的不是请客吃饭。政治体制改革若无动作,财产公开注定只能是黄粱美梦。郑鲁宁说“彻底官员财产申报不成熟但要坚持不断推进”,又说“这项制度完全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有一个条件和配套的制度才能建立起来”。看似信誓旦旦,信心满满,其实字里行间充满着无奈:推进是可以,我们可以再来几次阿勒泰、慈溪、浏阳式的贻笑大方,但如果制度要建立,必须有“条件”和“配套的制度”。条件是什么,配套的制度是什么,郑先生心里明白得很,但哪里又能一一点名。

    网上有文一篇,曰“李鸿章会公示他的财产吗?”看似莫名其妙,但实则反映了中国人百年以来的一直没有实现的诉求:官就是官,大到行走故宫的李鸿章,小到出入县衙门的县令,家里存着多少银子,永远也不会跟你老百姓说,说了官还是官么?

    的确,如果公开了财产,可能官就不是官了,比如陈水扁,就因为家产见了光,从堂堂“总统”沦为阶下囚。但这对于人民却是天大的幸事。所以刚才说官员财产公开这一诉求中国人百年以来一直没有实现,其实并不确切。海峡对岸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早在2007年就已通过,2008年修订。这部“法案”的第一句话可能就会让我们的人大代表和立法专家们望尘莫及:“列公職人員,應依本法申報財產: 一、總統、副總統。… …”。虽然台湾弹丸之地,通过个把所谓“法案”来我泱泱中土要便利许多,但看看阿勒泰、慈溪和浏阳的扭捏,应该不难发现不同制度下官员心态的天壤之别,更不用说低保户家庭财产申报制的应声而出——简直是只准官兵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集中体现。

    海内外学者总谈“中国模式”是否真的能千秋万代行之有效如果说腐败是中国模式的软肋,而官员财产公开是反腐败的必经之路,那么阿勒泰、慈溪和浏阳的三次不算成功的尝试已经给“中国模式”打上了三个不大不小的问号。本来国庆刚过,说这样的话未免有煞风景,但中国的政治家和老百姓都知道,腐败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必须清除的路障。当然,我们可以继续局部破冰,让一部分官员先公开起来,做更多的试点,但这些试点能否最终带来郑鲁宁先生所说的“条件”和“配套制度”,我们所能做的,除了拭目以待,也就只有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