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一面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34:26
    33年前,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去世了,他的名字叫做周恩来。
    尽管在他去世以后,关于他的评论有很多种声音,但是,在无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周恩来依然是一个崇高的形象。中国人至今还是喜欢用“周总理”来称呼他,似乎这个职位永远属于他。
    周恩来为什么会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对此,我只能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管理者,或者叫官员。每一个不同的社会都有自己官员产生的方式,以及对官员的素质要求。周恩来是中国社会产生的官员的楷模,他的许多优秀品格到今天乃至未来都是各种官员的参照标准,这就是周恩来对于历史的价值之一。
    一个官员就是掌握了社会权利的人,每一个社会都需要对掌握社会权力的人有所制约,目的在于防止权力的滥用。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法制体系是制约官员权利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依法执政已经是对于行政官员的基本要求。然而,法制对于拥有权力者的制约并不是万能的。第一,在一个利益集团互相角力的社会里,官员很容易产生对某个利益集团的偏袒;第二,官员的权利巨大,也容易利用权力绕开法制;第三,越是详细的法制体系,越容易找到钻空子的机会;第四,以权谋私的机会成本往往过低,致使有些官员在利益的驱动下,甘愿冒制度惩罚的风险。因此,对于掌握权力的官员,仅仅使用法制来制约往往是不够的。
    在中国社会过去的一段时间,给民工按时发放工资曾经是一个热点话题。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中国政府有一系列可以参照的法律,任何人拖欠民工的工资,或者赖掉民工的工资都是不允许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种利益集团,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大量拖欠民工的工资。中国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大契机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对于一个法制体系内的总理来说,他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法律去解决,该起诉的起诉,该还的还,该判的判。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很可能就是这样的结局。但是,诉诸法律是需要成本的,不光是个人的成本,还要消耗很多社会的成本。因此,即使是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里,民工采取法律手段最终实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也是一件对社会有害的事情。而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其实是对这个问题的道德判断。在这个道德判断下,中国政府以相对较低的行政成本,实现了绝大多数民工按时拿到工资的这个基本的社会准则。
    周恩里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之一,就是树立了一个官员自身的道德形象。
    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法制意识和道德标准缺一不可。有了崇高的道德标准,就可以避免在权力集团之间的游走,就能够以超出局部利益的整体利益做出决定,就可以使利益集团互相纠缠于法律的浪费和拖延得到快速的解决。当今社会的各级官员不能说没有法制意识,之所以还有如此多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现象,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官员的道德水准令人质疑。
    人们怀念周恩来,热爱周恩来有各自的理由,其中一个就是周恩来难以挑剔的道德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周恩来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是一个为了全中国的利益奉献了自己一切的人。他为了全中国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使得他所树立的官员个人道德形象成为难以超越的榜样。“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子)”是他的人生原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人们对他的最高赞扬。古往今来,有多少官员受得起这样的称赞?
    当今世界,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对于一个官员的要求,最基本的是他的行政能力,此外就是起码的法制意识,但是,还需要在法制之上的道德标准。孔子说过:法制可以使人因为害怕受惩罚而不敢犯罪,但是,法制无法使人不产生犯罪的念头。因此,使用法制来制约掌握权力的人,是一种外部的制约,而借助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制约。相对来说,道德制约成本更低,且更有效率。这两种制约方式哪一样都不可偏废。而当今社会之所以产生种种腐败,缺少的不是法制,而是道德。周恩来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就在于它给所有掌握社会权利的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道德榜样。那么,当无数的群众由衷地怀念周恩来的时候,各级官员们有没有想过周恩来对于自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