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 尼克松眼中的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0:00:59
      

  中美正式建交已过“而立之年”。三十一年来,两国关系经历风风雨雨,有摩擦和碰撞,也有过合作和包容。但两国从未停止克服困难、携手走向友好未来的努力。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固有的冷战思维及弱华、遏华的战略短期内很难改变。美国最近一段时间在黄海和南海的言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双方利益相互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长期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无数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要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本着“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进行交往,两国关系必定迈向更加成熟的未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最好的老师。1972年2月21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被认为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成为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有益我们思考现在和未来。 

  

  1972年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

  如果说我在死之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1972年2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会见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在长达20余年的紧张之后开始走向正常化。(杜修贤 摄)

  

  尼克松眼中的毛泽东

  他伸出手来,我也伸出手去,他握住我的手约一分钟之久。我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可是毛回答说,“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

  使我惊讶的是,毛主席如此高龄,思想仍如此明晰敏锐,对当前国际重大问题仍如此关切注意。历史上何去何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精神和思想的活力。毛主席就是充满思想活力的伟人。

  我对于他不仅对本国人民的问题,而且对世界形势的客观现实都有深刻的了解这一点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们在那时建立的新关系应当归功于他的这种高瞻远瞩。

  这位富有领导魅力的共产党领导人曾运用他的革命思想推动了一个国家并改变了这个世界

  1972年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绝密记录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这是中美两国非正常化情况下的第一次元首级访问。当天下午,毛主席在寓所会见了尼克松。按照双方事前约定,此次会谈内容禁止外泄。会谈结束后,中方将会谈记录作为绝密文件,美方也将其列为白宫绝密,保存在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知之者甚少。1990年代美国解密了这次中美元首会谈的内容。 >>>详细

  

   1972年2月21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到达北京。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尼克松称赞说:“中国仪仗队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一个”。

   1972年2月17日10点35分,我们离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飞往北京。当飞机加速,离开地面时,我想到马尔罗(法国哲学家)讲的话。我们正在开始一次在哲学上争取有所发现的旅程,这个旅程正像很早以前在地理上发现新大陆的航行一样不可预卜,并且在某些方面一样危险。

   周恩来站在舷梯脚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厚厚的大衣也掩盖不住他的瘦弱。我走完梯级时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周和我同乘一辆挂着帘子的轿车进城。在我们离开机场时,他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尼克松眼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的外貌给人的印象是:仪态亲切,非常直率,镇定自若而又十分热情。双方正式会谈时,他显得机智而谨慎。
   周恩来是一位共产主义革命家,又是一位儒雅的人物;他既是致力于意识形态的人,又是一位精明的现实主义者;既是政治上的斗士,又是最大的调和者。  

   通过多次长时间的正式会谈和非正式交谈,我终于了解了他,并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意。“恩来”译成英文是“恩惠降临”之意。这个名字很能概括他的风度和气质。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在个人交往和政治关系中,他都忠实地遵循着中国人古老的信条:决不“伤人情面”。

   这次访问给我留下的另一个鲜明印象是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我和周举行过许多小时的正式会谈和社交场合的交谈,所以我能看到他的才华和朝气。

   世界上的许多领导人和政治家往往全神贯注于某一事业或问题,周恩来却不然,他能广泛地谈论人物和历史。他的观点为他那种刻板的意识形态的框框所歪曲,然而他知识的渊博是惊人的。

  中国革命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并搞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糟,最终将取决于中共现行领导人的决策,看他们能否象周恩来那样,更多的是作为中国人行事,而不是作为共产党人行事。如果他们确实能够这样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无需担心北方的苏联、南方的印度、东北方的日本,甚至毋需担心西方的美国。拥有十亿世界上最有才干的人民和巨大的天然资源的中国,不仅将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尼克松与周恩来的握手对中美两国意义重大

   1971年2月21日11时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到达北京。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前往机场欢迎。尼克松走下舷梯,主动与周恩来热烈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中美两国之间的主要分歧是台湾问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其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美两国因台湾问题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尽管两国从1995年8月开始了多次大使级会谈,但因双方立场大相径庭,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国关系的戏剧性变化,是在世界格局变化,特别是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其最早的缘起可以追溯到1969年12月。1969年12月3日,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对中国使馆人员说:他得到华盛顿的指示,准备恢复同中国大使馆的联系。12月4日,周恩来批准释放两名乘游艇进入中国海域的美国人,并通知了斯托塞尔。几天以后,斯托塞尔同中国驻波兰代办雷阳进行了会晤。1970年1月,中美双方恢复了中断近三年的华沙会谈。 >>>详细

  
 

  邓小平会见尼克松  

  

   1979年9月18日,邓小平举行宴会,欢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眼中的邓小平   

   在我看来,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建设者。

   邓小平,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最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之一。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冷战舞台上,曾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中国人民熟悉他的名字,主要是因为他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一起,揭开了中美关系史上崭新的一页。

  

  毛主席会见尼克松

  

  周总理同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  

  尼克松谈中美关系

  我们没有理由要成为敌人。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取得对方的领土,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支配对方。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伸出手去统治世界。

  现在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伟大境界的高峰,缔造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时候了。

  1972年我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因为我认为,要想有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就必须在美中之间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建设性的关系。  

  全世界人民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两国为世界各国的安全稳定,以及为人类的和平事业而做出的通力合作。而这种合作必须是可靠的,可能的,并且是富有决心的。

  尼克松谈中美联合公报

  这个公报打破了外交上的常规,坦率地说出而没有掩饰双方在主要问题上的重大分歧。因此,作为一个外交文件,公报的文字是异常生动的。 
  

  1972年2月,尼克松夫妇参观长城。  

  

    尼克松一行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

      尼克松眼中的中国

    回顾过去的七年,我觉得美国能为中国做些什么也许谈得太多了,而美国能从中国学些什么却谈得不够。有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获得教益,那就是中国人惯于采取长期观点,不仅考虑到几十年,而且考虑到几百年……

      我们发现中国人看起来比较容易相处,原因之一是他们一点也不骄傲自负。中国人几念念不忘自我批评,常常向人请教怎样改进自己。

  我们必须在今后几十年内在中国还在学习发展它的国家力量和潜力的时候,搞好同中国的关系。
   随着岁月的推移,不仅我们而且各国人民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同中国人民的巨大能力、干劲和纪律性相匹配。
  周恩来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尼克松及其夫人一行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尼克松总统及其夫人一行。

  周恩来在祝酒辞中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20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目前,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争取缓和紧张局势,已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强烈的愿望。……我们相信,我们两国人民这种共同愿望,总有一天是要实现的。”

  尼克松在祝酒辞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重大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如果我们两国人民互相为敌,那么我们共同居住的这个世界的前途就的确很暗淡。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进行合作的共同点,那么实现世界和平的机会就将无可估一地大大增加。”

  1972年早春 尼克松让杭州与世界紧密相连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在赴杭州的飞机上。访问杭州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1972年2月26日。或许你不会记得那是星期几,那一天是晴是雨。但是,在世界的史册上,会记录这个早春。杭州人胡泽之也会记得,那是父亲胡绪渭去世前常提起的日子。

  历史是这样记录那一段日子的: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之一,意味着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而杭州,作为当年尼克松访华的第二站,《上海公报》的起草地,于1972年2月26-27日有幸与那改变世界的一周紧密相连。这是一段对杭州来说非同寻常的故事,今天,胡泽之重新和我们回忆起父亲当年说过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依然记忆犹新。>>>详细

   专访:尼克松访华为美中两国架起了桥梁

  

  尼克松一行参观十三陵

  “尼克松总统1972年对中国的访问,促进了两国关系的转变,在两国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会主席卡拉·希尔斯这样评价这一历史性的访问。

  希尔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中两国是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正是通过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双方开始讨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从此以后,美中关系不断稳定发展,这不仅对美中两国有利,也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现年73岁的希尔斯女士曾在福特政府时期出任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位女性内阁部长;在老布什任期内,她是美国贸易代表。在她位于华盛顿的办公室里,墙上挂满了中国山水花鸟画,雅致,别有风情。 >>>详细

  尼克松之女讲述访华趣事 回味“破冰之旅”

  

  尼克松一行参观金缕玉衣。

  1972年前的2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结束首次访华。当天,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

  尼克松那次访华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堪称“破冰之旅”。

  曾经7次访华的尼克松已经故去,他的女儿朱莉·尼克松·艾森豪威尔仍然难忘父亲那次访华之行的点滴细节。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朱莉讲述了尼克松当年“破冰之旅”的趣事,用细节回放那些历史片断。 >>>详细

  1976年毛泽东缘何邀请下台的尼克松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世人称之为“破冰之旅”。对这次尼克松访华的详情和意义,许多人已是耳熟能详。那么,时隔4年之后,1976年尼克松受毛泽东邀请访华就较鲜为人知了。当时,尼克松已经因为“水门事件”辞职,在美国声名狼藉,是一位“很不光彩”的总统,这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还要邀请他访华,其中有何背景和意义?笔者对其来龙去脉现做一个叙述,和读者一起揭开其中的内幕,探询其中的秘密。

  毛泽东殷切邀请尼克松访华并亲自接见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女婿戴维

  1972年6月17日,5名男子因在华盛顿水门大厦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而被捕,其中一人是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成员。尼克松虽以压倒优势连任总统,但“水门事件”越闹越大,最后,大陪审团把尼克松定为“水门事件”的同谋者,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录音带。尼克松虽然一直否认自己参与策划“水门事件”,但有口难辩,他将面临被国会弹劾的威胁。不得已,尼克松于1974年8月9日辞职,由副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继任总统。 >>>详细

  毛泽东为何保留尼克松送的名片和酒杯

  

  1972年2月,美国总统理尼克松访华时,向毛泽东赠送了一批厚重国礼,还有以他私人名义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这些礼品,毛泽东都欣然接受,但事后都上交国库,唯独保留尼克松的签名名片和宴会用高脚玻璃酒杯。

  名片质地为硬纸片,长10厘米,宽5.5厘米,镶嵌在无缝无色透明有机玻璃长方体中,名片上部有美国国徽图案,下部为英文“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签名。有机玻璃内侧背面左边为英文印刷体,右边为中文雕刻手体“纪念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九七二年二月”。名片装在黄色金箔纸盒中。这张名片是2月21日,两人会见握手之后,尼克松亲手递上送毛泽东的。据说,毛泽东很是喜欢,他放在手心里把玩良久,面部表情陷入沉思。 >>>详细

  重走尼克松访华之路

  “寒冬里的一丝暖意”:上海学者回忆尼克松访华

  毛泽东感动世界的28句名言

  周恩来感动世人的经典语录和故事

  邓小平打动世界的经典语录        中美关系透视:中国该如何与美国长期打交道        中美关系:战略试探后会怎样?        专家:中美关系将决定中国发展方向       人民日报:警惕误判与偏执冲击中美关系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