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所有人的一面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19:47
周恩来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爱戴的领袖,其一生堪称世人之楷模。2009年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33周年纪念日,但是他的光辉形象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淡薄,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记得国外曾有人做过这样的评论,新中国的设计师是毛泽东,而一砖一石地把设计变成现实的建筑师是周恩来。虽然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事情往往很难理解得清楚,但这样来评价周总理在建国以后所起的作用,还是很确切的。
周总理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少年时期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建国后,为了改变中国贫苦落后的面貌,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日理万机、悉心操劳,被人比做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时都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据资料介绍,毛泽东在1949年月12月致信柳亚子时讲到周总理,也引此典故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到了“文革”期间,周总理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总理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回答却是“我做不到。”其实周总理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又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工作在18小时以上……
周总理的一生是心为民系、情为民动的一生。作为共和国的“大管家”,他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尽管他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仍经常深入农村、工厂、学校、部队,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促膝交谈,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化为党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为人民谋利益。他经常出现在人民群众遇到旱涝、风雪、地震等重大灾害或事故的地方。1966年邢台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周总理不顾余震不断的危险,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鼓励灾区群众团结起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周总理的一生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一生。战争年代,在行军作战中,两身换洗的衣服,一床毛毯,几乎就是他的全部“财产”。建国后,作为8亿人口大国的总理,他有一套睡衣在1950年买的,颜色都退光了,一直穿到逝世。一条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补了14块补丁,住院时,还把它当作枕巾,舍不得扔掉。他的膳食每餐只有几小盘炒菜和一碗汤,每次吃完饭,他总要倒点开水在碗里喝下去,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吃剩的菜还要留到下一餐再吃。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
如此鞠躬尽瘁、律己奉公,能不受全民爱戴吗?为此,在周总理逝世33周年的日子里,笔者写下这段文字,既是对周总理的纪念和缅怀,也是对世人的一个善意提醒:周总理是我们所有人的一面镜子。我们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就是要以他为榜样,继承他未竟的事业,把心交给党、交给人民、交给事业,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把老一辈革命家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变成现实,这既是对周恩来总理最大的缅怀,更是对周恩来精神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