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协会陈邦柱会长在中国质量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5:00
站在新的起点,谋划创新发展,为全面实施质量兴国战略做出新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我受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中国质量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关于第七届理事会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质量协会发展过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带领中国质协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原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国资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质检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中国质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立会为宗旨,注重协会发展战略的研究,积极探索有利于协会发展的新模式;注重开展质量普及教育推进工作,广泛传播先进的质量理念和方法;注重质量学术研究和交流,推动质量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创新;注重整合全国质协系统的力量,大力营造关心和重视质量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以服务立会为本,进一步明确协会发展方向
  中国质协是致力于质量管理和质量创新的社团组织。协会自身价值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工作上。第七届理事会在传承第六届理事会“加强服务、做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服务立会”的宗旨。我们在各种会议、活动中反复强调:对企业服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社会服务,要做到让顾客满意;对政府服务,要当好参谋助手;对会员服务,要当好知音知己。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我们坚持了服务立会这一条,全国质协系统的培训、咨询、认证、用户满意度测评等基础性服务业务,按照专业化、国际化的要求,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档次进一步提升,美誉度明显增强,赢得顾客、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树立和打造了全国质协系统热心为顾客服务的形象和品牌。
  协会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要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发展战略。为了明确全国质协系统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作用与义务,确保全国质协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七届理事会要求中国质协和地方行业质协,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全国质协系统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行动纲领。目前,这项工作已初步完成,这次会上还要请大家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跟进质量发展趋势,积极倡导和宣传先进质量理念
  七届理事会成立之时,正面临国际上质量理论不断创新的形势。这几年,在跟进国际质量发展新形势,倡导质量新理念方面,做了这样几项工作。
  一是宣传“大质量”概念,与国际质量新理论接轨。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及时将原名称更名为中国质量协会,这样更有利于拓展质协系统的工作领域。目前全国质协系统已将质量服务的领域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由主要针对企业,向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延伸;由普遍化质量功能性服务向个性化差异性质量增值服务延伸。
  二是积极宣传和倡导顾客满意的质量观。中国质协、全国用户委员会通过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住宅和医疗服务等行业的用户满意度测评,大力推动全国用户满意工程联合推进活动,表彰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工程、服务和明星等活动,引导我国企业建立顾客满意的经营战略,在传播让顾客满意的质量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先进质量管理技术。2001年,中国质协率先引进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等国际上流行的,行之有效的质量改进方式。中国质协于2002年成立了全国六西格玛工作推进委员会,全面、系统引进消化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技术,编译图书、出版教材、开展培训、积累案例;建立六西格玛黑带注册制度;确立了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教师认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统一考试,规范了认证和培训市场。
  (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卓越绩效管理,是二十一世纪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坚持质量持续改进,是我国优秀企业的执着追求。根据企业的迫切要求,在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中国质协根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于2001年开展了“全国质量管理奖”(2005年11月更名为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整个评审工作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制定了严格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办法,在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主持下规范运作,保证了奖项的质量。“全国质量奖”成为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
  在中国质协实践的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于2004年9月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标准的出台,不仅为引导我国企业走卓越质量经营之路提供了规范,也为进一步做好“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提供了依据。
  2001年至2005年共有宝钢、海尔等三十五家企业获此殊荣,有近300家国内知名企业申报了“全国质量奖”。获奖企业的行业和地区分布在机械、冶金、电子、建筑、轻工和服务等14个行业,以及上海等1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包括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结构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践证明:设立全国性的质量奖项,对建立国家质量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实现观念变革、管理创新和持续改进;对企业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综合绩效以及竞争实力等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四)广泛开展全国性群众质量推进活动,夯实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
  七届理事会十分重视质量教育普及和质量知识传播工作。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和政府质量主管部门的要求,中国质协及时提出继续承担开展对企业一线员工进行质量知识普及教育的任务。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委托全国质协系统启动了新一轮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五年来有70多万人参加了培训并通过了全国统一考试。中国质协持续组织开展的全国质量月、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杰出质量人评选等活动,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加强质量学术研究和交流,努力推进质量技术进步
  开展质量学术研究和交流,推动质量技术进步是中国质协的重要任务。七届理事会期间,中国质协通过成立卓越质量研究中心、创办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设立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进步奖、出版系列质量著作、举办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会议和第十七届亚洲质量网会议等,有力地推进了质量学术研究和交流工作。
  几年来,中国质协先后完成了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的《中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上海质量协会创办了上海质量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朱兰质量研究院,围绕政府的工作重心,开展了大量应用性研究课题。还有一些地方、行业质协也都开展了质量学术论文的征集和交流活动。
  我们还组织力量对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年的实践,特别是对全国用户委员会的工作、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的活动、全国质量月活动以及对海尔、宝钢、武钢等国内知名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等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出版了相关专著和专题报告,受到了企业及社会的好评。
  (六)整合质协系统力量,实现双赢、共赢。以共同的质量事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全国质协系统的整体作用,打造全国质协系统品牌,是第七届理事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了全国质协系统二十多年来发展的成功经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整合力量、共同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及实施意见,并围绕全国质协系统力量的整合做了许多工作,对于发挥全国质协系统的整体优势,维护全国质协系统的品牌信誉,实现工作协调配合,资源共享互补起到积极作用。
  从总体上看,七届理事会期间全国质协系统的精神面貌、服务水平、竞争能力、整体影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社会树立了因为专业、不可替代,因为规范、值得信赖的整体形象。
  在总结工作,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从事的质量工作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竞争力的要求还不适应,与企业及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工作中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比如,质量工作和服务的领域还不够宽,医疗、教育和新型服务业等领域的开拓进展较慢;地方、行业质协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全国质协系统的整体作用和品牌影响力需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会员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特别是对创新会员服务和提高有效性做得还不到位。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对第八届理事会的工作建议
  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营造安全健康环境等“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要任务,如何结合质量工作落实好中央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历史任务。
  这次会前,我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这几年质协的工作,提出关于继续开展质量普及教育等方面问题的建议。温总理很快作了重要批示,不仅把信批转给吴仪、曾培炎两位副总理,还指示国资委、国家质检总局对信中提出的意见进行研究。国资委、质检总局的领导认真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这充分说明了国务院领导、国务院经济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当前,摆在面前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谋划未来五年中国质协的发展思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质量事业大踏步的推向前进。
  从国际上质量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科学进步和技术不断更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组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变得更加透明,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换代速度将不断加快,这对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组织间竞争和互相依存程度的提高,它将深刻地影响各类组织的质量观念和行为方式;质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必将越来越明显。
  未来质量发展的趋势是:首先,“大质量”的概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接受和认同。质量已经超越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前顾客要求的范畴,超越制造业的范畴,超越单一企业的边界,涵盖了教育、服务、医疗、政府工作等各行各业,乃至经营管理、社会发展领域。其次,质量已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关注点,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第三,质量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也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各种场合;第四,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不仅局限于技术和操作层面。高层管理者会更加关注如何从战略层面上重视质量,,系统地将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系统,与不断增长的顾客期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以获得持久的成功。因此,不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形势看,国力的竞争,实质还是经济增长质量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对质量认知、践行的竞争。
  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和我们面临的任务,建议第八届理事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质量工作的各项要求,紧跟国内外质量发展的趋势,密切联系顾客的需求,坚持创新、加快发展,为建立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质量组织而努力奋斗。
  为了实现以上任务,我们起草了全国质协系统发展战略的初步框架。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落实好这个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全国质协系统成立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20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全国质量推进系统,培育了一支有较强工作能力的质协队伍,拥有独具特色的专业服务内容,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比较好的影响,这是我们应当珍惜的宝贵财富。但是形势在发展,质协也要发展。发展就要确立统一的奋斗目标,制定统一的行动纲领。中国质协2006-2010年发展战略,就是谋划下一步如何加快发展。希望大家站在推进中国质量事业这个高度,站在促进全国质协系统的整体发展这个大局,进一步修改、丰富、完善中国质协发展战略和2010年目标纲要。全国质协系统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这个发展战略。地方、行业质协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拥有的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今后5年全国质协系统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制定出与全国质协系统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发展计划,以实现全国质协系统共同发展、共同做强的目标。
  发展战略有了,怎么去落实,我想重点讲一下实现“五个创新”,打造“五个品牌”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自主创新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不仅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路径的战略转型,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调整,为当前和今后我国企业的发展确立了新的战略起点和导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创新的精神,没有创新的机制,没有创新的制度,就不可能追求卓越,就不可能永续发展。因此,要在全国质协系统,大力倡导和弘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形成一种自主创新的风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一批自主创新成果。
  第一个创新,就是要创新质量观念。观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作为中国质量事业的推进者,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认识质量,向企业和社会传递新的质量观念。要继续在全社会宣传和倡导大质量概念,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质量已成为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质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组织良性发展的基础,质量将成为每个人的道德准则。我们必须用这种全新的质量观指导工作,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的质量创新活动。
  第二个创新,就是要创新质量模式。质量不是靠单一环节取得的,如果没有覆盖全部过程,没有全员良性参与的合理模式,就不可能产生卓越质量。在这方面,要抓好卓越绩效模式的宣贯工作。从80年代的TQC到9000族标准,再到卓越绩效模式,是质量管理模式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要引导企业实现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根据中国国情和企业管理的实际,吸收、消化和创造性地贯彻卓越绩效模式,就是创新质量模式。
  第三个创新,就是要创新质量服务水平。随着广泛参与全球化竞争,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与此相应,企业对质量服务从内容到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这一要求,我们才能真正起到中国质量事业推进者的作用。创新质量服务水平,就是要在质量服务的内容方面充分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升业务的国际化水平。
  第四个创新,就是要创新质量推进机制。一方面要形成全国质协系统的合力,按照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质协品牌的原则,整合好全国质协系统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形成产学研有效合作的机制。创新源于实践。企业的实践,是质量创新的源头,学术研究机构的参与,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保证。质协系统要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为这种结合搭桥铺路,打造我国质量创新的机制。
第五个创新,就是要创新质量活动。创新质量活动,关键是要开展受企业用户欢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全国性质量品牌活动。我们要根据国际上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继续做好已经形成品牌影响力的全国性质量推进活动,并通过具体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创新,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从具体工作方面讲,在继续做好中国质协开展的学术研究、教学培训、咨询认证、用户评价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全国质协系统的力量整合,共同做好五项全国性的质量品牌的推进工作。
  新一届理事会应当在过去十分注重加强全国质协系统力量整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地方行业质协的意见,提出全国质协系统力量整合、实现共赢发展的切实方案和具体措施。整合质协系统资源,调整质协系统运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中国质协和地方行业质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共同的质量事业和奋斗目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国质协系统力量合则赢,合则强,合则优,合则胜。 
  全国质协系统要重点开展好的五项全国性质量品牌推进工作是:
  1,认真抓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宣贯工作,严格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发布,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从指导思想到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发展趋势,是当今我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最新总结,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学习、贯彻这套标准必将对我国企业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全国质量奖的评审,引导更多企业学习实践卓越绩效模式,走卓越质量经营之路,推动我国企业增强整体竞争能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要把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做得更规范,更有影响力。各级质协要大力宣传设立质量奖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创奖过程给组织带来的价值,传播获奖组织的经验。要在政府质量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为建立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设立国家质量奖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2,大力开展质量学术研究和交流,推动我国质量科学和技术进步迈上新的台阶。要认真总结我国引进和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历史经验,在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质量理念、方法和技术的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总结全国质协系统和我国各个行业、各种组织在创新质量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典型案例,加以推广应用。要继续搞好推选中国杰出质量人活动。要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的步伐,努力培养出在世界质量领域具有话语权的中国质量管理大师。要继续办好中国质量学术论坛、全国六西格玛大会;组织好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进步奖评选。
  3,全力做好新一轮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打牢我国质量管理的基础。新一轮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是构建21世纪质量大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开展五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全国而言,工作开展还很不平衡,培训的人数还远远不够。希望全国质协系统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花大力气和精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声势,做出规模,争取到2010年,各地区、各行业骨干企业员工普及教育考试通过率达到50%以上。
  4,继续推进全国用户满意工程活动,引导企业树立用户满意的质量观。全国质协系统和各级用户委员会要持续不断的宣传顾客满意的质量理念,按照“大质量”的概念,广泛开展用户评价活动,引导各个行业、各种组织关注市场、关注顾客,推动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品牌设计和质量改进。要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加快构建市场质量评价体系,大力推进顾客满意工程活动。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国家宏观评价经济产出质量,预测消费趋势提供调查依据。要建立中国质量数据库,完善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各行业、地方质协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要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开发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标评价方法。要引导各个行业、各种组织建立综合评价企业质量能力和质量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5,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管理与创新的主人翁积极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引导、支持生产第一线员工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这项活动已在我国持续开展了27年,不仅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培养了大批人才,改进了企业文化。要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加广泛的宣传QC小组活动的价值,扩大员工的参与水平,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提高攻关成果的质量,做好成果的转化利用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我们在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质检总局等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在第七届理事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我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未来,我们站在新的起点,机遇难得,不容错过。让我们紧密的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敢于挑战,开拓创新,为推进我国质量事业,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