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研究之敏思博客的独到之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25:41
固若GinTonic 发表于 2006-7-26 4:21:00
先扯上几句。我的社区研究系列说穿了只关注两个点:其一,社区的黏度,因为我认为必须对用户产生黏度才能叫做社区;其二,高黏度社区的技术特征和管理规则,因为我认为社区主要的技术应用之间特征的不同会导致社区产品天生的黏度差异,同时不同的社区管理规则也会对这种黏度差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
比如说,我之前一直认为目前Blog的技术特征Trackback、RSS、Tag造成站外聚合和交互的巨大便捷性,从而使Blog搬迁的成本过低,低到BSP对Blog个体丧失了社区应有的黏度。这种先天的缺陷在我看来是后天的Blog社区管理规则无法弥补的,至多是改善一点罢了。
而这次因公告关门而引起众多关注的BSP敏思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即使不谈那些自发的致力于挽救BSP的用户,就看那些搬走的用户也不是通常的个人迁移,而是共同进退的群体搬家,更有意味的是很多人到了新的BSP处落了户之后Blog名或者用户ID上还是标明敏思的字样。这种对BSP的高黏度应该说出乎大多数看客的意料之外,对于我则打击更大,因为这意味着我之前的判断出现了非常大的偏差。难道后天的管理规则的合理设定能够逆转先天的技术特征上的缺陷吗?我不可抑制地要去一探究竟。
敏思的黏度体现在它的群组功能上,这应该是每个关注这一事件的看客都有了解的。看了 “关于敏思群组设计及其应用的说明”发现这句话:“敏思群组将不再是博客功能的补充,而是作为敏思成员的聚合平台”,这说明在敏思的管理理念里敏思群组是超越于敏思博客之上的,这和其它大多数BSP的群组功能在出发点上就有明显的分野。
但即便如此,敏思实现这样的黏度还是有一个重要前提:敏思至今没有Trackback和Tag这两项Blog标配应用,RSS也只输出文章标题,连摘要都没有遑论全文。这意味着从先天技术特征上说,敏思的博客被彻底限制成为孤岛,别说站外聚合和交互,连站内聚合和交互的能力都缺乏,在群组功能出现之前大概只有由网站编辑负责管理的频道。在这样的前提下,敏思群组的出现和兴盛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如果没有群组我估计敏思不是因为没有钱才关闭而是因为没有用户而关闭,即便她们只是些对应用和服务要求不高的低端用户。
在娴人介绍敏思博客的文章“敏思群组——一个值得关注的SNS”以及和她关于敏思的聊天中她反复强调了”敏思的群组有点象BBS“,我看着这些介绍脑海里也总会出现关于当年西祠胡同盛景的闪回。说起来敏思真的有点象西祠:可以自由建群组;群组的组长和管理员能把发在群组博客上的文章加精并推荐至群组板块的首页,然后再由网站编辑选择上网站首页的文章;有些大组内部成员之间发生分歧或矛盾,造成大组分裂,部分成员出走另组群组;有些小的不够活跃的群组合并……这一切都在西祠发生过无数次,于是有点理解娴人说的:“他们不需要Trackback功能,他们只喜欢BBS式的跟帖,这让从BBS过度来的用户有亲近感,太多的新运用会让他们找不着北。”
尽管没有用Trackback和Tag这样的新技术手段,但看得出来敏思在群组的规则设计上还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它的规则的确借鉴了很多BBS的成功经验,另外也做出了很多花心思的设定以避开BBS常有的雷区。我在“社区研究之BBS死亡鉴定”里曾经总结过,BBS的优势是交互性强导致的高黏度,缺点是规则不完善容易导致水化从而干扰核心用户的正常体验。敏思群组的类BBS规则设定在扬长避短上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1、群组人数上限是120,这个设定估计和SN<150人的理论有关系,QQ的普通群人数上限是100。人数的限制可以使群组内主帖水化的可能性降低(回复是非敏思注册用户就有权限,这个之后会讨论)。
2、用户最多只能参加3个群组,不过你必须已经是在敏思混出相当声望的人物了。这一招既保护了核心用户的优先权也可以通过核心用户去激活不太活跃的群组。
3、用户的一篇文章只能发在一个群组里。这条我觉得防君子不防小人,真想多发一个组的话换个标题应该就可以了吧。
4、群组内自己还可以进行板块分类。这可以防止组员流串,但反过来也降低了主题聚合的效率。
5、博客发布在群组里必须先发布在组后台然后经过有群组管理者的审查。这点和Blogbus的直接发布有很大区别,而且很重要,它几乎使残余的主帖水化可能性彻底消失。
总的来说,敏思博客的群组规则赋予群组管理员很大的自管理权限,同时通过限制群组人数上限使自管理的工作强度降低。这样在保护核心用户利益提高核心用户管理积极性的同时也不至于让他们象那些热门BBS的版主们一样忙于管理事务而丧失博客乐趣。
不过上述都是关于限制主帖水化的,由于在敏思游客也有回复的权限,所以跟帖水化的危险还是客观存在的。不过经过楼主自管理--群组自管理--网站编辑过滤之后,估计水化还是在控制范围之内的吧。
从BBS的特点来看,衰落的开始通常是因为主帖水化,比如出现大量无内容主帖或谩骂帖屠版,而回复水化本身基本还是属于良性的,无伤大雅的。所以看得出来敏思的规则制定者虽然在做的是博客群组,但对于BBS的了解和研究还是相当深入透彻,也值得学习借鉴。
在这样一个继承了BBS黏度又通过规则摒弃了BBS弊端的Blog群组里,那些从BBS社区过渡过来的用户对氛围非常适应。而这也提醒了我及时修正自己的一个基础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互联网这样的环境里,大多数低端博客用户,也就是麦田说的Space用户其实根本不会在意Trackback和Tag这样的功能,规则完善的类BBS群组功能才是他们用起来得心应手的。
应该说娴人的归纳很正确“敏思的群组运作是成功的,但敏思的商业运作是失败的。”这和敏思建立者的初始价值观有关,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客托管商,他们只是为朋友们准备了一个聊天的地盘,这就有点象带三个表挑头的那个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也不是真正的商业电影。否则,我想以敏思动用头衔、积分、金币等传统BBS管理手段激励用户创造的思路,在05年5月群组改版成功之后,也正是博客在中国用户量开始逐渐放量的前夕,推出相关规则激励原有的忠实用户口碑营销介绍新用户加入敏思,并进一步用群组的黏度绑定他们的话,敏思未必能找到盈利模式,但也应该不会象现在这样落入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吧。
(本文中关于敏思的全部资料由娴人提供,在此致谢兼致敬。)
我的社区系列讨论:
社区研究之BSP破局
社区研究之BSP困局
社区研究之BBS的死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