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孔祥运、陈达、刘才通、哈珀(中国青年报 2006-7-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46:16
点评
2006-07-26
包丽敏
孔祥运:黑色死亡秀
一年多来,他带着患病的儿子辗转在多家医院看病,用光了所有的积蓄、借款甚至乞讨来的钱,然后,山东泗水县这位36岁的农民,想到了自杀,并把自杀弄得像一场秀:
他服下安眠药,躺到济南街头的马路牙子上,胸口铺着遗书,肚子上放着身份证,腿上搁一只黑包。包里,有一条长1.5米、宽1米的大红条幅,上书两行白色大字:“为了救治孩子,本人甘愿卖肾。”
“自杀是我最好的选择。”他在遗书中写道。当他被救醒来后,竟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不过幸好,因为吸引了媒体的关注,热心读者们伸出了援手,儿子又住进了医院。
一场辛酸的黑色死亡秀,终于为一个绝境中的个体赢得了些许援助;然而这一个体背后那个无助的群体,又该怎么办?媒体上总不能一出接一出上演类似的悲情剧吧,看官们会审美疲劳的。     陈达:谁动了我的胸椎骨
一次手术,这位22岁的河北小伙被医生一下取出4块胸椎骨,医生承诺,将胸椎骨放在冰箱里冷藏一年后再为他复位。然而一年半都过去了,医生却称要“暂延缓复位”。
患者疑惑了:胸椎骨真能在冰箱里保存一年之久还能植活吗?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的一位教授对此答复说:目前,国内外一种普遍的理论是,“在-270℃以下,在不超过12小时的情况下,才可以将胸椎骨植活。”
然而更绝的是,争议未定,这4块胸椎骨却“不知去向”了。陈达与家人认定,胸椎骨还在医院的冰箱里,但该医院医务室主任却说,胸椎骨保存在陈达的手中。
这事太惊险了。当患者成了顾客,治疗成为一桩买卖,手术刀蕴涵着的一些珍贵品质,便随着这4块胸椎骨一起失落。最近,双方诉上法庭,也许法官能找回“丢失”的胸椎骨,但谁又能找回手术刀遗失的珍贵品质?     刘才通:现代文明里的古朴传奇
他是湖南资兴市深山里的一位85岁的老人,独居几十年,他从不用电,也不点灯,抽自制的旱烟。他只吃旧粮,每年都把新粮囤积起来。因为,他怕自己老了,以后干不动了,没有粮食吃。他盘算着,要是没有钱花,兴许还可以拿粮食换点钱。这么着,七八年下来,他囤了一万多斤粮。
但最近,湖南遭了洪灾。老人于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到乡政府去,请他们派人到他家里挑走5000斤粮,拿去捐给灾民。他还从自己的养老积蓄里抠出1000元现金,也捐给了灾区。
这是现代文明里一则古朴的传奇。大山里的这位老人,用最朴素最简单的原则,爱自己,也爱别人。     哈珀:总理眼中的国民价值
加国这位新总理坐着专机出现在硝烟弥漫的黎巴嫩时,估计多少有点儿像电影里的英雄。他参加完八国首脑会议,顺访法国,19日突然宣布,他的总理专机当天将改道飞赴塞浦路斯,去接回被困黎巴嫩的加籍侨民。
此前,已有7名加拿大人在以军空袭黎巴嫩时被炸死。大批侨民焦急等待撤离通知,妇女们抱着哇哇大哭的婴儿正寻求帮助。就在此时,哈珀把大部分随行官员和记者“搁”在巴黎,乘专机直奔黎巴嫩而去。
你可以说这是一场政治秀,不过,我从这场“秀”里,看到的不是政治心机和伎俩,而是一个政治家眼中的国民价值。这一点,任尔政治风云变幻,都是不变的通用法则。
点评:孔祥运、陈达、刘才通、哈珀(中国青年报 2006-7-26) 点评:刘运芳、李洪彬、李海明、李玉林(中国青年报 2006-7-12) 点评:杨洋、曹爱文、王美英、凯尔赛·诺兰(中国青年报 2006-7-19) 点评:杨洋、曹爱文、王美英、凯尔赛·诺兰(中国青年报 2006-7-19) 点评:沙龙、东史郎、姚文元、陈苏厚(中国青年报 2006-1-11) 点评:诸宸、华莱士、舒远高、张艺谋、巩俐(中国青年报 2006-3-22) 点评:李瑞环、朱清时、卡德罗夫、蒋石林(中国青年报 2006-4-12) 点评:钟南山、方玉荣、黄健翔、陈平(中国青年报 2006-6-28) 点评:文瑞强、杨枫、许辉、刘默涵(中国青年报 2006-8-2) 点评:释永信、崔英杰、熊晖、肖坤华(中国青年报 2006-8-23) 点评:释永信、崔英杰、熊晖、肖坤华(中国青年报 2006-8-23) 点评:周海婴、辛蕴甜、路易斯、甲光军(中国青年报 2006-8-30) 点评:沙龙、东史郎、姚文元、陈苏厚(中国青年报 2006-1-11) 点评:诸宸、华莱士、舒远高、张艺谋、巩俐(中国青年报 2006-3-22) 点评:贾纳比、金晶、李勃玲、冯树勇(中国青年报 2005-10-26) 点评:张思之、王德军、王雪原、顾欣(中国青年报 2005-12-7) 点评:李宇春、天仙妹妹、米米、刘真然(中国青年报 2005-10-12) 点评:宿青平、田国强、夏光明(中国青年报 2005-11-16) 点评:赵启正、安新民、陈希少、钱道康(中国青年报 2005-11-23) 点评:孙英杰、卢光霖、刘念友、金惠良(中国青年报 2005-12-21) 点评:足球、黄宗英、学生住宿、裸泳(中国青年报 2004-8-11) 点评:刘智、范德福德、刘方仁、毕玉玺(中国青年报 2004-8-11) 刘元:京郊民俗旅游第一号(中国青年报 2006-7-26) 陈彤:张弛:北京病人(中国青年报 2006-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