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写给即将小升初的家长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17:36
关注孩子的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写给即将小升初的家长们   雁子   12.01 12:38 返回群论坛                               关注孩子的第二次心理断乳期
                                    ————写给即将小升初的家长们


    群里有的孩子快小学毕业了,我将儿子初中期间的心理点滴及我的体验呈现给大家共享。虽说这只是个案,每个孩子在这期间的心路历程不同,家长遇到的情况也会不同,但共通的东西总是有的。我想写下这些,也许能带给需要对这阶段关注的家长们些思考吧。

    儿子在我的眼里,是希望,是未来。自从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的心思也就一直伴随着他了,在儿子就要小学毕业的时候,做为母亲的我也像其他家长一样,为自己的孩子盘算着,几经考虑,最后决定择校来到了一所离家和单位都较近的省重点中学。我知道中学对于孩子将意味着什么,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私下里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还会经常与他同龄的孩子交谈,希望我能更多地体味孩子的心理。当我做好了这些准备,以为能很顺利地帮助孩子渡过这“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当我真正的融入后才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
    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个飞跃。资料上说 这个时期随着孩子的成长,其心理上,行为习惯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属于第二逆反期。我切记这阶段的特殊性,告诫自己不能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孩子了。但孩子最终还是没能像我预想的那样,学习上开始有了松懈。这令我有些不知所措,起初我还不断地说服自己,要冷静,先观察,寄希望于他自己的醒悟。可当期望变成了失望的时候,我还是无法做到不去说。孩子的反应如我所预知的那样,没说几句,就很不耐烦了,后竟然当我背过身时小声嘀咕着:“烦、烦得很”。当这声音传入我耳畔的那一瞬,我的心揪了下,感到有些痛。我知道孩子已开始有了逆反的心态。
    进入初中后,我发现孩子最先感到的是学习上的不习惯,因像小学一样的学习方法已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了。我继续对他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照顾,一门心思的关注着他的学习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反省着自己。我觉得我无意中忽略了些孩子心理上的变化,只盯着成绩,却很少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就这样,在孩子的学习还没走上一个良性循环之路时,初一也就结束了。初二后,我渐渐发现儿子内心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比初一更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监护,开始任性,喜欢自作主张,我行我素。具体表现在:开始注重着装,不再为妈妈给他添置新衣而高兴,特别在意自身的形象,只喜欢买自己想要的样式。永远过了允许妈妈在他头上小试理发技术的阶段,每天早晨在镜前停留的时间多了,会趁大人不注意时,用啫喱水什么的喷在头上…甚至发展到试图把他那曾好多人赞赏过的自然的漂亮卷发用电夹板拉直(电夹板是偷偷买回来的)。我说的话,已不再那么乐意去听,甚至好的建议也同样先持反对的态度,这时的儿子还不能恰当正确的理解自尊,内心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尊重他的意愿。我把他的这种欲望小视了,虽然对待他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终究还是把他当小孩来看待,仍无微不至的“关怀”着他,不厌其烦地“叮咛”着他,希望他能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盯他的作业、盯他和什么人常在一起玩,想了解他的心里的真实想法,可越是这样,他似更厌烦,和妈妈的言语渐疏,少了些以往母子沟通的快乐。另外,特别是不能在他的同伴面前说他的任何事,更不能把他和别的孩子比,那怕很含蓄的措辞也会让他不高兴。我感觉到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想尽力和他做朋友,平等的和他沟通,可感觉好难,有些力不从心,因他的变化总在你的意料之外,让你应接不暇。我突然感到自身的力量太单薄,外界有更大的拉力在与我抗衡着。我知道这拉力来自学校、外界和社会。
    看着孩子这样,我茫然,来到学校和教师沟通。才发现老师也在困惑着,大呼现在的孩子如何让老师头痛,简直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随便你怎么说,他就是不听……听着老师的一席话我无语。回到家,我问孩子平时老师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呢。这下可好,孩子对我说了一大通老师的不是。说老师是如何的骂人,骂成绩差的是“瓜娃子”,笨猪等等,有的同学长得黑,就说看你这黑样,出去操社会也只能当小弟,只有挨打的份……如何的不尊重他们,甚至污辱他们。孩子的话让我惊愕不已,我满脸的不信看着他,他对我说:妈妈,这是真的,你以为老师有多好呀?虽然同学做得不对,批评没错,但不该骂人,有时还顺带骂其它的。我又一次来到学校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老师含蓄的说:家长,你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难管教,有的都能飞起来吃人呢,可能老师是在气急的情况下骂了孩子,是我们的错的话会检讨的……通过几次到学校,让我想不太明白的是:现在的孩子真是那么难管教吗?学校是怎么回事,有这样素质和水平的教师能育人吗?通过与孩子和老师的交谈,我总结出了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是如何让孩子逆反心理形成的。一是有的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存在着为完成授课任务而应付差事的想法,不认真探索最佳、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照本宣科、呆板乏味,进行一味的灌输和填鸭式的施教,使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有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孩子不服,甚至产生与孩子们顶撞的现象;三是有的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做客观的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孩子总说老师对家长说的情况不完全真实,使孩子产生了“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也对老师夫去了信任,既而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学校本是孩子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很多的是非观念也在这形成,如果学校的施教造就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孩子也就会相应的出现些问题,家长的教育就会显得更吃力。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孩子这些观念与父母所固有的不同时,必然会使家长持反对态度。我发现儿子在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时,就会在同学中寻找共鸣,与我的亲密关系就变得有些紧张。我知道同龄的孩子之间有着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他们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 相互之间容易认同。这样,相互间的好的、不好的影响都存在着,当同学之间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如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容易被有的孩子潜移默化了,再加上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其逆反心理形成就不言而喻了。我和大多的家长一样很在意自己儿子与什么同学来住,可他往往不喜欢家长的干预,不允许你说与他交往同学有什么不好之处,即使你不想孩子与什么人来往,也不能坚决地制止,那样一点意义没有,因为你会发现你越制止,他会越和他交往密切。我终于明白了儿子的一切变化不可能就是所预想的,那怕你做了多种的预案,也不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种;他的路也不可能就只依照我预想的轨迹走。这期间我还发现,由于孩子在生理开始发育,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建立,有的男孩、女孩开始有意无意的接触,进而产生好感,特别是女孩子更为主动,这现象也让我感到吃惊,感叹现在的女孩子怎就少了应有的矜持害羞。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有投入的话,学习必受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多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于大众,从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群体的关照,本用来警示人们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着孩子,使之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电脑本是用于学习的工具,现小学就开设了微机课,为了孩子的学习,大多家长为此购置电脑。但我发现儿子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只用来玩游戏,听音乐,看网络电视什么的,却很难见他在电脑上查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孩子玩游戏成了我不大不小的心病,因大多的游戏充满着血腥,打打杀杀,总感觉会让孩子的心理蒙上暴力的阴影,容易受其影响形成暴躁的性格。我发现如果不让孩子上网,他就去玩单机游戏;坚决制止又可能把孩子推向网吧,权衡之下,我决定允许他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这电脑还真是给我带来了新的困惑,所幸的是儿子玩电脑并不太痴迷。
    儿子仍会在这种大环境下学习、生活,逆反的心理继续存在着。作为妈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正确看待他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的变化;尊重儿子的自尊心,努力与他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相信他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当他遇到困难、失败时,我鼓励安慰,有进步、成功时立即表扬并告诫之不能骄傲;如果儿子认为妈妈做错了什么时,我要静下心来,多站在他的角度上去反省反省,若真的做得不妥或错了,我会勇于向孩子请教并承认自己的过失。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负面的影响会始终伴随着。孩子的好奇心、对立情绪,其实都是他走向成熟所必然经历的。明白这些,我们做父母的就不会把这逆反的心理看似如临大敌,根据各自孩子自身的情况,因势利导,努力营造一个能让他身心健康成长的好氛围,因你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让孩子始终在你的庇护下长大,即便是这样长大了,也不可能真正独立地走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