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高姿态中美高层对话暗藏玄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22:24
 [谭中] (2009       外交活动总有表里两面、缺一不可。表面上必须握手摄影、登台讲演、设宴碰杯,张扬一番,但实质上要消除矛盾、求得共识、达成协议、发展关系还得私下争辩、磋商、交易,其中的勾心斗角就像水面下鸭掌击水的激烈。

  西方外交界对后一方面特别老练却不在乎外表形式。美国小布什总统一则自己不善言辞外交、常闹笑话,二则晚上睡得早、不喜晚宴,所以屡次中国领袖国事访问规格都不高,更不必说官员对话,但在奥巴马掌权的华盛顿今天就大变样了。

  7月27-28日的两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空前未有的大排场、高姿态,对话前与对话间都如此。对话前,国务卿希拉莉·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联名发表声明(主要由财政部官员起草),《华尔街日报》刊出,财政部还把两天对话的8项主要活动节目的时间地点都及早公布、并指明哪些可以旁听、摄影。

  对话间最异乎寻常的是,第一天开幕式有奥巴马总统的15分钟讲话和由副总理王岐山宣读的胡锦涛简短书面“祝词”。奥巴马致开幕词时,由CNN电视台向世界直播。他在话中两次提到姚明(说自己也是篮球迷),使整个对话气氛轻松活泼。

奥巴马需要外交成就

  中国代表团共有200多人,个个都是专家、能人,不是来逛码头的。这次两国对话实质上的唇枪舌剑、讨价还价,以及具体议题之多、商量程度之深可想而知。总的来说,这次空前未有的中美高层对话暗藏着的玄机已能见到一些端倪,中美关系正在义无反顾地飞速朝前发展。

  玄机所透露的第一点是:中美高层对话的新气象和美国出了个空前未有的新总统奥巴马密切相关。与对华政策有关的奥巴马三大“标新立异”是:一、他是第一位不背“白种人包袱”的西方政治家与美国元首;二、他是“改变总司令”,改变国际形势、加大美国在全球的话语权是他竞选以来呐喊“改变”的两大主轴之一(另一是改变国内秩序);三、他任职半年多来的急功近利、求胜心切在以福克斯(FOX)电视台为首的强大“逢奥必反”宣传下,国内各种改革措施遇到阻力、公众支持率下降,这一切使他更需要在外交上取得捷报。

  奥巴马不背“白种人包袱”,可以从他开幕词中找到证据。他说:“美国钦佩中国使得数亿人民脱贫的进步。美国也钦佩中国古老而了不起的文化、它的了不起的成就”,又说:“中国由于自己的杰出经历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美国人知道中国历史丰富因为它帮助形成世界、帮助形成美国。我们知道中国人民的天才因为他们帮助创造了这个伟大的国家(美国)。”“通过与13亿人的既古老又蓬勃发展(ancient and dynamic)的国家(中国)进行深入交往使得美国更为丰富”。

  他说:“我的信心根源于美中两国利益与共。如果通过合作来发展两国共同利益,两国人民就会受益,世界就会改善 ”。他认为发展中美伙伴关系可以变成应对四大“最紧迫全球挑战”的“先决条件。”

  他逐一解释说,第一,“我们可以在持久的经济恢复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第二,“我们可以在一个清洁、安全与繁荣的能源前景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 ,第三,“我们可以在制止核武器扩散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 ,第四,“我们可以在对付跨国威胁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 。

  美国行家对奥巴马这第四点美中共同对付“跨国威胁”(transnational threats)发生兴趣,这也是希拉莉-盖特纳联名声明所说的对话的“三大任务”遗漏了的。奥巴马的解释中提到极端主义者杀害无辜(恐怖活动)、走私者(贩毒)、海盗与疾病(流行传染病毒)。这次对话是否会牵涉到卡伊达、塔利班与东突恐怖活动,以后两国如何协作,都是世界关注的。

中美关系会质变?

  玄机所透露的第二点是:中美两国不但在经济上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而且在全球战略上出现了“你少不了我,我少不了你”的新现象。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讲话中说:“美国决不会变成中国,中国也决不会变成美国”,但两国同在一条“受到狂风恶浪冲击的大船上”,这“同舟共济”成了对话的共同话语。

  奥巴马讲话中也说:“美中关系将塑造21世纪,这就使它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双边关系比美。”这话看起来不怎么吸引人,却大大超越布什时代的所谓“竞争的伙伴”的框框。在过去,很多美国人心里、很多观念与实际问题上,中国总逃避不了美国话形容的“放射性”(radioactive)形象——别人不敢碰。如果美国人今后对待美中关系会像对待美英、美以(以色列)、美日关系那样,那就是莫大的质变。

  还有个有趣的新现象。奥巴马在讲话中引了《孟子·尽心章句下》的“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希拉莉在对话一开始先用英文说了“早安”、再用中文说了“衷心欢迎”。她在讲话快结束时又引了中国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盖特纳在开幕式上讲话时引用中国成语“风雨同舟”。戴秉国在讲话时却引用奥巴马总统的竞选口号“Yes we can”。

  怎么政治场上的老手都变得这样文绉绉了呢?!但这是个好兆头,希望这样的开始能再接再厉、继续强化,外交场合变成圣哲格言的讲坛,“地缘政治范式” 向“地缘文明范式”过渡。

  19世纪中国外交官不能说洋话曾经成为外交史上笑料,将来如果美国外交官专以能引中国格言为荣,那岂不实现最近仙逝的中国学兼印度学大师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预言了!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的学者,文发自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