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喱”与“咕喱饭” - 岭南民俗 - 广州本土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07:47
“咕喱”与“咕喱
↑当年的“咕喱”
  上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广州人称从事搬运工作的人为“咕喱”。黄埔港、芳村作业区、太古仓、长堤码头、十三行、一德路等一带就是他们劳动的地方。“咕喱”们的劳动工具很简单,一条粗厚的麻包袋或面粉袋,外加一条大的布头巾。麻包袋是用来垫肩之用,头巾是用来包头作防晒防尘之用。如果拉大板车的工人则多了一条大竹升。这个行业中女工占的比例不少,她们缺乏文化,识字不多,出口就是“三字经”(指讲粗话)  这批劳动者中有一首自编自唱又好听的歌曲:“呀嗨———鬼叫你穷———顶硬上呀……”唱起这个歌,既能协调劳动节奏,又能起到呼气换气的作用。这首“下里巴人”之歌,老一辈广州市民极为熟悉,经常随唱。  针对“咕喱”阶层,也出现过一种颇受“咕喱”欢迎的“咕喱饭”。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市的饮食行业曾出现过繁荣。爱群酒家、大三元酒家、陶陶居酒家、西园酒家、莲香楼、惠如楼等酒家的伙计们,大都出身贫困家庭,对于剩余的饭菜都很珍惜,他们将剩余的饭菜分别倒入洁净的搪瓷大白桶里,在中午和下午用饭的时间里,将剩余的饭菜以最廉的价钱售给“咕喱”们。剩菜里有鸡、鹅、鸭、猪等肉类,这些东西对“咕喱”来说,平时极少能吃到,所以“咕喱饭”受到“咕喱”们的欢迎。而出售“咕喱饭”的收入,则成为酒楼伙计们的福利。
本文源自广州本土网:http://www.gz106.net/thread-3194-1-1.html